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

沈溪態度明確,一番話下來,義正辭嚴,擲地有聲,總結起來就一點,想讓我隨你聯名上奏,門都沒有。

你有本事就僞造我的簽名,看看到頭來誰死得慘?

本來只是到泉州駐留一天稍作休整,如今看起來這地方一日都不能多待,明天早晨就得上路,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吳晟被沈溪這番話說得愣住了,思索一下,沈溪邏輯嚴密,無可辯駁,但他也清楚這不過是沈溪在找藉口。

“大人,您……”

吳晟還要繼續勸說,沈溪卻不給他機會,一拍茶几,喝道:“來人,送客!”

沈溪不想再聽吳晟和泉州士紳說下去,若再傾聽,或許真會到騎虎難下的境地,被迫跟這些人聯名上奏。

其實市舶司設在哪兒,跟三省總督半點兒關係都沒有,說白了就是佛郎機人的貨物在哪裡卸船又在哪兒進貨的問題,福州城的商家賺錢也是賺,泉州府的老百姓獲利也對沈溪沒什麼影響,反正都是跟大明進行貿易。

當初朝廷之所以將泉州市舶司遷到福州,除了福州是福建布政使司所在地外,還因爲福州有着閩江的便利,水路運輸條件比之泉州要好許多。

閩省山嶽縱橫,陸路比較起來就沒多少差別了。

吳晟臉上全都是失望之色,但見沈溪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只能起身告辭,帶着泉州府的士紳離開。

恰逢日落時分,沈溪心情不佳。

本來睡得正香,卻被這些人的到來打攪,又是找人聯名上奏這種糟心事,換誰也覺得窩火。

沈溪做好來日一早帶兵馬離開的準備,就算官兵有意見,總歸也就多熬上幾日,等到了福州城多休整幾日便罷。

自從泉州到福州,道路相對平順,不用擔心盜匪侵襲,就算有小股流寇,聽說官軍到來也早就望風而逃。

沈溪從官驛大廳出來,荊越站在後院門前,有些不解地問沈溪:“大人,泉州府請您聯名上奏,將市舶司遷回泉州,此乃大好事,您爲何不應允?”

沈溪瞪了他一眼:“你是泉州人嗎?”

荊越一怔,隨即搖頭。

沈溪沒好氣地說道:“既不是泉州人,就少說些不合身份的話。朝廷將市舶司設在何處,是軍隊應該干涉的嗎?再者說了,你怎知市舶司設在泉州是好事?難道設在福州,對你一家老小的生活就有所影響?”

荊越仔細一想,市舶司設在哪兒,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他只是覺得現在職位比以前高了,責任心隨之高熾,適時地發表一下對政務的看法,說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以求他人斧正。但沈溪上來就給了他一記悶棍,告誡他安分守己。

市舶司的設置不涉及沈溪自己的切身利益,根本就沒必要代爲出頭。別以爲山高皇帝遠,不管是鎮守太監還是錦衣衛,又或者是監察御史,總歸有人風聞言事,情況要不了多久就會傳到京城,爲皇帝所知。

沈溪擺擺手道:“今晚大軍不在城中過夜,趁天黑關門之前,全體出城開往刺桐港,與水軍一同紮營……明早全軍出發,北上福州!”

“大人,將士們得知休整一日,這會兒都在晾曬被褥,衣服洗了尚未乾透,就這麼開拔……”荊越滿臉爲難之色,因爲他自己的衣服也纔剛洗好掛起,馬上收攏起來,難以攜帶不說,明天早上衣服也很難曬乾。

沈溪沒有跟荊越過多廢話,他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

剿匪大軍路經泉州府城,兩邊相安無事還好,一旦雙方發生利益衝突,無論手下兵馬有多強橫,無論沈溪自己有多大自信地方不敢亂來,但最好還是即刻離開這是非之地。

領兵在外,就算是軍民間有小小的衝突,也會被認爲是軍隊擾民,御史言官就會彈劾統兵大將,最終落入地頭蛇的陰謀算計中。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惹不起躲得起,跟你們斤斤計較純屬浪費時間,還不如走爲上策,等到了福州城多休息幾日,休息完畢早點殺到閩北和浙東南盜寇盤踞地開戰,早些結束戰事,好早點兒回家陪老婆孩子。

荊越沒轍,只能前去傳達沈溪的意思。

沈溪打定主意要出城,可沒人敢阻攔,就算泉州知府吳晟要設一些圈套給沈溪製造麻煩,也要等他回去跟幕僚、屬官和士紳商議好,沈溪嗅到風聲不對馬上就出發,府衙那邊完全是措手不及。

沈溪沒有騎馬,而是乘坐馬車出城。幾千人的隊伍拉得很長,等馬車過了城門洞後,沈溪才拉開窗簾往外看了一下。

這地方對沈溪來說非常熟悉,當年打完佛郎機人,他就是帶着俘虜和繳獲,從這個城門回城。一轉眼三年過去,在這期間發生了許多事情,物是人非,林黛和謝恆奴相繼進門,長子沈平誕生,惠娘遭災被他救出來跟了他,甚至他還去西北死裡逃生走了一遭……

“大人,城裡好像有人追出來了,如何應對?”荊越勒轉馬頭,到了沈溪的馬車旁,朝車窗位置說了一句。

沈溪從窗口往外看了看,果然城門方向有快馬跟隨而出,只有區區兩騎。沈溪道:“叫人攔下,問明情由,過來通稟!”

“是,大人。”

荊越親自帶人前去,過了半晌,荊越重新騎馬追上來,“大人,是泉州府衙的人,他們說吳知府在府衙爲您設宴接風,不明白您爲何突然出城。”

沈溪道:“某統兵在外,一切以軍務優先,不得滋擾地方……派人去知會一聲,就說本官謝過吳知府好意,但平匪之事刻不容緩,本官時刻留意泉州地方匪患,一有變化,隨時出兵鎮壓,決不留情!”

荊越莫名其妙:“大人,之前不是說過了嗎,這泉州地方根本就沒有大批盜匪,爲何……”

沈溪冷目相向。

荊越缺乏政治頭腦,其實沈溪說這番話的目的並不是爲了說明泉州地方有匪患,而是警告吳晟別動歪腦筋,三軍不是不敢對泉州地方官府動手,真要觸怒沈溪,只要一句“平匪”,他就能接管地方防務,隨便說一句吳晟跟匪寇有牽連,來個先斬後奏,地方官府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

“照本官的話去通傳!”沈溪道。

“是,大人。”

荊越悻悻而去,跟在沈溪身邊越久他越發現腦子不夠用,好在沈溪現在跟他一樣,一門心思建功立業,荊越也就省去動腦子想這麼做有何意義。

……

……

沈溪當晚駐紮在刺桐港,一方面是將海陸兩路人馬集合一起,避免船隊和陸路兵馬分散,同時以防不測。

但這種不測,只是沈溪心懷警惕。

以吳晟那年邁體衰的模樣,動一點歪心思恭維一番,讓沈溪與他一同聯名上奏尚可,鼓動士紳百姓與官軍對抗他卻如何也不敢。

但就算吳晟沒膽,沈溪也要防備別人可能會藉機挑唆生事,這裡是張濂餘黨所在的地方,當初沈溪懲辦的只有張濂,與張濂利益相關的人不在少數。

當晚,沈溪在中軍大帳秉燭看公文,有人通報,說“蔡鎮守”派人來見。

“蔡鎮守?”

沈溪仔細想了想,纔想起所謂的“蔡鎮守”是永寧衛鎮守太監蔡林。

當初沈溪奉旨南下,從泉州府返鄉後不久又從汀州殺了個回馬槍,利用泉州衛指揮使王禾的兵馬,將知府張濂等人拿下,蔡林那會兒還眼巴巴跑來幫張濂脫罪。後來沈溪才知曉,蔡太監根本不是幫張濂說話,而是怕惹火燒身,在被沈溪威逼利誘後,蔡太監立即倒向沈溪,甚至在張濂的罪狀上畫押坐實,落井下石。

在那以後,王禾高升去了湖廣都指揮使司擔任都指揮同知,前途不可限量,蔡林則憋屈得緊,他一個老太監,大字不識一個,再加上與佛郎機人一戰中永寧衛根本未出兵,寸功未得,以至於蔡林現在還窩在永寧衛這偏僻之地。

蔡林來給沈溪送禮,一方面是爲了表示親近,二來則是想讓沈溪幫忙,讓他可以調回京城,或者是去一些相對富庶的地方。

“大人,信使在外面,要不要接見?”

荊越請示道,此時沈溪正在看蔡林的來信。

蔡林不敢親自來見沈溪,這跟當初他急着到泉州衛聲討沈溪時的態度截然不同。

那時蔡太監把沈溪當作是一個亂來的毛頭小子,站在一個上官的立場上想治沈溪的罪。可現在情況卻截然相反,沈溪變成了上官,對於上官途經自己的鎮守地,蔡太監不敢擅離職守避免被人做文章,只能眼巴巴寫信來,順帶送上“薄禮”,以求能得到沈溪賜見。

就算沈溪不見,也希望請沈溪這個“故人”幫他多美言幾句。

沈溪看完信後微微搖頭。蔡林識字不多,寫不出完整的信函,只有請人按照他的轉述寫成,如此這種信就不再是普通的私人信件,而成爲公函……蔡林怎麼敢在公函中公然提到行賄和請託之事?

“信使不見罷!”

沈溪吩咐道,“讓信使替本官帶一句話回去,告之蔡鎮守,朝廷體念他鎮守一方的辛苦,本官平息東南匪寇之日,將在功勞簿上記他一筆。”

空頭許諾,沈溪並沒說得多詳細,功勞簿上的一筆,似乎很重要,但不過是隨手爲之。沿途衛所長官和鎮守太監,人人有份,均不落空。

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六章 爭奪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四一八章 競爭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