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

張苑如願以償,在內閣公房內進行的軍事會議中拿到閣臣和各部堂、勳貴聯名支持沈溪出兵的決議。

準備跟朱厚照進言時,張苑心裡還有些得意:“之前進言,我便冒着被陛下斥責的風險,果不其然,陛下對我那大侄子的態度已有改觀,之前陛下還猶豫不決,但在有了這份聯名上奏後,事情也就不再有改變的餘地!”

張苑帶着上奏到了乾清宮。

時間剛過中午,朱厚照當日沒有去豹房玩耍。

張苑問過小擰子後才知曉,朱厚照剛起牀沒多久,還沒交待身邊近侍下午要去哪兒,或者晚上在何處過夜。

“……諸位大人的商議已有結果,異口同聲支持兵部尚書沈大人出京領兵平叛。”張苑對小擰子說道。

以前張苑見小擰子的時候都是一副目中無人驕橫跋扈的模樣,但近來雖然二人還是互相看對方不對眼,但張苑態度沒有之前那麼傲慢了,有事的話還會對小擰子詳細解說,好像是在跟小擰子進行商議,這也算是一種緩和關係的信號。

小擰子皺眉若有所思,並未說什麼。

等了大概盞茶工夫,朱厚照從乾清宮後廡出來,張苑面露喜色,趕緊上前將會議結果呈遞到朱厚照面前。

朱厚照似乎沒注意張苑手裡的奏章,問道:“怎麼樣,這羣大臣可有解決中原之亂的好主意?”

張苑面露尷尬之色,低下頭道:“陛下,以謝閣老等人之意,還是應該讓沈大人領兵出征,如此方可徹底平息中原之亂……這裡是會議商定結果,請陛下御覽。”

換作平時,朱厚照肯定會對大臣們堅持推沈溪出去領兵而大發雷霆,但此時他面色倒還平靜,接過奏疏詳細看過,最後無奈搖頭:“一羣草包,還號稱是開創盛世的能臣,可遇到問題時卻把事情都推給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這就是他們對朝廷的貢獻和擔當!?”

朱厚照語氣強硬,罵得很起勁,但張苑和小擰子卻都明白,皇帝這是沒辦法了。

本來朱厚照以爲中原匪患可以輕易解除,所以纔不答應派沈溪去。

用朱厚照的話說,殺雞焉用牛刀?

但事情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中原匪患加劇,朝廷派出的兵馬接二連三陷入苦戰邊緣,使得他不得不改變之前的偏執想法。

就算再堅持己見,人也要屈從於現實,就算是皇帝也不會例外。

遭遇困境,朱厚照肯定會在心中反覆權衡,若讓中原盜亂繼續發展下去,或許會威脅到他的皇位,既如此不如早點把沈溪派出去,三下五除二將盜亂給平了。

朱厚照沒有表態,到底還是抹不開面子,不願意將之前的話收回,張苑硬着頭皮請示:“陛下,您看沈大人出兵之事……”

朱厚照將奏疏丟到案桌上,冷聲道:“現在還有旁的方案嗎?或者你去問問沈尚書,看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略。若是沒有,只能如此了。”

“是,是,陛下。”

張苑趕緊應車頂下來,道,“老奴之後便去。”

朱厚照緊繃着臉,站起身,來回踱步後罵罵咧咧地道:“說是先皇給朕留下一批能臣,但其實能用的只有沈尚書一個,朕總算是看出來了,但凡有事不能指望別人,只能靠沈尚書。至於旁人……全都是酒囊飯袋,他們平時打理朝政還算勉強可用,一遇到大事根本無法指望……”

皇帝這番話更多是在抱怨,張苑和小擰子聽出來了,二人站在那兒不言不語,安心做一個聆聽者,等候皇帝抱怨結束。

隨即朱厚照往內堂走去,冷聲道:“朕跟沈小姐的婚事既然定下來了,那就早些落實,等朕跟沈小姐成婚後,便讓沈尚書領兵出征吧,至於要調動哪些人馬,需要什麼人隨同,都由沈尚書親自指定。哪怕他將整個京城的兵馬都調走也無所謂,朕對他完全信任。”

……

……

朱厚照氣呼呼往內堂去了,小擰子本要跟隨,卻在進內堂後被趕了出來。

皇帝很生氣,需要空間和時間冷靜一下,連小擰子這樣的近臣都不得靠近,從後廡出來時心裡滿是不甘。

張苑不着急走,望向小擰子的目光裡帶着幾分揶揄,好像在說,觸怒龍顏了吧?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

小擰子帶着滿肚子懊惱,跟張苑一起出了乾清宮,張苑笑道:“小擰子,你這是要去何處啊?”

“回豹房打點。”

小擰子有氣無力地道,“陛下之後要去豹房,晚上可能還要逛宮市,需要咱家提前佈置。”

張苑笑呵呵道:“如此說來你挺忙的嘛……其實這些瑣碎小事你完全可以交給下面那些奴才辦理,何至於親自去做?留在陛下跟前伺候,不是更風光?”

小擰子怒視張苑,道:“張公公說的是什麼話,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啊,難道你沒看到陛下龍顏大怒?你有本事自己留在陛下跟前伺候,咱做奴才的非陛下貼心人,如何能做到讓陛下消氣?”

“那就要看是否有真本事囉!”

張苑仍舊說着風涼話。

小擰子不再跟張苑爭論,二人並肩而行的時間不長,出了奉天門眼看就要作別,各奔東西,小擰子突然問了一句:“陛下之前堅持不肯讓沈大人出征,爲何現在突然改變主意了?”

張苑不屑道:“這有何好驚訝的?之前陛下也不知區區幾個毛賊,能在大明腹心地帶引起這麼大的禍害,派出的人一個個都沒什麼建樹,陛下難道會任由盜寇肆虐,威脅到京畿之地安穩?”

小擰子想了想,覺得張苑這番話並非虛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張苑再道:“其實你也知道,陛下當日出城藉田,正好碰到賊寇殺到京畿周邊地區,陛下回城後才得知情況,受到的驚嚇可不小,這應該是陛下改變初衷的主要原因。而在此之前,陛下一直不同意讓沈大人出馬……但現在賊人都殺到順天府來了,再不讓沈大人出兵,就怕以後再派沈大人去平叛,時間上來不及了!”

小擰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望了張苑一眼,道:“你倒是看得挺透徹。”

張苑笑道:“咱家到底在爲陛下打理朝政,你當不會用心觀事嗎?小擰子,你也要學着點兒,多爲陛下分憂啊。哈哈。”

說完,張苑得意而去,小擰子再次板起臉,顯然非常不爽。

……

……

永壽宮內,張太后正在會見高鳳。

高鳳彎着腰,將朱厚照跟沈亦兒大婚的準備情況詳細奏稟。

張太后聽了一耳朵,好奇地問道:“高公公,陛下回宮月餘,可有跟皇后……多親近啊?”

高鳳一怔,心想:“這種事太后娘娘需要問我嗎?直接問皇后娘娘不就得了?”

高鳳俯身道:“老奴不知。”

張太后嘆了口氣,道:“陛下平時睡在乾清宮,跟坤寧宮就幾步路程,若他無意過去,你們這些當奴婢的該多提醒纔是。”

“是,是。”

高鳳嘴上應着,心裡卻別提有多苦惱了,若是皇帝的舉動能由奴婢去規劃就好了,也不用現在這般疲於奔命。

張太后又道:“之前說要迎娶沈家小女進宮,修建宮殿之事也要趕緊落實了。聽說現在戶部有的是銀子,趕緊調撥一批過來,把宮中那些破舊的殿宇好好修繕一番,宮裡好久沒有新氣象了……哀家希望能早些抱上皇孫。”

……

……

張苑登門拜會沈溪。

傳達完朱厚照的意見後,沈溪領兵出征已呈箭在弦上之勢。

皇帝看起來禮重有加,但沈溪卻明白這只是一種表象,有些話就差明說了……若皇帝真要跟他商議,也不會不登門當面談,而只是找個人來,似模似樣要聽從他的意見,但實際上更像是來例行公事通知他一聲,讓他準備一下,收拾好東西,把手頭的工作安排下去,以便在三月底前踏上征程。

朱厚照跟沈亦兒的婚期已正式定了下來,乃是三月二十六。

沈家需要爲這場婚事做足準備,不過更多是沈明鈞夫婦的府宅那邊在忙碌。

父母健在的情況下,謝韻兒這個長嫂幫不上什麼忙,只是派小玉幫忙打點,至於沈溪仍舊處於休沐狀態,不想在出徵前回朝當差,皇帝在徵調他出徵這件事上覺得有所虧欠,也沒臉面非得拽他回朝幫忙處理朝務不可。

沈溪對於這次領兵出征倒沒多少牴觸情緒。

自從發現連陸完都沒法快速平息中原盜亂後,沈溪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穿越造成的蝴蝶效應。本來叛亂的盜匪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下去,誰知道這幾年地方官府大力推廣番薯和玉米,地窖裡全都是番薯,使得去年寒冬叛軍也沒餓死幾個人,到春天后四處劫掠一番,便搜刮到足夠的軍糧,這根歷史上的情況截然不同。

如此一來,沈溪不得不把親自披掛上陣平息叛亂之事提上議事日程,即便朱厚照不讓他出徵,他也會親自跟朱厚照爭取……這會兒若他再沒表示,朝中的非議聲會越來越多,有馬文升、劉大夏這兩個前任兵部尚書親自領兵收復故土和平息叛亂的前車之鑑,他這個繼任者再不表示一下,恐怕朝野都會指責他的不是。

這也是身爲朝臣的無奈。

你的能力太過顯著,表現太過耀眼,那你就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就是這個道理。別人會不自覺把一些本來不屬於你的事情強加到你身上,反而是那些碌碌無爲之輩在朝中最安全。

沈溪琢磨開了,這大概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不是大臣想中庸,而是時局逼着他們必須中庸,誰當了出頭鳥就會跟他一樣,有才華就會被人牢牢惦記,拿他當作一種標尺去衡量朝中人,最後的結果是朝臣沒有進步,反而是逼着他遷就那些後進者。

雖然具體出兵時間沒定下,不過沈溪知道,參加完妹妹跟朱厚照的大婚後,他便要離京,大概時間就在三月底四月初,而他自己也知道必須儘快出征,不能再把事情無限期拖延下去,中原亂事的確到了該平息的時候了。

自從決定要再次領兵,沈溪對待朝事越發懈怠,在朝爲官改變時代的想法也沒之前那麼重了。

大明不愧是封建王朝的巔峰,各種規矩制度極爲完善,以爲官居極品就可以改變時代的想法,太過狂妄自大。

變革難以推行,不但來自於桎梏般的皇權,更有天下讀書人的壓力,即便改革的結果再好,想在大明推行下去都困難重重,連他在地方做督撫時推行的政策,這兩年也開始逐步被地方官摒棄,這還是在他身居中樞兼任兩部尚書、權力近乎可隻手遮天的情況下,他知道若是自己失勢,很可能有人會拿他改革之事做文章,毫不留情地將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我傷害了一些人的利益,這些人集結起來針對我,其實無可厚非,對於時代改革的東西必須要經歷陣痛,誰願意爲了明天的美好而先割自己一刀?”

心生倦怠,沈溪對朝事也就沒那麼上心,他更想享受幾天安逸平靜的生活,偎着燈紅酒綠,派遣心中抑鬱。

馬憐所住小院內,正有一隊舞女獻舞。

沈溪微微眯着眼,搖曳紅色的燭光顯得分外悽迷,也因微微的醉意,讓眼前一切都變得不那麼真實。

馬憐在爲沈溪斟酒。

沈溪稱病不出的這段時間,她少有機會見到沈溪……如今在她眼裡,能見到沈溪也是一種幸福和榮幸。

在不多的相處時間裡,她要傾盡全力讓沈溪沉醉於眼前的生活,對她多幾分眷戀,似乎這便是她生命的全部。

“……老爺,這些丫頭都是從江南找來的,身子骨很柔韌,模樣也挺清秀,比之北地胭脂更爲婉約可人,老爺若喜歡的話,奴會讓家人再送一些過來,兄長在江南有一些人脈關係……”

馬憐臉上掛着溫婉的笑容。

她對於自己背後有馬家支持很慶幸,覺得終於找到能籠絡住沈溪的方式,今後她在沈溪身邊不再是形單影隻。

沈溪語氣輕柔:“我不是說過,不必送來嗎?”

馬憐螓首微頷,帶着幾分嬌怯:“奴不是很懂朝堂規矩,但奴知老爺平時很忙碌,若到奴這裡來還不能做到愜意,完全放鬆身心,老爺將來又怎會眷顧?這些丫頭不是什麼名門閨秀,基本是貧苦人家出生,她們不跟老爺,將來也要到大戶人家爲奴爲婢,能跟着老爺是她們的福氣……”

沈溪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即搖頭道:“是福是禍連我自己都不知,你又如何知曉?”

馬憐微笑着再次爲沈溪斟上一杯酒,道:“老爺能疼惜她們,就是她們的福氣,若她們沒法得到老爺的垂青,那就是不幸,一切都看她們自己的造化。”

正說話間,一曲終了!

幾名舞女停下舞姿,聘婷施禮後款款走了過來,從她們切合韻律的曼妙腳步來看,不是普通民女,經過嚴格的訓練,絕非朝夕之功,一舉一動都顯得那麼的清新雅緻,動作更是整齊劃一,讓人歎爲觀止。

“你們還不過來爲爺斟酒?”

馬憐輕聲吩咐一句,幾名舞女走到桌前站成一排,其中一女走到沈溪另一側,爲他倒上酒。

舉止優雅,連沈溪這樣對審美極度苛刻之人,也會覺得眼前女子美麗動人,放到後世都是九十分以上的存在,不由收攝心神,不敢多想。

馬憐道:“在這些丫頭中,小芸算是最貼心的一個,她是商戶出身,祖籍臨安,今年年方十五,家道中落後賣身秦樓,輾轉流落到揚州,學藝六年,琴棋書畫歌舞無不精通,且是清倌人,我兄長目睹後驚爲天人,高價買下送到京城……這是她首次到北方,望老爺憐惜。”

給沈溪倒酒的女子娉婷施禮:“奴婢見過爺。”

馬憐道:“老爺,她們沒得您的寵幸,得到後才能稱呼您爲主子,現在不過只是幾個沒開竅的丫頭,不懂事,老爺將來要好好調教一番,奴也會幫着您。”

被馬憐這麼一說,名叫小芸的女孩臉唰地一下就紅了,以她的年歲早就明白馬憐說的是什麼,也知眼前的年輕男子對自己意味着什麼。

沈溪淡淡一笑,卻微微搖頭:“人很好,風華正茂,可她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纔對。”

馬憐道:“老爺,她們不過是奴婢,掛着賤籍一輩子沒機會出頭……她們跟奴的情況還有所不同,奴有老爺當靠山,她們卻無依無靠,就算讓她們走出這扇門,又能往何處?最終不是要淪落風塵?”

沈溪被馬憐一番話說得一怔,隨即觸動他的惻隱之心,眼前這一幕不過是這個時代的悲哀現狀,女子一出生,命運似乎就被規劃好,孃家和夫家兩扇門間對接,一旦中途出差錯,跳出這道軌跡,意味着她們的人生將徹底失去希望。

“你們幾個,過來給爺看看。”

馬憐一擡手,幾名女子都匯攏到沈溪身邊,一時間鶯鶯燕燕,香風襲來,頗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馬憐以爲沈溪對那名叫小芸的女子沒什麼特別想法,便讓所有舞女靠近,讓沈溪做出遴選。

沈溪卻根本沒有那心思,擺擺手道:“都很好,不過我只想看她們表演,至於這杯酒,你來斟便可。”

這羣舞女年歲都不大,最大也就十六,甚至有十三的,放到後世都在讀初中或高中的年齡,但在這個時代,她們的人生已經到了岔路口,因爲這樣的年歲意味着可以嫁人,爲下半輩子的生活找到依靠。

本來馬憐爲她們規劃好了人生,可惜現在她們沒有達到馬憐所說的境界,並未得到眼前這位陌生男子的欣賞,一時間都苦着臉,泫然欲泣。

“老爺不喜歡她們嗎?”

馬憐很失望,顯然她爲了調教眼前這些女孩,費了不少心血,當發現沒有達到自己預期時,便失落無比。

沈溪搖頭:“喜歡歸喜歡,但也看是什麼情況,讓她們爲我表演,助酒興的話自當浮一大杯,若讓她們成爲我的女人,我卻沒那心思,畢竟經營一份感情很困難,對我來說這院裡有你便足夠。”

馬憐道:“老爺的話讓人聽不懂,這些丫頭一心跟着老爺……被老爺欣賞,纔是她們一輩子的幸事。”

馬憐說教的口吻,沈溪不由想到惠娘。

惠娘將東喜和隨安放在身邊栽培,甚至主動送到他房裡,說的話基本跟馬憐相同,全都義正詞嚴,打着的旗號都是爲這些女孩着想,但其實只是用封建禮教強行給不合理的事穿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沈溪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對於女人,他欣賞的多,接納的少,便在於他對於女子能保持尊重,雖然這種由文明社會養成的平等思想,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了很多改變。

這種改變更像是入鄉隨俗,也是心中實在割捨不下,畢竟美好的東西誰都想擁有。

“讓她們跳舞吧,我想看她們表演,相比而言這更能打動我。”沈溪半眯着眼,語氣平和地說道。

馬憐早就熟悉沈溪的性格,沒有再勉強,親自站起來,道:“那就讓奴跟她們一起爲老爺表演一曲,助老爺酒興。”

……

又是一曲聽起來婉約,卻又帶着幾分感傷的古箏曲,雖然只有一人在彈奏,卻將沈溪的愁緒給勾了起來。

兩世爲人,少年坎坷,十年官場,金戈鐵馬,勾心鬥角,未來茫然。

沈溪聽得太過動情,眼角不由流下兩滴濁淚,恰在此時馬憐走過來,緩緩靠在沈溪懷中。

“老爺,讓奴一輩子伺候您,您別丟下奴……”

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戰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