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

沈家一家正在前往新城的路上。

由於趕路很忙,他們並未第一時間得到沈溪奏凱的消息,一家人不停地舟車換乘,沿途小心謹慎,即便有官兵護送,也是風聲鶴唳。

尤其是周氏。

周氏本來不想離開京城,但被謝韻兒嚇唬後,天天疑神疑鬼覺得有人要害自己,半路上求神拜佛很是殷勤,以前她可並非如此虔誠。

這天入住驛站後,周氏跑來找謝韻兒,上來便神神秘秘道:“爲娘路上見到有人鬼鬼祟祟打量車隊,剛纔在驛館外面又見着那人了,賊眉鼠眼的樣子很是招人嫌……不會是來殺我們的吧?”

謝韻兒難得見到如此膽小的婆婆,哭笑不得,“娘,您不用擔心,就算是刺客,咱有官兵和家僕保護,怕他們作何?”

周氏道:“你這是什麼話?憨娃兒自己說的,咱被人算計,還是張家和夏家人,那些爭權奪利的南戲爲娘看得多了,爲了權位那武則天連兒子都能毫不留情地殺掉,何況咱現在沈家這麼風光,不知道擋了多少人上進的路?”

謝韻兒一時間不知該怎麼勸周氏,心想:“婆婆如此緊張,跟我嚇唬她有關,但當時要不把問題說嚴重點兒,她根本不會隨家人南下……現在她成了驚弓之鳥,我應該怎麼跟她解釋纔好呢?”

謝韻兒道:“娘,要不這樣吧,兒媳多派人保護您,晚上在你房門外加幾個護院,您看如何?”

周氏皺眉:“添幾個護院能頂什麼用?派來殺咱的肯定都是高手,來無影去無蹤,豈是那麼好防住的?還有,咱最好別吃驛站裡的飯菜,不喝他們的水,娘聽說賊人都是從飯菜和水裡動手腳……要不這樣吧,咱就吃自己帶的乾糧,或者讓人出去買點米和菜回來自己做……”

謝韻兒無奈道:“娘要如何防備,便由娘來定,不過家裡的孩子可經受不住這麼折騰,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你愛怎麼着怎麼着,反正爲娘是怕了。”

周氏站起身來,“爲娘這就差人出去買點乾糧回來……哦對了,護院要加,再多派官兵,連房頂都要去人,弓弩手多一些,一定要保護好咱這大一家子安全……咱身嬌肉貴,出了事誰能擔待?哼哼,咱沈家不但出了皇后,還有個尚書、國公,母以子貴莫過於此!”

……

……

入夜後小玉過來,把下面謝恆奴等人的情況跟謝韻兒說了,並告知有關增加守衛的事。

謝韻兒無奈地道:“老夫人未免擔憂過甚……老爺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不但有明面上跟着護送的人,暗中也有人保護,今天老夫人看到的很有可能就是老爺派來暗地裡保護的人。不想她老人家竟會如此介意。”

小玉道:“夫人跟老夫人解釋過了嗎?”

謝韻兒搖頭:“沒法解釋,其實留心一點也好,總比出了事後悔強。從京城到江南這段路途可不近,要是出問題的話,哪怕只是一人有閃失,見到老爺我都不知該如何交待。”

小玉稍微鬆口氣道:“夫人,您是不知,經過老夫人這一鬧,驛館上下都很着緊,剛纔做晚飯的時候連洗菜的活都被多個人盯着,不知道的還以爲出什麼大事了呢。老夫人還親自帶着丫鬟和廚娘進了廚房,什麼都自己做……更過分的是讓人守着驛館門口,不合眼的人根本不讓進……”

謝韻兒聽到後苦笑連連。

謝韻兒當然明白,以前的周氏就很囂張跋扈,只是在沈溪當官後,周氏到京城爲了表現自己書香世家老夫人的雍容氣度而有所收斂,當然也跟沈溪沒有給周氏在外耀武揚威的機會有關。

不過這次情況卻不同,周氏現在已經是皇帝的丈母孃,又是兩部尚書兼國公的母親,出來靠着女婿和兒子的名頭,想不仗勢欺人都難。

哪怕不爲了防止被人刺殺,周氏也會耀武揚威一番,只不過現在更甚罷了。

謝韻兒道:“老夫人只是防備有人在我們的飯菜和喝的水裡做手腳,其實沒什麼,我們只在驛館住一宿,就算麻煩到他們,明天就走了。”

小玉想了想,不由點頭,緊繃的表情有所鬆弛。

這一路上太過勞累,主要是疲於應付周氏的種種刁難,謝韻兒這邊還體現不出來,下人的感受會更強烈一些。

謝韻兒能理解小玉的苦衷,擡頭關切地道:“小玉,再過些日子就到江南了,到那時你就能見到九哥,咱這一家子到新城後就有可能就不回京城了,以前在京城置辦的田宅,回頭都要賣掉。”

小玉笑了笑:“沒關係,老爺和夫人到哪兒,我們一家就跟到哪兒。九哥有福能跟着大人,我也有幸能在夫人跟前做事。”

謝韻兒欣慰地道:“幸好這幾年有你在身邊照應,就怕將來咱走不到一塊兒,回頭看看能否結個親家。以前我也跟老爺商量過這件事……”

“萬萬不可。”

小玉大驚失色道,“我們可沒這福氣……夫人,時候不早,您早些安歇,我下去安排一下便休息。夫人晚安。”

聽說要結親,小玉被嚇着了,逃也似地從房間出去。

謝韻兒無奈地嘆了口氣,似乎想到什麼,臉色極爲抑鬱。

……

……

沈家上下只有謝韻兒能夠理解沈溪。

謝韻兒心思慧黠,明白沈溪已厭倦朝廷紛爭。

至於從朝中退下來後,沈溪要做什麼,謝韻兒不是很瞭解,不過料想,這次見到沈溪,沈溪會跟她交待清楚。

而她心中更爲煩憂的事情,是根據蛛絲馬跡推測出了一些東西,也是她以前就曾想過但沒敢深思的一件事——惠娘尚在人世。

“……夫人,當初大當家過世,兩廣和福建的生意就分開了,福建和湖廣的生意由宋當家負責,而兩廣和江西的買賣則落到旁人手上,也不知具體是哪位,但聽說是老爺親信之人,辦事能力很強,過去幾年爲老爺賺了不下百萬兩銀子……”

謝韻兒派人去調查,反饋回來的消息讓她既震驚又困惑。

謝韻兒問道:“可查出是何人幫老爺做事?”

來人道:“實在是查不到,爲老爺做事那人非常神秘,從不曾在公開場合露過面,不過聽說這兩年人已不在兩廣和江西,只是安插了許多親信在地方上經營,但近來這些人背地裡做假賬,圖謀不軌,老爺尚未來得及去處置,估計忙完新城建設和平倭之事便會着手解決。”

謝韻兒想了很久,搖頭道:“別對外人亂說,知道嗎?”

“是,夫人。”

來人非常小心,隨即謝韻兒讓丫鬟送人出了小花廳,而她自己卻沒着急回房休息。

暮色深沉。

此時驛館已安靜下來,謝韻兒讓丫鬟把她隨身攜帶的一方木匣拿到跟前,裡面是一些賬冊。

這些賬冊本來放在沈溪書房,因沈家舉家南遷,沈溪的家當自然要捎上,大部分由兵部派出官兵押解護送,不過有關沈溪手札和賬冊等貴重物品則放在一大家子的南下隊伍裡。

謝韻兒打開的是一份有關兩廣過去幾年的賬冊。

這份賬冊有很多隱晦的東西,涉及阿拉伯數字和一些特殊符號,對於旁人來說很陌生,不過謝韻兒跟在沈溪身邊很久,以前沈溪單獨教給她有關標點符號、加減乘除和阿拉伯數字的用法,只不過當時是作爲閨中之樂,連沈溪自己都未太在意。

本來這份賬冊沒什麼,因爲有些東西一再修定過,賬冊本身也說明不了什麼,但謝韻兒卻從中找到部分用來糾錯的文字,讓她非常震驚,感覺是惠孃的筆跡。

“怎麼會有她的字?是老爺睹物思人模仿?還是怎的?”

謝韻兒實在理解不了,如同她無法明白沈溪在外做的很多事一樣,作爲沈溪的正房,她對於沈溪有外宅之事一直都很瞭解,只是她從來不會在沈溪面前提及,也不會讓自己閨中姐妹知曉。

但很多事根本隱瞞不了,時間越長,越會有一些東西不自覺便泄露出來,而本身沈泓進沈家這件事,已讓謝韻兒感覺到不可思議。

因爲沈溪對沈泓的那種關切情真意切,甚至在幾次來信中都特別提到,而對於沈平和沈婷等兒女沈溪則很少着墨。

至於她手上那份賬冊,出自李衿手筆,沈溪只是大概看過,沒太留意,卻不知在一份厚重的賬冊中,有惠娘刪改過的筆跡,或許惠娘自己也沒料到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字,會讓曾經的好姐妹謝韻兒察覺。

“或許是老爺自己寫的吧……老爺做事一向滴水不漏,怎會輕易就讓我察覺破綻呢?”謝韻兒努力說服自己,但當她如此安慰自己時,卻隱約有一種期冀。

“若是姐姐還活着該多好?沈家人仍舊在一起……不過曦兒,這可憐的丫頭,到現在老爺對她都還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這是爲何?若是要安慰姐姐的話,早就該將曦兒納進房了。”

雖然謝韻兒只是短時間內當惠娘爲姐姐,後面一直都跟沈溪一樣稱呼惠娘爲“孫姨”,但始終把惠娘當姐姐看待。

曾經的好姐妹,不會因爲時間而改變什麼,尤其是那份真摯的情感。

……

……

新城,蘇州河南岸的公寓區,惠娘和李衿仍舊過着平靜的生活。

沈溪走後,她們便承擔起城內賬目統計和清算差事,擔當着大管家一樣的角色,唐寅手上很多賬目都出自惠娘和李衿之手,但唐寅和蘇通等人對此卻全不知情。

本來唐寅在處理公務上有一定欠缺,不過有惠娘和李衿以及她們背後整個商業體系運作,使得整個城市運行非常穩定,唐寅也從中學到不少東西,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施政本領。

得知沈溪即將凱旋的消息,惠娘和李衿終於可以鬆口氣。

尤其知道沈溪的歸期後,她們徹底安心了,晚上跟隨安和東喜一起吃過晚飯,之後便開始教隨安和東喜讀書認字,甚至一些涉及賬目的內容,隨安和東喜學得很快,不過進展仍舊不能讓惠娘滿意。

“照你們這個學法,不知幾時才能爲老爺辦事,連一些簡單的加減小賬都會出錯,算盤也用不熟……”

惠娘語氣中帶着埋怨,不過沒有叱罵之意,更多還是恨鐵不成鋼,至於旁邊的李衿則用淡然的目光看着,她商賈之家出身,從小學會不少會計方面的知識,知道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

“夫人,奴婢會盡力去學。”

東喜用可憐兮兮的語氣道。

平時隨安不太喜歡說話,東喜則機靈一些,發現女主人生氣後,知道如何討女主人的歡心。

惠娘道:“老爺眼看就要回來了,我還準備在老爺面前好好顯露一下你們的能力,但看現在這情形,也不知你們是否有本事讓老爺高看一眼……若是我栽培不出來你們,你們以後就要當個端茶遞水的奴婢,難道你們一輩子都想當個下人嗎?”

李衿見惠娘觸景生情,語氣都有些變了,趕緊勸說:“姐姐息怒,這兩個丫頭一時沒學會,以後慢慢教便是。”

惠娘大概也察覺到自己語氣有些重了,嘆了口氣,搖頭道:“本來是很好的事情,老爺凱旋,心情肯定不錯,你們但凡有點進步,在老爺面前好好表現一番,或許就能被他收進房中,以後也不用再這麼辛苦……”

“不過又一想,就算能伺候好老爺又如何?做女人難道不要體現自己的價值嗎?老爺跟前最重要的還是看能力,不然的話老爺怎會多看一眼?”

李衿見惠娘自我開解,抿嘴一笑:“姐姐,就算我們什麼都不會,老爺也不會嫌棄我們的!”

惠娘白了李衿一眼:“我在教訓小的,你在旁插什麼嘴?”

李衿吐吐舌頭不再言語,此時隨安和東喜都低着頭不敢接話。

惠娘道:“認真學,有不懂的地方就問。每人每天多做功課,至於那些端茶遞水的事情交給旁人去做,若是學不好,以後連立足都難……可不是我要爲難你們,這都是爲了你們好。”

“知道了,夫人。”東喜道。

惠娘這才擺擺手讓二人下去。

……

……

隨安和東喜離開大廳後,惠娘坐了下來。

李衿好奇地問道:“姐姐,今兒聽說老爺打了打勝仗,本以爲你會高高興興,誰知這纔剛吃過晚飯你的情緒就變差了,不是出什麼事了吧?”

“能有什麼事?多心鬼!”

惠娘拿起桌上賬冊,隨口說了一句。

李衿道:“聽說老爺一大家子就要到新城來了……這次泓兒應該也會跟着一起來吧?說起來我們有一年沒見過他了。”

說話間,李衿的眼睛裡閃動着光彩,好像已在琢磨如何見沈泓,畢竟那是她跟惠娘最大的希望。

惠娘搖頭:“就算來了,我們也別去見,我不想破壞泓兒在沈家安逸的生活……他現在學業有進步,還跟沈家的兄弟姐妹有了很好的關係,我們去破壞作甚?”

李衿眨着眼睛道:“我們可以去偷看一下,比如說請老爺帶他出來,我們暗地裡瞧一眼。也不知他現在是否還記得我這個姨娘?”

說到這裡,李衿突然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因爲她提到惠孃的傷心事。

小孩子總是健忘的,沈泓離開時,惠娘便擔心沈泓會將她這個娘給忘了,而現在沈泓離開惠娘身邊差不多有一年光景,惠娘已經逐漸習慣兒子不在身邊的生活,雖然有些清苦,還找不到方向,不過畢竟逐漸適應了。

現在讓惠娘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個當孃的,還狠心地把孩子送走,而孩子未必能記得她,這會激發她無限的遐想,不可避免地勾起傷心事。

惠孃的情緒稍微有變化,李衿馬上改口:“泓兒那麼聰明,應該會記得我。回頭讓老爺送一些他喜歡的麥芽糖過去……”

惠娘手裡拿着賬冊,有些心不在焉,“記不記得都沒關係,他現在算是個沒孃的孩子,留在沈家對他纔是最好的,難道跟着我們吃苦?老爺回來你不許在他面前提及泓兒,更不能說去看他的事。”

“就怕老爺自己會提。”李衿若有所思說了一句。

惠娘嘆道:“沈家搬來新城纔是當前頭等大事……還記得在京城時的情況嗎?只要老爺跟家裡人在一起,就很少過來,我們畢竟是外宅的女人,不能比的……過去幾個月,老爺幾乎每天都會在咱們這兒留宿過夜,以後可能就會很少見到老爺……你要抓緊了。”

“抓緊什麼?”

李衿有些跟不上惠孃的節奏。

惠娘白了李衿一眼:“趕緊有身孕,你現在年輕,現在不努力要等到什麼時候?”

李衿面色大窘:“有些事,不是想有就有的啊。其實我一直都在調理身體呢。”

惠娘沒好氣地道:“調理身子是一回事,更需要讓老爺垂青,要是不知道怎麼伺候老爺就多問,不行找那些婆子回來好好教你一番。”

“姐姐……”

李衿因爲太尷尬,嬌嗔地跺了跺腳。

惠娘道:“話粗理不粗,我現在身子大不如前,想再有身孕已不太容易,而你還年輕,一個人真正年輕也就那麼幾年,女人到底不是男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其實用不着我教你,老爺回來更要知道疼人,讓老爺多垂青。誤了這幾年,可就是耽誤一輩子。”

……

……

惠娘和李衿探討繼續爲沈溪生孩子的事。

惠娘自己已不抱太大希望,一來是因爲惠娘年歲在那兒擺着,二來是因爲她想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沈泓身上,好像再生孩子是對沈泓和她以前生活的一種背叛。

至於李衿則因爲年輕,對很多事並沒有那麼看重。

惠娘是“過來人”,對李衿的提點會更多一些,或許在商業天賦上李衿並不落於惠娘之下,但在做一個女人上,顯然惠娘更有發言權一些。

哪怕惠孃的年歲的確是有些老了,但從來沒有因此而失去沈溪的寵愛,反而是李衿更像是惠娘身邊的一個陪襯。

就在惠娘和李衿在說事的時候,隨安和東喜到了旁邊的屋子。

惠娘讓她們過來做功課,做一些簡單的應用題,然後把有關商業名詞寫下來,先死記硬背,然後再活學活用。

隨安在那兒認真寫着,東喜則有旁的心思,躲在屏風後的牆角里,偷聽隔壁說話。

“好像在說我們呀……”

過了半晌,東喜回來神秘兮兮說道。

隨安擡頭看了她一眼,“夫人對我們很失望,還不快學?”

東喜道:“我們又不是孩子了,學東西哪裡有那麼快啊?之前學的字,過幾天就忘了,還不如多學一些別的東西呢。”

隨安好奇地問道:“學什麼?”

東喜笑呵呵地道:“就是學怎麼伺候男人啊!這院子裡平時沒有男人,只有老爺會過來,得到老爺的垂青比什麼都重要……真被老爺看上了,以後還用做什麼?等做一個少奶奶就行了。”

隨安重新低下頭,沒好氣地道:“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東喜跟着坐下來,道:“我知道你不想這麼做,我跟你不一樣,老爺是因爲你才把我帶來的,就算你不做事也可以當少奶奶,但我就不行了,我始終只是個丫鬟,甚至連丫鬟都不如。夫人想把我送給老爺,其實算是對我好吧,可惜老爺眼界太高,根本看不上我們。”

或許東喜說的話有些傷感,隨安停下筆,也開始想心事。

東喜道:“不過有夫人和少夫人在,以後咱們的機會還是很多的,不如你跟我一起啊,我們是從勾欄院裡出來的,難道還不如一個普通的通房丫頭?”

隨安搖搖頭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也不想知道,我只是想做好夫人交待的事情。”

東喜有些着急:“你還不知道兩位夫人在旁邊屋子說什麼吧?她們在說給老爺生孩子的事情,之前少爺走了,這院子裡太冷清,誰能爲老爺生下一個孩子,那就是這院子的半個主人,如果是我們的話……”

“別說了。”

隨安堅定地道,“還沒學會夫人教的東西,我不去想旁的。若是夫人覺得我們應該去伺候老爺,我們便去,若不然的話,我們就把夫人交待的事情做好就成。”

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