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

PS:感謝書友“天地任我行”、“緣醒”投的月票。

這哪是二十下和三十下的事,哪怕是一下,也關乎朱媺娖顏面。

那邊戚承豪親自揮動着廷杖,眼角餘光見吳爭沒有停止的意思,一記廷杖已經結結實實地打在了鄭三屁股上,鄭三歇斯底里地嚎了起來。

朱媺娖尖叫道:“來人……來人!”

然而,無數人在心中嘆息,哪還有人?

很快,朱媺娖也意識到這點,她終於放緩語氣,“吳爭,鄭三伴隨本宮從順天府一路行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不能如此糟踐他。”

這說話之間,戚承豪已經揮動了不下十杖。

吳爭又遲滯了數息,幾是几杖下去,吳爭終於揮了揮手,放過了鄭三。

吳爭回身拱手道:“臣對事不對人,今日若是陛下在,鄭三該打還是得打……也罷,既然殿下求情,那餘下十幾杖,權當欠着吧。”

這吳爭這麼一鬧,已經沒有人再敢出言了。

只有鄭三在那不停哀呼,卻已經沒有人去看他了。

唯有王翊不依不饒,“郡王,之前殿下所說,釋放禁軍、搜救陛下之事,郡王還須有個交待。”

吳爭回頭看了朱媺娖一眼,再看看王翊,招了招手,“你來,到本王面前來。”

羣臣爲王翊着實捏了把汗,心中思忖着,這下王翊怕是要遭難了。

然而王翊卻昂首挺胸,徑直走到吳爭面前,低頭看着坐着的吳爭,“郡王有何吩咐?”

出乎所有人意料,吳爭不僅沒有突然發難,而是平靜地對王翊說道:“淑妃慘遭毒手,陛下失蹤,皆發生在宮禁之中,能在禁中殺人、擄人,而不被發覺,王大人難道就不覺得蹊蹺嗎?”

王翊一愣,問道:“郡王的意思,是指兇徒是宮中人?”

吳爭隨手甩了甩袖子,“你問本王,那本王問誰去?是不是宮中人,那得你王大人和刑部徐大人去查……禁軍謀逆,罪證確鑿,自然是不能放的,沒有讓兇徒去追查兇徒的道理。這樣,本王麾下戚承豪所部一千火槍兵,暫時歸王大人和徐大人調遣,搜救陛下。王大人以爲如何?”

王翊這次沒有看朱媺娖,應道:“本官遵命。”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吳爭隨口問道,這話問得可笑,怕是沒有人會在衆目睽睽之下,承認自己會徇私枉法。

王翊摘下頂戴,託在手裡,“若郡王發現下官徇私枉法,任由郡王處置。”

“那就好。”吳爭起身,指着殿外道,“至於宮中北伐軍及看守禁軍的瀝海衛,就保持原狀吧,等確認了陛下的情況,再作定奪吧。”

說完,吳爭朝朱媺娖行禮道:“大勝關軍務繁忙,且江北戰事也未終結,臣不能逗留太久,這就行請告退了。”

朱媺娖這時已經臉色恢復過來,她問道:“那殿中諸臣……。”

“讓他們都留在奉天殿,陛下有消息之前,一個都不準走……本王請他們吃飯。”

連話都不給朱媺娖說的機會,吳爭揚長而去。

身後馬士英、莫執念緊隨而去。

留下滿殿羣臣心中那個怨念,是無以復加。

吃什麼飯?

自家吃不起飯嗎?

可沒人真敢離開,因爲,連監國殿下朱媺娖也沒離開。

……。

回王府的路上,車上的馬士英幾次欲言又止。

因爲吳爭在閉目沉思,臉色不甚好看。

馬士英輕輕地捅捅莫執念的後腰,希望莫執念能向吳爭進言。

他確實不理解,這麼好的機會,吳爭怎麼就輕易放棄了。

在他看來,今日整個皇城都在吳爭的控制之下,說難聽點,就算屠盡滿朝文武,總該沒人反對了吧?這要是直接登基,成了皇帝,得省去多少麻煩事?

可吳爭愣是沒有一絲這意思,讓馬士英和莫執念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後面吳爭的一系列言行,那就更讓馬士英想不通了。

既然無意奪位,何必當着滿朝文武的臉,讓長公主如何下不來臺?

有道是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這種當衆頂撞君上的言行,刻意避之還尤恐不及。

所以,馬士英心裡是真急。

奈何莫執念只是微微搖頭,連一聲都不吭。

馬士英只好暗歎一聲作罷,他可不敢再冒險進言,剛剛就丟了一個本是囊中之物的戶部尚書職位,這再要不合吳爭心意,還不被趕回杭州府去?

馬士英可不想失去一個可以就近從龍的良機。

馬車裡,三人雖說面對面,可沒有一人說話。

會稽王府離洪武門不遠,須臾即到。

三人默默下車,卻發現王府面前已經站滿了人。

人員成份複雜,各色人等皆有,他們被府衛阻隔在府門正門約十丈外。

他們的脖子不斷地往府門方向伸着神情驚惶,帶着一絲急切、期待。

吳爭眉頭一皺,這個節骨眼上,他沒心情和精力處理民事,轉身打算折回馬車上,從側門進府。

可時值午時末,馬車的到來,誰還能看不見?

單就一隊府衛已經向馬車迎來,百姓豈能看不見?

於是哄地向吳爭方向涌來,口中還大聲叫嚷着“王爺……爲小民作主啊。”

吳爭無奈之下,只好迴轉身,微笑着看向百姓。

可嘴上輕聲對馬士英道:“去問問找本王何事?”

馬士英上前,從府衛的中間擠過去。

一會兒,他匆匆回來向吳爭稟報道:“王爺,這些是昨日北門橋全市街的倖存者,他們說,他們用命保護了王爺,問王爺……說過話可還算數?”

吳爭心裡大驚,原來是昨日那些“亂民”。

“昨日魚市街民衆傷亡多少人?”

“據百姓說,被亂軍殺死一百七十餘人,傷者六百多人。”

吳爭大步向百姓走去,揮退了府衛,吳爭拱手團團一禮。

“吳爭昨日得各位鄉親相護,活命之恩,銘記於心。”吳爭大聲道,“昨夜本王承諾不變,鄉親們容我一些時日,快則半月慢則一月,定會給你們一個公道。”

一個離吳爭較近的中年漢子泣道:“王爺,我家中兄弟三人,一死一傷,傷的斷了胳膊……狠心的官兵,生生將我三弟的左臂劈折了,我家中尚有高堂要贍養,兩個弟弟皆有子女……王爺,這叫我怎麼活呀?!”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