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

謝遷根本不會問何鑑。

謝遷很清楚何鑑這刑部尚書剛剛走馬上任,當了尚書後還沒機會面聖,如果何鑑知道具體情況,也不會跑來求教沈溪。

“大概,是沒有吧。”

何鑑被迫做出回答。

他也覺得,自己身爲刑部尚書不去解答首輔大臣的疑惑,實在說不過去……他說話時目光還在看沈溪,大概意思是要求證自己所說是否正確。

沈溪道:“陛下將閹黨主要骨幹提到詔獄,或許是想打探更多關於閹黨謀逆細節,至於那些普通閹黨成員,之前陛下已做出安排,革職永不敘用便可,謝閣老大可按照之前陛下的吩咐行事,總歸不會出錯。”

謝遷冷聲道:“事情未必如此容易吧?之前曹元和劉宇等人都只是被看管在府宅中,轉眼便被下到刑部大牢,如今又進了詔獄,雖然只是少數人如此,但也引起朝中文武人心惶惶……陛下如此豈非出爾反爾?”

何鑑聽到謝遷抨擊皇帝,趕緊側過頭,裝作沒聽見。

沈溪道:“陛下之前曾言明,若查證某些人跟閹黨謀逆之事有關,不會輕饒,現在陛下並未違反之前旨意,怎能說出爾反爾?”

“你!”

謝遷瞪着沈溪,仍舊很生氣,“聽你的意思,是要把這案子無限擴大,繼續在朝中鬧出軒然大波,但凡曾向閹黨靠攏之人,都要下獄問罪?”

沈溪搖搖頭:“在下如今只是兵部尚書,只負責自己衙門的事情,如今既然連閹黨名錄擬定都是由謝閣老您來牽頭,那跟在下有何干系?”

本來謝遷沒打算找沈溪麻煩,可惜話不投機半句多,心中惱恨沈溪不聽話,在其看來,沈溪應該所有事都對他唯命是從纔對,心中火氣不由騰騰而起。

謝遷道:“就算你如今不過問刑獄之事,但你卻能時常面聖,陛下也會問你閹黨之事,怎能說此事跟你毫不相干?老夫之前說過,劉瑾案應到此爲止,涉案官員革職便可,豈能大興牢獄?若讓事態擴大,朝中必定人心惶惶,那時朝野必會亂成一團,這責任可是你能承擔的?”

因爲二人發生口角,何鑑只能作爲和事佬出來勸解:“於喬,之厚,你老少二人本爲一體,怎還因爲這點小事爭論不休?先平復下心情,有事好商議……本來案子應由刑部處置,你們這樣讓我如何自處?”

雖然何鑑在三人中年歲最長,但他說話卻是最不管用的那個。

謝遷名義上是文臣之首,一心打壓沈溪,可是卻總不能如願。至於沈溪,雖然官職和聲望都不及謝遷,但比謝遷有優勢的是他能隨時見到皇帝,但凡能時常面聖之人,其官職不管大小在朝中的地位都不容小覷。

這也是沈溪回朝後,劉瑾爲何要趕緊把沈溪趕出京師的根本原因。沈溪在京城可以時常見到朱厚照,那在正德皇帝面前閹黨就不再能保持一家之言。

謝遷道:“所有事項都跟沈之厚有關,現在閹黨是否謀逆尚無定論……”

盛怒之下,謝遷不顧事情的嚴重後果,竟然直接把真相說了出來。

旁人不知劉瑾謀反究竟是怎麼回事,但謝遷基本能確定劉瑾謀逆是被沈溪誣陷,現在要拿參與謀逆的大罪來問責焦芳等人,謝遷心裡自然會不服。

沈溪頓時板起臉來:“按照謝閣老之意,劉瑾沒有謀逆,那他謀逆之事是有人栽贓咯?究竟是誰這麼大膽?”

這話說出口,沈溪跟謝遷的矛盾算是公開化了。要知道即便何鑑再怎麼守口如瓶,事情終歸會被人知曉,畢竟事關重大,何鑑會跟手下和心腹商議案情,一來二去便會把事情傳出去。

謝遷再怎麼生氣,也知道這個話題不能再繼續深入下去了,當即黑着臉道:“詔獄內,官員隨時都可能會被杖刑,甚至嚴刑拷打,焦孟陽年過古稀,怎麼承受得住?一刻都不能耽擱,老夫現在就要上疏,請陛下法外施恩,饒過這些人……沈之厚,你是否跟老夫一起請命?”

何鑑就站在旁邊,還是堂堂刑部尚書,但謝遷只是問沈溪而不問他,多少讓人感到有些尷尬。

不過這會兒可不是計較的時候,何鑑知道自己這個剛復出的刑部尚書沒有權威可言,現在整個朝廷都圍繞着沈溪和謝遷兩個人轉,其他官員的風頭皆被掩蓋。

何鑑心想:“一個是閣臣之首,一個是陛下信任有加的兵部尚書,兩人都急着證明自己纔是朝中棟樑,方有所芥蒂吧!看他們劍拔弩張的樣子,簡直不敢相信當初對抗閹黨時,老少二人曾精誠合作過。”

沈溪道:“那就由謝閣老、何尚書,還有在下,一起上書,至於這奏疏是否能爲陛下所見,另當別論。”

謝遷冷冷一笑:“就算陛下見不到,明日你面聖時,也務必要將奏疏呈遞陛下跟前!別以爲老夫不知你每日都有機會面聖!”

……

……

本來謝遷要跟沈溪商議事情,卻因焦芳等人下詔獄這一突發事件,心有不甘,結果演變成一場鬧劇。

不過好在最後沈溪也沒跟謝遷真正鬧翻,兩人一起寫了奏疏,隨即何鑑以刑部尚書的名義向通政使司呈遞奏疏,懇請正德皇帝朱厚照將幾名案犯重新歸還刑部審理。

隨後,何鑑拿着奏疏匆匆離開,不想牽扯進謝遷跟沈溪的爭執中。

何鑑去後,謝遷的怒火好像發泄完了,踱步進入公事房,往居中的案桌後一坐,隨手拿起一本翻開的學堂教案看了起來,居然不再搭理沈溪。

沈溪看了謝遷一會兒,確定謝老兒不想理會自己後,主動開口:“若是謝閣老沒別的事情,在下要回府了……離家多日,在下理應回去跟家人團聚,至少能報個平安。”

謝遷突然放下教案,打量沈溪一會兒,道:“之前何世光面前,老夫只說了刑部的事情,現在該說說兵部的事情了……”

沈溪不由搖頭苦笑,心想:“你謝老兒臉色變得可夠快的,簡直是個演技高超的藝術家,在什麼人面前就能演出相應的戲碼來!”

沈溪道:“若謝閣老想讓陛下收回明年御駕親征攻伐草原的成命,最好在面聖時親自提出來,跟在下說,意義不大。沒有得到陛下收回國策旨意前,在下作爲兵部尚書,不可能退縮。”

謝遷皺眉:“怎麼,怕世人說你見風使舵?”

沈溪搖搖頭,顯得很無奈:“這國策乃是當初爲對抗劉瑾而設,如今劉瑾伏誅,但陛下平定草原的心思卻未改變。就算要請陛下收回成命,也不該是在下,只能是謝閣老,或者朝中其他大臣。”

謝遷黑着臉,一時間沒有說話,顯然認爲沈溪所言有幾分道理。過了好一會兒,謝遷瞪着沈溪,用抱怨的口吻道:

“若不是你給了陛下無端的希望,陛下絕對不會如此自負,居然提出兩年內平草原,實在不可理喻!如今劉瑾已伏誅,只要你跟陛下說之前的構想太過冒險,甚至有可能引起大明王朝傾覆,這是多困難的事情嗎?你可不能做大明的罪人!”

沈溪搖搖頭,冷冷一笑:“那按照謝閣老之意,我吃過的飯可以吐出來,說出的話也可以收回去,把跟陛下進言之事當作兒戲?”

謝遷霍然站起,厲聲道:“現在老夫不是跟你商議,是命令你必須如此做,否則大明將會陷入到持續的動盪不安中。”

“因劉瑾亂政,短短几年間大明已是風雨飄搖,此時跟草原相安無事便可,你平定草原有何意義?那種苦寒之地,大明將士不可能長久駐守,歷朝歷代也都沒有把草原納入朝廷直接管轄的先例!”

沈溪繼續搖頭,這次態度也很堅決:“如果謝閣老覺得平草原構想是錯的,那可以找陛下進言,但作爲兵部尚書,我一定不會這麼做,因爲在我看來,陛下意願本身沒有錯,甚至跟我的預期不謀而合,既然認爲對的事情,你憑何要求旁人按照你的想法做?”

謝遷冷笑不已:“你這是翅膀硬了啊!你不想跟陛下進言,是怕如此做後,你這個兵部尚書將無法得到陛下信任,甚至連官位都丟了吧?”

沈溪沒有回答謝遷如此尖酸刻薄的問題,心裡卻在想:“既然你謝老兒知道這麼做的後果是打擊我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你還堅持,分明是想靠打壓我來實現你對朝局的完全掌控……爲何旁人一定要聽你的,按照你所規劃的道路走?”

謝遷很生氣,卻奈沈溪不得。

他總不能跟沈溪掐架,之前沈溪就已表現出一定逆反心理,甚至二人聯手對抗劉瑾時也無法做到完全無嫌隙,現在利益擺在面前,判定到底誰是朱厚照最信任的股肱大臣時,謝遷更無法讓沈溪完全聽他的。

“那你就繼續蠱惑陛下執行你那所謂的國策吧,哼,早晚你會被世人唾棄!”謝遷不再跟沈溪講道理,氣呼呼離開軍事學堂。

……

……

沈溪返京第四天晚上,終於能回到自己的家。

自兵部衙門趕往軍事學堂前,沈溪已派朱山回家報信,此番當他抵達沈府門前時已是上更時分。

朱起和朱鴻父子正在門口交談着什麼,見沈溪回來,二人趕緊上前相迎。

“老爺,老夫人本來說在府上等您,但苦候不至,入夜後回去了……夫人讓小的在這裡等您回來。”

朱鴻恭謹地說道。

沈溪讓下人把馬車駕到側院停好,打量朱鴻,問道:“府上這兩天可有什麼事?”

朱鴻搖了搖頭:“一切安好,頭幾日是有人在府邸周邊圖謀不軌,不過這兩天已經不見蹤跡,老爺請進。”

沈溪在朱起父子陪同下,一起進入宅院,他沒有去正堂那邊,直接往後院去了,不過半年多時間沒回來,沈溪發現家裡有些陌生,連建築格局都發生了一定變化,看上去要比之前衰敗很多。

“……老爺,都怪官府不作爲,之前頻頻有人前來搗亂,報到順天府卻無人理會。府上今年未曾修繕過,夫人說一切等老爺回來再說……”

因爲朝中一直都是劉瑾專權,沈溪跟劉瑾是死對頭,在沈溪被髮配去宣府當宣大總督後,京城內沈府確實遭遇了一定的麻煩。

沈溪沒多說,到底府上沒出事便好。

進入內宅,見後堂亮着燭火,謝韻兒正帶着林黛等候,並不見謝恆奴以及陸曦兒、尹文等女的身影。

“老爺回來了?”

謝韻兒聽到腳步聲,側頭望去,便見到沈溪進入院子,驚喜異常,趕緊帶着林黛迎出門來。

因爲深秋天涼,沈溪趕緊讓二女進入後堂,等沈溪坐下來後,丫鬟已麻利地把茶水奉上,沈溪看了一下,發現這個丫鬟有些陌生。

“老爺這一去便是大半年,府上多了許多變化,以前那些丫鬟,大抵到了成家的年歲,妾身便讓她們自己選擇去留,這不又選了一批……”

沈溪知道,之前的丫鬟,多半是謝府老管家雲伯給選的,一晃三四年過去,那些本來十三四歲的小丫鬟,如今都十七八歲了,該嫁人生子,而沈家一向不虧待下人,就算之前一段時間失勢,也是尚書府,要找丫鬟還是很容易的,畢竟沈家厚待下人的名聲可是傳揚在外。

沈溪看着林黛道:“這些日子我都奔波在外,連孩子出生都沒守候在家中……對了,孩子們現在何處?”

謝韻兒一聽,臉色有些難看,顯得很猶豫。

沈溪雖然對家裡的情況不是很瞭解,但大概也能猜到一些情況。

“怎麼回事?”沈溪問道。

謝韻兒道:“黛兒妹妹的孩子還好,只是君兒那丫頭……孩子頭些日子剛夭折……”

沈溪痛苦地閉上眼,他之前沒多問家裡的事情,連自己的女兒夭折都不知,這讓他本來還不錯的心情,瞬間低沉下去。

這時代醫療條件很差,孩子得病很難得到系統醫治,就連弘治帝的二兒子和小女兒也都未能倖免於難,就算沈家內宅便有懂醫的,甚至家庭條件也不錯,但還是出現孩子夭折的情況。

“君兒呢?”

沈溪悲痛地問了一句。

謝韻兒嘆了口氣:“這幾日君兒妹妹茶飯不思,不過聽說老爺回來,她心情纔好轉一些……君兒妹妹懷這一胎時留下病根,這幾天正在休養……老爺可要去探望?”

“過去看看吧,順帶看看黛兒的孩子。”沈溪道。

因爲突然聽到噩耗,沈溪心情沉重,謝恆奴所生的第二個女兒不到半歲便夭折,沈溪甚至都沒能見上一面,孩子更是連名字都沒有,這讓沈溪越發覺得自己這個父親不稱職。

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五六六章 ****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五七三章 肆無忌憚第二一四九章 糾紛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