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

這天晚上一直到四更鼓敲響,沈溪都佇立寒院中,惠娘和李衿在屋子裡陪同,突然院門口有婆子過來稟報有客人來訪。

人被請進來,卻是一身男裝的熙兒。

熙兒給沈溪帶來的是謝遷生病的消息,情況有多嚴重無從瞭解,只知道謝遷吐了血。

彙報完後,熙兒告辭,沈溪終於回到屋內。

“老爺,出什麼事了?”

惠娘緊張地問道。

沈溪搖搖頭:“謝閣老在豹房外等候面聖,卻被陛下派人強行送回府,謝老吐血,臥牀不起。”

惠娘和李衿臉上滿是驚愕之色,都有問題想問沈溪,不過見沈溪滄桑的模樣,便不敢多言。

沈溪道:“我知道你們要問什麼,想弄清楚這件事是否跟我有關是吧?沒有任何關係,我今日所想之事,與謝老面聖無關。”

“老爺別多心,其實謝閣老身體一向都還算康健,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情。”惠娘安慰道。

沈溪搖搖頭:“多少出乎預料,但其實在情理之中,陛下現在已聽不進諫言,連我面聖時都感覺難以左右陛下思想,現在陛下想靠自己的能力來治理江山,我不過是他手上的棋子罷了。”

惠娘和李衿對視一眼,眼神裡都流露出一抹擔心,她們的命運畢竟跟沈溪休慼相關。

“老爺還是早些休息吧。”惠娘勸道。

沈溪道:“你們累了,先去歇着吧,我還有件事情沒琢磨明白……或許只有在身體受到刺激的情況下,我才知道接下來自己要做什麼,倒不是有意要給你們造成困擾。”

惠娘微微嘆息:“老爺不休息,又不肯把話說明白,讓妾身跟妹妹如何安心?老爺不睡,我們在這裡陪着便是。”

沈溪沒再說什麼,他有自己的想法,惠娘和李衿也有自己的處世準則,很多事是註定的,沈溪不想去改變。

……

……

二月初一,清早。

內閣首輔謝遷生病的消息傳遍京城,病因也爲人所知。

當朝臣知道謝遷是因到豹房勸諫而被皇帝強行驅趕回府氣吐血,屬於“因怒而病”,大多替謝遷不值。

當然,心裡有怨言是一回事,卻沒有誰會爲謝遷出頭,朝野一片沉默,所有衙門都照常運轉,只是吏部和兵部的人發現,當天沒見到沈溪前來應卯。

此時沈溪仍舊在惠娘處,直到天快亮時,他才上榻休息。

惠娘和李衿睡到上午巳時起來,二女平時沒什麼事情做,足不出戶,又不需要看孩子,生意上的事情鞭長莫及,也就變得慵懶了些。

沈溪太過疲憊,睡得很沉。

午時過去,惠娘進房間看了看,回來後面對李衿疑問的眼神,微微搖了搖頭,道:“老爺還在睡。”

李衿道:“睡下還不到四個時辰,老爺應該不會這麼早起來。”

之後差不多每過半個時辰,惠娘都會進屋看看,一直不見沈溪醒轉,到下午黃昏時,惠娘進去看過後不由擔心起來,試着叫醒沈溪,依然叫不醒,探頭一抹發現額頭很燙,出房間後多少有些無奈:“老爺病了。”

這話一出,不但李衿緊張,連房間裡侍候的丫頭都惴惴不安。

平時沈溪過來得很少,基本不會碰到生病的情況,現在卻染病不起,若是在沈府病倒倒也罷了,謝韻兒本來就是很厲害的大夫,不行還可以請御醫診治,但現在沈溪是在外宅院裡生病,這給惠娘和李衿帶來巨大的困擾。

李衿道:“姐姐,是否找人將老爺送回府中?”

惠娘搖頭:“老爺現在的情況不知怎樣了,貿然送回去,路上受了涼,恐怕會病上加病。”

李衿很着急:“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老爺總不可能在咱們這裡養病吧?平時老爺很少在咱們這兒過夜,更別說一住就是兩三天……”

到了關鍵時候,惠娘倒也拿出一點主母的風範來,鎮定自若地道:“老爺病情應該是昨晚受涼而起,馬上準備白酒和布巾,稍後我就給老爺擦拭身體退燒……派人去藥房抓藥,我先把藥方寫下來。”

恰在此時,進屋子照看沈溪的隨安出來:“兩位夫人,老爺醒過來了,說要見你們。”

惠娘和李衿趕緊入內,只見沈溪已強撐着坐起來,靠在牀頭上,他面色蠟黃,顯得異常憔悴。

惠娘見狀趕緊過去,坐到牀沿邊,關切地說道:“老爺,您生病了,別起來……要不妾身服侍您更衣,稍後就回府宅那邊?”

沈溪望着惠娘,臉上擠出一抹笑容:“我在這裡很好,今天暫時不回去……準備熱水,我想泡個熱水澡,捂着睡一覺,出身汗就好了……沒想到身體會這麼不爭氣!”

“唉!老爺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嗎?昨晚那麼大的風雪,非要在外面受凍,結果回屋來睡下就病倒了,若被家裡人知道,還不得埋怨死我們?”惠娘顯得很自責,又有些委屈,好像沈溪故意要在她這裡生病一樣。

沈溪用手輕撫惠孃的面頰,道:“我這不好好的嗎?弄得就跟我要上刑場一樣,我都不覺得怎樣,你這算怎麼個說法?你好歹是個大夫,治病的事便交給你了。”

惠娘嘟嘴道:“妾身哪裡算什麼大夫,最多隻是個藥房掌櫃,韻兒纔是真正的大夫。”

“都一樣。”沈溪閉上眼,嘴角露出笑容,“不過是風寒而已,照以前開藥鋪時的方子抓藥便可,我正好在你這裡調養幾天……謝老臥牀不起,我要是回朝的話得面對諸多壓力,還不如學他,躲幾天清靜。”

惠娘瞪了沈溪一眼,心中本有執念,想跟沈溪犯擰,但見到沈溪生病憔悴的模樣,心瞬間軟了。

“妾身這就去準備寫方子,派丫鬟去抓藥,爲保險稍後再給老爺請個大夫來。”惠娘道。

“大夫就不必請了。”

沈溪半眯着眼說道,“你就是最好的大夫,要是你都醫不好,其他人更不行了!”

……

……

一天下來,沈溪都沒有現身,連沈家人都不知沈溪去了何處。

沈溪兼任吏部和兵部尚書後,雖然仍舊很顧家,但始終不能保證每天都回府,這也是身爲高官家眷的無奈,家裡的女人倒也沒覺得如何。

當天到沈溪府宅拜訪的人不少,不但樑儲、李鐩來過,楊廷和跟靳貴也去過,均被告知沈溪不在府上,而當天沈溪又沒出現在兵部和吏部衙門,使得外人無從尋找。

平常時候大臣消失不見算是一件大事,但在如今這光景下,皇帝不問朝事,甚至連大臣的死活都不顧,京城官員當差也只能按部就班,由各衙門部堂來監督。

像沈溪這樣身爲兩部尚書的,已沒人能管束,他去何處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下落也就成迷。

楊廷和黃昏時又往吏部、兵部衙門還有沈府走了一趟,依然沒找到沈溪,不由擔心起來。

他沒有迴文淵閣,先去了謝遷在長安街的小院,雖然謝遷不在但這裡已然成爲文官聯絡之所,此時正在這裡等候消息的包括刑部尚書張子麟和大理寺卿張綸、都察院左都御史洪鐘等人。

“介夫,之厚那邊可有對策?”

洪鐘見楊廷和到來,趕緊出來迎接,上前問道。

楊廷和搖搖頭,面色中帶着少許擔憂,道:“今日各衙門都找遍了,之厚不在,到他府上也說沒在家。”

張綸等人都很驚奇,作爲朝中重量級人物的沈溪居然會“失蹤”?本來謝遷病休後很多事只有由沈溪來做,結果沈溪也不在,使得文官集團陷入無人領導的尷尬境地,就算有事要跟皇帝上呈,都沒恰當的人選。

洪鐘嘆息:“這人好端端的怎麼可能失蹤?之厚是故意閉門不出吧?昨日的事情,的確讓人心寒,好在不似劉瑾當政時那般胡作非爲,陛下只不過是派人……”

本來洪鐘想要爲正德皇帝辯解兩句,但看到楊廷和鐵青的臉色後,頓時緘口不言。

到底不是切膚之痛,洪鐘實在難以理解昨日楊廷和跟謝遷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楊廷和能撐下來是因爲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文官中算不得真正的領袖,面子丟了就丟了,但謝遷就不一樣了,三朝元老且還是先帝親自任命的顧命大臣,遭遇這種粗暴的對待後馬上就撐不住了,感覺前半生所有的付出都不值得。

楊廷和道:“我已經給沈家留了口信,無論如何之厚都會看到,若他有心爲朝廷做點實事,想來會主動去豹房勸說陛下。”

“光靠規勸,怕也無濟於事。”

洪鐘嘆了口氣道,“陛下明顯一意孤行,說什麼便是什麼,咱當臣子的能做何?有些事還是泰然處之爲好,何必跟陛下斤斤計較?”

楊廷和打量着洪鐘:“就算陛下不肯跟臣子商議,難道我們就不該去規勸?如今能面聖的人寥寥無幾,此時之厚不勇於承擔重任,挽狂瀾於既倒,更待何時?”

這話說出來,有點喝斥的意思,不過洪鐘卻沒跟楊廷和多計較,擺擺手道:“消消氣,介夫,有事咱們還是多商議爲妥。謝老不在,之厚也不在,現在都聽從你的吩咐,旁人可以亂但你卻亂不得。”

楊廷和在朝中聲望很高,但讓他主持大局,卻顯得底氣不足。

謝遷的強勢讓楊廷和平時少有用武之地,除此之外朝中還有個風頭正勁的沈溪,楊廷和自知在對付沈溪上或許能出謀劃策,讓一些人跟隨自己的腳步,但要出頭跟皇帝對抗,卻顯得自不量力。

首先楊廷和沒資格面聖,再者就算他去豹房,對於皇帝的威懾力也遠不如謝遷或者沈溪。

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決定了朝臣在朝中的真實定位,因此楊廷和就算對沈溪有成見,也不得不承認,謝遷病倒後朝中最有話語權的人除了沈溪再無他人。

……

……

夜幕降臨,豹房花廳。

朱厚照睡醒後,將張苑、小擰子和江彬叫到面前,問詢有沒有緊要事情上報。

張苑昨夜在豹房外吹了半宿冷風,後半夜在豹房偏院一間屋子睡到天亮,到辰時二刻聽說謝遷和楊廷和早就離去,這纔出豹房回府休息,下午醒轉他沒去司禮監問明情況,此時面對皇帝的問詢,有些頭大。

不過他深諳應付皇帝的方法,沒有絲毫猶豫便滔滔不絕出口,將他了解到的一些情況糅合在一起,重新編撰一番,說得那叫一個頭頭是道,中間提到謝遷回府後咯血,臥榻在牀之事。

朱厚照聽了張苑的奏稟後,臉色稍微有所不悅,視線落到江彬身上,質問:“朕只是讓你把謝閣老和楊大學士送回府,怎鬧出這麼多事來?還讓謝閣老病倒了?”

江彬心裡有些發怵,昨日他出去趕人的時候還覺得異常痛快……當朝首輔又如何,內閣大學士又怎樣,通通都在他面前吃癟。

但現在皇帝明顯有事後問責的意思。

張苑道:“陛下,或許是謝閣老一時想不開吧,不一定是江大人的過錯。”

說話間,張苑往江彬身上看了一眼,大概是警告江彬咱聯起手來別相互拆臺。

江彬沒回答,倒是朱厚照好像明白什麼,點頭道:“也是,以前謝閣老就喜歡沒事跟朕較勁兒,這次他來勸說朕,不讓朕從京營調兵,分明是在跟朕過意不去,朕不應允,哪怕是他自己回家,也非要說自個兒生病了不上朝辦事。不過以現在朝廷一片安定的情況,他在不在朝沒什麼區別,只要沈先生在便可。”

張苑又道:“陛下,聽說今日沈大人沒到衙門應卯,好像也未在府中。”

朱厚照一怔:“怎麼回事?這是一起病了?沈先生莫非是跟謝閣老聯起手來跟朕作對?”

小擰子趕緊解釋:“陛下,沈大人公務繁忙,走的衙門又多,或許旁人不知他在哪個衙門呢?張公公,對於沈大人的情況,你可不能在陛下面前亂說。”

“也對。”

朱厚照就像沒主見一般,聽到哪兒是哪兒,釋然地點了點頭,“沈尚書現在公事那麼多,在哪裡處理都一樣,而且各衙門間也不能指望他一個人全處理好,不是還有侍郎和下屬?今天還有什麼重要事上奏嗎?”

這可把張苑給難住了,張苑沒去過司禮監,對於司禮監內是否有新奏疏完全不瞭解,只能道:“陛下,應該是沒有。”

“那就行了。”

朱厚照一擺手,“朕不想節外生枝,既然謝閣老病倒了,朕就給他假期,再派人送些慰問品過去,總歸盡到朕的心意便可。內閣還有三個大學士,應該不會荒怠政務。最後,派人送一千兩銀子到沈家……”

在場三人都不太明白,爲何謝遷生病要給沈溪送銀子。

“從京營抽調兵馬南下平叛,準備如何了?”朱厚照最後有些漫不經心地問道。

張苑回道:“已跟五軍都督府確認過,調撥六千兵馬出京南下,只是在領兵人選上……”

朱厚照想了想,道:“朕記得西北有個將軍統領騎兵挺厲害的,叫什麼來着?”

張苑回道:“陛下,是否是小王將軍?”

“不是他。”

朱厚照道,“小王將軍是沈先生心腹,讓小王將軍去除非讓沈先生親自領兵,否則別人會怪朕不講規矩。”

三人不太明白,爲何不任用沈溪,就不能調王陵之。

小擰子提醒道:“應該是林恆林將軍吧?好像他也是沈大人一手栽培和提拔的能人。”

“對,就是林恆。”

朱厚照點頭,“宣府時,朕就聽說他指揮調度很有本事,當時朕就想好好用他,結果韃子早早撤退失去機會……這次趁着中原平息叛亂,讓他領兵試試,這六千人馬就交由他統領。”

“是。”張苑領命。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站起身道:“這些事你們一定要辦好,沒緊急情況別來打擾朕,如果豹房門口再有人前來鬧事,直接把人趕走便可……不過如果是沈先生來,直接讓他來見朕。你們都去辦自己的事吧,朕先去用膳了。”

……

……

謝遷生病,朝中人看來天都快塌了,但朱厚照完全沒當回事。

隨着出兵之事匆忙定下,江彬跟着皇帝往內院去了,小擰子和張苑則出來,二人走在一起,卻都沉默不語,一看就知道相互間隔閡很深。

“小擰子,陛下這幾天可好?”張苑打破沉默問道。

小擰子白了張苑一眼:“陛下龍體如何,莫非你沒看到?需要問咱家?”

張苑陰測測一笑:“你人不大,火氣卻不小……誰惹着你了?”

小擰子毫不客氣:“當然是張公公你……說好一起對付江彬,怎麼,現在看到江彬深得陛下寵信,開始調轉槍口,準備先把咱家給拉下馬來?”

“呵呵,小擰子,咱可是東宮故人,我對付你有何好處?”

張苑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要對付江彬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看看現在,江彬連謝閣老都得罪了,也就是說江彬在朝中已完全不得人心,只有陛下看得起他,爲他撐腰……若有一天他惹怒陛下,沒人幫忙求情,豈非立即會被髮配甚至賜死?”

小擰子皺眉:“剛纔是誰在替江彬說話?”

張苑道:“咱家可沒替誰說話,不過是說了句公道話而已,誰都知道謝閣老對陛下有怨言,咱家那麼說不過是順着陛下的意思,而非有意替江彬解圍。”

“哼哼。”

小擰子冷笑一下,沒有反駁,但其實心裡的意見依然很大。

張苑笑道:“沈大人現在拒不出面,看來是要坐視陛下跟謝閣老間矛盾加劇,或許沈大人是想謝閣老早些致仕……”

“不可能。”

小擰子堅定地道,“沈大人不是這樣的人。”

張苑神色間滿是不屑:“朝中誰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博弈?難道沈大人就是聖人?謝閣老給他帶來多少麻煩,連咱家這個局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他難道就不會生氣甚至反擊?看着吧,這次謝閣老很可會上疏請骸骨……聽說病得不輕。”

小擰子非常生氣,但隱忍不發,沒接張苑的話。

張苑打了個哈哈:“總歸現在正值江彬得寵,咱們要小心一點,他在陛下面前隨便說句話,都能影響到咱們的前程,這個節骨眼兒上,自己千萬別起內訌,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除非你想跟劉瑾一個下場。”

“你纔是司禮監掌印,怎麼聽都是在說你自己吧?”小擰子反駁道。

張苑扁扁嘴,道:“誰也別嚇唬誰,咱們都是同一根繩上的螞蚱,誰的情況更好?現在趕緊讓謝閣老回朝,或者是讓沈大人出來主持大局……咱們這些做奴才的最多在陛下跟前吹吹耳邊風,別的事可就無能爲力了。”

小擰子皺眉打量張苑,心想:“我是無能爲力,但你張苑在我面前自謙什麼?你可是內相!你莫非是想說,準備佔着茅坑不拉屎?”

張苑最後又感慨一句:“咱家這就試着去沈府拜會一下,看看是否能見到沈大人,或許他會有什麼好提議……告辭。”

……

……

“真活見鬼了。”

小擰子望着張苑的背影,表情極爲複雜。

他晚上不能出豹房,最多是到前院透口氣,因爲隨時可能會被皇帝傳召。

帶着滿肚子疑問,小擰子決定去見麗妃。

麗妃正在梳妝打扮,這段時間她比小擰子有更多面聖的機會,小擰子在自個兒最擅長的方面也敗給了麗妃。

“陛下說要給沈府送銀子?這有什麼難理解的嗎?”

麗妃聽了小擰子的講述後,神色淡然,繼續對着鏡子整理秀髮,“謝閣老撂挑子,朝事自然要有人擔着,陛下現在除了信任江彬外,也就信任沈之厚了吧?連你小擰子和張苑都要靠邊站。”

小擰子想了想,點頭道:“是這麼個理兒!”

麗妃將髮釵戴好,站起身面對小擰子,看起來容光煥發,小擰子趕緊恭維:“娘娘今日真漂亮。”

“還用得着你來說?”

麗妃得意地揚了揚下巴,“本宮一向如此。倒是你這小子,嘴巴何時學得跟那些小太監一般甜了?”

小擰子笑道:“小人乃是實話實說。”

麗妃點頭:“你算是會說話,看在你嘴這麼甜的份兒上,給你個忠告:估摸沈之厚要學謝閣老稱病不出,跟年前一樣,陛下必會擔心不已,下一步就是沈之厚權傾朝野時。該怎麼辦,不用本宮詳說了吧?”

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