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

這女子算不上美貌,身上有股大家閨秀的氣質。進到酒肆裡面,儘管她想收斂一下,但仍舊掩不住她臉上的焦慮之色。

女子忙亂無措,似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不認識的江湖術士身上,就算冒雨,也要從船上下來,找到人把事情問清楚。

“往北去,這是個大概的方向,其實……還是往京城去好,小姐在京城是否有親眷?讓他們幫忙打探一下,或許有消息……”

老許頭的話並未有太多建設性,但對於這找尋父親的女子來說,卻無異於指路明燈。

沈溪搖了搖頭,繼續往城西自家藥鋪方向而去。

路上他也在想那女子的事情:“這女子的父親或已爲朝廷秘密拘捕,就算她能找到又如何,生死都未可知,豈不是讓她空歡喜一場?”

終於回到家中,沈溪進到藥鋪,因爲外面下雨,藥鋪裡沒一個客人。

謝韻兒正在跟周氏交談,見到沈溪進來,周氏的罵聲先至:“越來越沒規矩了,以前出去還知道先跟老孃打個招呼,現在倒好,找個人回來知會一聲就跑了?”

沈溪一臉無奈:“娘,不是我主動要去的,是蘇公子那些人非要拉我去遊船河。”

周氏本來還要罵,但突然想起什麼,好奇問道:“憨娃兒,你先給娘說清楚,啥是遊船河?”

謝韻兒抿嘴一笑,主動跟周氏解釋。

等周氏知道是怎麼回事,不屑地擺擺手:“遊船河有甚趣味?在船上晃晃蕩蕩的,還真不如站在地上來得安穩。憨娃兒,進去讀書,明天去學塾,這次考試完,就等明年考秀才了,知道嗎?”

沈溪拿起後堂的傘,冒着小雨回到家中,兀自在想關於那尋找父親的官家女子的事。

這女子的父親,就算被拘捕也應該尚未定罪,否則其家眷會被髮配流放,亦或者本身這官員身後有些背景,朝廷不想把事情張揚開。

林黛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她的父親被錦衣衛拘捕,連家眷也要跟着顛沛流離。

大雨一連下了幾日。

這幾天時間,沈溪最初還去學塾上課,但後面雨水太多學塾屋頂開始漏雨,馮話齊只能讓學生回家自習。

因爲大雨連綿不絕,府城沿街的店面基本關門歇業,藥鋪雖然半開門營業,但生意很清淡,偶爾患了急病的人才會前來問藥,周氏和謝韻兒更多時候是坐下來嘮嗑。

但惠娘仍舊不得清閒,既要處理商會的事情,又要跟官府接洽,商討在周邊府縣開銀號和商會分館的細節。

隨着降雨連綿不絕,汀江水位暴漲,沿江下游已有府縣遭災。

本來汀州府城周圍的河段還算太平,可大雨一直下,官府那邊開始召集人手去河邊抗洪救災,連帶商會也跟着出錢出力。

以前官府有什麼事,首先想到的是向士紳納捐,可隨着汀州府商會崛起,官府好像找到一條更爲便捷的門路。

官府找人加修堤壩,需要用到大批沙土包,還要找人挖掘搬運,商會這邊有閒着的力夫,官府就直接調用人手,也不給工錢,直接讓商會自理。

府衙爲抗洪,獅子大開口一下子便向商會索要兩千兩銀子,同時還從城中士紳手中敲詐了一千多兩,合計三千多兩銀子。

商會盈利雖然豐厚,但突然要拿兩千兩銀子出來,還是有些吃不消。

惠娘幾天都焦頭爛額,一方面是爲連降暴雨水旱兩路交通基本陷入停滯而着急,更主要的,她要籌措這筆兩千兩銀子的額外支出。

“……官府這是要我們的命啊。要不……咱乾脆把商會解散得了,成天受氣都不夠,這些官老爺只要張張嘴,我們就要東奔西跑,卻沒見官差有幾個到河堤上去的,倒是走各家催捐走得勤快。”

周氏臉上帶着慍色。

商會要出兩千兩,但由於購買地產和辦學塾、船行和車馬行,商會賬上的活動資金如今只有兩千多兩,接下來要支付沙土袋的費用和發下面力夫的工錢,再加上車馬行和船行的日常運營,這筆銀子不敢動太多。

但若要向商會內部納捐,各家商鋪掌櫃又百般推諉。

本來城裡出事,一家最多給個幾錢或者一二兩銀子就行了,現在倒好,商會成立,在天災人禍的時候反倒讓商會出大頭,許多人都憤憤不平。在他們看來,既然麻煩是惠娘這個商會會長惹出來的,就要惠娘自己承擔,大頭也應該由惠娘來出。

這充分說明了商會的性質,可以共富貴但不可以共患難。有錢一起賺,有災禍之時,一個比一個撇得清。

謝韻兒倒沒什麼抱怨,畢竟她在商會尤其是銀號沒有股份。她輕聲問道:“姐姐決定如何處理?”

惠娘嘆道:“我準備……從銀號拿出一千二百兩銀子,暫時填補這空缺。到府城這兩年,的確是賺了些錢,就當是回饋於民。”

沈溪在旁邊冷笑:“我看不是回饋於民,是回饋那些貪官污吏吧?”

“算上我一份。”周氏嘴上抱怨,此時她卻沒含糊。

眼前是天災,官府沒銀子,要向民間納捐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在於官府卻藉此機會斂財。

高明城雖然治理地方沒有什麼惡名,但他可不是什麼清官,否則高明城哪裡有銀子去打點關係,爲他繼續當官鋪路?

從高崇的出手闊綽沈溪也能察覺端倪,一個知府,年俸不過百兩,他孫子去一趟教坊司,隨便出手就是十兩,說他是清官那就有鬼了。

這年頭,官員要斂財,主要來自於受賄和下級的孝敬,以及地方士紳和商賈的進貢,再包括遇到事情後,一些有求於官府的人送出的禮金。

若要從貪污上入手,基本是從庫房開刀,官府每年從城中大小倉庫貪墨的糧食和物資,那是一筆極爲龐大的數字,朝廷爲了應對災荒佈置在地方的倉庫,成爲蛀蟲們重點蠶食的目標。

眼下高明城藉着天災貪墨一筆,而後他要卸任,倉房要補庫,他還會貪上一筆……到時候高明城會以這幾年汀州府“天災人禍不斷”的名義,跟商會和城中士紳伸手要錢補庫,這其中有很多潛規則和貓膩。

上一任遷離後庫房留下來的,根本就是筆爛賬,要下一任去填補,而下一任會以此爲理由,伸手跟地方要錢,再把朝廷撥下來的物資悉數變賣,隨後又將留虧空給下一任。

周而復始,就算朝廷知道下面有這麼多弊端,想改革也很困難,主要是朝廷缺少改革的勇氣和魄力。

惠娘聽到沈溪的話,臉上帶着幾分無助:“就算明知官府會中飽私囊又如何?商人處在社會的底層,官府就是天,只希望沿江的百姓不會有事……”

惠娘宅心仁厚,明知道這次要被人宰,她也咬牙認了。

這讓沈溪深刻地認識到,在官本位社會中,家裡有個當官的到底有多重要。若他將來真的可以科舉進仕,哪怕只是個沒有實權的虛官,地方官府也要忌憚幾分,誰敢張嘴就跟商會要錢?

最後惠娘自己認虧,從銀號徵調了一千多兩銀子,加上商會衆家籌措出來的銀子,一共是兩千兩。

本來惠娘急着把銀子送去官府,沈溪卻有不同的意見:

“……姨,你這麼一次性就把銀子交齊,官府那邊一看咱出銀子這麼爽快,肯定會以各種理由繼續討要。我們即便要送,也只能分批送過去,最好每次數量都不統一,而且不是整數,其間既有散碎銀子又有銅板,這樣官府纔會覺得,我們是東拼西湊拼了命才勉強湊齊銀子,他們以後纔不會再刁難。”

惠娘覺得沈溪這話很有道理。

其實官府雖然知道商會賺錢,但非經商之人,並不知各行各業盈利幾何。

在高明城那些人看來,就算商會再賺錢,能賺多少?估摸高明城的幕僚也給他仔細算過一筆賬,商會能盈利多少,讓他開口討要,最好是將商會盈利的四五成撈到手,這樣高明城既有治理洪水的“政績”,還能撈到錢,可謂一舉兩得。

但那些當官的人想不到,商會在這一年多時間裡,盈利相當豐厚。光是銀號,在放貸差不多一年後,總股本就從最初的三千兩擴大到了一萬兩,而每一股,都能盈利十成以上。以惠娘和周氏在銀號中的五成股份,這一年時間裡就淨賺五千多兩銀子。

這還不算因爲壟斷而產生的印刷作坊和藥廠的盈利。

銀號既是銀錢和銅板兌換的錢鋪,同樣還擁有當鋪以及現代銀行的一些功能。

在利滾利的情況下,銀號所賺取的錢是非常豐厚的。若把下面放貸出去的銀子都收回來,惠娘已經差不多可以算是汀州府的首富,而從她開始經營商會,到而今,前後不到三年時間。

官府那邊,如同沈溪所料想的一樣,送去的銀子,只有少部分被拿來修築堤壩和賑濟災民,更多的部分是爲官府中人貪墨。

本來若這場雨就這麼過去,高明城和他的那一衆屬官,的確可以皆大歡喜。

偏偏天不遂人願,就在汀州府城周邊雨陸續停了之後,汀江上游的武夷山地區暴雨驟降,隨着山洪暴發,汀江水位不降反升。

又過了兩三天,降雨再次光臨汀州全境,河水在幾天時間內就氾濫成災,別說是城外的農田和村莊了,就連汀州府城也遭了災,大水涌入城中,水位從最初的過膝,到後面過腰,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

高明城這下徹底慌了。

他本來覺得,這場大水是上天賜給他的禮物,讓他臨卸任之前既得到政績,利於他繼續擇地當官,而且還大大地撈了一筆。

未曾想,這場水災來得太過猛烈,幾乎斷送了他的仕途夢。

**************

ps:隆重推薦好友靜夜寄思新書《仙界歸來》(書號:1003374314):仙界一代通天巨擘魂飛魄散,一縷魂魄迴歸到地球上原本的身體之中,唐修驚訝地發現仙界過去了一萬年,地球上纔過去了一年時間。

鏈接:

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五七三章 林黛進門(第九更)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敵(第三更)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