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

祖大弼有些遲疑道:“王爺之前……曾經許諾過,此戰不用我部正面對敵。”

“是,本王應過……。”吳爭輕嘆道,“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加上吳淞衛,淮安城中我軍兵力已在三萬多人,加上你新編一衛,兵力已超過四萬人……如果固守淮安城,城中的糧食絕對支撐不到援軍來援之日。”

祖大弼依然遲疑道:“可王爺應該明白,雖說臣之部下皆是漢人,但畢竟是北人,將士家眷皆在北面,如果與南面滿旗騎兵下面作戰,必會牽累家人……一旦戰時心存僥倖或是臨戰譁變,後果不堪設想啊。”

吳爭點點頭,“本王知道,可你有沒有想過,你部反正,瞞不了多久,該發生的依舊會發生,與你部是不是正面與敵人作戰,沒有直接關係……反倒是,你們打贏了,敵人投鼠忌器,將士家眷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這話說得沒錯,只有打疼了敵人,敵人才會有顧忌,否則,先殺了又能如何?

道理很清楚,祖大弼能領悟得通,可能領悟和贊同是兩回事。

只有設身處地,站在將士的立場上想,才能理解這種抉擇的痛苦。

吳爭下了劑猛藥,他斬釘截鐵地道:“你去告訴你的部下,本王許諾,此戰參戰者,無論勝敗,只要義興朝尚在,他們便算是首功……軍官晉二級,士兵賞銀五十兩。”

祖大弼驚訝地看着吳爭,心裡翻騰起來,倒不是他不信吳爭的許諾,而是……他的這支降軍,僅僅是個暫編,所謂暫編,就是隨時可以撤消,而祖大弼明白,就是在北伐軍整編了這支降軍之後,去往某一衛,任個副將,這已經是他最好的下場。

可此時,吳爭繼續道:“至於你……此戰之後,本王正式給你一個番號,爲獨立一衛,不受它衛轄制,僅聽命於本王,你意下如何?”

這個果子確實夠大,以北伐軍編制,最小一衛就是一萬二千人,也就是說,自己的這支軍隊,不但不會被裁撤或是整編,反而會補充新兵、壯大。

這讓祖大弼不由得心動起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祖大弼自信,在他的七千多人裡面,總能挑選個二、三千敢死之人,何況他還有原漢軍鑲藍旗三千嫡系。

想到此,祖大弼鄭重一拱手道:“臣願爲殿下效死力!”

吳爭長吁一口氣,“步兵留下參與守城,你率騎兵出城南向,儘量不與敵騎交戰,以打通封鎖,與南面援軍會師爲目的……。”

這時,門外突然傳來蔣全義的急呼聲,“王爺,有緊急軍情!”

吳爭聞聽心裡一震,該來的,就這麼來了?

“進來。”

蔣全義和魯之域聯袂而來。

一進門蔣全義就急道:“王爺,清河方向有敵人大量集結,末將趕來稟報時,遇魯將軍,他說草灣方向,也有敵人大量集結……看來王爺預料得對,敵人這是早有準備,否則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調動,絕不會不走漏一點風聲。”

吳爭看了祖大弼一眼。

祖大弼臉色一變,急道:“王爺明察,我絕沒有哄騙王爺……我是真不知,河對岸竟伏有大量清軍……。”

吳爭擡手阻止道:“不必再解釋……本王信你。多爾袞既然給本王挖了這麼大一個坑,如果僅僅是淮安和鹽城,那太小兒科了,也與多爾袞的實力不符。”

蔣全義道:“王爺,這兩處敵軍,顯然不是駐徐州敵軍,從穿着上看,更象是滿族旗軍。”

魯之域點頭道:“不錯,其中騎兵不下三成,這次咱們怕是真中了敵人圈套了……很顯然,多爾袞以徐州駐軍吸引咱們的注意力,而事實上,做爲真正的決戰主力,並非徐州那八萬人,而是直接從北面調來的滿旗軍。”

蔣全義這個狠人,此時也流露出猶豫來,他勸道:“二處敵軍,加上徐州八萬,已數倍於我,雖說隔着黃河,可淮安以北運河,皆在敵人控制之中,敵人隨時可從江上而來,我軍缺少重火器,恐怕推擋不住啊……王爺,明知敵人設下圈套,不可輕易決戰,依末將看,咱們有四萬人馬,不如全軍南下,與敵騎決一生死,或許還能打開缺口突圍,只要到了泰興,就算敵人渡河追來,咱們有長江天險爲屏障,加上水師控制江面,也吃不了虧……。”

吳爭手指叩擊着案板,思忖着。

一會兒,他搖搖頭道:“不成!”

蔣全義急問道:“爲何不成?王爺身處險境,萬不可輕易捨身!”

吳爭苦笑一聲,道:“哪是本王想輕易捨身?事實上此戰一旦開啓,就不再以本王的意志爲轉移,當然,也不會以多爾袞的意志爲轉移,不是想停就能停的……試想,敵人此戰調動的軍隊,徐州八萬人、此時出現在對岸的敵人,鹽城二萬,還有淮安祖指揮二萬,這加起來有十五、六萬了吧?”

蔣全義點點頭。

吳爭道:“而咱們,泰州衛三萬、吳淞衛二萬、方國安部、陳勝部、池二憨部,加上從杭州府趕來增援的第一軍二萬人,加起來也將近十萬人了。這樣在規模的調動,最後不了了之……你當調動軍隊不須消耗錢糧嗎?實話和你們說吧,原本本王就打算打局部,最多半個月,可眼下,已經二十天,此時大將軍府財力已近告罄……也就是說,這次退了,沒有三、五年休養生息,怕是再無北伐之力。”

“可明知不能打還打,豈不是正合敵人心意?況且,只要咱們人馬不大損,自然有再北上的希望。”

吳爭慢慢搖頭道:“咱們休養生息之際,敵人也一樣,可他們所佔的地盤和人口卻數倍於我,原本我是想將他們拖至軍備的泥沼,可不想清廷是着道了,多爾袞卻會來這麼一出……很顯然,他是猜到了本王的用意。再有,你們都看見了,淮安城中的民衆對咱們的態度,這種現象,越往北越明顯……所以,這次是鐵定退不得,一退,便失了氣勢,不但民心盡失,軍心亦然!”

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