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

韃靼人犯邊,通常不會襲擾城池,他們的主要目標在於劫掠,人貨都要。

不過經過這近一年沒完沒了的騷擾,靠近長城一線的老百姓,紛紛南遷,背井離鄉哪怕當難民,也比給韃子做牛做馬當奴隸強。由於邊關不穩,商賈也不敢再前往大同鎮和延綏鎮,除了少數想拼運氣賺大錢的外,其餘大多在張家口做生意,而且規模都不大,就怕韃子破關而入。

這麼一來,宣府、大同、延綏以及太原府北部地區頓時變得蕭條荒蕪,逐個逐個的村子荒廢,田地悉數丟荒,哪怕白天都荒無人煙,根本就沒什麼好搶的了,韃靼人這次犯境恐怕不會有什麼好收穫。

不過,既然大冬天的搶無可搶,那韃靼人爲何依然會選擇出兵,沈溪無法理解,或許這中間有何緣故。

但這些與現在的沈溪無關,他平安地把佛朗機炮送到大同鎮,便算是完成一半差事。即便遇到韃靼人犯邊,他這樣的文臣沒資格也沒必要發表見地,有城牆保護,只需要安心休息就好。

一直到傍晚,城外的騷亂才告結束,沈溪心想,大同鎮駐軍怎麼也有四五千之多,就這麼任由韃靼人來去自如?不知道韃靼人越境前來劫掠的究竟有多少人馬?

這時玉娘帶回來消息:“韃靼騎兵的數量,約莫三五百之數,不過都很驍勇,一人兩馬可供換乘,此番劫走往大同運送糧食的遊商和百姓大約五六十人,牲畜三十餘匹……”

奏報是三五百騎兵,具體數字模糊不清,但按照官員奏報的一貫尿性,那肯定是能多報就多報,有時候數量翻個幾倍都有可能。也就是說,其實韃靼人這次過來可能只有一二百騎,最後劫走了五六十名百姓,還有三十多匹牲畜,加上一些糧食物資。

簡直是無本萬利的好買賣啊!

沈溪問道:“就這麼放走了?”

“不然如何?”

玉娘對此極爲無奈。

現在不是劫多劫少的問題,問題是韃靼人每次犯邊,大明將士對此都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着韃靼人在城外爲所欲爲,“沈大人莫着急,劉尚書如今人既已在三邊,想來會適當作出一些舉措,令我大明朝邊疆穩固……”

沈溪攤攤手,意思是我有着急嗎?或者說,我着哪門子急?

劉大夏在三邊,眼下很可能到了延綏鎮,反正現在韃靼人肆虐,京城暫時回不去了,這個節骨眼兒上去延綏鎮繼續送炮相當於找死,還不如在大同府停留幾天,以教授三軍將士使用火炮爲藉口,等這批韃靼人退去後,我再伺機往延綏走。

打定這主意,沈溪也就放寬心了。

沈溪道:“玉娘有何消息,及早通知過來。”

玉娘點頭應是,匆忙去了。

沈溪繼續看他繪製的北關防線的示意圖,其實北關防禦力量如何是大明王朝的絕對機密,以他的身份根本不可能知悉,他所畫以及所記錄的,都源自於前世他看的史書。沈溪料想,若這份上疏被謝遷進獻給弘治皇帝,若皇帝覺得有道理,或許會按照他這份上疏,重新規劃和安排邊疆的防禦力量。

“我這麼執着,是不是太過高看自己了?”

沈溪反覆斟酌,不由有些不自信……就算他所提建議甚好,卻是根據後世歷史記載的弘治時期的大明邊疆各種史料數據,以及對韃靼人未來幾年征戰情況總結後得出的,可到底太過片面,因爲許多歷史記載本身就自相矛盾,片面誇大,另外就是因爲他的出現,已經改變了歷史,韃靼人或許不會按照他的規劃出擊,存在一定變數。

進大同城兩天,每天沈溪都會從玉娘那兒獲悉韃靼人犯邊的情況,爲此擔心難眠的是大同總兵官和鎮守太監,沈溪只是個過路人,沒他什麼事,連去爲邊軍將士講解佛郎機炮的保養和使用方法,也由張老五等兵部派來的“技術人員”負責,這兩天他甚至沒上城頭去看過,一直窩在官驛裡。

說白了,沈溪相當於送貨的“快遞員”,大同鎮已經把他的貨物“簽收”,那他只需要籌劃何時動身前往延綏,把第二單貨物送到,就可以打道回府。

外面兵荒馬亂,也不知韃靼人幾時來幾時撤,更不知延綏那邊的情況。

最後反倒是處處拖後腿的宋書,跑來催促:“……要是在年底之前不能回京,沒法交差啊。”

沈溪心想,這還用你來說?

我還惦記着家中的妻兒老小,如今我妻子可是懷着頭胎,我的小情人不遠萬里從福州城到京城,我還想好好呵護她不受傷害。沈溪沉默了一下,問道:“城外的韃靼人尚未撤離,莫非宋副千戶覺得,我們能頂着韃靼人的襲擾,把十門火炮安全送到延綏?”

宋書臉上滿是陰險的笑意:“是這樣的,沈大人,兵部派您來負責這差事,您看……您不動身是不行的,要不……您親自去把這差事完成,我們在大同府等您回來?”

沈溪打量宋書,這提議簡直損到沒邊,你當真以爲我爲了立功昏了頭?

沈溪冷冷一笑,問道:“敢問宋副千戶,我一人如何押送火炮?”

“沈大人只需帶上兵部的人手,再跟大同府借調一些兵馬……”

沈溪直接打斷宋書的話,喝問:“那陛下派你們來是幹什麼的,貪生怕死留在大同府被熱戳脊梁骨嗎?”

一句話就把宋書給喝問住了,他半晌後纔回道:“並非是陛下,是兵部……”

沈溪咄咄逼人:“我奉的是皇差,不是兵部的公差,我身爲詹事府右諭德翰林侍講,乃是陛下近臣,敢問兵部的人有何道理能徵調我?”

“可是……”

“可是就有你們這一羣貪生怕死之輩,路上盡給本官扯皮,到了大同府居然畏縮不前,現在更是想當縮頭烏龜連皇差都不辦,可是要我上奏陛下,治你等之罪?你等是想砍頭,還是流放邊塞永不能回京?”

沈溪毫不客氣,管你宋書是不是張鶴齡的人,先劈頭蓋臉罵上一頓,先發泄一下心中的怨氣再說。

“大人,您可不能如此說,這韃靼人犯邊……不是並非在計劃之內嗎?”

宋書一聽大爲忌憚,沈溪不說他都忘了,沈溪根本就不是兵部的人,他可是頂着翰林侍講、東宮講官、日講官的身份到邊塞來的。

之前朝廷的委任中,沈溪還是協同高明城來邊關綏撫將士的副使,只是因爲押運火炮走在後面而已。

沈溪道:“天下之事,豈能盡如人意?回去準備,聽從本官的號令,隨時準備往延綏去!”

“沈大人,你這是強人所難。”宋書儘管不想聽沈溪這命令,可到底沈溪纔是這一行人的負責人。

沈溪怒氣衝衝霍然站起,站在那兒過了一會兒,神色有所緩和,踱着步來到窗前,看着窗外,心平氣和地道:“其實本官也不想強人所難,要出發,怎麼也得先等韃靼人撤了再說。”

宋書剛纔還被沈溪罵得狗血噴頭,此時突然感覺沈溪說的話非常中聽,原來這位講原則的沈翰林,也貪生怕死,那不跟我們一個樣?

說了等韃靼人撤了以後再走,還擔心個鳥?此時他已經渾然忘記,卻是他來催促沈溪上路的!

“沈大人說的是,要出發,也得先等韃靼人撤去後,最好再找大同鎮的邊軍沿途護送,沈大人覺得如何?”

宋書此時已把沈溪當成跟自己“一夥”的。

沈溪沒想到這種先威嚇,打一棒子再給個甜棗的行事方法,對宋書極爲有效,當即點頭道:“至於大同總兵府那邊,本官會找人去說,但我們不能不分主次,陛下可沒下旨說我這個欽差可以調動邊軍將士。”

宋書道:“到底還是皇差更爲重要。”

沈溪點了點頭,於是剛纔尚在吵架的兩個人,冰釋前嫌,宋書甚至還對沈溪多了幾分言聽計從的佩服。

等宋書走了,沈溪不由撇撇嘴,到底是個糊塗蛋,幾乎話就把你給繞進去了!我表現得這麼義正言辭,不過是堵住你小子的嘴,休想讓我獨自上路……真當我跟你一樣貪生怕死?不過沈溪轉念又想,寧可晚一些,也不能太早,至少先等劉大夏把三邊的事情理順了再說。

料想用不了幾日,韃靼人就會把注意力往三邊聚攏,那時就算不勝不負,我也可以平安護送火炮到延綏。

沈溪此時已經在安心等劉大夏的好消息傳來。

當然,沈溪不能確定劉大夏這次來三邊是爲主動出擊,但料想劉大夏不可能跟邊關其他將領一樣對韃靼人犯邊無動於衷,適當的反擊是必須的,不然弘治皇帝派劉大夏來邊疆做什麼?難道跟那些貪生怕死的邊關將領一起做縮頭烏龜?

沈溪對劉大夏頗有信心,畢竟歷史上他從馬文升手上接過兵部尚書的職務,是個知兵的大臣,總不會跟那些冒失的年輕人一樣,出擊之後落得個慘淡收場。

我不求你打什麼勝仗,你在前面頂着,我一來一回延綏用不了多久,完成差事正好回京。

又過了幾天,到了冬月下旬,果然進犯大同鎮的韃靼人沒了蹤影。

對大同守軍來說,韃靼人這次犯邊有點小兒科,沒搶走多少東西,更沒劫走多少人,撤走後城中一片歡喜,當官的“打退”敵人,按例可以加官進爵,同時因爲韃靼人犯邊,有藉口跟朝廷多伸手要一點錢糧,再提出把長城的豁口修補上,然後加固城牆,跟朝廷再要一筆經費,然後再攤派些、募集些,可以過個闊綽富裕的年。

韃靼人究竟爲何撤走,大同鎮的將士並不怎麼在意。但沈溪料想,韃靼人撤離多半是劉大夏那邊有了動作,事不宜遲,早點兒動身爲宜,若劉大夏出擊被韃靼人發覺只是佯攻,那再去延綏可能道路就阻截了。

“大人這麼快就要走?可……韃靼人剛撤,如何說得準他們不會捲土重來?”宋書這次可就沒那麼說話了。

“管他們來不來,韃靼人撤了我們必須動身,否則完不成皇差。”沈溪沒好氣地喝斥。

“那大同府的援兵……”

沈溪罵道:“你還想着援兵哪?大同總兵官沒給我們扣下一些人手就算是好了,現在咱們就往延綏去,回到京城本官給你們向陛下請封。”

沈溪的空頭支票並未獲得宋書等將校響應,對他們而言,小命最要緊,至於什麼論功請賞都是其次。

*********

ps:第三更到!

上一章剛好趕在九點前發了出來,天子自然得按照承諾辦事,埋頭碼字,到現在終於又趕出一章,爲大家送上!

繼續厚顏求訂閱、、和!

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五五五章 假冒佛郎機使節的土著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七三〇章 當官人的生意經(第三更)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一五一五章 一團糟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