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

蕭敬擔心小擰子把京師過來的上奏內容告知朱厚照,爲防止出事,他先跟相關人等打過“招呼”。

到二月底,都沒發生任何事情,三月初二這天,京城發生一件事,突然讓人緊張起來。

這天一早,大理寺少卿全雲旭匆忙來長安街小院找沈溪,告知凌晨時分大理寺宗卷房失火的情況。

“火起得很蹊蹺,只有宗卷房東廂着火,裡面有過去兩年大理寺卷宗,時間更久遠的卷宗已移到北院新庫……”

全雲旭雖然沒說是被人縱火,但暗示的意思很明顯。

沈溪淡然問道:“宗獻是想說這把火是有人故意放的?目的是……燒燬之前建昌侯的供狀?”

全雲旭頷首:“並非沒有這個可能。”

沈溪笑道:“但宗卷沒在大理寺,大理寺那份不過是謄本,其實……刑部那邊也是謄本。”

全雲旭皺眉,不無擔心地道:“下官擔心的就是這點,據悉過去幾天宮裡曾派人往刑部,說是要調什麼公文,但刑部跟皇宮內苑有何牽扯?刑部那邊調了卷宗出來,之後又有人到大理寺,只是張廷尉不在衙門,再加上下官極力阻止,事才未成,結果今晨就着火了……”

沈溪點了點頭:“如此說來,宮裡那位確定刑部收藏的並非正本,再加上你的阻撓,以爲正本存放在大理寺庫房?”

“嗯。”

在沈溪面前全雲旭沒有掩飾的意思,直接點頭。

沈溪皺眉沉思一下,隨即面露冷笑:“有些事不知該怎麼跟你說,宗獻,即便真如你所言,宮裡有意要把供狀銷燬,也沒必要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而你的職責可不在於查背後的因由。”

全雲旭不解地問道:“沈尚書,你是讓在下收手?”

“嗯。”

沈溪點頭,“這案子已告一段落,若無大的偏差,就算你拿到證據,也沒法斷張氏兄弟的罪,或者你可以放出風聲,說卷宗已燒燬……”

全雲旭想了想,點頭道:“那就是先麻痹宮裡那位?”

沈溪笑道:“不要把事說得那麼複雜,只不過是讓事態平息下來……你照常回大理寺,若有人問及,就說是火燭未管理好所致。”

“哦。”

全雲旭似懂非懂,但還是應承下來。

沈溪沒精力跟他詳細解釋,道:“你先回去吧,我也要往吏部去了,有事再說。”

……

……

一把火,京城內並未掀起多大波瀾。

畢竟這時代,火燭是主要照明工具,出現火災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這場火未傷到人,正好大理寺庫房老舊,此番正好可以向戶部請求調撥銀兩進行修繕。

不過這件事,兩天後卻爲朱厚照所知,在旁人看來很不起眼的事情,朱厚照卻表現得異乎尋常關心。

“無緣無故大理寺庫房怎會着火?不是有人想故意隱藏證據吧?”朱厚照皺眉問道。

蕭敬沒料到朱厚照會如此在意此事,趕緊道:“不過是守夜之人看管不善,純屬意外。”

朱厚照冷笑不已:“朕倒覺得未必是意外,立即讓東廠徹查,朕想得到更清楚的答案。”

……

……

京師局勢本來波瀾不驚,張永的小日子過得很清閒。

張永掌管東廠,又是司禮監秉筆,求他辦事的人多不勝數。他大魚大肉吃着,天天手裡都有進項,每天最多隻是關心一下宣府那邊的情況,順帶找機會去見見沈溪提醒自己競逐司禮監掌印之事,日子過得無比愜意。

但隨着朱厚照的諭旨到來,他不得不忙碌起來,過來跟他通知消息的,是同樣留在京師尚未回宣府的李興。

張永接旨後,沒急着調查大理寺起火原因,而是心急火燎去見沈溪。

在張永看來,這案子跟沈溪有莫大關係,是否有人縱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沈溪覺得有人縱火,那就是一定有人縱火,而且說是誰就是誰,但如果沈溪說沒有,張永就不敢亂查。

張永在吏部等了很長時間,才見到姍姍來遲的沈溪。

二人坐下來後,沈溪將屬官屏退,單獨跟張永說話。

張永神秘兮兮地道:“陛下讓咱家查大理寺失火案,看看是否人爲縱火,若是的話則要查明其目的。”

沈溪聳聳肩:“大理寺失火,張公公不去大理寺查,到吏部來問本官作何?”

“沈大人這是明知故問嗎?”張永湊過來,小聲道,“這把火誰都知道不同尋常,連陛下都懷疑了,起火的時間也未免太過湊巧。”

沈溪道:“所以呢?”

張永有些着急,無奈之下只好親自把話題點名。

“應是張家人爲脫罪,找人放的這把火!”

張永說完這話終於解脫了,感覺一身輕鬆,接下來就等沈溪給出批示,他覺得自己把能說的都說了。

沈溪沉默片刻後問道:“有證據嗎?”

張永聽了簡直想吐血,暗忖:“要有證據,我用得着來問你?你居然在這裡裝糊塗!還是說你準備把事情交給旁人來做,坐享其成?”

張永心中再有不滿,臉上依然表現出虔誠的態度:“並未有證據,在詳細調查前,咱家要先問一下沈大人的意思,看您想把這案子往哪方面發展!”

“切不可!”

沈溪擺擺手,“張公公乃內官,做事不需對本官負責,要查失火因由,也是出自陛下交待,絕非本官。”

“是,是。”

張永知道沈溪喜歡在某些問題上使用套話,沒有爭論。

沈溪再道:“是人爲縱火,還是失火,本官不想就此發表看法,卷宗燒就燒了吧,都是些陳年舊案,有一部分刑部有記錄,再或者讓參與辦案的隨官出來補錄一下,影響不是很大。”

張永道:“卷宗燒燬可以事後再補,但若證據沒了,那就沒辦法了。”

說話間,張永用熱切的目光望着沈溪,顯然他關心的是張延齡當日供狀是否燒燬,“外面傳言說已燒燬,但沈之厚會這麼容易讓賊子得逞?事前沒有任何防備,這絕非沈之厚的行事風格,他的本事不是張家那些人可比。”

沈溪搖搖頭:“但凡過大理寺的案子,都是刑部查清楚,勘定基本完成,證據確鑿。就算證據沒了,莫非還有人想翻案不成?”

“那倒不會。”

張永道,“就怕一些沒審定的案件證據,也在這把大火中燒燬。”

沈溪沒好氣道:“你直接說是張家兄弟在江南案中的供述被銷燬就行了……有些事我不太清楚,要問直接去問大理寺的人吧!送客!”

這次沒等張永自己想走,沈溪便下了逐客令。

張永尷尬地站起來,身後已有吏部屬官過來“送客”,換作以往,他早就氣急敗壞,但現在只能忍住火氣,搖頭道:“沈大人最好還是先斟酌清楚,別事後再來找咱家。”

……

……

張永離開後,前往刑部和大理寺詢問情況。

東廠番子也開始在京師民間搜查線索,當日大理寺守夜之人便進了東廠的牢房。

下午,尚未到散班時,錦衣衛指揮使錢寧匆忙來見沈溪,送來一張小紙條。

“怎麼個意思?”沈溪瞄了眼錢寧問道。

錢寧道:“張公公瘋了!他非要把大理寺失火跟張家人牽扯上……聽說今天早些時候拿了當日大理寺守夜之人,目前正在用刑,錦衣衛這邊根本插不上手,這件事非大人出面不可。”

沈溪眯眼問道:“張永辦案跟本官有何關係?你身爲錦衣衛指揮使,這種事不用來請示吧?”

錢寧尷尬地道:“沈大人,您是不知道啊,張公公今天就跟瘋了一樣,到處拿人,連錦衣衛的兄弟也被他拿了幾個,他是有意把事情擴大。您乃監國,京城之事不來問您問誰呢?”

聽錢寧這一說,沈溪也覺得自己沒理由抽身事外,張永如此急切查案,沈溪之前雖有預估但未準確把握。

“沈大人,您說張公公作何如此查案,難道是長時間沒差事在身,憋得慌?”錢寧眨眨眼問道。

沈溪看了看錢寧,道:“張公公不用錦衣衛的人,直接把案子查明,你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有面子嗎?”

錢寧瞪大眼:“沈大人,你這話是何意?讓小人插手案子?這……到底是陛下親自安排讓東廠徹查,小人可不敢跟張公公對着幹。”

沈溪不屑一笑:“原來堂堂錦衣衛指揮使是瞻前顧後軟弱可欺之輩?算是本官看錯你了!”

錢寧很滑頭,腦袋瓜飛轉,很快明白了什麼,點頭哈腰:“有沈大人這番話,小人就有底氣了,大不了錦衣衛也插一腳……都是爲陛下查案,誰做事不一樣?小人這就去!”

……

……

不到一天時間,京城已到風聲鶴唳的地步。

以往東廠和錦衣衛穿一條褲子,提督東廠的張永有絕對的權力壓制錦衣衛,並且讓錦衣衛爲其所用。

但這次情況不同,錦衣衛指揮使錢寧就是要跟他對着幹,張永去抓人,錢寧也去抓人,且錦衣衛的消息渠道跟東廠差不多一樣,有時候甚至動作還要更迅速一些。

張永沒做出點“成效”,就被人堵了後路,氣急敗壞地派人去召錢寧來見,誰知錢寧藉口有事居然不見。

“張公公,錢大人此舉,分明有人給他撐腰啊。”留在京城的臧賢充當起了狗頭軍師的角色,爲張永分析。

此時已是深夜,張永了無睏意,問道:“是沈大人讓他這麼做?還是宮裡那位?”

臧賢湊上前:“多半是沈大人,宮裡那位現在可調遣不了錦衣衛。”

張永冷笑不已:“錢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以爲有沈大人撐腰,便可以不把咱家放在眼裡?咱家可以直接派人捉拿他!他算什麼東西!”

張永沒法跟沈溪對着幹,卻不把錢寧放在眼裡。

“張公公,現在不能跟錢大人交惡,若有人在陛下面前參您一本,您怕是要丟官啊。”臧賢趕忙勸阻。

張永不由打個寒顫,道:“若錢寧真是沈大人撐腰,那意思是……沈大人不想讓事態擴大?”

“不好說。”

臧賢猶豫起來,“照理說沈大人不可能放過徹底追查張氏一門犯罪證據的機會,您是在幫他,他沒理由跟您對着來……難道是覺得咱們把事做太過了?”

張永怒視臧賢,道:“你這話是何意?之前我可諮詢過你的意見!”

臧賢趕緊解釋:“小的沒有推搪之意,其實您可以跟沈大人坐下來心平氣和說話,這案子的決定權,甚至不在陛下身上,而在於沈大人的態度,對此您應該是清楚的啊。”

張永嘆道:“今日去見他,吃了不痛快,再去的話怕是連人都見不到。先不管那麼多,拿人要緊,只要證據到手,便可做到進退自如!”

……

……

建昌侯府。

張鶴齡連夜乘坐馬車到了弟弟府上,徑直入了後堂。

張延齡揉着惺忪睡眼出來,不耐煩地問道:“大哥,天塌下來高個子頂着,作何如此着急?”

張鶴齡怒道:“現在東廠、錦衣衛都在拿人,你還有心思安睡?”

“又怎麼了?他們拿人,跟我何干?我又沒犯着誰!”張延齡一臉莫名其妙之色。

張鶴齡稍微有些意外,問道:“大理寺縱火案,跟你無關?”

張延齡道:“大哥,你覺得我有必要去大理寺放火?招都招了,我還費那工夫作何?沈之厚想拿我,只管來,我還怕他不追究呢!”

“這怎麼可能,其中必然有詐!”張鶴齡道。

張延齡突然意識到什麼,道:“難道是沈之厚賊喊捉賊?他自己放把火,誣陷我們?他以前可是做過這種事的。”

張鶴齡皺眉:“以前他或許會這麼做,但現在他身在高位,很多人盯着,他未必敢!就算做了也沒意義,他手頭關於我們的證據多了去了,只管檢舉便是,何必繞圈子?”

“那就是有人想幫我們一把……姐姐肯定會幫我們。”張延齡分析道,“再或者,乾脆是一場意外,只是有人小題大做!”

……

……

張永和錢寧分別調查大理寺失火案,京城氣氛非常緊張。

不過很快,便有傳聞說這件事跟張氏兄弟有關,甚至說已有人把張家兄弟給供述出來了。

李興聽到這些小道消息,趕緊去見張太后,把外面的傳言說了,張太后臉色極爲不悅:“朝廷發生一點小事,就被一些人無限放大……他們是嫌不夠亂嗎?”

李興爲難道:“此案乃陛下欽命徹查……”

“那也是有小人在皇上面前挑撥離間,皇上纔多大?自然會偏聽小人之言,以前還有能臣輔佐,言官進諫,現在就怕有些人故意堵塞言路,朝中再無賢臣頂着!”張太后越說越生氣,在李興看來,張太后就差說沈溪是那個沒能力且堵塞言路的小人。

張太后乾生氣半晌,末了道:“李公公,你去跟張永和錢寧打招呼,讓他們不要再查案子,若他們敢亂來的話,別怪哀家不客氣!”

“是,是!”

李興趕緊應聲。

之後張太后再無談話的興致,打發李興出來辦事。

李興出永壽宮時,忍不住打了下自己的嘴:“我就是閒的,來跟太后說這些,不等於自找麻煩?陛下聖諭還是我傳給張永的,錢寧那小子也不會聽我的……”

……

……

本着負責任的態度,李興先去見錢寧。

如他所料,錢寧根本沒給他面子,見都沒見,李興只能灰頭土臉去找張永。

張永到底不能不把李興當回事,二人畢竟是司禮監同僚,很多事需要商議,等見面後張永知道了興的來意後,神色陰晴不定。

張永道:“李公公去見太后娘娘,這是要藉助內宮的力量,向咱家施壓嗎?”

李興解釋道:“在下絕無此意。”

張永沒好氣道:“你也清楚此案最大的嫌疑人是誰,莫說那兩位國舅,就算宮裡那位也可能牽涉其中……難道你就不能等咱家把案子調查清楚,跟陛下彙報後再去見?”

“唉!”

李興嘆了口氣,“在下知曉張公公的意思,您是想把案子查清楚,在陛下跟前……還有沈大人面前立功,但您別忘了,此案涉及太后和陛下的關係。”

張永一擺手,不耐煩地道:“這種事不用你來教,咱家只是奉皇命查失火因由,其它事都要等查清楚再說。”

李興道:“那張公公就是不識好人心……你看那錢寧,也想在沈大人面前立功,但關鍵是你們沒有沈大人相助,能查出什麼來?”

“嗯?”

張永瞄了眼李興,皺眉之餘,對李興的目的有所懷疑。

李興湊過去,低聲道:“直話直說吧,其實要是沈大人插手的話,哪怕不是張家人做的,也會被般成鐵案……但若沈大人不插手,就算真是張家人做的,這案子你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張永板着臉道:“京城之地,還是小心說話爲好。”

李興苦笑道:“咱是自己人,才毫無避諱,說得直白一點,這事很有可能是太后娘娘所爲……若您調查的是這個結果,您敢把實情往陛下那裡捅?”

這問題張永回答不出來了。

若查出是張氏兄弟所謂,或者沈溪覺得是張鶴齡張延齡乾的,他會如此上報,但若是太后所爲,那他就沒膽子了,哪怕皇帝一時氣憤懲罰張家中人,事後他也不用在朝廷混了。

李興見勸說起了效果,趕緊趁熱打鐵:“在下之言,您未必聽得進去,要不你去問問沈大人的意思?以在下想來,沈大人不想過多牽扯進這案子……”

“你想想沈大人是什麼人?他最喜歡明哲保身……如今明擺着他不想對付張家人,而是陛下有些心事……得罪人的事情你以爲他會做?”

“現在連沈大人都不想開罪張家,張公公卻衝鋒陷陣在前,豈非是吃力不討好!不如把差事交給錢寧那愣頭青,錢寧犯了事,對你我不都有好處?”

張永本來態度堅決,經李興這一分析,頓時氣餒,最後點頭:“問清楚沈大人的意思如何,纔是問題關鍵。不過咱家已去見過沈大人,此番得勞駕你走一趟,問明情況後再來告訴咱家。”

“好吧,在下這就去。”

李興沒法推辭,跟張永拱手作別。

……

……

李興馬不停蹄去找沈溪,路上怨念更深,覺得自己給自己找事做。

等在國公府書房見到沈溪,把情況說明,沈溪好奇地問道:“此事跟本官有何關係?”

李興道:“沈大人乃之前江南岸負責人,案子雖了結,但卷宗牽扯大明勳貴,他們怕被朝廷追究,這把火很可能是他們放的……也許不是,但至少陛下如此擔心,所以纔會以張公公徹查大理寺失火原因。”

沈溪點了點頭:“聽你這一說,確有幾分道理。”

李興一聽便知沈溪是在裝糊塗,又道:“若沈大人肯就此終結案件,不再追究涉案人員罪責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沈溪微微眯眼:“都說了跟本官沒關係,還要讓本官出面不成?”

“這個嘛……情況是這樣的,現在坊間都在傳,說是張家兩位國舅牽扯案中,尤其是沈大人拿到二國舅的一份口供,所以纔會有人縱火,現在這份供述也在大火中燒燬……”

李興試探地說道,他不知沈溪在此事上的態度。

李興自己也在考慮:“沈之厚有可能想對付張家兄弟,卻又不能跟太后對着來,所以沈之厚可能想借別人的手來做事,或者等陛下自己動手。讓沈之厚出面息事寧人,未嘗不是好選擇。”

沈溪拿出三不管的態度:“陛下讓誰出面查案,那就是誰的差事,之前的案子是本官主理不假,但有關大理寺失火跟本官無關。”

“那……”

李興還想繼續勸說,卻被沈溪伸手打斷。

“若李公公再說這些無關緊要之事,本官可能就要下逐客令了,希望李公公自重!你乃司禮監秉筆,也算朝堂中人,不是哪家人的說客,一言一行都得爲陛下和朝廷負責!”

李興被說得一愣,很快意識到是自己去見張太后之事被沈溪所知,沈溪不可能對他推心置腹。

雖然心中滿是失望,但李興有這個心理準備,自從爲太后做事時他便考慮到這個結果。

“要不是一個個都投奔你,而你又故作清高,拒人於千里之外,我何至於接替高鳳爲太后和張家奔走?現在把我當敵人對待?如此我不如就跟你死磕到底!”

……

……

李興沒從沈溪這裡獲得想要的答案,知道回去見張永純屬徒勞,便自行派人去查大理寺失火案。

李興自認交遊廣闊,第二天親自去大理寺見到當事人之一,也是近來京城官場風頭正勁的大理寺少卿全雲旭。

本來他以爲可以通過全雲旭打探到確切的消息,甚至讓全雲旭出來調停案子,但等見面後,才意識到這位不是好惹的主。

“李公公來的不是時候,大理寺現在正配合朝廷查案……本身大理寺無權干涉,本官更無心思關注此案。”

全雲旭上來就推了個一乾二淨,讓李興頗感意外。

李興道:“宗獻,你可是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失火,你能完全不知?”

或許是想壓一下全雲旭,李興的口吻就像要追究全雲旭的責任。

全雲旭一臉無所謂的態度:“庫房之事,不歸本官管理,若張公公覺得此事有蹊蹺,大可去拜訪張廷尉,他對此事更瞭解一些。”

李興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心想:“怪不得沈之厚用此人審案,感情就是個六親不認的主,之前跟他接觸還覺得是個彬彬有禮的後生,現在看來就是茅坑裡的石頭。”

李興道:“若是太后不想讓此案擴大呢?”

全雲旭好奇地問道:“此案跟後宮有牽扯?莫不是李公公想跟本官暗示什麼?”

李興沒好氣地道:“現在最值得懷疑之人,就是壽寧侯和建昌侯,當然現在他們只是普通的外戚,你可以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但別忘了太后娘娘會爲他們撐腰。”

“哦。”

全雲旭做恍然大悟狀,並未就此發表評論。

李興試着引導:“若是讓你接手案子,大事化小,該從哪個方向着手?”

全雲旭道:“此案不歸本官管,李公公若想知道案情細節,可以去問監國沈大人,又或者張公公,甚至錦衣衛現在也在查案,李公公有的是探尋真相的地方,何必爲難本官?”

“你……”

李興發現全雲旭的口吻跟沈溪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全雲旭再補充:“若這些人還不能回覆的話,不如上奏陛下,請示陛下看此案如何了結……不過以現在的情況,這把火併非是意外,至於是誰放的火,放火的目的又是什麼,尚需查明,而恰恰大理寺失火不歸大理寺來管。所以……本官愛莫能助!”

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十四章 風箱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一四一五章 西進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掛帥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