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

謝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以前對劉大夏沒多少成見,就算劉大夏上疏提議讓沈溪往東南平匪,他也選擇支持,在謝遷看來,沈溪從仕以來履歷還不夠豐富,到外面歷練一下除了可以增添資歷,還可以在地方培植勢力。

但這次讓沈溪去西北履職,謝遷卻怎麼都不可能同意,因爲這跟推自己孫女婿去死差不多。

以前沈溪跟謝遷沒什麼關係,身爲內閣大學士,他犯不着爲沈溪跟劉大夏置氣,但現在,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寶貝孫女當寡婦。

明知道沈溪年輕沒有威信,從統兵大將到普通士兵都不會聽他的,韃靼人聽說他出徵,肯定要傾巢而動,以沈溪所部爲主要進攻目標。

沈溪少年得志,鋒芒畢露,有一點小小的過錯就會被人攻訐,就算戰死沙場,別人也不會肯定他的功績,而只會把他當做替罪羔羊。

就算沈溪最後僥倖得勝,功勞卻會被邊疆那些公侯伯爵在身的勳貴給竊奪走,沈溪九死一生冒險,卻是爲他人做嫁衣裳,這是謝遷無法接受的。

劉大夏道:“於喬,你以前可說過,沈溪需要磨去棱角,眼下派他跟隨我往西北出任要職,不正是一次對他歷練的機會?”

謝遷反詰:“若時雍你年少登朝堂,是願意留在京城做清貴的翰林,還是出征東南,或者往西北,日夜擔驚受怕?”

一句話,便讓劉大夏無言以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初劉大夏中進士,所想自然是留在京城做翰林,將來可入閣位極人臣,就好似謝遷這般……誰願意往東南或者西北風吹日曬,跟地頭蛇勾心鬥角?

東南倒也罷了,地方上的文官、武將不過爾爾,但西北是什麼地方?人人都可說是豺狼虎豹,就連劉大夏以戶部尚書身份領兵出征,三軍陷於危難,以朱暉爲首的一羣勳貴都可見死不救。

卻是沈溪主動請纓,才化解危難。但當時他前腳帶兵出城,後腳城門即關閉,其冷酷無情可見一斑。

而在戰後,劉大夏卻不得不爲了所謂的利益平衡,將主要功勞分給這些勳貴,轉眼間朱暉等人就從誤國的罪人,變成大明功臣,沈溪卻只是被賞賜一所宅院了事。

謝遷跟劉大夏爲沈溪去西北履職的問題鬧得僵持不下,馬文升皺了皺眉:“如此說來,還是請示陛下,由陛下來做決斷吧!”

說到皇帝,謝遷越發生氣,他上門質問劉大夏爲什麼讓沈溪去西北,正是因劉大夏未提前跟他商議就跟皇帝提出建議,皇帝還答應了,他得悉情況是通過皇帝之口。君無戲言,既然弘治皇帝已決定讓沈溪往西北,最後還主動向他下話,他不得不乖乖妥協,心裡宛若刺入一根刺般難受。

劉大夏苦笑着搖頭,他知道此事無轉圜的餘地,調沈溪回京的公文已往廣東去了,謝遷發這些牢騷無太大作用。

但經此一事,劉大夏意識到一個問題,謝遷很可能會死保沈溪不往西北任職,就算沈溪抵京,謝遷同樣有辦法把沈溪留在京城,哪怕是回詹事府做東宮講官。

眼下東宮講官可是堪比六部侍郎的好差事!

弘治皇帝臥牀不起,讓朝臣意識到改朝換代就在眼前。如今太子年方十三,想想弘治帝對他那些先生的器重,一個個不是六部尚書,便是首輔、次輔,做了朱厚照的先生,便意味着將來有機會位極人臣。

但詹事府本就是非常難進的地方,一者是傳奉官,由皇帝親自委命,一者是翰林官,從翰林院中選拔,而翰林院本身就不好入,一屆會試三百進士,最後能成爲庶吉士的不過十餘人。

至於東宮講官,更是詹事府內才學卓著的佼佼者。

楊廷和、靳貴、樑儲這些人,在朝廷中或許名不見經傳,但在翰林院一脈,絕對是人人仰望的大儒,而像倫文敘這樣曾經名動閩、粵的大儒,考中進士後也不過在翰林院**事,如今尚無機會入詹事府。

而沈溪,老早已是東宮講官,而且內外兼修,入可以做東宮講官爲太子講課,深得皇帝、皇后推崇,出則領兵與外夷交戰,平匪安民。雖然沈溪年歲不大,聲望不高,可就算是朱祐樘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良臣絕對是兒子未來的好幫手。

謝遷直接將話挑明:“就算陛下下旨讓沈溪出征西北,老夫也絕對不會同意,他回到京城,仍舊爲東宮講班,侍講東宮,若時雍你執迷不悟,休怪老夫翻臉無情!”

謝遷比之劉大夏年輕十三歲,跟七十多的馬文升更是沒法比,但他卻拿出閣老的威儀,擺明態度。

平日裡大家是朋友,可以不講朝中地位,可我謝遷雖然年輕,但論地位,就算不在你們之上,也絕對不在你們之下。

我可是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天子彌留之際,先召我到榻前敘話,並以我爲顧命大臣,而你們兩位可無一人有此殊榮。

劉大夏不由跟馬文升對視一眼。

以前他們還沒感受到謝遷如此幫親不幫理,現在他們卻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謝遷爲了力保他的孫女婿不出事,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如今更是拿官位來壓人?

你壓誰不好,壓掌管官帽子和天下兵馬的吏部尚書及兵部尚書?

就算你掛着禮部尚書的頭銜,可內閣大學士一向是虛職,識趣的稱呼你一聲閣老,不識相的稱呼一聲大學士或者謝大人,到底內閣大學士只是皇帝的秘書,手上並無多少實權,你是顧命大臣又如何?如今皇帝沒駕崩,你始終不及我們這些堂官,手上有權有勢,要人有人要財有財!

馬文升擺了擺手:“於喬,你切勿着急,時雍不過是爲國舉賢。”

“舉賢?沈溪小兒有才,孰人不知熟人不曉,還用得着他舉薦?他這是怕自己在西北不能勝任領兵之事,便讓沈溪小兒替他擔責,你問問他,他就沒有絲毫私心?”

謝遷很生氣,你劉大夏自己沒本事平韃靼,就讓我孫女婿去,你要麼就別接這差事,接了就自己上,害別人算什麼本事?

劉大夏道:“我承認,的確是有私心!”

馬文升板着臉:“時雍,這就是你的不是,別跟於喬置氣,他不過是一時氣話。”

“於喬說的沒錯,的確是我向陛下舉薦沈溪,並獲得陛下的認可和贊同,但以沈溪小小年歲,出任延綏巡撫,總算未委屈他,於喬不否認吧?”劉大夏打量謝遷,問道。

這一點謝遷自然無法反駁。

沈溪如今不過十七歲,翰林一脈的官再清貴,手頭沒有實權,別人只是議論一下,不會有太大非議。

可放到整個大明官場體系就不同了。

沈溪小小年歲便成爲三省督撫,就算掛的是正三品右副都御史而非右都御史官銜,別人也是議論不斷!

這可是十七歲的封疆大吏,怎麼都該找個有威望和資歷的人去,如何輪也輪不到沈溪頭上。

在舉薦沈溪這件事上,劉大夏已算頂着巨大的壓力,直到年前沈溪在東南平息匪寇中取得了一些成績,非議聲才減弱。

現在讓沈溪到西北擔任延綏巡撫,等於是官位再升,基本要掛正二品的官銜,劉大夏如此舉薦,又頂着滿朝的壓力,這其實是劉大夏對沈溪能力的肯定,謝遷不能說劉大夏有功不賞。

“未屈才,卻是送他去死。”謝遷厲聲道。

劉大夏道:“韃靼內亂不止,如今正是出兵草原收復河套的絕佳機會,此戰若得勝,便可令西北邊患徹底根除,沈溪可名垂青史,這是於他有益還是有害?”

謝遷怒視劉大夏,喝道:“你……!”

顯然,劉大夏並未將謝遷說服,謝遷不贊同他那套“一切是爲了沈溪好”的理論。劉大夏問道:“於喬,我便問你,哪裡不對?”

“命都沒了,談何建功立業?”

謝遷針鋒相對,“西北用兵,功在社稷不假,若成或可名垂青史,但名留青史的人不是他沈溪,而是你劉某人,還有保國公之流。”

“若敗的話,則沈溪小兒要受盡世人唾罵,白白令一名自古以來絕無僅有的少年英才因此而隕落,你劉某人就不覺得羞慚?自己沒本事,卻要讓一個少年來替你擔責,老夫都替你臉紅!”

劉大夏再次感覺無言以對。

其實謝遷說的有一點非常正確,劉大夏正是因爲對西北用兵沒自信,所以才一定要把沈溪拉在身邊,倒不是說有意要利用沈溪,但用沈溪這步棋,在他看來絕對是妙招。

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二〇〇三章 決戰朝堂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一二七九章 闔家團聚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