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可只笑了一會,錢翹恭笑聲驟停,他皺眉道:“我就是想不明白,黃駝子怎麼願意追隨沈致遠……清吟我確實不熟,或許被沈致遠營救,有感恩之心,況且也可能男歡女愛與沈致遠有了兒女私情,可黃駝子不應該啊,早在年前,但凡是涉及忠誠、底線之事,黃駝子皆會附和於我……。”

吳爭聞聽,慢慢沉下臉來,用力揮揮手,似乎不想再繼續探討這個話題,“人各有志,何必強求……回去!”

……。

或許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寧靜。

一連五天,谷亭以北的清軍,都沒有展露出絲毫進攻的跡象。

這不尋常,很不尋常。

要知道,兗州清軍兵力此時已經高達近五萬人,而且,從北直隸方向,清廷控制的各府縣駐軍,也已經紛紛向兗州靠攏。

這是大戰、決戰的先兆。

清廷會真打算在徐州與吳爭打一場生死決戰嗎?

當然,吳爭也沒閒着,首批增援的第一軍,一萬人由張國維率領已經抵達徐州,隨時可以向沛縣增援,而另一萬人,也已經進駐淮安城。

同時,從二次增援的第一軍兩萬人,已經登陸揚州,並接替了揚州防務。

新徵募的四萬多新軍,已經訓練一月有餘,如果戰事緊急,亦可迅速北上。

在陳子龍掌控下的漢明半月談,開始密集發行,將原本半月一刊增加爲五天一刊,連篇累牘地報導着北伐軍不斷取得的勝利和大將軍府最新的政令。

各府縣被迅速動員起來,每家每戶的丁壯,皆已經登記在冊,只要一道命令,隨時可以徵召。

不得不說,此時的大將軍府治下,已經進入了全民動員,每個人都已經清楚,這是一場國戰、生死悠關的國戰。

讓人奇怪的是,如此窘迫的財政,大將軍府甚至連徵召新兵都已經拖欠“安家費”的情況下,民間不聞一絲一毫的反對聲音,百姓默默地將自己的丈夫、兒子送往各府縣的徵兵點,甚至還主動捐錢捐物。

這種萬衆一心的氣氛,感染着別人,然後再從別人那反過來感染着自己。

也正是因爲這種萬衆一心,大將軍府才能在府庫空蕩蕩地情況下,支撐了近五十天的大戰,並沒有使得軍工坊停過一天產,反而,趁此迅速擴大產能,爲北面戰場,提供了源源不斷地彈藥補給。

吳爭此時心裡已經不慌了。

無數的擔憂、疑慮、困惑都消失不見。

事實上,再困難的明天,在太陽升起變爲今天時,會發現其實沒有那麼難。

現在吳爭真正擔心的,反而不再是即將到來的徐州攻防戰,而是海上已經集結的各國艦隊。

杭州傳來急報,被大將軍府“洗劫”了兩大港口物資的外番們,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和貪慾了。

趁他病,要他命。這個道理無論中外,都心知肚明。

以英吉利、葡萄牙兩大艦隊爲首的“聯合艦隊”已經成形,他們以衛匡國之口,向大將軍府下了最後通牒,必須以雙倍的貨款,來補償被“洗劫”的物資,並賠償各國商人這一個多月的損失,同時,允許各國商人入股織造司,並免去兩大港口三年關稅……否則,便開戰!

吳爭當然不怕,這個時代的艦炮,遠沒有可以到二十里外的射程,番人只是想要趁自己大戰之際敲竹槓罷了,他們絕對不敢登陸,敢邁上大陸一步,北伐軍能分分鐘教會他們如何做人。

吳爭擔心的是,番人艦隊的形成,終將危及到對外商貿,而對外商貿已經成了大將軍府歲入的四大支柱之首。

如今支撐大將軍府的歲入,最大的來源就是對進出口關稅的徵收,而原本是歷來王朝支柱的農稅,因吳爭執意地減免,已經下降到了第三位。

第二位是漢明銀行,整合了三大錢莊的漢明銀行,規模龐大,所涉儲戶已經超過五百萬人,它如今所經營的利差,已經足以攤平成本,並有了不小的盈餘。

莫執念推行的銀幣,被世人所接受,特別是被各地商人所推崇,這倒不是商人們不信任銀行票匯,而是人性使然,只有真金白銀放在兜裡,才覺得格外安心。

而漢明銀行真正的“利潤”,還是來自於無數儲戶財富的囤積,各地商人,乃至各國番商,出於交割便利的原因,基本上會將流通款項,留在漢明銀行,這就造成了巨大的流通性積餘。

這也是莫執念能以一己之力,爲此戰硬抗到今日也不垮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大將軍府歲入的第四大支柱是手工業,吳小妹等三女所掌控的織造司,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儼然已經成爲了大將軍府歲入的第四根支柱。

織造司此時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羣,江南無數的桑戶、織戶和掮客、中間商,主動加盟進入織造司,從而謀求到更大的收益。

這是吳爭強行徵收進出口稅的原因,由於工業革命還未到來,生產能力的低下,此時絲織品的產量是求大於供,也就是說,但凡從兩大港口購買絲織品的番商,是苦求而不得的,他們往往需要在江南逗留二、三個月,才能籌措到需要的貨物量。

而吳爭的強行加稅,進一步促使了絲織品價格的上漲,物以稀爲貴嘛,需要爭搶的東西,往往是最好的,這相當於後世“飢渴營銷”,是差不多的道理。

但這同樣讓織造司賺得了最大的一鉢金,因爲織造司的產能,幾乎佔據了整個江南絲織品的一半,這就使得織造司無形中有了對絲織品的議價權,漲價,一言而決。

所以,各地桑戶、織戶和掮客、中間商,爲謀求到更大的收益,便主動加盟織造司,這就形成了織造司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簡單地說,番商想要早日購買到所需的貨物量,就繞不過織造司。

其實,這也恰恰是番商的聯合艦隊,特意提出要入股織造司的原因,因爲織造司雖明面上不是官府,但事實上,主持織造司的三女身份特別,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事。

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三百零二章 從海上突圍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二百二十一章 洪承疇反擊,吳勝兆被擊潰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