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

張永主動登門拜訪,訴苦,表忠心,談合作,一氣呵成。

沈溪從他的話語中得悉不少宮中秘聞,比如說麗妃的事情,外人根本無法知曉,另外還有關於張苑張羅着給朱厚照找女人以成就其第二個劉瑾的野心等。

或許是因爲錢寧得勢,再加上張苑一系列小動作,讓張永感覺前途渺茫,才找上門來談合作。

沈溪蹙眉思索,張永用熱切的目光凝視他,想從微小的情緒變化中知曉沈溪是否有合作意向。

過了半響,沈溪道:“張公公到我府上來,說了一些很可能引起朝廷紛爭的事情,若被外人知曉,怕是你和我都會有麻煩。”

張永不以爲然:“這些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難道沈大人會把今日談話內容告知旁人?咱家所說都是肺腑之言,就算沈大人您甘心屈居人下,咱家依然替您感到不值。”

沈溪微微搖頭,道:“張公公的話,本官記下了……請回吧。”

“沈大人,您到底是如何想法,該告知咱家!”

張永急了,如果沈溪當即拒絕,他還能就此斷了心思,或者找尋下一個能合作的人,但沈溪現在卻吊着他,沒有個明確的態度,一時間茫然不知所措。

沈溪道:“有些事本官需要詳加思慮,纔能有決斷。至於張公公所說黨爭之事,本官覺得不妥,暫時本官不想節外生枝,安穩度日最好……但爲防止張苑和錢寧等人在陛下面前蠱惑聖聽,還是會做出防備,具體事宜,要等本官仔細斟酌後再跟張公公答覆。”

張永鬆了口氣,暗忖:“就這麼逼迫沈之厚表態也不合適,他不相信我,估摸擔心我是陛下派來試探他口風的,所以纔會拖延……不過這足以說明他有合作意向,否則直接拒絕我便可,無需這般麻煩。”

張永行禮:“那咱家先回去,希望沈大人儘早做出決斷……張苑剛蒐羅一批女人,又努力爲陛下斂財,一心求得陛下歡心。如果被他得逞,或許以後朝中就沒沈大人您什麼事了。”

沈溪微微點頭:“張公公請回吧。”

張永很不甘心,自己明明帶着極大的誠意而來,結果卻只能無功而返,他幾乎是三步一回頭出了沈府大門。

沈溪沒有出門送客,畢竟他現在正在病中,無需委屈自己。

張永怏怏不樂離開,他沒有就此回皇宮,而是直接坐車回到他在城東的私宅,進內後,裡面有人正等着他。

“張公公,跟沈大人說的如何了?沈大人可答應跟咱一起鬥張苑那匹夫?”裡面四人都是宮裡太監,而且都擁有極高的地位,卻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戴義、高鳳,御用監太監李興、內官監太監李榮。

這幾人,可說是宮裡除了張苑外,少有的幾個大太監。

張永嘆道:“沈大人沒說是否合作,只說需要仔細考慮後再給出答覆,或許沈大人擔心咱家是奉皇命去試探他,這纔沒有當面作決定!”

李興惱火地道:“這可如何是好?張苑執領司禮監後,行事愈發肆無忌憚,現在咱已經被壓榨到什麼地步了?本以爲陛下只是用他一個月便會撤下來,苦日子熬一熬也就過去了,現在看他愈發蹬鼻子上臉,現在還跟謝於喬勾連,已快要權傾朝野了。”

雖然在場的人都覺得李興的話言過其實,但沒人跳出來反駁,因爲這是一個倒張苑的鬆散聯盟,當衆說幾句張苑的壞話,就好像喊口號一樣習以爲常,算是他們表明態度的最佳方式。

戴義苦着臉道:“算了算了,如果沈大人不肯出面的話,還有誰可以出來領銜跟張苑鬥?願賭服輸,既然人家有本事執領司禮監,咱們就該有點兒眼力勁兒,最好是退避三舍,否則咱幾人都可能要落災!”

雖然戴義被幾人拉來聯盟,但顯然意志並不那麼堅定,畢竟戴義年歲大了,宮裡的資歷也屬他最老,心中所想是如何安享晚年,對於爭權奪利沒有另外幾人那麼熱切。

李榮怒道:“戴公公,咱們之前可說好了的,事成後讓你來執領司禮監,誰都不會跟你爭,怎麼到現在你卻先打起了退堂鼓?”

因爲李榮當初跟劉瑾相鬥而引火燒身,被罰去守皇陵,但在劉瑾倒臺後,李榮官復原職,更因他不畏強權在宮裡威望提高不少。

戴義道:“這不是打退堂鼓,只是審時度勢,幾位都是宮裡的老人,爲何要做這無謂之爭?”

幾人中最有話語權的人要數張永,他既是東宮舊人,又有軍功在身,更在促成劉瑾下臺上功勞排在前幾位,最後便是他跟沈溪交好,可以引爲外援。

張永道:“諸位莫要爭執,誰要加入,誰又退出,一切都本着自願的原則……現在咱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聯絡更多人,壯大聲勢,讓沈大人知道咱們的力量。不過,這一切只能小心進行,絕對不能讓張苑知曉,否則他必會報復我等……”

“之前陛下定的考覈期已過,現在張苑沒了後顧之憂,大可把司禮監的事情交給旁人來做,而專心應付媚上欺下之事……諸位要明白,若沒有沈大人相助,光靠我等力量,恐怕難以成事。”

李興道:“但現在沈大人沒同意啊……要不,咱們給沈大人送一些金銀珠寶和美女過去?”

“你當沈大人是普通大臣?”

李榮對李興有些不屑,幾人中以鑽營而上位的人唯有李興,而且李興做事非常沒有原則,誰得勢他都會前去投奔,只有這次張苑得勢纔沒有主動依附,因爲在李興看來張苑的能力和資歷都不如他。

李榮道:“這位沈大人可不好應付啊……他本就是商賈出身,以前大明顯赫一時的汀州商會便是他家開的,他能缺銀子?美女就更不用說了,不知道朝中多少大臣勳貴想把自家千金給他做小,他都不理會,更何況那些庸脂俗粉?”

“要讓沈之厚同意,非得給他開出難以拒絕的優厚條件纔可……張公公之前的分析有道理,唯有沈大人替代劉瑾,咱們纔不會跟着遭難。”

一直沒說話的高鳳搖了搖頭:“誰知道他得勢後是否會欺辱咱們這些宮人。”

張永一擺手:“旁人不敢說,沈之厚一定不會,他畢竟不是宮裡執事,若他得勢,還是要靠咱宮裡的人爲他支應,這也是爲何從一開始我就想找他合作的原因……換了宮裡任何一人,包括在座幾位,得勢後誰會記得同僚?”

這話說出來後,在場幾人均面露羞慚之色。

每個人都明白,宮裡這些太監就是靠互相打壓求存,現在聯合在一起,僅僅是因爲之前被他們輕視的張苑上位,所有人都不甘心,想一起把既沒有能力又不得皇帝器重的小人拉下馬來。

張永道:“但若沈大人得勢,權傾朝野,必然要以宮人維持現狀,咱們既有能力,又對他沒有威脅,不用咱們用誰?上位只是遲早的問題!”

高鳳嘀咕道:“到那時還不是要聽命於人……”

“總比聽姓張的命令行事好吧?”

李興嚷嚷道,“現在他已經獅子大開口了,每個月讓我們孝敬五百兩銀子,他怎麼不去搶?以前劉瑾得勢時,也沒說對我們如此苛刻,他倒好,上來就想把我們壓榨乾淨……最可惡的是還不能到陛下那裡告御狀!”

張永一擺手:“行了,發牢騷大可不必,你李公公身家幾何,在座諸位都知曉,當初李公公在宮外監工賺了不少銀子吧?”

李興眨了眨眼,閃爍其詞:“劉瑾得勢時,咱家早就被他搜刮乾淨了,這種話你們少說,不然都以爲咱家腰纏萬貫呢?”

“恐怕不止萬貫吧?”

高鳳斜眼看着李興,似乎有些不爽。

在當場幾人中,高鳳是司禮監老人,看不起李興這樣投機取巧之徒。

張永道:“自己人爭什麼?沈之厚答應考慮,意味着事情差不多成了,難道面對威脅,他自己會不緊張?無論是錢寧還是張苑,只要一人得勢,對朝政指手畫腳,沈之厚的日子都不好過,尤其現在謝於喬對沈之厚打壓甚多,又跟張苑沆瀣一氣,難道沈之厚就沒警覺?”

戴義嘆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人家沈大人就是能忍,你能奈若何?”

李榮皺眉:“現在說這些沒意思,我擔心的是明年,沈之厚一直在咬牙堅持,陛下也一門心思要把草原給平了,就怕重蹈當年英宗覆轍……”

在場幾人又都不說話了。

其實他們都不想打仗,每個人都希望安守本份求得安穩。

張永冷聲道:“你們沒跟沈之厚打過仗,不知道他本事,當年他麾下不過數千人馬,就能殺退數十萬草原雄兵。如今草原上韃子連年內戰,實力大減,沈之厚會把這些手下敗將放在眼裡?”

“不可輕視,不可輕視。”李榮道。

張永道:“不管是否輕視,只要這場仗適可而止,對我等都有好處,如今我們要對付張苑,只能依靠沈之厚……沈之厚既有手腕又得聖寵,沒有他現在你們還在被劉瑾壓榨……不扯那麼多了,說吧,這裡到底誰說了算?”

幾人面面相覷,最後都齊齊點頭,戴義開口道:“張公公你既然想做主,那就你出來主持大局吧,這件事……咱家搖旗吶喊便可。”

……

……

張苑的確開始做一些小動作。

有感於自己當上司禮監掌印後被朱厚照有意無意疏遠,張苑心想現在自己手頭的權力無異於空中樓閣,沒有皇帝的重新隨時都會崩塌,他看到錢寧和司馬真人得勢,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要傾盡一切投朱厚照所好。

朱厚照需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如此自己才能在朝中站穩腳跟,獲得想要的一切。

張苑首先想到了斂財,不但是爲朱厚照,更是爲自己,在他看來有了權力不能變現那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爲,但他畢竟跟朝臣沒那麼熟絡,也沒人對他有恭敬的意思,他只能先把手伸到了宮裡這些太監身上,這也埋下衆太監結成聯盟反對他的巨大隱患。

“……張苑沒有劉瑾一樣的權威,無論他做什麼,都是在一種名不正言不順的基礎上進行,沒人會佩服他,這個人的能力相對一般,做事完全是市井小民的心態,沒有劉瑾那樣的遠見,如此還想當第二個劉瑾,簡直是在癡心妄想……”

“……張苑現在跟謝遷交好,意味着他是想利用朝廷正統文官力量來獲得認同,他跟謝遷之間是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等彼此發現對方沒有太大價值時,都想把對方一腳踢開,現在他們正處於蜜月期,所以合作緊密,甚至會讓謝遷在某些事上佔據絕對主導,畢竟張苑在大小事情上沒有多少主見……”

“……隨着張苑在司禮監權勢日益穩固,又憑藉送女人和斂財獲得朱厚照寵信,謝遷在張苑看來就會顯得礙手礙腳,那時張苑處理朝事就會剛愎自用,跟謝遷產生矛盾,進而互相攻擊,朝廷又會發生一場內鬥……”

朝廷目前看起來還一片風平浪靜,但沈溪對於未來形勢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認定張苑跟謝遷的合作不會長久。

沈溪仔細琢磨要不要跟張永合作。

張永背後有很多人支持,串聯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而張苑卻被矇在鼓裡,依然我行我素,足以證明此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本來還指望你我同出沈家一門,可以跟你在朝事上有一定合作,但現在看來你是爛泥扶不上牆,你的貪婪和小氣,讓你註定不能成爲跟劉瑾一樣有遠見和政治抱負的人,或許只有你遇到困境時才知道誰對你有用。”

沈溪把整理好的思路用筆記錄下來,隨即用火燒燬,不想讓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被人察覺。

但他又需要把事情用文字來表達,似乎用這種方式找到認同,在這樣一個時代,沈溪發現自己很孤獨,內心的想法沒人能理解,而他所做決定,已不侷限於要當一個忠臣良將,甚至當一個權臣。

“如果我繼續選擇置之不理,那未來朝堂就會是謝於喬和張苑鬥,我也沒法做到坐山觀虎鬥,因爲他們在相鬥前,必然會先想方設法把我的權力壓制,來年那場在他們看來非常不靠譜的戰爭,會成爲他們攻擊我的最好因由!”

*********

PS:感冒中,或許有詞不達意的情況,請諒解!

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七三〇章 當官人的生意經(第三更)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二〇二四章 自導自演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一三八一章 羣龍無首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八三七章 大人聽岔了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四三九章 潛力是逼出來的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