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

沈明堂在王陵之從軍赴邊關後就已回鄉,沈溪沒法讓他將沈明有在世並且在宮中當差的消息傳回寧化老家。

本想寫封信,但想到這封信可能會落到江櫟唯手裡,沈溪只能暫且作罷。

沈家有人在皇宮裡當差,此事對沈溪有非常大的影響,先不論內臣和外臣勾結的問題,單就說對他的聲名,便會有極大的妨礙。

沈溪這頭剛見過皇后,另一頭壽寧侯府的禮便送到了,張鶴齡進宮見過姐姐後,又給沈溪補了一份更重的禮。

皇后送給沈溪的是綾羅綢緞和書籍,張鶴齡這邊送來的則是布匹和瓷器,還有文房四寶和檀香這些相對實用的東西。

沈溪把張鶴齡送的禮物歸置起來,發現僅僅只是禮單就有好幾頁。

沈溪心想,還是外戚黨出手闊綽啊!

換作別人,斷不會送一個六品京官這麼厚的禮,身爲今科狀元,如今又是東宮講官,外戚黨要拉攏他的意思愈發明顯。

張鶴齡除了叫人送來禮物,還附帶了一份信函,大概意思是替皇后賞賜沈溪,讓他好好教導太子學問。

只要不是張鶴齡發函邀請過府敘話,沈溪都能接受,張鶴齡從未單獨邀請過他,實際上除了壽寧侯府的門客以及通過走他的門路當官的傳奉官,張鶴齡很少主動見外臣,在這點上,這位國舅還是很聰明的,足見張鶴齡身邊有一個不錯的智囊團。

身爲外戚,張鶴齡做事高調,在市井間欺壓良善、霸佔田產、擄人子女等等,惡行昭著,對政敵的打壓更是不遺餘力,但就是沒踩過弘治皇帝的心理底線,再加上有張皇后的偏袒和正直大臣的容讓隱忍,使得外戚在朝中勢力愈發坐大。

可張鶴齡到底是皇親國戚,只要弘治皇帝一天在世,朝中就無法撼動張氏兄弟的地位,就算朱佑樘去世、朱厚照登基後張氏兄弟的地位有所下降,但還有張皇后給兩個弟弟撐腰。

才過了兩天,江櫟唯便氣沖沖前來沈溪府邸,興師問罪。沈溪不用猜便知道,江櫟唯得知高明城投靠張鶴齡的消息。

“……沈公子前兩日可是見過高崇?”江櫟唯厲聲質問。

沈溪看了一眼江櫟唯身邊的玉娘,此時玉娘一臉平靜,嘴角甚至有一抹嘲弄的笑容,沈溪略一思索便知道先前玉孃的話必是出自江櫟唯授意。

其實玉娘對江櫟唯始終有芥蒂,或許她自己也不想說那些話來利用沈溪,只是她聽命行事,不得已而爲之。

沈溪點了點頭:“見過,那又如何?江公子不許在下會見友人?”

江櫟唯冷笑:“高崇當年在汀州地面爲惡,因此還與你有衝突,你們何時成爲友人了?敢問沈公子,當日見面,你對高崇說了什麼?”

沈溪臉上帶着不解,道:“高郎中奉調入京,高公子入學國子監也跟着到了京師,聽聞我與如今的東城兵馬司洪副指揮使同在京城,又是多年舊識,他便主動邀約,在下不過是陪洪副指揮使同去而已,席間少有言語。”

“江公子,在下有事不明,就算在下於席間說了什麼,您何至於如此大動干戈,莫不是要興師問罪?”

“明知故問!你若再不說,休怪我……”

江櫟唯平日干練灑脫,可唯獨在沈溪面前,總是失去冷靜。

或許是江櫟唯感覺劉大夏對沈溪極爲欣賞,覺得沈溪會成爲他將來晉升路上的大患,所以纔會對沈溪百般刁難。

沈溪將當日在淮南居內飲宴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宴後的事自然隱去,然後道,“……高公子在席間不過是對在下和洪副指揮使大加恭維,想來他初至京城,結識的人不多,加上之前我們有點兒恩怨,於是想冰釋前嫌。若非江公子當日說要追查高郎中的案子,在下還不願前往相見呢。”

江櫟唯眯着眼打量沈溪:“聽你此話之意,去見高崇還是因爲我咯?”

沈溪無奈地點了點頭。

江櫟唯有些氣惱,忍不住側頭瞥了玉娘一眼,才又對沈溪道:“那你可知,高崇見過你之後,他祖父高明城當晚便去求見壽寧侯?就在昨日,陛下頒下旨意,高明城在河南救災有功,由戶部郎中晉戶部侍郎,官秩三品!”

沈溪大感詫異,沒想到張氏兄弟動手如此快。

本來沈溪以爲,高明城投靠外戚,最多是保住身家性命,至於升官根本就不用指望。如今看來,金錢的魔力不小,高明城把貪污來的銀子孝敬給張氏兄弟,張氏兄弟再把其中大部分交給弘治皇帝,本來追查出來後會進戶部賬戶的贓銀,搖身一變,入了皇帝的內庫。

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正爲手頭拮据感到煩憂不已的朱佑樘龍心大悅,心想反正高明城禁錮在京也沒辦法興風作浪,大手一揮便赦免了高明城的罪過,甚至爲了表示他從來都沒有看錯人,還把高明城提拔到戶部侍郎的高位上。

只是如此一來,就把戶部尚書劉大夏給坑苦了。

本來對付一個郎中,揮揮手就能滅掉,所以劉大夏纔會動用廠衛的力量,準備徹底清算高明城。但弘治皇帝來這麼一手,意思很明顯,高明城有朕罩着,你們不要輕舉妄動,所以江櫟唯纔會如此憤怒。

當然,這只是沈溪的推論,到底真相是否如此,尚未可知。

“哦?”

沈溪一臉釋然,搖頭苦笑,“真沒想到,才幾天不見,高郎中居然又變成了高侍郎,人生大起大落,恐怕以此人爲最!哦對了,聽江鎮撫之意,是下官讓高公子對高侍郎進策,讓他去見壽寧侯的?”

“唉,別人不知,玉娘應該最清楚,下官與高公子之間向來有間隙,前有洪副指揮使被打,後有蘇公子爲他所傷,連下官家的藥鋪,也曾被此人滋擾,甚至自身還差點兒捱打!如此跋扈之人,下官寧與他劃清關係,斷不會與其往來……再者說了,下官如此做,有何好處?”

江櫟唯顯然回答不上沈溪的問題。

照理說,沈溪是絕對沒有理由迴護高明城的,而且把高明城推給外戚,這麼損的主意沈溪未必想得出來。

玉娘幫腔道:“江大人或許誤會了沈大人,他與高公子之間隔閡甚深,沈夫人謝氏還曾遭受高公子調戲,沈大人豈會助紂爲虐?”

江櫟唯道:“難道不是沈狀元想借此保住汀州商會?”

沈溪無奈地搖頭:“江鎮撫非要無中生有,下官有口難辯。不過敢問,就算高明城去見了壽寧侯,那與此案有何關聯?”

江櫟唯瞪着沈溪……

你這分明是明知故問啊!

高明城投奔了壽寧侯,必然以厚禮相贈,不然哪裡來的加官進爵?說不一定這時候贓銀都送進了壽寧侯府,那這案子還查個什麼勁?

府庫盜糧案就是最好的證明,最後只是把糧食追回來,抓了一些小嘍囉,賊首張氏兄弟卻逍遙法外。

玉娘見二人鬧得有些僵,想說點兒什麼,卻被江櫟唯阻止。

江櫟唯道:“沈狀元不肯承認也罷,若事後查明沈狀元與高明城沆瀣一氣,別怪本官在陛下面前參奏你一本。你一介學官,少干涉朝事!”

沈溪笑了笑,這纔是江櫟唯想說的吧。

江櫟唯如今沒有證據說是沈溪給高明城出的主意去投奔壽寧侯,或者連江櫟唯自己也想不通,沈溪這麼做有何好處。但他卻知道,沈溪如今對他的威脅越來越大,所以他才提醒沈溪,你只是個翰林官,六部的事你少牽扯,莫跟我爭功。

江櫟唯轉身正要離開,沈溪突然道:“下官提醒江鎮撫一句,有些事是燈下黑,可別被燈火晃了雙眼。”

“你說什麼?”

江櫟唯側目望向沈溪,稍微琢磨,仍舊不解其意。

沈溪笑而不語,令江櫟唯分外氣惱……你才幾歲啊,就在我面前賣弄智計?你莫不是想說我因爲對你的恨,所以才誤會於你?

江櫟唯憤然離開,和以往一樣,玉娘留了下來,沈溪不知這次她留下依然是江櫟唯的授意,或是她自己有什麼要說,亦或者是劉大夏讓她把一些話轉告?

“高明城如今投靠了壽寧侯,沈大人應該知道壽寧侯隆寵在身,此案到此可能就要不了了之。”玉娘言辭間多少有些唏噓。

從年初黃河發桃花汛,氾濫決堤,導致河南、山東等地幾十個縣成爲澤國。王瓊秘密進京告御狀,將高明城爲惡罪行揭發,到如今已有大半年時間,高明城不僅沒有倒黴,而且還當上正三品的戶部侍郎,按照京官下地方升三級的慣例,實際上高明城又升官了,這多少讓人覺得天理不公。

劉大夏當上戶部尚書後,清查了下家底,這才知道因爲西北、西南的戰事和黃河治災,留下非常大的虧空,存銀只有幾十萬兩。

弘治朝說是盛世,國富民強,但僅僅能維持收支平衡而已,上一任戶部尚書周經資質平庸,並沒有給劉大夏留下什麼家底,所以劉大夏看中高明城藏匿的髒銀,想追查出來爲朝廷解決戰事以及大災後的府庫空虛問題。

這是劉大夏追查高明城案的緣由。

至於江櫟唯,僅僅只是奉命行事,但他立功心切,死咬高明城不放,甚至通過玉娘暗示沈溪可以用綁架勒索的辦法,這主意看起來不錯,但其實是逼高明城狗急跳牆。

沈溪道:“不了了之,或許是最好的解決之道,誰的面子都保全了!況且高明城如今一舉一動皆在廠衛監視下,再也做不了惡……”

玉娘望着沈溪,神色複雜。

聽沈溪這話,明顯有替高明城迴護之意,也就是說,建議高明城投奔外戚黨的主意,很可能出自沈溪之口。

************

ps:第二更送上!

天子求下訂閱、、和支持!

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二一〇二章 出城見客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二十四章 絕色佳人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