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

吳爭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道:“海州以北便是山東境,我軍一入山東,敵人京畿必會震動……多爾袞可以不理會,清廷敢不理會嗎?不管我軍有沒有繼續北上的能力,清廷都將坐立不安,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我不信多爾袞還敢執拗抗旨不遵!”

這話頓時讓所有人都明白過來,吳爭的意思是,圍魏救趙!

也就是說,只要攻入山東境,清廷必定驚惶,要知道,在天津前兩年民亂暴發,聚集起三、四萬人,小皇帝福臨就緊張地要出關“回家”,如果真要是北伐軍入山東境,那結果可想而知。

清廷必會立即下旨,收縮各路兵力衛戍京畿,這樣鹽城的敵軍就得奉旨向北行軍,由此可解如皋、通州之危。

只有錢翹恭搖搖頭,道:“多爾袞未必不會抗旨,就算多爾袞不會抗旨,沈致遠也一定不會遵奉清廷旨意。”

“你是說……沈致遠甚至連多爾袞的命令都會不聽?”吳爭皺眉道。

錢翹恭點頭道:“事實是清楚,多爾袞已經在部署身後之事,他並不想讓沈致遠效忠任何人,而是要沈致遠繼承他的衣鉢自立,至少是成爲一方獨立於清廷之外的諸侯……而沈致遠也顯然已經做出了決定追隨多爾袞,他……要拿通州六千同袍的血,來奠定他逐鹿天下的捷徑……。”

“荒唐!”吳爭喝斥道,下意識之中,吳爭無法相信、也不能接受錢翹恭對沈致遠做蓋棺定論的判斷,“他在此時,還能放了你,就說明了一切!”

“不。”錢翹恭堅決地反駁道,“他放我,乃私誼,可眼下,咱們談得是公義,二者不可混淆、同日而語。”

吳爭慍怒道:“如果換作是我,我也不想留你在身邊,你……太聒噪了。”

這話說得顯然是重了,就算份屬主臣,可錢翹恭畢竟是大舅子。

吳爭有些後悔起來,可錢翹恭聽了,反而皺眉道:“你是說……他是故意將我逐回?”

這話讓吳爭打了個激零,沈致遠故意趕錢翹恭離開?

有這個可能嗎?

吳爭不禁沉思起來,這非常有可能,錢翹恭太過剛直,顯然是不適合察言觀色的行當,這兩年中,估計沈致遠確實夠累的了。

錢翹恭一邊思忖,一邊道:“難道我的存在,竟礙了他什麼事?”

吳爭心中豁然開朗,卻不動聲色地道:“且不去理會沈致遠,從鹽城至如皋、通州,至少得二、三日,周大虎也不是團任人揉搓的軟泥……咱們還是回到之前的議題,攻不攻海州?”

吳爭的突然改變話題,讓所有人一愣。

但蔣全義迅速道:“末將以爲該攻,戰機稍縱即逝……請王爺下令,末將願率泰州衛爲先鋒。”

錢翹恭沒有說話,因爲他的心思,還在糾結之前的問題,難道真得是沈致遠嫌自己礙事,要用這種手段迫使自己離開嗎?

這太傷人了,錢翹恭無法接受這個解釋,可心裡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提示他,這或許是真的,正因爲如此,錢翹恭逾加鬱悶起來,兩年多的朝夕與共,自己竟是個累贅?這確實太傷人了!

魯之域爲難了,他的理智告訴他,吳爭此舉太過冒險,準確地說,泰州、吳淞兩衛近一個月的激戰下來,傷亡不小,彈藥告罄,已是強弩之末,如果不是陳錦突然莫名其妙地撤退,恐怕根本無法登陸北岸,就更不用談佔領沭陽了。

此時,正是給二衛喘息、休整的大好時機,如果強驅二衛攻海州,萬一士氣崩潰,後果難以預料。

可反過來,魯之域同樣明白,吳爭已經是打定了主意了,在吳爭麾下這麼久,魯之域哪能不明白,吳爭所謂的“民主”,那無非是哄人玩把戲,他就從來沒有真正“民主”過。

真要強諫,那就會使自己漸漸脫離大將軍府的權力核心,這是魯之域絕不願意看到的。

加上此時蔣全義贊同,其餘人不反對,所以魯之域只能拱手道:“若王爺攻海州之心已定,末將以爲,趁敵軍潰敗,立足未穩之際,可派一路同時攻宿遷,如此,就算敵人大軍來犯,也可在宿遷抵擋一陣,爲沭陽贏得固防時間。”

吳爭聞聽大喜,因爲魯之域終於跟上了他的思維節奏,上下一心,其利斷金,吳爭追問道:“魯將軍以爲誰攻宿遷合適?”

魯之域心裡一嘆,答道:“末將及吳淞衛自然當仁不讓。”

“好!”吳爭作結案陳詞,“蔣全義率泰州衛六千人,即刻動身向北,攻海州,收復海州後,不得冒進,固守城池,如有敵人大軍來攻,不得出城迎戰,等候本王下一道命令。”

蔣全義大喜,應道:“末將遵命!”

“魯之域率吳淞衛五千人,即刻西進,攻佔宿遷,之後參照泰州衛行事,但有一點,若徐州大軍真向宿遷集結,你部不可貪功強抗,有序退回沭陽,與本王會合……記住,你部只是前出偵察,爲沭陽贏得先機。”

“是。”

這時,錢翹恭終於擡起頭來,“我做什麼?”

吳爭微笑道:“你領一千人回清河駐守。”

錢翹恭眉頭一皺,剛想開口反對,吳爭就解釋道:“如果宿遷、海州與敵接戰,你將作爲預備隊,隨時增援……另外,令宋安調撥一批能騎之人,淮安城中還有些戰馬,你是此中高手,或許,能在短時間內訓練些一支騎兵來,這對於如今戰局,是一個小容小覷的力量。”

錢翹恭話到嘴角,被堵了回去,想了想道:“鹽城新軍,是我與沈致遠一手訓練出來的,其實力或許不敢與你的第一軍相抗衡,但還須小心……另外,沈致遠所率二千多人,是追隨了我與沈致遠的老兵,特別是我那一千多的槍騎兵……真要遇上,後果難料,須千萬小心。”

吳爭厲聲衝蔣全義、魯之域道:“都記住了嗎?”

“王爺放心,都記住了!”

“去準備吧!”

“是。”

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