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

沈溪回了趟京城,卻沒有進家門。

事情也是在一天後,也即二月二十才爲沈家人所知,還是通過馬九和小玉夫妻轉告……馬九被準允回家省親,小玉旁敲側擊問出沈溪曾回城之事。

小玉本未想過消息會泄露出去,但奈何她把情況告之謝韻兒後,很快便在沈家傳開,連周氏也知道沈溪出城後又回城,氣得不輕。

周氏帶着一雙兒女上門,到兒媳也就是謝韻兒面前說閒話:“……憨娃兒愈發不像話了,回城也不到家裡看看?他不惦記爹孃,總該惦記妻兒老小吧?還是說他帶了兩個出去,便覺得剩下的不重要了……”

周氏想跟兒媳找尋同命相連的感覺,所以憤怒只針對沈溪,不是針對謝韻兒。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她和謝韻兒都是被沈溪冷落的可憐人。

謝韻兒沒好氣地道:“娘,你瞎想什麼呢?老爺在外一定有重要事情處理,而且他現在身體不太好,回不回來有什麼關係?家裡沒什麼事情,老爺不是還派人回來問過家裡的情況了麼?”

“派人回來,是小玉無意泄露的吧?”周氏的目光找尋小玉的身影,卻沒有任何發現,顯然有意避開了。

謝韻兒道:“不是小玉,老爺確實專門派人回來問過……您想啊,家裡如果有事,難道他會不知?娘,你別太操心了,過段時間他自然就會回來。”

周氏不滿地道:“你這一句一個老爺,娘聽了心裡不舒坦,他年歲纔多大就稱老爺?還是稱呼憨娃兒,要不你叫他夫君或者相公都行……咱孃兒倆還見外嗎?”

謝韻兒搖頭:“家裡規矩是怎樣便怎樣,娘不妨先回去,有事情兒媳會跟您說。”謝韻兒不太想接待周氏,如今沈溪不在家,婆媳間明爭暗鬥,周氏看起來潑辣,但她要對付謝韻兒並不容易。

如果謝韻兒是那種潑辣罵街的性格,周氏倒能舒心些,大不了對着吵,然後就有分出個結果。可這位沈家的女主人根本沒那麼大的脾氣,就算有也會藏着掖着,如此一來周氏難以找到謝韻兒痛腳,再加上還得巴結兒媳讓其輔佐自己兒子,以至於周氏的潑辣對謝韻兒完全無效。

“不走不走,今天咱孃兒倆坐下來好好說說,成天在家帶孩子,煩透了,兩個小傢伙一點兒都不讓人省心……”

周氏耍賴一般找來凳子,坐到了謝韻兒對面,準備好好訴一下苦。

謝韻兒沒有勉強,問道:“娘若是覺得小叔和小姑不好帶,不妨留在這裡,娘自行回去便可,兒媳幫您帶幾天。”

周氏愁眉苦臉道:“也不完全是因爲兩個熊孩子,還有他大伯大娘,這兩位一到京城就給爲娘找麻煩,你不知道他們現在每過幾天就會到我那裡,說是要給老大安排差事,他們也不想想他兒子是什麼德性,連個秀才都考不上,能做什麼大事?也就是給人當帳房的命……”

不知不覺,周氏開始數落起沈家人來,尤其是曾經欺負過她的大房中人,更是讓她看不過眼。

以前大房留在寧化,隔得老遠,見不着人,周氏自然而然沒什麼煩擾,但現在情況不同,寧化沈家已是過去式,沈家各房全都搬到京城來了,謝韻兒對大家族的事情管得很少,基本都是由周氏出面協調,讓周氏遭遇許多煩心事。

謝韻兒道:“老爺說過會給幾位叔伯安排差事,不過年後這些天,老爺要麼養傷,要麼忙於公務,根本沒騰出手來,等忙過這段時間吧,總不至於讓沈家人去軍中效力!老爺近來一直都忙着打理軍中事務,需要的全是有這方面特長的人……”

周氏沒好氣地道:“最好讓家裡那些好吃懶做的傢伙充軍,累死他們,才知道吾兒做事沒他們想象的那麼容易……他們以爲憨娃兒在衙門天天吃香喝辣,卻不知爲朝事東奔西走,這沒考學時經常能見到爹孃,中狀元后,娘想見他一面都難,這世道也是不公!”

謝韻兒微笑道:“總歸有得有失,娘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天下誰不羨慕娘,能生出狀元郎來,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誰稀罕他們的羨慕,娘只要一個能守在身邊,有孝心且懂事聽話的好孩子,但也別跟他弟弟一樣沒本事,整一個窩囊廢。”周氏仍舊在罵,這次沈運遭殃了,“也是他大哥鬧的,鄰里都說他大哥把弟弟的聰明給搶走了,不然一個娘生的,怎麼相差這麼大?一個能中狀元,人中龍鳳,另一個卻是條蟲!”

謝韻兒不由莞爾,她聽出來了,周氏這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一邊說不要求兒子有多大成就,一邊卻嫌棄二兒子不夠機靈。

謝韻兒心想:“就算要怪有人把十郎的聰明才智搶走,也不該怪到相公頭上,一起出生的亦兒不是責任更大?”

雖然謝韻兒心中有不同想法,但在周氏面前,她不會反駁,因爲她聽出來了,周氏嘴裡全都是牢騷,主動搭話引發對方興趣那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作爲一個賢妻良母,謝韻兒懂得如何當一個好兒媳,刻意避免點燃周氏這個炸藥桶,在處理家務事上基本能做到遊刃有餘,她仁智賢明,貞順節義,讓周氏找不到發作的機會。

“娘,時候不早,一起吃頓便飯吧,老爺不在家,我和小文每天沒什麼事情做,有娘在也熱鬧一些。”謝韻兒笑道。

“不是有娘熱鬧,而是多了兩個熊孩子,想清靜也難,唉!如果亦兒是男娃就好了,她那股機靈勁,什麼東西一學就會,跟她大哥一個樣……倒是她弟弟……唉!”周氏說到後面,又開始唉聲嘆氣起來。

……

……

飯飽後,沈亦兒拉着沈運出去玩,尹文因爲懷孕要回屋養胎,只有謝韻兒和周氏留在後堂休息。

就算謝韻兒是沈溪的正妻,一家主母,但爲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爲打發寂寞,也會做一些刺繡。午飯後她通常不睡午覺,而是留在後堂做刺繡。

周氏在旁看了一會兒,不時指點,最後感慨地道:“娘年輕那會兒,繡活也很好,十里八村誰不知道?真是便宜憨娃兒那不爭氣的老爹了。”

謝韻兒笑道:“娘年輕時必定風華絕代。”

“那當然。”

周氏顯得很自豪,“咱認識那會兒也不老嘛,你應該知道,這才過了幾年事情就大變樣,故人不在了,生活環境變好了,以前就在鄉村裡起早貪黑過日子,現在居然夜裡能點上幾座燭臺,把家裡照得透亮……嘖嘖,換作十多年前,誰能想到呢?”

謝韻兒臉上的笑容略微黯淡,因爲周氏提到故人,她不自覺便想起曾經跟她們親密如姐妹相互提攜的惠娘。

周氏道:“日子好過了,可事情也多了,憨娃兒還不能時常回家,你說他若是不當什麼朝官,做個清貴的公侯,是不是每天都能留在府上?”

“娘,這些話可不能隨便亂說。”

謝韻兒提醒道,“按照《大明律》,凡文官非有大功勳者不得封侯。老爺作爲文官一員,必須謹言慎行,否則就是僭越,會被人彈劾,丟官去職。文官通常只能當什麼少傅、太傅,或者掛什麼上柱國尊號……都不能世襲。”

“有這麼嚴重?沒事,我也就說說罷了,你別太往心裡去……不過你不也說了嗎?只要建立功勳便不在此例,如果憨娃兒領軍打贏韃子,出將入相,剷除大明宿敵,不就有機會封侯了?呵呵。”

周氏現在也知道收斂了,得罪皇帝之後,她明白有個當大官的兒子不盡都是好事,不能跟以前一樣隨便撒潑,因爲指不定府上來個什麼人就是皇帝王爺。

謝韻兒忽然想起什麼,問道:“對了,之前不是說六叔那邊有消息了麼?這次會試,他可有主動跟家裡聯絡?”

周氏搖頭:“沒見到人,四房還在找,誰知道去哪兒了?不過有福建舉子說看到他進了考場……想來也是,想六郎寒窗苦讀十數載,不考進士還能做何?難道去當個教書先生?舉人可都是官老爺,咱一門出兩個官老爺,旁人那叫一個羨慕……”

周氏廢話很多,謝韻兒沒太往心裡去,不過關於六郎沈運的事情她大概也明白了,那就是至今仍舊沒回沈家。

至於沈運是否知道沈家闔家到了京城不得而知,以沈家費盡心思找尋都不得,甚至連沈溪都不知行蹤,謝韻兒就明白沈運是有意躲避。

謝韻兒心道:“看來相公說的對,六叔這個人好勝心太強,應該不想受相公恩惠,想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上榜……但這年頭要考進士談何容易,難道一天不中,就一天不跟家裡人往來?他在外求學,從未考慮子嗣傳承,這算怎麼個說法?”

周氏道:“別人家裡的事情咱們不摻和,好兒媳,你可要把家事處置好,咱沈家要多添幾個男丁才行,你看爲娘我都有兩個兒子,你們到現在還沒給他生下第二個兒子,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如果不行的話只能讓他多納妾,不是還有曦兒麼,府上丫頭片子不有的是?她們沒一個能影響你正妻的位置……”

謝韻兒面色大囧:“娘,您在說什麼呢,兒媳知道分寸,不用您說也知道爲沈家香火興旺做貢獻。”

……

……

沈溪出城後,又是十天沒消息。

京城內以謝遷爲首的文官勢力似乎都淡忘了沈溪這個人,此時缺少錢糧供應的兵部衙門運轉正常,兩位侍郎陸完和王敞自如地處置公務,幾乎沒有任何政事積壓,至於背後是否有沈溪發力,無人知曉。

眼看已到二月底,大江南北已是春暖花開,北國京城也開始有了春的氣象。

朱厚照這些天玩得很盡興,在沒有沈溪管束的情況下,他幾乎天天出宮見蘇通和鄭謙,打得火熱,朱厚照如願以償交到兩位不知他身份的酒肉朋友。

眼看就要到會試放榜的時間,朱厚照本想把樑儲叫來問詢一下蘇通和鄭謙的考試情況,順帶賜二人進士出身,但考慮到可能涉及君王威嚴,又猶豫起來。

這天朱厚照又出來跟蘇通和鄭謙喝酒,蘇通在酒席上沒有問放官的事情,因爲這會兒沈溪杳無音訊,在他看來還是沈溪這個故友要靠譜些。

蘇通問道:“不知遲公子可有沈大人下落?沈大人說是出城養病,中間回京城一次,與我等暢飲,再之後……就沒消息了,莫不是沈大人那邊出了什麼變故,或者是去幫陛下做一些機密的事情遲遲未歸?”

朱厚照笑道:“別的事情我不知,但沈先生的事情,我卻清楚得很……你們算是問對人了。沈先生出城,是幫陛下練兵,你們也知道沈先生喜歡弄火器,這次他訓練的火器營應該算是大明立國以來實力最爲強勁的部隊,如果發揮正常的話,一百人的火器營,應該能抵擋一千韃靼兵馬……”

在蘇通和鄭謙面前,朱厚照老喜歡吹牛,他本來說的都是實話,但在蘇通和鄭謙看來不可信,畢竟他們不知朱厚照的真實身份。

朱厚照以“遲公子”的名義說出這些話,根本就不會被蘇通和鄭謙採信,二人對視一眼,覺得朱厚照這牛皮吹得有點大,畢竟藉着酒勁,二人平時也會吹牛,但尚未到朱厚照這麼誇張的地步。

鄭謙問道:“那沈大人幾時能回京?他乃兵部尚書,長時間不在衙門坐鎮……能行嗎?”

“對啊,遲公子,你不是說有沈大人的消息,他現在何處?可否給我們個準信?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明日出城去見見他。”蘇通心裡沒底。

他之前跟鄭謙說過,如果完全依靠“遲公子”給他們放官不現實,必須得找到沈溪這個真正的靠山,若沈溪長久不回,意味着二人不會得到任何官缺,就算有官缺他們也不會應下來,因爲只會是芝麻綠豆大的小官。

朱厚照思考一下,道:“我記得先生說是三月份回來,至於是中旬還是下旬給忘了,之前沈先生送回一封信報平安……擰管家,你可知道是什麼時候?”

朱厚照朝站在門口的小擰子呼喝着。

小擰子回過神來,道:“公子,小人不記得了。”

“沒用的東西,問你件事都記不得……兩位仁兄,你們不必多擔心,總之沈先生會及時趕回來,時間不會超出三月。”朱厚照笑着安慰,“你們不必把沈先生回來與否看得太過重要,距離會試放榜還有兩天,指不定你們就中了進士?到時候你們還要參加殿試,正好等到沈先生回來……哈哈。”

朱厚照的話,沒得到蘇通和鄭謙認可,二人臉上均露出複雜的神色。

鄭謙嘆了口氣道:“這些日子忙着吃喝玩樂,學業全耽誤了,如果這次不中的話,下次恐怕更費事……如果能放個官缺倒是不錯。”

朱厚照問道:“舉人能放什麼官?”

蘇通回答道:“舉人最好也就知縣了吧?其實兩榜進士都未必能拿到知縣的實缺,除非是那些偏遠沒人去的縣,比如說川滇貴或者閩桂之地,不過如果能當到汀州府下轄的知縣,倒也極好。”

鄭謙搖頭苦笑:“那怎麼可能?汀州府下面幾個縣,如今都不算偏遠縣,過去幾十年,極少有舉人去汀州地方任知縣,就算偶爾有,也只是臨時委派,朝廷之後都會調進士擔當,如今汀州府幾位知縣也都是進士出身。”

“對對,想當汀州府知縣,難度太大了,不過如果能當個縣丞也不錯。”蘇通道。

朱厚照笑着說道:“知縣是吧?舉人也能當麼?那好說,汀州府是一個府是嗎?下面幾個縣?”

“遲公子何故要問這個?”鄭謙好奇地問道。

朱厚照皺眉道:“你們不是想當汀州府下轄的知縣嗎?我跟你們問清楚,回去後好給你們安排。”

蘇通苦笑道:“汀州府知縣,可不是隨便能當的,我二人沒那麼貪心,只要能當個縣丞便可,或者留在京城六部及寺司衙門發展,前途更佳。”

朱厚照這會兒喝得醉醺醺的,一擺手:“我說你們能當就能當,這有何難?我回去後便找人去問,一定能讓你們如願當上,進士不敢保證,當個知縣綽綽有餘。”

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五三七章 刁婦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五七三章 林黛進門(第九更)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一一四七章 何至如此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