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

PS:感謝書友“willwolf”、“HqB”、“書友20170930142508161”、“在天的那一邊(幸福之家)”投的月票。

打一場決戰,對吳爭和義興朝來說,就算敗了,也就是一方勢力的覆沒,可西南、西北的永曆朝、大西軍及大順軍殘部(大順軍殘部除了李過等人的忠貞營,還有在西北的一個分支)。也就是說,反清的勢力依舊存在。

可多爾袞要是打敗了,清廷那便有瞬間傾覆之險。

所謂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

這種戰略決斷,不是依靠性格上的魄力能決定的,而需要戰略魄力,很顯然,多爾袞並不具備這種魄力,這是因爲,多爾袞病了、心老了,他快死了!

沒有人,能在垂死之際,還有這種戰略魄力,哪怕他曾經是個勇者。

所以,吳爭決定賭,賭多爾袞此次佈下的局,依舊只是想打壓自己,削弱北伐軍的實力,而不是趁此傾力決戰。

設定下這一前提,那麼,淮安城中就不可能有那麼多騎兵備戰。

吳爭隨即對蔣全義道:“你留在這指揮,每隔一時辰,就對城頭髮起一次佯攻,來牽制祖大弼……集結一支偏師,本王親自率領,原路突襲北門!”

蔣全義這下急了,“就算真如王爺所料,城中只有數百騎兵……可王爺身子貴重,豈可輕易冒險,率偏師出擊之事,自該由卑職去做!”

“屁!”吳爭笑罵道,“本王這些年也是冒着矢石,從戰場上滾出來的……哪來的貴重?”

衆將領紛紛勸說,身爲主帥,絕不可以身犯險,該留在主營中掌控大局。

吳爭仔細想想也是,於是點點頭道:“那也成……蔣全義,此去若遇不可爲,不可勉強,原路退回就是。淮安城是死的,就算此戰不克,還有來日,可你和衆將士丟了性命,就再也活不過來了!”

蔣全義鄭重行了一軍禮道:“大將軍儘管放心,蔣某經過這些年,別的本事沒有長進,可要論撤退逃命……北伐軍中怕是沒一人能與我比!”

吳爭和衆將聞聽哈哈大笑起來,笑得很爽朗。

這哪還有起初時那種沉悶和沮喪?

……。

趙史有些鬱悶了。

僵持不是很對他的胃口嗎?

是對胃口,可問題也來了。

僵持會消磨人的激情和鬥志。

趙史自然不會,因爲他本就沒有鬥志可言,也不需要鬥志,他只是依仗着與吳爭的“交情”,以百戶的官職,在長林衛謀了個副檔頭的缺罷了。

原本想着,有泰州衛在南面,自己在淮安城出不了什麼事,只要混上一年兩年的,那回去就是一樁功勞,升個副千戶肯定沒問題。

可哪想到,戰爭說暴發就暴發了。

好在趙史是個“老江湖”了,這處理人際關係,確實有一套,在大河衛中,混得是風生水起。

這也就有了之前煽動一部分大河衛士兵起事的那一出。

可事是起了,卻打不起來僵持着,有道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些“叛兵”之前是聽自己煽惑,可眼下他們的家人都在後面,這一對峙,時間久了,一個個偷偷地時不時地往後溜,開小差,這怎麼可以?

萬一對面突然進攻,結局只有一個,一鬨而散。

趙史很世故,也很聰明。他既然意識到了這點,就能想出應對之法,但想的對策,雖然有效,就是有些陰……喪良心。

趙史悄悄交待了他麾下的幾個長林衛幾句,等長林衛領命而去,他就悄悄地往後溜。

黑燈瞎火的,除了雙方前頭有火把照映着,後面是一團黑。

當數十枝箭矢“嗡……”地由“叛軍”後面射向敵軍時,這引起的後果是,一場矢戰突然暴發。

這種人員密集、毫無遮擋的大街,雙方一旦開始相互射箭,那就是站着被“槍斃”。

一時間,雙方有數百人倒下。

一旦見了血,那就是個不死不休的不了局。

雙方前鋒沒法退,後面都是人。

既然沒法退只能等死,那不如衝上去,或許還能拼出條活路。

就這樣,淮安城中最大的一場血戰,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暴發了。

這些大河衛將士,原本沒想着拼命,可眼下卻不得不拼命了。

該死的趙史,採納了陳棟的建議,將許多將士的家人如今起來,帶在後面充人數,原本是想着壯壯聲勢,不想此時大戰一起,這些家人就等於是待宰的羔羊。

心裡想着身後家人安危,是個人,這時也只得拼命了。

趙史的計策絕不絕?

都絕到他家祖墳了!

……。

祖大弼其實判斷得出城外泰州衛不斷地進攻是佯攻。

可判斷得出歸判斷得出,應對還是必須謹慎應對的。

所謂佯攻,那也是攻啊,誰能保證,佯攻不會突然變成真攻了呢?

所以,這一夜的聚精會神,讓祖大弼確實忽略了身後城下,還有這麼一羣亂兵。

祖大弼是太相信這支漢八旗的戰鬥力了,當然,漢八旗的組成,那都是老兵,除了從降清的明軍之外,就是從東北征召的當地漢人。

無論從體格和對刀劍弓弩熟稔的天性,都不是尋常南方人可以比擬的。

可問題是,那得看時候、看戰場地形,就這直不隆冬的大街上,最勇猛、再弓馬嫺熟的人,其實和一個普通人沒兩樣,反正就是“噢”地一聲沒聲息了。

趙史想出的計策雖然陰損,但從最後的效果而言,其實是正確的,因爲在這樣漆黑的夜裡、毫無遮擋的區域,突然暴發的戰鬥,其實是“叛軍”佔了大便宜的。

一命換一命,無疑是“叛軍”佔便宜,無天良的便宜。

這也是事後,趙史幾乎差點死在大河衛將士手裡的主要原因。

因爲恨哪!大河衛將士把趙史恨到骨子裡了!

這一夜有多少無辜的將士家人,因趙史的那數十枝箭喪生,其實已經算不清了,不是大河衛將士連自己家人都算不清楚,而是無數將士自己也戰死了,有些甚至已經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花名冊上的僅僅就是個名字。

原本該有的籍冊,也因數年前,清軍佔領淮安府時,被當時將領一把火給燒了,因爲一旦清軍按名冊追索,無數淮安府的士兵家眷都會被迫害。

只是燒名冊的將軍,絕不會想到,淮安、大河兩衛會降清。

當然,趙史被人追殺之事,那是後話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