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

“李先生,有事嗎?”朱祐樘咳嗽兩聲,正準備整理好奏本到後廡休息,擡頭才發現李東陽沒走。

“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東陽神色間有些爲難。

朱祐樘微微蹙眉,顯得有些無可奈何……顯然他錯會了李東陽的意思。之前一年多時間裡,李東陽跟弘治皇帝上奏乞老歸田不是一次兩次,這讓皇帝一陣心煩意亂。

你看看劉大學士,已經七十歲,人家請個病假什麼的也就算了,你再看看馬文升,已經快八十了還在爲國效命。

你說你才五十多歲,如此“年輕”居然沒事就跟朕提乞老歸田,話說你不就白髮人送黑髮人心裡不痛快嗎?又不是朕把你兒子害死的,你過繼了兒子到名下,朕不也賜他入國子學讀書,將來可蔭庇得官?

朱祐樘正待出言安撫,李東陽主動解釋:“陛下,是太子學業之事。”

“哦?”

聽到是自己兒子學業的問題,朱祐樘這才謹慎起來,“太子近來學業有所進步,朕心甚慰。”

李東陽還沒說是什麼事,朱祐樘先給他打了劑預防針……朕覺得兒子最近大有進步,你別唱反調掃朕的面子!

李東陽嘆道:“陛下,據老臣所知,太子平日裡在讀一些來歷不明的書籍,恐走上斜路……請陛下御覽!”

朱祐樘皺眉。在他看來,書是學知識所用,如果宣揚歪門邪道,不可能成書……朱祐樘自小到大從未讀過儒家正統教育之外的任何書籍,是以覺得非常詫異。

李東陽將懷中的幾冊書呈遞朱祐樘面前,朱祐樘問道:“這是……?”

“回陛下,這是詹事府王右庶子從太子桌案上得來的書籍,翻閱後認爲實在不堪入目,有傷風化,除了會耽誤太子的學業外,還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具體之事,所列如下!”李東陽趕緊把王華的奏本轉呈。

朱祐樘心情一陣煩躁,李東陽上來就數落他的“寶貝兒子”,一時間讓他面子上過不去,當下擺擺手:“朕知道了,待朕查驗後,再行定奪!”

李東陽還想說什麼,但見皇帝面容疲憊,臉色蠟黃,手抖得厲害,似乎病得不輕,本來還有規勸太子的話只能咽回去,行禮道:“老臣告退!”

李東陽退出乾清宮時,不由回過頭看了一眼,只見朱祐樘正在翻看他剛上呈的那些“邪書”,心裡放寬心了一些,心想:“陛下雖龍體有恙,但還是關心太子,不會容許太子學業荒馳。”

朱祐樘根本不關心兒子平日看什麼書,只是心情鬱結,隨便把手頭上的書翻來看看,只是看了一小段,便不由輕嘆一句:“倒是幾分文采。”

沈溪所寫武俠小說,雖然在對話中大量採用俚語,但句子和段落之間結構嚴整,故事往往開篇便引人入勝。

朱祐樘之所以心情不佳,一來是因爲疾病帶給身體的不適,二來則是皇后懷孕身邊沒人作陪,把他給憋壞了,突然見到如此有趣的武俠小說,忍不住繼續看了下去。

朱祐樘看的是《天龍八部》,這部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爲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恩怨和********,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展示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故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衆多,歷史背景廣泛,武俠戰役龐大,想象力,堪稱武俠小說中的豐碑。

對於皇帝來說,民間之事最令他好奇,那些讀書人或許拘泥於禮法,可皇帝不需要,皇帝是天底下最不用講規矩的,因爲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規矩。至於“王化”、“禮儀”這些,皇帝根本不在意,他更在意的是書籍內容是否精彩好看。

建昌伯張延齡在家中悶了大半個月,突然宮裡面傳來消息,弘治皇帝要他進宮,張延齡生怕皇帝姐夫責問他強搶民女的事,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宮,來到乾清宮時,卻見皇帝正聚精會神看書,張延齡低着頭上前行禮:“臣參見陛下。”

這句話弘治皇帝根本就沒聽到,張延齡又行禮問安一次,皇帝這才擡起頭來。

“建昌伯……”

朱祐樘怔了怔,纔想到是自己把小舅子叫進皇宮來的。

張延齡行禮:“不知陛下傳召,有何交待?”

朱祐樘本來心情無比煩悶,想讓張延齡找一些樂子,其實是暗示張延齡送女人進宮。

朱祐樘以明君自居,但他並不希望身邊全是劉健、馬文升這樣的耿直大臣,大臣越耿直待人就越刻薄,成天聽他們提一些教條一樣的東西讓他覺得心煩,需要有幾個“會做事”的,比如張氏兄弟這樣善於察言觀色且什麼都敢幹的人來替皇帝“分憂”。

這也是爲何朱祐樘明明知道兩個小舅子私生活極其糜爛不堪,民間風聞臭不可聞依然重用的根本原因。

“朕暫且無事,你先回去。”朱祐樘道。

張延齡不由莫名其妙,自己大老遠進宮來一趟,皇帝什麼事都沒說就讓我回去,這情形透着一抹詭異!

難道陛下是讓我自己琢磨一下有什麼事,爲他排憂解難?

“爵爺,您請。”

近侍太監過來恭送張延齡出宮。

等張延齡到殿門口轉身時,跟李東陽一樣打量了皇帝一眼,這會兒朱佑樘正看書看得入神,張延齡並不知皇帝看的是什麼,但他在諂媚方面很有一套,第一次給朱祐樘送女人就是在姐姐懷小公主的時候,第二次則是在姐姐病臥在牀時。

張延齡馬上明白是怎麼回事:“陛下這是心情抑鬱,需要女人相伴,我且去尋人送來宮裡。平常女子恐不爲陛下所喜,不若挑上三五人來,任由陛下挑選,或者乾脆請陛下出宮走一遭……”

張延齡對張皇后極爲忌憚,爲了送女人的事情,他到現在都不敢跟姐姐正面相對,宮牆內又是張皇后的地盤,他不太敢把人送到宮裡來。

張延齡回去後,馬上作出安排,想讓弘治皇帝趁着入夜前出宮一趟,在外面過夜後再回去,這樣無論發生什麼都是神不知鬼不覺。

別的資源張延齡沒有,可女人他一抓一大把,什麼教坊司、秦樓楚館、明/娼/暗/娼……他知道不能送大家閨秀給皇帝,甚至是小門小戶的閨女也不行,只能找那些讓皇帝臨幸過一次之後便甩開、互相不負責任的那種,最好女人也不知道皇帝的身份。

等安排好後,第二天張延齡便找到相熟的太監,給皇帝帶話,說是他已經準備好。果然,皇帝直接派人傳張延齡覲見。

“陛下久居宮中,不曾體察京城的民風教化,臣特地準備好車馬,請陛下出城微服遊覽。”張延齡行禮道。

朱祐樘神色間有些恍惚:“你是讓朕出宮?”

“呃……”

張延齡心想,這不是廢話嗎,難道微服遊覽是讓你在宮裡遊覽?你只要不穿太監的衣服,誰見到你都知道你是皇帝啊。

“算了吧,朕這幾日身體不適,還是待身體好轉之後再出宮。”朱祐樘說完,又將手上的書拿起來看,“沒事的話,你且退下。”

張延齡被好大一盆冷水澆在頭上,他怎麼也沒料到被皇帝耍了一把,明明是皇帝讓他自行領會進行安排,現在卻對他很冷淡,那只有一種解釋,自己安排得還不夠盡心。

皇帝不想出宮,一定是想讓他把女人送到宮裡!

當晚,張延齡便找馬車運了幾個身着黑色斗篷的女人到宮門外,親自進宮跟皇帝奏稟。朱祐樘生氣地說:“朕的話,你沒聽明白嗎?朕身體有恙,你且先退下,有時間去給你姐姐問安。”

張延齡哭笑不得。

我的孃親啊,我把女人送到宮門口,這會兒如果見到姐姐恐怕連雙腿都要發軟,還主動去求見,那是沒事找抽?

張延齡從乾清宮退出來,心裡帶着不解,皇帝這是怎麼了,到底是什麼書讓皇帝要秉燭夜讀?

這時候司禮監秉筆太監蕭敬走過來,道:“國舅爺,您或許不知,陛下這兩日都在看書,也不知那書中有何魔力!”

張延齡心想不好,這是有人比他更會獻媚,居然送了幾本書,就讓皇帝連女人都放在一邊。他趕緊問道:“是何人進呈?”

蕭敬道:“李大學士。”

張延齡嘴巴張了張,一點脾氣都沒有,別人也就算了,內閣大學士他可惹不起。

李東陽怎麼看也不像是諂媚之人,所進獻的應該不會是他平日裡所看的《金/瓶梅》等書。隨即轉念一想,你李東陽不送,我不會送?我恰好家裡還有一本精裝彩色插圖版的《金/瓶梅》,送來給陛下解解乏也是極好的。

張延齡第二天就叫人把書送到皇宮裡,弘治皇帝什麼都沒說,將書收下,這讓他感覺有戲。

但隨即他從詹事府聽說了一件事,原來李東陽送去皇宮的書並非“進獻”,而是告狀的“證物”,是自己的小外甥朱厚照平日裡沒事看的閒書。

李東陽得知弘治皇帝對此事不管不問,又帶着王華和樑儲等東宮講師進宮面聖,最後弘治皇帝迫於無奈,叫人當衆打了太子十板子,聽說把太子的屁股都打腫了,太子嘴硬並未說書是從何而來。

張延齡突然感覺自己的屁股一陣涼颼颼的。

這事有蹊蹺,我什麼時候進獻《金\u74f6梅》不好,偏偏在這時候進獻,皇帝見到《金\u74f6梅》這樣的書,馬上會想到太子的書是我送進宮門的!

張延齡感覺自己大禍臨頭,又躲在家裡半個多月沒敢出門。

風聲淡了之後,他仍舊心有餘悸。

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〇〇八章 執迷不悟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六八七章 迫返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八八五章 改變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三七章實驗室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