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

張永說的事情,讓沈溪產生一定顧慮。

“……張永的看法或許不是孤立的,許多人或許也會有同樣的想法,一旦傳到陛下耳中,必心生疑慮。本來陛下對出兵之事就沒多少決心,受此影響肯定會越發謹慎,出兵速度也就越慢,到那時我這路人馬恐怕真會成爲孤軍……”

就在沈溪想事情的時候,雲柳回來了,帶來了塞外韃靼人的動向。

“大人到大同後,韃子主動避開了大同關隘,把注意力放到了三邊、偏關和宣府一線,多處邊塞均受到韃靼騎兵襲擾。到目前位置,各邊塞尚未有淪陷或傷亡的消息傳來,也未有戰功上奏,這意味着沒有斬殺或者俘虜韃靼人的情況,故此也就無法獲悉有用的情報。”

沈溪笑了笑:“指望韃靼人給我們提供情報不太現實,我估計襲擾邊塞的是韃靼王庭派出的偵騎,數量不多,目的是刺探大明的虛實,許多消息甚至可能是我戍邊將領虛報……在沒有確定大明進攻路線之前,韃靼人不太可能會大舉用兵。”

雲柳道:“大人還是按照之前的出兵計劃行動?”

“當然。”

沈溪毫不猶豫地道,“定下來的東西就不要輕易改動,這次上奏給陛下的奏疏中,行軍路程和每天行進速度都已列好,一切按部就班執行即可……如果這樣還不能成功,那隻能說大明不配享有勝利的果實。”

“大人是否預期太高了點兒呢?以卑職查到的情況看,三邊、偏關以及宣府都沒有兵馬調動的跡象,似乎都在等候陛下的聖旨……就算以最快的速度傳達,陛下的聖旨怕也要等十天半月才能傳到偏關以及三邊,那時各路人馬再集結……可能會導致各部脫節嚴重,進退失據……”雲柳擔心地道。

沈溪一擡手:“這個問題你不需要考慮,辦好分內的差事,查清楚我軍行進路線上韃子動向即可。”

“是。”雲柳俯首領命。

……

……

大同巡撫衙門,崔巖收到宣府巡撫楊武的信函,密切關注沈溪的動向。

楊武跟崔巖關係莫逆,兩人是商定共同進退的“盟友”,這次投奔張苑,也是楊武一力促成。

“大人,聽說沈大人已準備領兵出塞,這幾天他麾下兵馬調動頻繁,還大肆從民間蒐集馱馬,一萬多人的隊伍居然裝備了三萬餘匹牲口,從他們籌備乾糧的情況看,初十前應該就會出兵……”

巡撫衙門專管錢糧的師爺前來奏稟。

崔巖氣鼓鼓地道:“如果不是那臭女人突然失蹤,何至於事到臨頭連個能探聽消息的人都沒有?今日聖旨到達大同,沈之厚在北校場召集將領開會,估摸着就是商討如何回覆陛下……之前沈之厚確實打算初九出兵,不過現在陛下突然來信詢問計劃,可能會臨時調整,提前或者延後都有可能。”

師爺聽到後有些詫異,請示道:“大人可有針對性地做出安排?”

“怎麼個安排法?你能跟沈之厚這樣蠻橫無禮的人鬥?他乃是當今帝師,又是此番用兵的三軍副帥,誰能鬥得過他?”崔巖黑着臉說道,“之前本官已嘗試過,此人油鹽不進,非常不好相處,所以才把寶壓到司禮監張公公身上……所以還是看張公公如何決斷吧!”

師爺一臉擔憂:“大人,就怕這位沈大人臨走前會整出什麼幺蛾子來……在下查過沈大人的爲官履歷,在百姓中固然是有口皆碑,走到哪裡都能造福一方,有萬家生佛之美譽,但在貪官污吏眼中卻跟活閻羅無異,有多名布政使、知府落馬甚至被他當場斬殺的例子,就怕大人您……”

崔巖怒目相向:“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指責本官是貪官污吏?”

“小人絕無此意。”

師爺傻眼了,直接跪在地上,“小人只是想說,這位沈大人對政敵從來都不會心慈手軟,現在他或許忌憚大人手上的權力,隱忍不發,但不代表他臨走前不會來個雷霆萬鈞,拿大人的人頭來祭旗。”

“砰!”

崔巖擡起一腳就踹在師爺身上,將其踢了個仰八叉,隨即破口大罵:“本官是讓你有話直說,但也沒讓你胡說八道,沈之厚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取本官人頭祭旗?虧你想的出來,他就不怕引發大同內亂?再者,本官在巡撫衙門不出去,看他怎麼殺!”

師爺翻身跪在地上,不敢再出言亂揣測。

崔巖仔細思索,慢慢冷靜下來,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那沈之厚行事素來沒有章法可循,萬一他蓄意吊着本官,讓本官放鬆戒備,然後暴起發難……嘶!最好能多派些人手盯着他,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本官也可預作防備……可惜啊,有了之前的事情,再想派人安插在他身邊獲取情報沒那麼容易了。”

“小人定會妥善安排。”

師爺恭敬地道,“小人會努力嘗試拉攏沈大人身邊的人……就算沈大人軍令再嚴,還是有人偷跑出來,尤其那些中上層軍官,兜裡有錢,時常光顧城中花街柳巷,卑職可以賄賂這些人,從他們口中探知消息!”

“罷了,本官尚不需要這種手段,你只管派人盯着他的臨時行轅便可,再就是向外透露,本官染病在身,亟需靜養,從今日起不再見客。等沈之厚走了,本官再出面,派人接管城防。”崔巖說完,徑直往內堂而去。

……

……

崔巖怕了。

但凡瞭解沈溪品性的人,都知道這是個眼裡容不下沙子的主,這也是崔巖和楊武等人從開始就不敢真心投靠沈溪的根本原因所在。

官做到督撫這個份兒上,上升空間已經很窄了,需要顧慮的地方很多,沈溪明顯不想當權臣,如此也就不會結黨營私,很容易把他們這些有污點的官員拿來當祭品。

還有就是戰爭結束後沈溪這樣的權臣是否還能得到皇帝的器重,存在巨大的疑問。兔死狗烹的例子太多,沒人願意把身家性命壓在一個職務經常變動的文官身上,反倒是得寵的宦官有着近水樓臺的優勢,往往可以執掌權柄很久,因此投靠宦官更容易讓自己進入權力核心。

此時三邊總督衙門,有一人也對沈溪投以高度的關注……正是內閣首輔謝遷!

謝遷到延綏後,天天拉着王瓊詢問軍政事務,交換意見。

因爲謝遷地位和資歷太高,王瓊不管怎樣都要賣他個面子,所以更多的時候都是謝遷在說,王瓊傾聽。

“……如果宣府那邊遲遲不下聖旨,出兵之事可能會延緩,之前朝廷制定的作戰方略中,延綏兵馬只是配合行動,不宜過早出兵……”

謝遷說來說去都在強調一點,就是沒有皇命一定不能草率用兵,就算沈溪發來調令,三邊兵馬也不能動。

本身沈溪作爲兵部尚書,又是此次大戰的副帥,理論上可以調動一切兵馬,不過現在有三邊總制存在,也就是說,兵部很難越過督撫衙門調動三邊兵馬。

謝遷正是看到這一點,不斷給王瓊施壓,確保王瓊跟他站在一道。

王瓊畢竟不是鴿派,他跟沈溪一樣主戰,之前到京城拜會時,便爲沈溪的見識折服,二人一致認爲,達延部完成統一草原的大業前的這段時間是平息大明北部邊患的最好時機,如果拖延下去,等草原部族擰成一股繩,從此以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九邊之地都將不得安寧,會慢慢透支大明的生命力。

王瓊道:“若沈尚書那邊遭遇麻煩,諸如軍情傳達不通暢,亦或者陛下跟前有奸人阻撓導致聖旨遲遲不達,更有甚者沈尚書領兵出塞後孤立無援被韃靼兵馬合圍,又當如何?”

謝遷想了下,搖頭道:“不可能,旁人不瞭解沈之厚,難道老夫還勘不破他?沈之厚做事一向會爲自己留下餘地,怎麼都能安全脫身……退一步說,如果宣府那邊真有什麼麻煩,陛下被奸人阻斷信息,沈之厚也大可延遲出兵,從長計議嘛……”

王瓊苦笑一下,心想:“自打謝閣老來了榆林,我這個三邊總制就被架空了,如此一來真遇到什麼事情,豈不是我麾下兵馬都要聽從謝閣老指揮?不過等到要揹負責任時,那就輪到我來扛了,誰叫我身在其位呢?”

王瓊心中滿是悲哀,胡思亂想良久,再看向謝遷時,發現首輔大人正在皺眉思考什麼事情,臉色陰晴不定,不由揣測謝遷還是割捨不下與沈溪的情感,不管怎麼說,沈溪是他的嫡孫女婿,又曾是指定的衣鉢傳人,真要出了什麼事,謝遷還是會傷心難過。

……

……

張苑於五月初三收到沈溪上疏。

令他意外的是,沈溪對出兵日期進行了調整,比之前延後了兩日,但差別似乎不是很大。

張苑馬上叫來臧賢,準備按計劃行事。

臧賢依然很爲難:“張公公,這奏疏上所列時日,距今也不是很長時間,您大可通過另外一些方式延滯陛下出兵,爲何一定要篡改公文呢?此事若爲陛下知曉,怕是您老不好收場吧!”

張苑怒道:“咱家做事,不用你來教,你只管找人來把奏疏日期改過,今晚我便準備呈遞到陛下跟前。”

臧賢心中叫苦不迭,卻只能依言處置,因爲不是全篇幅修改,再加上張苑已找來沈溪以前的書函作參考,修改幾個簡單的字並不太難。

請來金石大家精心修撰後,臧賢又把奏疏交給張苑過目。張苑過目後非常滿意,連連點頭:“果真如咱家期望的那般,很好很好。”

臧賢提醒道:“張公公面聖後,一定不要在主要節點上說錯……”爲求穩妥,臧賢特意教了張苑一番說辭,張苑牢記後便匆忙去見皇帝,抵達行宮才知道朱厚照這會兒不在。

“什麼?陛下不在行宮,難道回京城去了?又或者陛下先一步領兵出征?”

最初張苑以爲是錢寧搗鬼,阻撓他見駕,但經過值守侍衛和聞訊趕來的行宮管事太監解釋後,張苑才知道朱厚照此前已連續三日出宮,其中兩日深夜後歸來,另一日則徹夜不歸,天亮後纔回行宮來睡覺。

張苑一陣驚愕,此事他未提前獲悉,這些日子光顧着去算計沈溪,不想身邊竟出了這等變故。

問明白事情始末後,張苑終於知道原來是麗妃、小擰子陪同朱厚照出的行宮,連錢寧也沒份隨駕,張苑心道:

“只要不是錢寧那狗東西在背後作梗就好,陛下可能只是貪玩好耍,想出行宮走走看看,也可能是想光顧城中煙花之所……可惜咱家現在已不能光顧那種地方,不然有權有勢,誰不想去?”

張苑心中帶有極大的遺憾,到底他曾是個正常男人,成年後才淨身,這對他身心的打擊不小,情緒和性格的變動也很大。

張苑問道:“陛下具體去了何處?誰知曉?”

侍衛回道:“回張公公,陛下不允小人等跟着,能隨駕的只有那麼幾個侍衛,都是錢指揮使安排,您想知道的話何不去問問錢指揮使本人……”

張苑大急,心想:“本以爲跟錢寧無關,現在看來,似乎跟他難脫干係啊。”

顧不上別的,張苑連忙找人問詢朱厚照下落,很快便打探到確鑿的消息。

果不其然,朱厚照去了城中秦樓楚館。

對於宣府這樣的九邊錢糧重地而言,有花街柳巷並不奇怪。而且與其他地方不同,九邊的煙花之所全受教坊司節制……就算大明沒有明確的勞軍制度,但邊疆重地爲解決士兵生理需求,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跟士兵有關的產業。

朱厚照此番去的不是普通士兵平時光臨的私娼館,而是富紳貴胄流連的教坊司和高檔秦樓,之前錢寧和張苑等人爲了給朱厚照送女人,從這些地方精挑細選過,但顧及皇帝的人身安全,那些出身不好又或者品行不端、性子剛烈的都不敢選取。

朱厚照在行宮待久了,想自己出來找樂子,於是麗妃和小擰子便請熟悉本地情況的江彬來安排,江彬聽說能爲皇帝賣命,哪裡還不傾盡全力?很快便從大同、太原等地挑選了一批女人回來。

朱厚照以爲全是秦樓裡的姑娘,置身其中很快發現這裡的玩法跟行宮或者豹房不同。朱厚照平時見過的女人多不勝數,但這些女人基本都知道朱厚照身份,伺候起來小心翼翼,就算拿出一點才學和本事,也僅限於場面上的客套和應付。

但在行宮外情況就不同了,姑娘們完全不知朱厚照身份,以爲是尋常富家子弟,把朱厚照當作“凱子”,而這些女人對付凱子很有一套,一些犯禁的玩法也能拿到檯面上,再加上麗妃推波助瀾,使得朱厚照迅速淪陷,樂不思蜀。

當張苑帶着人來到宣府最有名的秦樓一條街時,不由皺眉,就算是戰時,這條街巷也非常熱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攤販的吆喝聲不絕於耳。

張苑皺眉:“這是什麼鬼地方?陛下怎麼可能會這等污穢之所?”

臧賢在旁道:“公公,小人已經調查清楚了,陛下就在那棟紅色的樓宇裡……您看街上來回閒逛的那些身着便服的侍衛便知曉。”

張苑仔細看了過去,果然在人羣中發現一些形跡可疑之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來閒逛,他們目光炯炯有神,神情嚴肅,就算不時有龜公上前搭訕,也不爲所動,而張苑的到來迅速吸引了這些人的注意,似乎是認出了張苑的身份,神情變得古怪起來。

張苑長噓口氣,道:“那還等什麼?現在就去面聖吧!”

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一一四七章 何至如此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