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

沈溪替謝遷擬奏本的時候,尹文在一旁好奇打量,拿着蒲扇的小手時快時慢,偶爾她還會看着沈溪走神。

“你不熱嗎?”

沈溪感受着習習涼風,心裡一陣溫馨……尹文就好像是他的貼心小棉襖,無論他做什麼,這個小妮子都喜歡這麼安靜地陪着他,使得他的身心都處在一種放鬆的狀態下。

“嗯!?”

尹文想了想,然後搖頭。

雖然小妮子額頭已經見了汗珠,但只要陪在沈溪身邊,她就不覺得熱,因爲心裡的歡喜讓她忘記身體的難受。

沈溪笑道:“給自己扇一扇,一會兒我要出去,在家裡乖乖聽話,知道嗎?”

“嗯嗯。”

尹文以前最喜歡黏着沈溪,生怕沈溪出門後回不來,甚至沈溪出門後會躲到自己的屋子裡哭,可後來她知道,每次送沈溪離開,回頭都能見到沈溪回來,而且每次見面都多了幾分新鮮感。雖然每次只有不到一天的分別,卻讓小妮子有一種“小別勝新婚”的感覺。

沈溪把奏本寫好,檢查完後給謝遷送去,剛來到謝府門口,發覺外面停着頂轎子,似乎有什麼人前來謝府拜訪。

爲謝遷擬奏本,到底是會讓謝遷感覺丟面子之事,沈溪識相地準備離開,卻有謝府家僕出來道:“沈大人,我家老爺和劉尚書等候您多時了。”

沈溪這才知道,原來是劉大夏到了謝遷府上。

劉大夏回京後,沈溪並沒有特意登門造訪,主要是他不想讓劉大夏覺得他挾恩圖報,進而對他的人品產生質疑。

“劉尚書是自己來的,還是受邀而來?”進院子的時候,沈溪隨口問了一句。

因爲沈溪常來,甚至謝遷不在家時沈溪也可以自由進出謝府,使得沈溪跟謝府僕人熟稔起來。

僕人笑着解釋:“大人,您這是爲難我……就算老爺派人去請了誰,但我沒有負責經手,也無從知曉啊!”

沈溪想了想啞然失笑,確實是這麼個道理,難道主人去請了誰會通知僕人?

未到書房門口,沈溪就聽到謝遷爽朗的笑聲,好像在說什麼有趣的事情。沈溪跨入門檻,恭敬行禮:“謝閣老,劉尚書……”

房間中除了劉大夏和謝遷外並無旁人,因爲是六月盛夏,門窗都開着,又是在商議朝事,書房沒誰敢接近。

“沈溪,正在說你呢,你就來了……”謝遷笑道,“劉尚書談及,在延綏時你趕着牛車便上了戰場,指揮作戰時站在車板上,好像根旗杆一樣……哈哈,你小子膽子夠壯的,不怕被韃靼人的射手當靶子射下來?”

沈溪心想,你當我前世地理是白學的,不知道榆林衛北邊是榆溪河?韃靼人要拿弓箭射我,至少要先把劉大夏的中軍擊潰後渡過河才能夠做到,那時候不用你提醒,我絕對比誰都溜得快。

什麼戰場上不當逃兵,我又不是當兵的,憑什麼讓我衝殺在前?

“學生當時一心想着能早些往援,未曾顧惜己身。”心裡想的是一回事,但沈溪的回答卻帶着家國情懷。

謝遷沒好氣地瞥了沈溪一眼,好似在說,你小子那點兒花花腸子我能不懂?就知道挑好聽的說。劉大夏卻笑着稱讚:“好,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有你這樣的能臣義士,我大明談何不興?百姓何愁衣食無着落?”

聽到這話,沈溪就知道謝遷把他提議從佛郎機引進玉米、番薯和馬鈴薯的事情告訴了劉大夏,那也就意味着,劉大夏是應謝遷之邀而來。

謝遷擺了擺手道:“沈溪,坐。”

在劉大夏面前,謝遷直接以姓名相稱。

沈溪畢竟年方十五,尚無表字,要稱呼也不能單稱呼一個“溪”,只好連姓氏也一併加上。

因爲謝遷和劉大夏在沈溪面前是以“先生”和長輩自居,所以直呼沈溪姓名算是對晚輩的一種關愛。

沈溪行禮道:“學生不敢。”

劉大夏道:“有什麼不敢的,這裡沒有旁人,不用太過拘禮。之前謝閣部跟我說,你有一項提議,說是要從佛郎機引進幾種耐旱且高產的農作物……這可不是兒戲,若對我大明百姓有害,那你就是千古罪人。”

“回劉尚書的話,學生的確建議引進幾種農作物,但劉尚書不用擔心這幾種農作物是否對我大明百姓有害,因爲在大規模推廣前,首先會在小範圍內進行試種,一方面是培育種子,擇其優者再進行二輪栽種,直到選拔出最優良的種子;另一方面就是讓少部分人食用,看看有無毒副效果。若劉尚書不放心,學生大可第一個試吃。”沈溪道。

劉大夏笑了笑:“你當我是在難爲你嗎?其實……不過是讓你小心些,謹言慎行。你且將你所知的這幾種作物,詳細說來聽聽,我在戶部多年,或許能跟閣部,還有你,好好參詳一二。”

沈溪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謝遷覺得這件事事關重大,若按照沈溪所言,引進幾種新作物,最後卻出了問題,責任只能由他一個人背。此番請劉大夏前來,是看中劉大夏在弘治皇帝心目中崇高的地位,順帶利用劉大夏的才學見識,一起商量下是否可行。

最重要的,是讓劉大夏跟他一起背鍋。

沈溪把代擬的奏本拿出來,道:“請閣部和劉尚書一覽。”

謝遷把奏本接過去,剛看了幾眼就覺得面子有些掛不住,因爲沈溪完全是用他的口吻寫的,這麼給劉大夏看的話,等於是告訴劉大夏沈溪一直在幫他做這種事。但劉大夏迫切想知道這幾種作物的狀況,最重要的是產量,以及味道和可食性。

等謝遷把奏本交給劉大夏,劉大夏看到後臉上不由掛上幾分促狹的笑容,這笑容讓謝遷無地自容。

但到最後,劉大夏也沒說自己爲什麼笑,謝遷也不好意思相問。

“沈溪,你說的這個……玉米,還有馬鈴薯、番薯,的確非常適合大明百姓,尤其是那些不適合種植稻穀和小麥的坡地、沙地都可以利用起來,若事情屬實,真是澤被萬民,造福蒼生。但……你是從何得知?”

劉大夏對於一些未解事物有刨根問底的習慣。

大明從來沒人知曉的東西,只有沈溪得知,在劉大夏這裡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是沈溪說從哪本古籍上看過就能隨便應付過去的,因爲下一步劉大夏就會讓他把古籍拿出來。

遇到較真的人,沈溪只能用讓對方無從較真的回答去應付:“此事,是學生在護送佛郎機使節進京途中,偶然聽他們提及。”

“哦?”

劉大夏一聽,果然不好意思追問。

沈溪說是護送佛郎機使節到京城,但其實是“押送”,一路上這些佛郎機人可是被當作囚犯一樣,沈溪要從他們口中逼問出點兒什麼東西,似乎並不是不可能之事。

“好。”劉大夏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等謝閣部上奏後,由陛下親自定奪。不過我想,陛下多半會同意引進,但需要看過具體情形,就跟沈溪你說的一樣,需要在小範圍內種植……你的建議很好!”

“嗯嗯……”

謝遷清了下嗓子,似乎是在提醒劉大夏什麼。劉大夏笑道:“這不算是揣度上意,而且這裡只有三人,難道會傳於外人耳中嗎?”

商量事情,當然要把皇帝的態度考慮進去。既然沈溪代擬這份奏本,把玉米、番薯和馬鈴薯說得那麼好,皇帝沒理由拒絕,只是會謹慎地進行幾年嘗試栽種,在有了直觀的效果和與其他作物對比後,纔會向全國進行大規模推廣。

謝遷問道:“那劉尚書覺得,此事可行?”

“當然。”

劉大夏點頭,“謝閣部莫非是想讓老夫與你聯名上奏?”

謝遷笑了笑,心裡卻不以爲然:“這種好事我會把一半功勞讓給你?但總需要你在皇帝面前幫忙敲敲邊鼓,直接拒絕不合適。”

“若此事有何牽連,令劉尚書遭罪,實非老朽所願。”謝遷一臉正氣,“但若陛下對此事有所懷疑,還請時雍兄多與陛下美言。”

劉大夏笑着點頭,關於謝老兒這隻老狐狸多麼老奸巨猾,他心裡清楚得很,但他不會跟謝遷斤斤計較,因爲他知道謝遷不是那種單純爲了貪圖功勞而舍大義顧私利之人,而且這次他能在邊關獲得巨大戰功爲弘治皇帝賞識,其中便有謝遷力主出兵的功勞,就連這一戰的關鍵人物沈溪,也是謝遷舉薦下才奔赴邊關運送火炮。

謝遷等於是給了他一個大功勞,劉大夏也願意投桃報李,在引進玉米、番薯和馬鈴薯這件事上對謝遷予以幫助。

說完正事,謝遷開始在書桌前謄抄沈溪代擬的奏本,確實是一個字都不用改動。因爲謝遷怕其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回頭皇帝召對時無法回答,所以特意留下沈溪,隨時詢問。

劉大夏看着沈溪,感慨地說:“沈溪,你回來後內斂了許多,沒以前那麼風風火火了。或許是對我貪墨你的功勞有所怨言吧,但有些事情需要一步步來,等再過兩年,我一定會向陛下舉薦,讓你獨領一方。”

沈溪連稱“不敢”,然後再次鞠躬致謝,但心裡卻有些不屑:“向我許了那麼多空頭支票,哪次兌現過?少拿應付別人的手段搪塞我!”

************

ps:第二更!

大家放心,天子心肌炎是老毛病了,寫《鐵骨》時連續感冒發燒患上的,屬於慢性病,吃藥後好好靜養一段時間就會康復。

含淚求下訂閱、、和鼓勵!

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戰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