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

多爾博不再追問,他惋惜地嘆了口氣,“可惜,額駙麾下三千精銳槍騎,經此一役,折損一半……代價太大了。”

沈致遠不以爲然地道,“說是我的舊部,實則不然,這其中有近半是錢翹恭的人,在京城平日裡他們就不願遵從我的號令,聽聞錢翹恭歸吳爭之後,就更不堪了,與其同牀異夢,不如趁此還了回去,也算結個香火情。”

多爾博依舊不甘心道:“話雖如此,可湖陵陣亡的六百騎兵……太冤了。”

沈致遠臉色一黯道:“這是……意外。誰能想到,那嶽小林會如此莽撞……是致遠的失策,請世子責罰。”

多爾博忙搖手道:“智者千慮,尚有一失,何況額駙已經是算無遺策了……切不可爲此事自責過甚。”

說到這,多爾博再次換過話題道:“我倒是不可惜投吳爭的六百人,是可惜他們所帶的戰馬、火器……這些火器,可是讓阿瑪花了不少精力和銀子的。”

沈致遠看了看多爾博,道:“世子放心,有些香火情在,日後咱們能得到兩倍甚至數倍的回報。”

多爾博精神一振,問道:“額駙真有把握?”

沈致遠微微一笑道:“成事在人情,敗亦在人情。”

“既然如此,咱們可以放索尼、蘇克薩哈前往徐州了?”

“是時候了。”

……。

沛縣。經歷了戰爭的沛縣,可以說是一片狼籍。

然而城中百姓的精神氣,那是高昂的。

在民衆的眼皮子底下,北伐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在民衆看來,那北伐還有什麼可擔憂的,是時候重開天地了!

百姓們熱情地獻出他們賴以生存的米糧、牲畜、菜果來犒勞將士們。

北伐軍的勝利,讓他們與有榮焉。

不過,真正讓他們開心的是,隨着吳爭的“土改令”,此令着實讓這些沒有土地,或者向豪強主動“捐獻”了土地的民衆,得到了他們期盼已久的土地,失而復得的土地。

沒有人會、肯向豪強主動“捐獻”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捐獻,是爲了逃稅,只有將土地掛在這些可以免稅的豪強名下,百姓纔可以規避不堪重負的賦稅,可他們須向豪強交納不少於一半的稅,而豪強,是做的無本買賣,他們可以坐享其成。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民衆以這種方式規避賦稅,造成了朝廷財政的崩潰,反過頭來,朝廷會將這些被吞沒的稅重新變着法地加到他們頭上。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大明朝,就是這麼被拖垮的。

真正得利的,依舊是那些永遠不必交稅的豪強。

可這一點,不是普通民衆可以解決的,他們無意、但確實做了豪強的幫兇。

但吳爭的“土改令”強行解決了這個問題,按人頭重分土地,減免一半農稅,這種最招人恨的政令,被吳爭以北伐軍強行在徐州府推行。

天曉得,吳爭敢在自己的地盤搞這套嗎?不敢!

吳爭不是真不敢,也不是不想,而是時間未到。

真在杭州府推行土改,恐怕三、五年間,北伐軍不用北伐,就守在杭州府安內了。

吳爭夠狠哪,在自己的地盤搞不了,那就在新附的徐州搞,先搞出一些名堂來,造成一批既得利益羣體,那麼,就算是徐州最終易手,除非清廷肯繼續推行土改令,否則,必是一場大亂!

民衆可不會去管是哪個政權推行的土改令,只知道,土改令讓他們得益了,那麼,就得推行下去,如果廢止了,那就是割他們的肉,得反抗!

這就是吳爭的用意,一時搞不死清廷,也要噁心死他們。

一個時常內亂的政權,絕對無法強大,這和政權體制無關,實際上,強權體制很多時候,效率更高,關鍵是,要一個有魄力、有遠見的君王。

相較於淮安府,徐州府的百姓對北伐的態度,那叫天壤之別。

這另一個原因是,兩府百姓的成份不同,前者成份大都是原淮安二衛的家眷,先天和二衛是站在同一條陣線的,好在後來二衛歸降,這才讓北伐軍在淮安城站穩了腳跟,否則,此起彼伏的騷亂,足夠吳爭頭痛的。

吳爭此時卻無意於沛縣百姓的熱烈狂歡,他此時,正面對着這個率六百槍騎突然迴歸的黃駝子。

吳爭是真想不透了,沈致遠究竟想什麼……要什麼?

“稟王爺,沈大人要卑職傳話,錢大人的一千多槍騎兵中,就這六百人是錢大人心腹,既然錢大人已經歸返,那這些親隨,也須完璧歸趙……。”

錢翹恭有些激動地搓着手,他正缺老兵,這支舊部騎兵的到來,能讓他更快地組建起風雷騎和小林重騎。

然而吳爭卻想得更遠些,“他想要什麼?”

黃駝子一愕,然後吶吶道:“沈大人說……如果王爺肯讓出徐州,他可以保證,多爾博勢力絕對與王爺相安無事。”

“哦?”吳爭目光似乎黯淡了些。或許,他多想聽到一句“我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從黃駝子口中說將出來。

徐州,原來他只是想要換徐州?拿六百騎換徐州,他打得真是好算盤!

吳爭不禁有些惱意,往日發小,竟與自己耍起心眼、做起生意來了,難道“情”這東西,不管男女、不管古今,都會隨時間、身份的改變而改變嗎?

黃駝子繼續道:“……沈大人說,此戰之後,王爺想向北方購買礦石、木材恐怕會不易,且向北方出售茶葉、火器、服飾也會被清廷限制……但只要有多爾博勢力的存在,這一切還會如往日一般……。”

吳爭漸漸明白了,沈致遠果然是他爹沈晉財親生的,天生是做生意的料。

但不得不說,這提議有些打動了吳爭。

北伐軍已經齧出了獠牙,雖說清廷之前並非不知,可此時撕破了臉,自然會對南北貿易進行干涉和限制,這顯然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在沒有找到更好的原材料出處之前,沈致遠的提議非常有吸引力。

“他還想要什麼?”

“……要火器。”

“貪得無厭!”吳爭惱火地輕喝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