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

所有的牢騷話謝遷只能藏在心底,嘴上畢恭畢敬地說道:“陛下病情好轉,實在是大明江山社稷之幸!”

“唉!什麼幸不幸的,或許是上天看太子尚且年弱,讓朕再多活兩年,免得朝政會有偏差。不過有謝先生和劉少傅等肱骨之臣在,朕其實已無後顧之憂。”明明不放心,卻又說沒有後顧之憂,朱祐樘糾結矛盾的心理可見一斑。

一個才三十多歲的皇帝,之前一直想的是長生不老,最差也要延年益壽,這樣的皇帝能不怕死?

你不怕死,也不會去請道士和番僧來作法,而是順其自然了。

謝遷沒有直言,仍舊是以請示的口吻道:“不知陛下傳召老臣,對老臣有何吩咐?”

“朕擔心吶,若朕不能違抗天命,離開人世,太子身邊缺少賢能之人輔佐,邊患或許更爲嚴重,如今難得朕有口氣息,想要爲太子做點兒事情……”

聽到這裡,謝遷心說不好,皇帝明擺着是重啓西北戰事。

大明皇帝從來都不將內患視作威脅統治的根源,一直把蒙元殘部看成最大威脅,就算在蒙元殘部勢弱時,也沒有忘了當初太祖皇帝的教誨,一定要將草原上民族崛起的希望扼殺在搖籃中。

在謝遷想來,如今大明國泰民安,韃靼人內部殺得血流成河,爲何還要去想西北的戰事?

消停幾年不挺好嗎?最起碼邊關將士不用考慮打仗的事情,朝廷不出徵,老百姓就不用加徭加賦,韃靼人內鬥不止,也無暇來跟你較勁兒,最多是秋末的時候來劫掠一番,都是小打小鬧,稍微應付一下就過去了。

果然,朱祐樘直接提道:“……朕,希望能收復河套,把大明北部防線向北推進五百里,或者令韃靼徹底向朝廷臣服!”

謝遷很想說,這不是空口說白話嗎?

你爺爺當了瓦剌人的俘虜,險些死在草原回不來;你老爹少年時留下陰影,覺得草原上的韃子很可怕,一輩子沒敢提蕩平蒙元餘孽的事情;你這前半生,韃靼人入侵邊疆多次,要不是劉大夏機緣巧合將韃靼人打殘,韃靼人絕無可能發生嚴重的內部紛爭,這會兒你也絕對不會提“收復河套”、“韃靼臣服”如此不切實際的想法。

“謝先生如何看待此事?”朱祐樘似乎很尊重謝遷的意見,但謝遷卻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謝遷絞盡腦汁,過了一會兒才道:“回陛下,老臣以爲,西北之戰在於平緩,若是能徵調集足夠的錢糧兵馬,或有一戰之力。”

朱祐樘最煩的就是聽這種話,一旦他有什麼想法,別人就會拿“缺錢”、“缺糧”、“兵力不足”這些理由來推搪,希望他放棄,而這次弘治皇帝卻下定決心解決蒙元對大明的威脅,一勞永逸……

“謝先生認爲,多久能籌備完畢?”朱祐樘繼續追問。

謝遷在心裡盤算了一下:“三年五載或可成行!”

朱祐樘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或許是經歷生死考驗,睜開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幫兒子解決登基後面臨的最大危機,徹底解決西北邊患,爲大明長治久安贏得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

所以他不找劉健,也不找李東陽,單找謝遷,全因謝遷最懂他的心意,這幾年來在用人和施政上很出了些好點子,使得大明國勢蒸蒸日上。

但這次謝遷卻讓弘治失望了,一上來就說要準備三年五載,朱祐樘聽了很不滿意……我還不知道有沒有三年五載可活,你給我定這麼個期限,豈非留下一個爛攤子讓我兒子接手?他小小年紀,能否承擔如此巨大的責任?萬一被蒙元趁虛而入怎麼辦?

朱祐樘一臉的無奈:“太久了,只怕朕等不到那時候,一年內必須要看到成效。沈卿家……就是沈溪,不是在東南沿海做得不錯嗎?不過半年,便已捷報頻傳……”

謝遷沒想到皇帝會突然提起沈溪,暗自琢磨,聽這口氣,似乎是把沈溪從東南三省總督任上調回來,再委派他去西北溜達一圈?

“陛下,沈溪畢竟初出茅廬,一次兩次或可憑藉運氣建立功勳,但長此以往……揠苗助長的結果,就是紙上談兵又或者傷仲永,邊關將領以及萬千官兵更不會信服!”

這會兒謝遷可不敢隨便給沈溪攬活了,沈溪在東南已鬧得人仰馬翻,多虧提前收服軍隊爲己用,這才勉強破局,而文官就算要跟沈溪鬥,始終是鬥智而非動武,沈溪最後依靠一些別出心裁的智計笑到最後。

但換個地方就不一樣了。西北是軍政合一體現最直接的地方,隨便拿出個總兵、參將、都指揮使來,都有爵位在身,最少也在朝中有複雜背景。讓沈溪跟這些老油條鬥,簡直是在往刀口上撞。

沈溪狀元出身,手底下沒有嫡系兵馬,到了西北連可借用的力量都沒有,更別說是總領大局,就算是去做副手,謝遷也認爲沈溪缺乏這種能力。當然,當初沈溪去東南之前,謝遷也持同樣的想法,最後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沈溪居然立穩了腳跟,而且一步一個腳印,剿匪卓有成效。

“咳咳——”

朱祐樘重重地咳嗽兩聲,道:“他不行,總有人可以。”

“皇上保重龍體。”

說話的變成坐在一旁默不做聲的張皇后。

平日朱祐樘跟大臣商議軍國大事,從來都會讓妻子先行迴避,這次或許是忘了,亦或者有意爲之,居然當着張皇后的面,跟謝遷說及政事。

大概此時弘治皇帝心中,最可信任的其實並非內閣三位輔政大學士,而是他的妻子,如果他病逝,只有妻子才能管教兒子,因爲朱厚照平日除了他和張皇后外,別人的話根本不聽……

其實還有個人可以,那就是沈溪。

朱厚照不止一次在朱祐樘面前推崇沈溪,這讓身爲慈父的朱祐樘頗感費解,他一直當兒子想找“同齡人”的沈溪陪他玩,並非信從。可當朱厚照準備出宮南下投奔沈溪的事情發生後,朱祐樘總算髮現沈溪對兒子影響真的很大,他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要不要把沈溪調回來。

謝遷道:“陛下,若出兵西北,有諸多沙場宿將可以領兵,英國公、保國公、劉尚書都可,至於沈溪,不過黃毛小兒,他在東南尚且胡作非爲,若去了西北,什麼也不懂,只會給地方將士帶來麻煩,不若繼續留在東南!”

“謝先生,你這是關心則亂,其實沈卿家這兩年做的很不錯,就算是朝中元老,去閩粵之地都未必有他幹得出色。”

朱祐樘言語間對沈溪隱有推崇之意,這讓謝遷大感驚訝。

皇帝素來高高在上,一向對朝中大臣瞭解甚少,所知基本都是內閣、六部部堂、統兵勳貴或者御史言官,很少會耗費心神去留意個外派地方的翰林官。沈溪隔着京城天遠地遠,皇帝怎會知道他做得是否出色?

朱祐樘補充道:“朕多次與劉尚書談及,劉尚書對沈卿家推崇有加!”

謝遷心想,我終於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好啊,原來是時雍你個老東西在陛下面前搗亂!

你推薦誰不好,偏推薦沈溪,那小子有什麼好?

無非是有點兒小精明罷了!至於上回西北戰事,那小子純屬被逼急了,還有就是靠着佛郎機炮初次出現在戰場上帶給韃靼人的震撼,這才換來勝利,不然僅憑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能有什麼作爲?

應了皇帝那句“關心則亂”的話,謝遷在心中不遺餘力貶低沈溪,以前是氣不過那小子總是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但當沈溪去廣東後,謝遷開始惦念自己的小孫女,不想讓乖孫女當寡婦,所以寧可自欺欺人,認定沈溪不行,只是走了****運!

謝遷這會兒聽皇帝對沈溪推崇有加,知道不太好正面規勸,只能從別的方向入手:“陛下,沈溪或者真有幾分本事,但目前他尚在東南平匪,聽聞三月裡便出兵,想必如今正在進兵的路上,怕要待他平匪結束……”

“這樣啊……”

朱祐樘神色爲難,“東南匪患,地方奏報多年,朕都未曾加以重視,沈卿家去了不過半年,便已將賊寇平定大半,至於掃尾工作,另派他人去做好了……”

謝遷一怔,這是什麼理由?

我怎麼不知道沈溪把東南沿海賊寇平定了大半?

沈溪明明先捏了些軟柿子,帶着船隊和兵馬到廣州府和雷州府之間走了一趟,打的是先易後難的主意。匪患最爲嚴重的粵北、閩北和浙南一代,沈溪壓根兒還沒碰呢!

莫非是劉時雍在皇帝面前口出虛言?謝遷細細一想:“時雍啊時雍,沈溪那小子有多少斤兩我豈能不知?你這麼擡舉他,可別到最後,活活捧殺啊!”

謝遷明知道東南匪患尚未平息,但又無法戳破,否則弘治皇帝會對沈溪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質疑劉大夏舉薦的目的,到時候免不了又是一場大風波。

在謝遷想來,反正吹捧沈溪這小子的事不是我做的,你劉時雍說他有本事,別人不能非議我任人唯親。

想到這裡,謝遷心安理得多了。

“朕是想將他徵調回來,讓他協同劉尚書出征西北……”說到這裡,皇帝終於把他最真實的意圖說出來。

到了這個地步,謝遷也終於把事情看透徹了。

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一八五章 鬥氣小蘿莉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七三〇章 當官人的生意經(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