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

“敢不允許?”黃駝子帶着一絲得意道,“沈大人離開徐州前,以多爾袞的部署,兗州有他麾下二旗,加上沈大人手中三萬多人,四府之地囤兵五萬大軍,豈是清廷說攻破就攻破的……按沈大人的說法,清廷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如果進攻,就算兩敗俱傷,最後也是吳王佔了大便宜,何樂而不爲?”

很顯然,“何樂而不爲”鐵定是轉述沈致遠的,否則,以黃駝子還說不出這五個字來。

周大虎有些心動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還真做的!

“如果……我是說假如,日後發現沈致遠確實有異心,你當如何?”周大虎問出了他心中最擔心的問題。

黃駝子想了想道:“阻止他!”

“阻止無用呢?”

“……聽王爺的。”

周大虎瞪着黃駝子,許久,點頭道:“成……我隨你同行就是。”

黃駝子鬆了口氣,心道,沈大人果然料事如神,周大虎還真被我說服了。

……。

兩天後,海州。

海州原爲海寧州,是東海邊的一個小州,洪武年間改爲海州,州治朐山,領贛榆縣,並設東海中所,爲得就是防範倭寇進犯。

所以,海州雖是小州(古時也是先設州,後經濟發達了才升府),但因爲是軍事要隘,其城牆規格相當於尋常府治,爲二人高(古時人偏矮,二人高相當於一丈)。

蔣全義幾乎兵不血刃,將海州於收入囊中,正煩惱着是不是再次“違令”北進,可思忖之後,終究是不敢造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的道理,蔣全義還是明白的,進攻興化爲一次,進攻淮安爲第二次,而這兩次造成了此戰的極度被動,甚至差點害了吳爭,雖然吳爭沒有太過責罰,但蔣全義心裡確實是內疚了。

這也使得此次蔣全義牢守本份,強捺着性子,固守海州城。

說是固守,實際上就是一天三頓,沒事喝點小酒,再閒得慌,就在城裡找些爲富不仁的人家,打打秋風,敲敲竹槓。

這種日子尋常人會過得很滋潤,但蔣全義確實對財帛並不太認真。

儀真之戰前,蔣全義渴望着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可二萬弟兄的屍體,讓蔣全義改變,他更渴望得是復仇,他認爲,那麼多人死了,死在了自己面前,可自己還不要臉地活着,如果再不替那些亡魂做些什麼,自己就是無恥了。

或許這就是戰場創傷的綜合症吧,可蔣全義恐怕意識不到這點。

所以,他聽聞沈致遠率大軍逼近海州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下令嚴陣以待,蔣全義想要沈致遠的人頭,爲通州傷亡將士復仇。

數千人,對抗三萬大軍,就算是守城者佔便宜,那也是雞蛋碰石頭。

不用說這些職業軍人了,怕是尋常百姓都知道,這能打得過嗎?

可蔣全義血液中還真帶着些瘋狂,他隨即在海州城內臨時徵募了一千六百精壯,並“死皮賴臉”地哄了纔剛剛歸降不久的東海中所降軍八百餘人,愣是湊齊了八千之衆,加固城牆,封鎖城門,幹得是不亦樂乎。

可誰知道,天公不作美啊!

沈致遠知道蔣全義的脾氣,早就猜到蔣全義不會容他率軍通過海州,於是在海州城以南漣河邊的新壩轉向,先西再北,生生繞過了海州,由高橋小鎮北撤。

可憐蔣全義聽到消息時,沈致遠後軍都已經至高橋。

蔣全義不甘心哪,坐立不安之餘,不顧手下將領勸阻,親自帶兵追擊。

這不開玩笑嗎?

海州城要守,攏共加起來八千“混編軍”,加上根本沒有騎兵,去追擊一支三萬人的軍隊?

可蔣全義就這麼幹了,他率三百騎(會騎馬的步兵)出西城門往西北方向狂奔,這已經是海州城中所有的馬匹了。

……。

高橋以北數十里,有一小鎮,名臨洪鎮。

有一條小河經過此鎮,河中有座小橋,不長,約一里光景,不寬,可供四人同時經過。

此時,橋上有人,三人。

他們駐馬於橋中央,不進不退,似乎在等人。

南面不遠處,一隊騎兵“呼嘯”而至。

不過人數並不多,一百多騎罷了。

蔣全義終究不是個合格的騎兵教練,他無法讓三百“騎兵”在這種急行軍的情況下全員跟上,半天的急馳,能跟上蔣全義的也就五成人。

遠遠看見橋面上的三騎,蔣全義隨即放慢了速度。

他就算再瘋狂,也不會打絲毫無準備之仗,誰能肯定,橋對面沒有伏兵?

一百多騎隨即在距離小橋三裡外停了下來。

橋上沈致遠笑了,轉頭對周大虎、黃駝子道:“你們誰去和他打聲招呼?”

周大虎隨即轉頭向河面上,權當沒聽見,他還是拗不過心中,對那些在通州傷亡弟兄這關。

黃駝子只能應道:“那我去吧?”

沈致遠笑着點了點頭。

……。

黃駝子策馬向前,口中高聲音喊道:“蔣將軍,是我……黃駝子。”

蔣全義皺眉看着黃駝子漸漸馳近,大聲道:“好你個黃駝子,想當年王爺救了你和你兒子,委以重任,你竟助沈賊攻打通州……來呀,射殺此賊!”

顯然,蔣全義不是真想射殺黃駝子,否則,悶聲一揮手也就是了。

哪需要這麼大聲講出來,這不是“知會來敵”嗎?

也是,本來都是在一口鍋裡勺飯吃的兄弟,若黃駝子真的背叛了,恐怕蔣全義也不忍心就此當面射殺黃駝子。

這一聲喝,也就是將心中的怨恨發泄出來,順便提醒橋上那兩人,自己此來,不是來聊天的,是取汝等“狗命”來的。

Wшw▪Tтká n▪C〇 “蔣將軍,你終算到了……。”

黃駝子馳近,第一句話就讓蔣全義心裡打了下鼓,敢情“賊子”已經猜到了自己會追來。

“說,在對岸埋伏了多少人,都喊出來吧……蔣某既然來了,就不會逃,汝等有本事,就將蔣某的頭顱留在這。”蔣全義沉聲道。

黃駝子苦笑起來,“這是哪裡話……不瞞蔣將軍,此間就我等三人。”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