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

PS:感謝書友“梁孟昌”投的月票。

其實面對這種重裝鐵甲,剛開始時嶽小林也發怵。

但他迅速憶起,吳爭在光復無錫、常州時就曾經遇到過這種鐵甲兵。

吳爭當時的應對方法是,第一次以“地趟刀”的方式,在近距離刺中鐵甲兵脖頸處,那裡是頭盔與鐵甲的接合,有着不可補救的縫隙,道理很簡單,真要沒了縫隙,那不成殭屍了嗎?

頭不能轉,胳膊不能動,怎麼走路、登牆、搏殺?

第二次攻常州時,吳爭的應對是,藉助江陰百姓獻上的百領鐵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城牆上以硬對硬,直接撞上去強撼。

這種實戰的戰例,在軍校基本上學員都耳熟能詳。

嶽小林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他下令將鐵甲兵放上城牆,欲重演吳爭當時舊事。

事實上,此時的情況要比當年吳爭第一次對抗鐵甲兵時,有利得多。

那時,瀝海衛還沒有正規槍刺,殺敵用的是刀,大刀。

僅以區區刀尖刺破、劃破敵人喉嚨,難度更大。

如今北伐軍的槍刺雖然也笨重,但好歹是長條形的,比刀也要薄不少。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北伐軍士兵,幾乎都經過軍校的熔爐,作戰意志和主動性要強得多。

隨着鐵甲兵步步逼近、城下敵人步兵還未登城之際,守軍數百士兵迅速向前趴俯,然後匍匐向鐵甲兵爬行。

這就極度難爲了這些鐵甲兵了,突然失去了面前的目標,這低頭的動作,着實太難了,脖子下的鐵甲,遮掩、侷限了他們的視線。

可嶽小林一樣不是神仙,他也犯了個錯,幾乎是無法補救的錯誤。

鐵甲兵確實笨重,可他們能低頭,再不濟,往後退一步,還是能看見守軍動作的。

同時,這一低頭,無形中化解了嶽小林的後着,也就是說,因爲低頭,原本頭盔與鐵甲間的縫隙,被掩蓋了。

守軍轉身,仰頭向上刺出的刺刀,全被擋住了。

雙方近在咫尺,一個靠前的守軍,心慌之餘不小心摔倒,被鐵甲兵沉重的腳踩上胸腹,當場慘呼,吐血不止,這種淒厲的慘叫,最傷士氣。

時間緊迫,只要半柱香的時間,敵步兵一涌上城,那就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嶽小林情急之下,開了一槍。

這一槍,歪打正着。

或許是天意吧,嶽小林情急之下的一槍,正中一個鐵甲兵的頭部。

鐵甲兵頭部有頭盔,又因爲低頭,眼睛的孔洞都已經無法成爲目標,擊中有何用?

事實上,守軍將士都被矇蔽了。有用,非常有用。

鐵甲兵是經過遴選出來的,體格極度強壯。

哪怕是被火槍正面擊中,也能強抗過去,可這不表示他們沒有受傷,或許面罩後,都是滿嘴的血。

但他們的頭部是抗不過去的,滾圓的彈丸,雖然無法象後世的尖頭子彈擊穿頭盔,但會讓鐵盔中的人頭,如被巨錘砸了一般,這不是正常人能抗得住的,就算不被當場震昏,鐵頭盔裡巨大的迴響,也能將人蒙痹。

守軍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他們看來,目標越大,命中度越高,軍校也是這麼教的。

因爲不可能將每個新兵訓練成神槍手,在戰場上,都瞄敵人的頭打,那簡直就是浪費子彈。

所以,瞄準的都是龐大的身軀,卻忽略了相對較小的頭部,事實上,哪怕後世的戰場上也是如此,當然,除了狙擊手之外。

而嶽小林這一槍,“咣”地一聲,直接撂倒了這個鐵甲兵。

這鐵甲兵被擊中之後,甚至連吭都沒吭一聲,向後翻到,如同一尊木偶石像一般砸在城牆實心磚地上,發出沉悶的巨響,這一刻,雙方都驚愕了。

嶽小林在短暫的錯愕之後,迅速清醒,立即下令,“朝敵人頭部打!”

都說笨人天照應,不過嶽小林不笨,不但不笨,反應還快。

這麼一來,想不勝都難啊!

他無意之中,歪打正着,這說的不是他那一槍歪打正着,而是下令放鐵甲兵上城牆。

正因爲敵人上了城牆,雙方近在咫尺,戴了鐵盔的頭部,還是小目標嗎?

加上刺刀的燧火槍,差不多有八尺多,幾乎是頂着敵人開槍,這打中的難度,迅速降到了最低。

鐵甲兵的反應遲鈍,不是人反應遲鈍,而是着甲之後,變得遲鈍。

他們無法迅速轉身,除了後退、前進,想轉彎靠扭身是不行滴,這象極了後世汽車轉彎,可以腦補一下。

於是,一陣如同敲破鑼般地“咣……咣……當……當”聲之後,城牆上,已經看不見站着的鐵甲兵了,全他X的砸地上了。

嶽小林隨即狂呼“城垛迎敵!”

這一聲,絕對是這場戰鬥最明智的命令。

事實上,這一聲喊出的當時,敵人步兵的手,已經在城垛上露了出來。

沒有裝填的時間,守軍直接端着槍刺,往敵人的身上扎,頓時無數的清軍慘叫着往下掉,如同下餃子一般。

但此時,城下如雨的箭矢射來……。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啊。

嶽小林來不及心痛,隨即下令開炮。

開的自然是虎蹲炮,這下,近前的清軍步兵、弓箭手遭難了,他們沒有了鐵甲兵的遮掩,直接暴露在了虎蹲炮的威力之下,一時間,城下是煙塵滾滾,這是一次城前全方位的炮火覆蓋。

虎蹲炮開花彈彈片傷不了鐵甲兵,可對普通士兵,那就如同割韭菜一般地隨意。

濟席哈終於下令鳴金收兵了。

第一場戰鬥,雙方以幾乎平手告終。

當然,這是站在清軍的立場上而言,可事實上,守軍傷亡二百餘人,清軍傷亡六百餘人,這其中包括全軍覆沒的三百鐵甲兵,顯然,這是濟席哈心理不可承受之重。

按理說,這種戰場態勢已經說明了一切,一旦鐵甲兵不能如期頂住北伐軍的火槍、火炮,那麼,除非是往死裡填人命,否則,只要守軍彈藥足夠,就是一場可以預計的屠殺。

都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濟席哈與藍拜的出發點,還是停留在個人利益至上。

對他們而言,讓一個漢人小子盤桓在他們頭上,這是不可接受的。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