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剛林苦笑道:“這兩年之間,晉商們已納捐過三次,銀子總數達六、七百萬兩之巨……如今朝廷要組建水師,戶部的銀子不夠,也在打晉商的主意,晉商那面已經頗有微詞了。況且,就算他們此次從命捐獻,怕也會繼續對諸府的鐵、鹽等專營權起染指之心。關鍵是,他們私下將鐵礦等物販往江南,牟取暴利,而江南用鐵礦冶煉出鋼鐵,製成火槍、火炮再販回北方……王爺,這是飲鳩止渴之舉啊。”

多爾袞沉默了一會,沉聲道:“兩害相權,取其輕!先定了浙東,再回過頭來,收回晉商各項專營權……一羣商販,貪圖太過,便是自取死路!”

剛林臉色一變,忙低頭道:“臣遵命。”

“西北戰局進展如何?”

“回王爺話,進展非常順利。”剛林如數家珍地回答道:“吳三桂率軍由西安攻漢中,孟喬芳部西進蘭州,王永強率一支偏師正攻榆林,皆沒有遭遇強力抵抗,進展順利。”

多爾袞眉頭微微一舒,點頭道:“只要西北平定,便可將大軍南調,平定雲貴。如此,義興朝便獨木難支,處於本王三面合圍之下……到時,這小南蠻子,也就流亡海上了。”

剛林偷偷看了多爾袞一眼,猶豫道:“王爺,尚可喜、耿繼茂所部入粵,進展不太順利。”

多爾袞剛舒展的眉頭,又蹩上了,“講。”

“是。”剛林斟酌了一下用詞道,“原大西軍殘部,如今歸附了永曆朝,其中安西王李定國部戰力異常強悍,其兵鋒已經北進至安順九溪河周邊,相當於貴州一半,已處於大西軍的控制之下。尚可喜、耿繼茂所部兵力難以完成對李定國部的合圍,雙方處於對峙之中……所以,尚可喜、耿繼茂所部入粵恐怕會遲滯,平定鄭森需要時日。”

多爾袞長吐一口氣,仰頭道:“若我兄多鐸還在,閩粵必早已平定……若本王身子骨硬朗,區區後生晚輩,又如何與本王對抗?天意啊……!”

……。

夜已深。

鑾儀將軍府的主屋內,燈火通明。

東莪托腮,看着抖動的燭火,癡了。

侍女春桃兒,在邊上勸道:“格格,額駙怕是今夜不會來了……還請格格早些安寢。”

東莪姿勢不動,吶吶道:“是我不如那清吟美貌?還是我對他……還不夠好?”

春桃咬着嘴脣,道:“格格美貌,如同天仙,豈是那勾欄賤人可比的?況且,若非格格替額駙在王爺那遮瞞着,怕是額駙性命都將不保。格格對額駙之好,情根深種,怕是世間少有了……。”

“那他爲何,寧可去見清吟,也不來見我呢?”

春桃聞聽,一時竟無言以對。

看着東莪那魂不守舍的樣子,春桃嘆息道:“格格如此幫着額駙,難道就不怕被王爺知道,怪罪嗎?”

東莪神色不動,癡癡地看着燭火,好一會,答非所問地道:“他是好人……我族中有好人,也有壞人,漢人中想必也有一樣。”

春桃有些怨懟起來,按道理,她是東莪自小的貼身丫環,也就是通常在說的通房丫頭。

通房丫頭在家中的地位不高,這是相對於主人。

但如果是在下人面前,那就是半個主子。

可沈致遠連東莪都不碰,那就更輪不到春桃了。

所以,春桃心裡對沈致遠的怨,尤勝過東莪。

她目光閃爍着,輕聲道:“格格,要不……咱還是別瞞着王爺了,王爺畢竟是您的親生父親,爲一個外人,而欺瞞自己的父親,這於理不合。”

東莪突然擡起頭來,瞪着春桃道:“漢人講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春桃無語,好一會才苦笑道:“我的格格唉,您是滿人……堂堂正白旗籍,在冊的多羅格格。”

東莪眼神迷朦起來,她吶吶道:“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得,這小女孩,怕是中了情毒了。

……。

安順州,在洪武年間,由普定衛、習安州合併而成,後萬曆年間,改成安順軍民府,府治就設在安順。

夕陽西下,將天空染成了金黃色,九溪河畔的原野上,百姓開始收拾農具,結束一天的勞作,準備回家。

一個而立之年的將軍,帶着幾名士兵,策馬緩緩行進在田間的土埂上。

見百姓迎面而來,將軍微笑着躍下馬來。

“敢問老丈,依你看,今年的秋糧,收成如何?”

一個半百的老農,舒展開臉上的溝壑,呵呵笑着,彎腰道:“回王爺話,今年風調雨順,又得王爺庇佑,定會是個豐收年。”

那將軍也哈哈大笑起來,“老丈認得李某?”

“這安順之地,如今怕沒有幾個人,會不認得王爺了。”老農顯然不驚惶,他非常自然地,如同和家人般地,與李定國聊着。

李定國微笑着走近,打量着老農手中的藤籃,笑道:“這蕃薯就是你的口糧?”

老農將籃子擡起,送到李定國面前,“是……王爺若不嫌棄,不妨吃一個?”

李定國還真不嫌棄,他隨手從得籃子裡拿了一個,隨手往衣服上一擦,就送到口中,“喀嚓”一口。

老農眉開眼笑道:“王爺果然是咱們自己人哪。”

李定國用袖子一抹嘴,邊嚼邊笑道:“不瞞老丈,想當年,李某追隨義父,也曾吃過樹皮草根,有這東西吃,算是不錯的了。”

這聊着的一些功夫,百姓們紛紛聚集了過來。

見到是安西王李定國,不禁圍着李定國,都笑了起來。

有個膽大的中年人,在外圍大聲嚷着,“安西王,大西軍什麼時候去打貴陽府啊?”

李定國哈哈大笑道:“你着什麼急?安心種你的地吧。”

這話引得百姓一片鬨笑。

場面異常地隨和。

之前的老丈問道:“敢問王爺,大西軍這次不會再退了吧?”

李定國將手中生蕃薯又吃了一口,邊嚼邊咕噥道:“當然不撤……這是咱大明的土地,收回來了,豈能讓韃子再佔回去……諸位說,是不是啊?”

“是——!”田間洋溢着一片歡笑聲。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