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

但戰場局勢,依舊不容樂觀。

士兵不知道,將領們都清楚,這樣下去,二衛支撐不了太久,因爲最多三日,火槍彈藥就會告罄,到時恐怕只有靠城中收攏的弓弩禦敵,可弓弩的射程,與敵人相比,處於完全劣勢,士兵們就不得不上槍刺,向河岸衝鋒,與敵肉搏了。

援軍,何時才能到達?這是吳爭和陳勝、魯之域唸叨最多的一個問題。

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率先趕到淮安城南門的,不是第一軍援兵,而是宋安、錢毅和數十長林衛。

他們帶來的消息令人震驚,那就是多爾袞竟已南下,同時,正在與二衛交戰的,正是清廷駐京八旗。

瘋了,是真瘋了。

這是吳爭聽到時的第一個反應,任何勢力或者王朝,對京軍的調動都是非常謹慎的,這關係到一個政權的穩定。

不到萬不得已的緊要關頭,京軍往往不出京畿。

義興朝動用京衛抗敵,那是敵軍攻至了應天府,這就是迫不得已。

可多爾袞就這麼做了,不但做了,還親自率兵南下。

“這很不正常。”吳爭思忖着,嘀咕出這句話來,“他究竟想要什麼……想做什麼?”

陳勝隨口道:“不管多爾袞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把他拖在黃河岸邊,終歸對清廷不利,敵人不利的事,那就是咱們要做的。”

吳爭微微點頭,這話有些道理,但隨即吳爭又搖搖頭,“不對,多爾袞就算再自信,應該也會考慮到,如果戰事失利,清廷的根基就會動搖……況且,他更應該知道,京城兵力單薄,陝西、山西,乃至山東,民衆的反抗不時發生,真要出了什麼亂子,那可不是他殲滅我軍二衛所能抵償得了的……就算是賭,也該目標收益大過風險,至少也該持平……這不對,很明顯,多爾袞還有後手,只是,猜不透啊。”

宋安開口道:“我來前,第一軍前鋒已經渡江,想來此時,應該在進攻泰興……如果戰事順利,則可以在三日後,攻至興化、高郵州一線。就算戰事不順,也必定可以牽制住揚州府敵人騎兵……少爺,淮安太過兇險,該是時候後撤,與第一軍會合了。”

宋安的話,得到了在場將領們的點頭認可,確實,從進攻淮安到今日,北伐軍將士已經奮戰二十餘天,彈盡糧絕,該撤退了。

魯之域道:“王爺,宋指揮說得有理,城中糧草匱乏,將士們手中已經沒有彈藥,真要再打下去,傷亡會迅速增加,不如趁此撤退……就算王爺還想打,等撤回泰州,獲得補充之後,再回擊也不遲啊,這樣有援軍爲後盾,便沒了後顧之憂。”

吳爭目光慢慢地掃了一圈,其實他心裡,對撤退並無反感,這本就不是一場決戰,至少在戰前,吳爭只是想打一場局部戰,借多爾袞暗中招降王朝先,炮擊松江府軍工坊的因頭,實施報復,來達到不讓清廷安穩下來的目的,既能打亂敵人的部署,更可以爲西南、西北的永曆朝爭取喘息的時間,反過來,再爲自己和義興朝爭取到積蓄實力的時間。

可問題是,戰事並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演變。

多爾袞從一開始,同樣有着削弱北伐軍實力,遏制義興朝趁此強大實力的可能。

那麼,在雙方几乎動用了全部之力,打這麼一場戰爭真實的意義何在?

搞不明白這個問題,就會陷入戰略被動,因爲,如果多爾袞還有後手沒有暴露,那麼,在下一次戰爭暴發時或者暴發之前,這個後手會對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甚至滿盤皆輸。

看着突然間歸心似箭的將領們,吳爭能理解這種心情。

宋安的到來,預示着南邊封鎖的清軍已經亂了,至少,有了封鎖有了漏洞。

那麼,聚集三萬大軍南下,突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人就是這樣,面臨絕境時,可以背水一戰,可只要還有生路,就下意識地想奔向生路,這與膽小怕死、消極怠戰無關,而是人性。

吳爭突然間就笑了,如同春風拂面。

“如果本王此時說……不撤,諸位作何想法,可有異議?”

所有人一怔,臉色數變,但隨即分岐便開始產生。

“王爺究竟何意?”魯之域有些懊惱起來。

陳勝皺眉道:“堅守淮安重鎮,意義重大不假……可若要以上萬甚至數萬北伐軍將士的命去換,末將以爲不值……除非王爺可以說出能服人的理由,否則……末將反對。”

吳爭眼中精光一閃,他沒想到陳勝也會站在反對的一面。

屋內一片爭議聲響起。

此時,宋安木然道:“少爺若說不撤,那便不撤……我陪着少爺。”

這話,讓屋內瞬間安靜下來,將士們突然齊齊看向吳爭。

吳爭從這些目光中看到的,有驚訝、有猶豫、有猜疑、有後悔、有驚懼……。

吳爭笑得更燦爛了。

“本王只是一說,諸位不必在意。”吳爭慢慢收斂起笑容,正色道,“據宋安的情報,敵酋多爾袞就在河對岸……先不說什麼大義凜然的廢話,就說咱們被多爾袞設計壓着打二十多天,難道諸位心中沒有一絲向多爾袞討個公道的想法嗎?”

衆將領沉默着。

吳爭咧了咧嘴,“可本王不樂意……人家打了我一拳,我就得還人家兩拳,否則,我晚上睡不着覺,總覺得自己吃了啞巴虧。此時撤退,咱們算贏,還是算輸?明面上贏了,底子裡輸了?亦或者,底子裡贏了,明面上輸了?誰能說得清?”

衆將領沉默着。

“任何事情,都得有個答案、有個交待,對麾下付出鮮血、生命的士兵的交待,對治下供奉我等的勞苦民衆的交待……哪怕是付出生命爲代價。”吳爭的聲音變得深沉,“誰都會死,可在臨死前,不可留下遺憾。多爾袞就在對岸,我得去問問他,他,究竟想哪樣?”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驚愕了。

這已經不是抵抗,而是主動出擊了。

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