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

吳爭擡手,阻止了張國維繼續,道:“任何國家遭遇突發時戰爭,都會這麼幹,紅毛和英吉利前幾年剛結束戰爭,應該想得通這點……當然,就算他們想不通,咱們也得讓他們想通。此事不必談,就照本王的話回,他們若真敢派艦隊前來,本王三大水師,也不是吃素的!另外派人送信給鄭森,這個節骨眼上,他可不能糊塗,也不能閒着。”

張國維不由得打了個激零,他迅速領悟到了吳爭的話外之意,“王爺的意思是……聯合鄭家艦隊,威懾外番聯合艦隊,從而逼迫外番讓步?”

吳爭手一攤,道:“正德年間,紅毛當時還號稱海上霸主,不也與大明打過一場嗎?結果咋樣,紅毛船隊司令哥丁霍被俘,還被繳獲數十門弗朗機炮,哥丁霍最後還被梟首示衆。有前車之鑑,番子們不得考慮一下敲本王竹槓的成本嗎……本王不想開戰,也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要是對方胃口太大,那咱們總不能割肉飼狼吧?”

張國維無奈地苦笑道:“那時大明朝國力正盛……。”

吳爭不以爲然地道:“本王實力也不弱啊,三大水師,剛換裝完新式火炮,是該拉出去練練手……。”

說到這,吳爭看到張國維臉色古怪,總算會意過來,這不是練練手的事,而是沒……錢!

於是停了停,改變語氣,帶着一絲不滿道:“本王其實真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好吧,如果對方答應只賠償徵用的貨物,你們就看着辦吧……反正你們徵用這些貨物時,也沒問過本王意見。”

這話後半句就有些重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張國維突然意識到一絲不對勁,雖說這事吳老爹和王妃也是點了頭的,可權力這東西,絕對不能與人分享,這是忌諱。

張國維知道這時不是解釋的時候,忙轉移話題道,“可鄭森不久前,纔在王爺手上吃了個啞巴虧,不助紂爲虐就不錯了,怎會助王爺呢?”

吳爭哂然一笑,沉聲道:“告訴他,若與外番海戰爆發,趁機收復東番……島上就六千紅毛兵,就算是個個鐵打的,也能把他們錘扁了……告訴他,戰後東番歸他。”

張國維愣了一會,恍然道:“原來如此……王爺這本,下得夠大的。”

吳爭輕嘆道:“實力所限,相較於東番被紅毛佔着,不如便宜了鄭森……同時,也好解我等此時受外番逼迫之困。”

“可紅毛如果丟失東番,未必肯善罷干休。”

吳爭哂然道:“他們的國度,遠在萬里之外,想要增援,沒個幾個月都到不了,就算趕來,估計補給也是萬難……怕他作甚?”

張國維點點頭道:“此策可行,真要是鄭森能與王爺站在一起,那外番得好好想想開戰的得失。”

吳爭道:“本王暫時還不能回杭州府,攤子鋪得太大,收攏需要時間……這樣,張公先回去,將本王的意思與諸公轉述,先拖着衛匡國,儘快與鄭森取得聯絡……另外,清廷和談使團已至沛縣,想來等多爾袞的死訊傳過去,便會南下了。本王得參與這場談判,不能將到手的果實,再被朝廷拱手讓了出去。”

張國維微笑道:“能有王爺親自參與談判,想來清廷得出不少血……徐州怕是得還回去,否則清廷定不肯善罷干休,可總得讓咱們看見些好處吧?要是能再索賠個百八十萬兩銀子,那就可解財政司燃眉之急。”

吳爭抽了抽嘴角,道:“本王……也是這麼考慮的。”

……。

正如吳爭所料,就在多爾袞死亡的消息散出去的第二天,已經滯留沛縣三天的清廷使團南下了。

政冶的骯髒、齷齪在此時放大到了極限。

甚至於視多爾袞爲強大對手的吳爭,也不經爲之憤怒。

不僅僅是因爲清廷使團掐着時間,來到徐州城,而是清廷使團到徐州城外,首先提議的不是停戰談判,而是與吳爭私下會晤。

這次清廷使團的陣容不大,攏共才六人,可官職份量不輕。

也是,這次談判,關係到未來清與義興朝的疆界,更關係到清廷皇權的穩定,這六人全是滿人,主使是議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蘇克薩哈,副使內大臣,兼議政大臣、內務府總管索尼。

蘇克薩哈、索尼皆是後世玄曄的四大顧命大臣,蘇克薩哈後來死於鰲拜及大學士班布爾善之手,被誣以不欲歸政,列出二十四條罪狀,他與鰲拜的恩怨,就來自於多爾袞。

蘇克薩哈多次彈劾多爾袞,尤其是年前,蘇克薩哈聯絡十一個重臣,在朝堂上聯名告發多爾袞圖謀不軌,由此成爲多爾袞的眼中釘、肉中刺。

而縈尼是皇太極長子豪格的擁躉,三年前清明,多爾袞遣索尼去盛京拜祭昭陵,,可出發前,貝子屯齊告發索尼與圖賴等人謀立肅親王豪格,若不是念在索尼是滿清開國功臣,恐怕早被多爾袞一刀宰了,可饒是如此,索尼也被奪官抄家,流放到了昭陵(看墓地的)。

如今福臨和羣臣對多爾袞發起殊死一搏,索尼才被從昭陵召了回來。

所以,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多爾袞未死,揮師北返,那麼死的就是蘇克薩哈、縈尼,這是肯定的。

吳爭起初不以爲意,也就同意了先私下會晤,心想先定個框架出來,再讓手下談,也是常理。

可吳爭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見過吳王。”蘇克薩哈持禮甚恭。

“既是私晤,納喇大人不必客套,坐吧。”吳爭連動都沒動,也是,身份擺在那,二人的位置差得不是一階兩階。

蘇克薩哈不在意,帶着一絲自嘲,也不客氣,在吳爭左側座位上坐了下來。

“納喇大人有話可以講了。”

“吳王,談判之前,本官受朝廷所託,有一事……還須吳王成全。”

“講來聽聽。”

“是這樣……聽聞我朝攝政王薨在徐州城,請吳王證實,是否確有此事?”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