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

福臨此時是真的不知所謂,大權旁落,眼皮子底下,一個禮部侍郎的任免罷黜,他都不知道因由爲何,他甚至都不知道錢謙益不在職已經很長時間了,更不知道錢謙益全家被抓。

不過這不重要不是嗎?

福臨眼下最關心的,還是之前的那個可以剷除多爾袞,能讓自己早日親政的計策。

“錢愛卿,快講講,你當如何剷除多爾袞這惡賊!”

聽聽,聽聽,“錢愛卿”三個字,再聽聽“多爾袞這惡賊”這六個字,態度,已經不言自明。

洪、範二人心中苦笑,皇帝是真被多爾袞逼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了。

錢謙益趕緊躬身道:“想要多爾袞兵敗,其實非常簡單,皇上可以令徐州英親王阿濟格所部大軍按兵不動,甚至北退,繼續駐守徐州,如此既可以打亂多爾袞的部署,令其獨木難支,又可以震懾敵軍,防止敵軍繼續北攻。同時,派人與吳爭暗中聯絡,將多爾袞軍力部署告知,並進行和談……釜底抽薪,如此,皇上便能親政,與義興朝劃江而治,全力平定西南、西北的構想就能實現。”

福臨再次以徵詢的目光看向洪、範二人。

洪承疇悠悠道:“臣……沒有異意。”

范文程欲言又止,他癟了癟老嘴,“臣只是擔心……一旦攝政王兵敗,會引起朝野動盪,由此帶來的……。”

錢謙益立即打斷道:“範大人此言差矣……皇上日漸長大,此時早已有了執掌朝政的能力,加上有二位大學士身邊輔佐,京城,乃至天下安如磐石……正因爲皇上仁慈,念及多爾袞是宗室血親,這纔多有忍讓,不想此獠得寸進尺、苦苦相逼,纔有了今日之困局……皇上,臣以項上人頭擔保……只要讓沈致遠、錢翹恭重掌新軍,京城定亂不起來!”

錢謙益此言,先駁後捧,讓洪、範二人有了臺階,他們並不真在意多爾袞的死活,恰恰相反,扳倒多爾袞的意願,其實遠比錢謙益更急迫。

之所以不斷提出異議,用意無非有三,一是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二是他們明白,清廷這條船若真沉了,沒他們的好果子吃,最後就是,他們不想讓錢謙益佔了上風,這計若真成了,那麼錢謙益便會成爲皇帝面前又一個新寵。

權力的餅,就這麼大,多一個人分,自然二人的份就少了。

可二人心裡很清楚,不能再反對下去了,錢謙益的計策,切入並準確命中了皇帝的意願,這是福臨這兩年裡,最迫不及待想要達成的目標,二人敢繼續攔嗎?他們本就是漢臣,能得此地位,無非是依附皇權,在皇帝和攝政王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原本三方相安無事,可多爾袞太過份了,所有的權力都囊括進他的口袋,這不得不讓洪、範等漢臣不斷地向福臨靠攏,既爲自保,也爲日後獲得權力再分配打下基礎。

而真正最關鍵的一點是,濟爾哈朗開口了,“錢大人所獻之計老成謀國,實爲上策……皇上,臣以爲此計可行,至於具體如何安排,皇上與二位大學士細細商榷便是。”

洪、範二人心中豁然開朗,與濟爾哈朗引見錢謙益面聖之事一聯繫起來,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說,濟爾哈朗與錢謙益早就對此計形成了共識,這纔有了今日這場君臣秘密奏對。

也難怪,錢謙益最後諫言,讓沈致遠、錢翹恭重掌新軍。

錢翹恭是誰?

濟爾哈朗嫡孫婿,而沈致遠雖說之前一直是正職,壓錢翹恭一頭,可如今多爾袞已經成了靶子,那麼沈致遠就算重新啓用,也無法再任正職,自然,該錢翹恭露臉了。

新軍,怕是要落入鄭親王囊中了!

洪承疇、范文程不經意地互視一眼,眼神中流露出心領神會的意思。

那還攔什麼?

扳倒多爾袞是在場人的宿願,何必糾結於細節,而平白得罪了將要接替多爾袞的鄭親王?

不如送個順水人情給濟爾哈朗,日後也好更“親密”些。

果然,就在洪、範二人肚裡腹語之時,福臨點頭道:“新軍本就是朕下旨組建的親軍……重新啓用沈、錢二人,朕不反對,只是……沈致遠不可再任新軍都銃……讓錢翹恭執掌新軍吧。另外新軍眼下被嶽樂帶去了鹽城……如何召回或者就地駐囤,還須皇伯與二位大學士擬出個章程來。”

濟爾哈朗在慢慢躬身應答之際,目光銳利地掃過洪承疇、范文程,“臣謹遵皇上口諭……必盡心竭力,爲皇上效力。”

洪承疇、范文程忙一齊躬身應道:“臣等謹遵皇上口諭!”

……。

福臨不能多待,宮裡他的皇額娘可是千里眼、順風耳,這次是借探視濟爾哈朗,由洪承疇、范文程作陪,太后才允准福臨出宮。

這要是時間一久,聽到一絲風聲,那恐怕洪、範二人得吃瓜落,甚至連累濟爾哈朗。

待福臨御駕回宮,洪承疇和范文程被福臨留了下來,因爲許多細節還得細細揣摩、制訂,不然,正等多爾袞倒了,北伐軍所向披靡、一竿子捅到底,那可不是玩的。

可與之前福臨在時不同,四人面面相覷,都沉默起來,誰也不想率先開口。

其實這是一種利益交換,四人皆心知肚明。

福臨讓二人留下,是商議此策的細節,可四人明白,接下來最須商議的,是利益分配。

濟爾哈朗是“老好人”,又是此府主人,他終於打破冷場,呵呵笑着拱手道:“二位大學士,方纔在皇上面前,得二位襄助,本王領情了。”

襄助?

還真是襄助!

至於襄助什麼,不需要點破,四人都是老官僚,心裡哪還沒有數?

洪承疇淡淡地拱手還禮道,“洪某與範大學士這邊好說,鄭親王還是先理會理會外人吧?”

外人?

誰是外人?

濟爾哈朗隨即明白過來,外人自然指得是錢謙益。

錢謙益確實是外人,至少在“保皇黨”這派人中,錢謙益無疑是外人。

濟爾哈朗微笑起來,笑得非常和善,“錢大人,說說吧,想要些什麼?”

這就是要開始“論功行賞”了。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