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

小妮子剛被打時,人愣在那兒,半晌沒有回過神來,等周氏罵完之後,她才反應過來,本想咧嘴哭,但懾於周氏的淫威,不敢哭出來,臉都快蹙成一團了,眼淚如斷線的珍珠一樣連串滴落。

沈溪連忙道:“娘,是我要給黛兒梳頭的,怨不得她!”

周氏怒道:“你也不爭氣,娘打的她,也是在教訓你。趕緊收拾好,吃過飯就去參加文會!”

周氏滿臉慍色離開屋子,這下林黛終於忍不住,蹲下來直接抱頭嗚咽起來,越哭越傷心。

林黛剛進門時,周氏把她捧在手心裡寵着,那時候的周氏也是沒什麼念想,就想着兒子以後有本事,能娶到個媳婦她這輩子就沒別的奢望了。

可自打周氏跟惠娘一起做生意,家裡銀子越來越多後,她對林黛就冷淡了幾分,畢竟有了銀子,再好的媳婦也能娶回來,何必非要一個連家世背景都不知道的小丫頭?

再後來,沈溪過了府試,自己又生了龍鳳胎,她對林黛就更加挑剔了,有點兒事情就會責罵。到今日見到沈溪爲林黛梳頭,她終於忍不住打了這個未來兒媳婦。

“黛兒,別哭了,娘只是生氣,她不是有意要打你的。你看我,以前就經常捱打。”沈溪蹲下來,輕撫林黛的後背,安慰道。

林黛泣不成聲:“那是你該打,這次……是娘冤枉我……”

沈溪笑道:“你這麼說就不對了,剛纔是你說我總不給你梳頭,我纔給你梳的,現在就全賴我了?”

林黛一聽羞憤得緊,直接擡起頭來,梨花帶雨地把小拳頭往沈溪懷裡丟,打在沈溪身上力道卻很輕,根本不像是在揍人,而是在給沈溪撓癢癢:“你壞你壞你壞……”

說來說去,只有“你壞”兩個字,小女兒家的嗔怒之態溢於言表。

沈溪扶她到牀沿邊坐下來,用手在她嬌俏的小臉上揉了揉,不由有些心疼。周氏這一巴掌是憤怒之下甩出來的,一點兒沒留情面,林黛一個小姑娘家,哪裡受到了周氏那做重活的手一巴掌?

“疼……”半晌之後,林黛雖然情緒好了一些,可被沈溪摸到她面頰,還是齜牙輕喚一聲。

沈溪嘆道:“娘也真是的,把你打的這般重,不是讓爲夫心疼嗎?不過沒事的,等我有了功名,咱倆成婚後,就不再住家裡,這樣你就不用看孃的臉色了。”

林黛又一拳頭打在沈溪身上:“你真壞,要是被娘聽到這話,肯定又以爲是我挑撥,還要再打我……”

沈溪笑了笑,林黛年長几歲,一些道理倒是明白得緊。不過到底還是小姑娘,再加上她早有自知之明,知道寄人籬下就要好生伺候未來相公和婆婆,心裡也不敢有什麼埋怨,被沈溪軟話哄幾句,也就釋懷了。

稍微平復心情後,她幫沈溪把頭髮梳好,用發巾裹着,這才坐回牀沿邊,有些悶悶不樂可憐兮兮望着沈溪。

“黛兒,我今天去參加文會,可能下午纔回來,回來後再陪你和曦兒玩。”沈溪笑道。

林黛黯然低下頭:“我不想玩。”

沈溪道:“那就教你讀書認字,等我回來……”

林黛這才點了點頭,站起陪沈溪一道出門,到了藥鋪,正在後院拿着本連環畫看的陸曦兒都發覺林黛的臉好像有些不同,忍不住多瞄了幾眼。

雖然林黛被打心裡委屈,但她還是得進去給周氏道歉。

那邊廂,惠娘也在勸周氏消氣:“……姐姐也是的,不過是小孩子玩鬧,姐姐還當真了。”

周氏也覺得自己下手太重,但當着孩子的面,仍舊憤然不平:“都是大孩子了,還不懂規矩,以後憨娃兒是有大本事的人,豈能做那些沒出息的事?”

惠娘一時間有些啞然。

要說沈溪爲林黛梳頭有些過分,那她讓沈溪晚上揹着沈明鈞夫婦到她房裡來,做“雞鳴狗盜”之事,豈不更加過分?她自己問心有愧,連帶後面勸解的話不知該怎麼說出口。

在林黛磕頭認錯之後,周氏纔沒好氣道:“也是爲娘平日疏於管教,回頭娘抽出時間來多教你一些。你是女兒家,以後不用做別的,好好相夫教子就行,這是你的本份!明白嗎?”

“是,孩兒記住了。”林黛回話的時候帶着幾分害怕。

周氏再道:“你也認字,回房去把《女兒經》抄寫十遍,回頭拿給我看。”

《女兒經》是中國古代對於女子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自明朝前期便開始在民間流傳,影響日益擴大。到如今,就算女子不識字,也會自小背誦《女兒經》,其中對於女子爲人、處事、治家都有嚴格的要求,它提倡敬老愛幼、勤儉節約、珍惜糧食、講究衛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舉止得體、注意禮貌等等,但最重要的卻是遵守三從四德,做一個一切都依附和聽從丈夫的“好女人”。

等林黛低頭回自家院子去,周氏纔對惠娘道:“這丫頭,早晚要嫁到沈家門來,不好好管教,以後心野了,再管教就遲了。”

惠娘這才知道周氏打林黛不是突然的衝動,應該是早有“預謀”,這或者是周氏在未來兒媳婦面前立威的第一步。

雖然周氏對於老太太管教兒子的方法不贊同,但事情輪到她自己身上,她又感覺非常有必要。媳婦總有熬成婆的時候,等真正站在同一個角度上去看待問題時,才知道需要的是什麼。

惠娘笑道:“原來姐姐不是故意跟孩子置氣,只是想好好管教未來兒媳婦,姐姐倒也用心良苦。”

周氏搖頭一嘆:“這丫頭,從進門以來就很乖巧聽話,我都當她是女兒一樣,換作以前,我哪裡捨得打她?”

……

……

沈溪按照請帖約定的地點,到了城南一家茶樓,正好是沈溪第一次見蘇通的地方。

茶樓地處汀江之畔,平日風景不錯,但如今已是寒冬臘月,四下一望處處枯黃,滿目凋零,沒什麼景緻可言。

沈溪來得有些早,讓蘇通非常驚訝:“沈老弟,爲兄還怕你不來呢。”

蘇通親自陪沈溪上樓,因爲外面寒風陣陣,窗戶都沒打開,二人特別選了個靠裡面的位子坐下,蘇通正要跟沈溪說什麼,這時候又有人來,蘇通連忙過去招待,讓沈溪“自便”。

茶樓不是很大,沈溪往四下看了看,很多位子空着,但少有像他這樣獨處一桌的,要麼是找朋友同坐,要麼是臨時湊搭子正好順帶結識。

但就算沈溪這邊只有他一個人,而且誰都認識大名鼎鼎的本屆府試案首沈溪,可就是沒一個人過來搭茬。

最後卻是許久不見的吳省瑜上樓來,在沈溪這一桌坐下。

幾個月不見,吳省瑜出落得越發儀表堂堂,更像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身高也更近似於成年人。

而沈溪這半年下來,仍舊是個低矮的少年,沒見長高多少。

“沈公子,久違了。”

吳省瑜很客氣,對沈溪行禮問候。

沈溪回了禮,他感覺跟吳省瑜同坐有些尷尬。若是同住府城,彼此還可以討論一下剛結束的月考的內容,但與府城這邊需要府學出題不同,汀州府下面各縣的童生都是在縣學考試,吳省瑜便是在清流縣儒學署領的考題,二人之間連個可以討論的話題都沒有。

倒是吳省瑜先搭話:“沈公子於府試時作詩一首,在下回去之後仔細研讀,頗覺精妙絕倫。這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確是道盡我讀書人寒窗數十載之艱辛。不知沈公子,這兩句詩可有補全?”

沈溪搖搖頭道:“隨興而作,並未有心補全。”

吳省瑜嘆道:“這麼好的詩詞,卻只是斷句,可惜,可惜了啊。就算別人有心補全,也終究非出自沈公子之語。”

沈溪聽吳省瑜的意思,是想他把這兩句詩補全成七言絕句。

其實自有這兩句詩開始,也有不少人嘗試補全過,但非要把一句俗語補全成詩句,未免狗尾續貂畫蛇添足。

沈溪也不詳問,反倒問道:“吳公子不是應該在清流縣備考嗎,爲何會到府城來?”

吳省瑜笑道:“隨家父到府城拜訪新任的安知府,順帶見見府城的士子,在下與蘇公子一向有書信來往,他曾言,沈公子不但才學出衆,連對堪輿玄空之術都有涉獵,在下悠然神往,便央求蘇公子邀請沈公子一敘。”

沈溪笑了笑,他在想這吳省瑜是如何跟蘇通勾搭到一塊兒去的。

這吳省瑜看起來很客氣,但沈溪早就覺出他是那種眼高於頂的年輕人,他看不起別人,別人也看不起他。蘇通就曾對沈溪說過,他吳省瑜再厲害,也不過是個庶子。但這才半年時間,吳省瑜就能跟蘇通成爲“筆友”,其中肯定有貓膩。

蘇通作爲文會的發起者,接待來賓的事通通需要他負責。等人到齊後,他還要爲在場的人引介。

吳省瑜跟沈溪作爲來年院試年歲最小的二人,被蘇通隆重介紹給大家,在場的除了兩個年輕有爲的秀才之外,其餘都是來年參加院試的童生,這些人嘴上說着“久仰”“佩服”之語,心裡卻沒一個服氣。

“沈老弟,吳公子,你們別介意,這些人就是如此,一會兒坐而論道時,不妨就好好出他們的洋相。”

蘇通趁機挑撥,主要是他怕吳省瑜跟沈溪一樣,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說話。上次沈溪與蘇通參加文會,自始至終都沒發表什麼看法。

吳省瑜喜歡錶現自己,聽到此話不由拱拱手:“一定,一定。”

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二一〇二章 出城見客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