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廖仲平沉聲道:“這確實是從正面貫穿傷,但這隻能證明你與韃子作戰。你只是區區哨官,按編制麾下不過九十六人,可如今,你身後士兵不下三百人(吳爭麾下一百三十幾人,還有金山衛明軍俘虜近二百人,此時被廖仲平算在了吳爭頭上),這又如何解釋?”

吳爭答道:“回大人,其中一百人,是原金山衛所軍士,卑職在震澤縣官道收攏來的。後面近二百人,是被韃子俘虜,關押在金山衛碼頭的明軍,被卑職率衆襲擊碼頭時救出。”

廖仲平道:“既然不是你手下士兵,如何保證其中沒有韃子奸細。你可上岸,他們不準。”

吳爭心頭拔涼拔涼的,他回頭看去,在那一百多雙眼睛,佈滿了失望和迷茫。

陳勝迎着吳爭的目光,苦笑道:“命該如此,這怪不得大人,大人不必爲難,只管上岸,我等自有去處。”

自有去處?去何處?

長江以北,皆是滿清佔領,杭州以北,也已經在滿清掌控之中。

看着陳勝和那一百多人的眼神,在這一刻,吳爭想到的是,當初向將士們承諾過的,同生共死的諾言。

一股熱血上涌,他回身衝着廖仲平道:“大人,他們與卑職在嘉興府北面官道,一起殺死五十七個韃子,又在金山衛與卑職一起全殲一百韃子,這樣的士兵,怎麼可能是韃子奸細?卑職願以項上人頭爲他們作保。”

廖仲平厲聲道:“你自己嫌疑尚未解除,本官念你身上有傷,方纔破例準你上岸。這是京畿重地,你作保?你承擔得了罪責嗎?”

吳爭悲憤莫名,京畿?紹興府倒成了大明京畿了。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卑職還真不知道,這區區紹興府竟成了大明京畿重地了?”

這句諷刺南宋小朝廷的詩,太符合現在的情形了。

吳爭念出這句詩時,心裡已定,與身後將士生死於共。

果然,聽吳爭念出這句詩,廖仲平大怒,“放肆!你敢污衊朝廷、污衊魯監國?”

吳爭冷冷道:“大人不必扣大帽子,要殺便殺,我吳爭要眨一下眼就是韃子養的。”

“本官成全你。”廖仲平右手一舉,帶來的兩隊人馬迅速彎弓搭箭。

遠處周思民是真急了,他往前踏出一步,正待出聲。

卻被鄭叔死命地擋住,“公子,世道叵測,萬萬不可輕易暴露了身份。奴觀吳哨官是個有勇有謀之人,公子稍安勿躁,靜觀其變纔好。”

二憨、小安已經手按刀柄,特別是二憨,一雙牛眼死死地盯着廖仲平,就準備戰端一起,首先將廖仲平制住。

陳勝等一百多將士,再次彎弓,他們眼神堅定。

既然吳哨官願意爲他們出頭,那就拼死一搏,是爲同生共死。

吳爭是真的被逼得沒辦法了,位卑言輕,此時不用說找朝廷上訴了,恐怕連眼前副千戶這關都難過去。剩下能做的,也只能一賭。

從方纔對話,吳爭能感覺到廖仲平還是個肯講理的。

至少他能在檢查過自己傷口後,作出了公正的評價。

那就賭廖仲平是個講道理的人,賭廖仲平是個有良知的人。

君子欺之以方。

吳爭轉身,對着圍觀的百姓,再次撕開剛剛掩上的衣襟,將創口展示於衆人面前。

“諸位父老鄉親,在下吳爭,上虞縣始寧鎮吳莊人。在嘉定隨叔父吳之番,爲大明、爲朝廷與韃子浴血拼殺,抗擊數十倍之敵三日三夜,終因寡不敵衆,叔父爲國捐軀。我因受箭創人事不省,被麾下救出,方留下這條殘命。養傷之際,我一路上收攏潰兵,從沒忘記守土抗戰之責,在震澤縣官道,我率衆全殲五十七個韃子。後在金山衛碼頭,全殲一百韃子。”

“不想,如今我千里迢迢返回故鄉,竟被上官扣以奸細、叛亂罪在此處死,諸位父老鄉親,我沒死在與韃子廝殺的戰場上,卻死在自己人的手裡,我冤不冤?”

“我身後這一百三十七將士,便是當時追隨我殺韃子的英雄,他們今日也要蒙受奸細、叛亂的罪名,隨我死在此處,諸位父老鄉親,他們冤不冤?”

“那邊,是被韃子俘虜關押在金山衛碼頭的明軍將士,還有萬幸才從韃子屠刀下逃得一條性命的江北百姓,他們也要無辜隨我死在此處,諸位父老鄉親,他們冤不冤?”

冤不冤?

公道自在人心!

隨着吳爭的煽惑。

人羣中竊竊私語聲響起。

“吳莊啊?離這不過百十里地,我知道的,吳莊吳老爺子是個大善人。”

“我也聽說過,吳老爺子是當地鄉紳,經常修橋鋪路,施捨貧苦。”

“聽他口音,確是咱們紹興人。”

“看,他身上的傷口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那就是殺韃子的英雄。”

“是啊,看那後面的老百姓,那都是自己人啊。”

“咦,那個小女孩還只有五、六歲吧?可憐啊。”

“那邊……對,那邊那個女子,懷中抱的應該是個孩子吧,太可憐了,還在襁褓之中。”

“怎能殺百姓呢?”

“怎可殺有功之人呢?”

“殺不得啊。”

“對,殺不得!”

“大人。殺不得啊!”……。

羣情洶涌,圍觀百姓被煽動起來了。

廖仲平臉色鐵青,聽着四周對他的指責聲,他向吳爭怒喝道:“你敢煽動百姓?要造反嗎?”

吳爭聽着四周物議紛紛,心中大定。

既然稱爲京畿,那小朝廷就要顧及顏面。

哪怕真的非要殺,也不敢現在殺。

現在殺了,那恐怕這小朝廷的名聲就臭了,特別是現在人心不穩的時候。

所以,吳爭現在反而不擔心了,他回身看着廖仲平道:“大人,卑職從嘉定一路殺到金山衛,是朝廷功臣。大人若真要當衆以莫須有的罪名,擅殺朝廷功臣,想來朝廷絕對不會輕饒了大人。望大人三思。”

廖仲平怒喝道:“本官絕不受你脅迫。”

說完,轉身喝道:“聽本官軍令,弓手備射。”

氣氛驟然凝重起來。

火拼一觸即發。

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