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

沈溪領軍抵達劉瑾府宅前時,朝廷兩路人馬已到達,一路系由張苑派來圍住劉瑾府宅的御林軍,另一路則是由張懋、謝遷和張鶴齡所率京營兵馬。

看到御林軍按兵不動,沈溪暗忖:“張苑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派兵過來圍而不攻,不是給劉瑾提供翻盤的機會嗎?他所派兵馬,看起來不少,但若被劉瑾以司禮監掌印的身份進行威脅,不是要被繳械?”

“劉瑾執掌朝政多年,權勢熏天,一向作威作福慣了,侍衛上直軍將校稍有猶豫,就會被其所趁……這個時候,只有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劉瑾拿下,纔不會讓其有反撲的機會。”

好在這裡還有五朝元老張懋坐鎮。

沈溪騎在高頭大馬上,略一觀察就發現張懋帶來的官兵數量明顯在他之上,僅劉府門前就有四五百京營兵,再加上封堵劉府其餘門庭和院牆的兵馬,總數當在千人以上。

張懋、謝遷和張鶴齡此時已進了劉府,沈溪翻身下馬,正要帶兵入內,卻被京營兵攔了下來,沈溪大喝一聲:“怎麼,連本官都不認識了?”

“沈大人,您這是從何而來?”

京營中下層將領基本都認識沈溪,這些人多數都是幾年前京師保衛戰中拔擢起來的,隔了這麼久依然記得那場驚天動地的戰事中沈溪如何挽狂瀾於既倒,在他們心目中,沈溪儼然是戰神一般的存在。

沈溪舉起朱厚照手諭,道:“本官奉皇命而來,捉拿逆賊劉瑾!”

如果是旁人,京營將士或許還要求證真僞,但現在面對的人是沈溪,當沈溪把朱厚照手諭高高舉起時,劉府門前已跪倒了一片。

“進門!”

沈溪不做停留,直接帶兵衝進劉府,一路上但凡看到他手中所持手諭之人,基本都下跪行禮。

一直到碰見英國公帳下親兵,沈溪纔再一次被阻攔下來,他揚了揚手中聖旨,大喝一聲“聖旨在此,誰敢阻攔?”便強自往前闖。

“……沈大人請留步,請容小人進去通傳……”被撥到一旁的小校依然嘗試攔住沈溪。

“若是讓叛逆逃走當如何?等見到英國公,本官自會跟他解釋!”

沈溪帶人衝到劉府正院,此時府內亮如白晝,牆頭道旁,隨處可見高舉火把的士兵,這會兒張懋正發愁怎麼把劉瑾拿下,雖然他通過對局勢的判斷,提前一步帶人馬到了劉府,但到底沒有皇令在身,腰桿硬不起來。

張鶴齡領兵前來則完全是投機思想作祟。

以張鶴齡對京營的控制,自然不可能錯失良機,這會兒張氏兄弟都寄希望於謝遷,畢竟是謝遷奉皇命去調兵。

但其實此時謝遷心裡一點底氣都沒有,自從奉皇命到張懋府上後,完全是被動跟隨張懋做事,他對於京師內的情況茫然不知。此番配合張懋領兵到劉府,被劉瑾豢養的家丁針鋒相對,頓感進退維谷。

“沈大人來了!”

“沈大人來了!”

就在這張懋等人不知所措時,外面傳來一陣喧囂聲,很快沈溪那並不高大的身影出現在衆人面前,立即鎮住了場面。

劉瑾剛被人從睡夢中叫醒,這會兒他可沒想過要逃走,因爲他根本不相信朱厚照會對他這個心腹下手,覺得以他對朝堂的控制,完全可以化解一切涉及皇帝信任的危機。

“什麼人敢到咱家府宅放肆!”

劉瑾連衣服都沒穿戴整齊,隨便把御賜蟒衣往身上一披,從正堂出來,正好遇到舉着聖旨抵達的沈溪。

等劉瑾看到院子中官兵林立,府中家丁被擠壓到了堂前,張懋、張鶴齡、謝遷、沈溪等人一臉嚴肅表情時,心中不由一沉。不過他早就見慣大風大浪,沒有因此失去氣度,嗓門反倒提高八度:“咱家乃司禮監掌印,代天子行硃批大權……膽敢到咱家府宅造次者,殺無赦!”

張懋和張鶴齡沒有說話,雖然二人在朝中地位不低,但作爲勳貴,無法干涉朝廷事務,這會兒二人都扭頭看向謝遷,謝遷卻把希冀的目光落到沈溪身上。

沈溪搖頭冷笑不已:“逆賊劉閹,好大的官威啊!這是誰給你的勇氣,敢拿這種態度在朝廷重臣面前大放厥詞?”

自打權傾朝野後,劉瑾便忍受不了旁人稱呼他爲“閹人”,聽到這話,頓時火冒三丈,怒喝道:“好你個沈之厚,居然敢污衊咱家……來人,把他拿下!”

劉府家丁平時囂張跋扈慣了,天不怕地不怕,就算面前數倍於己的官軍,居然在劉瑾呼喝下朝沈溪衝了過去,但他們還沒走出兩步,就不得不後退,因爲沈溪身後帶來的親兵除刀槍相向外,更有一隊弓箭手出現在沈溪身邊,手頭的弓弩拉得滿滿的,隨時都有可能射出去。

到這個時候,劉瑾終於意識到自己有麻煩了……他閱人無數,自然知道沈溪不可能隨便造次,今天面對的陣仗太大,如果只是沈溪一人前來,還有可能是沈溪在做垂死掙扎,但現在侍衛上直軍和京營俱都出動,還驚動謝遷和張懋這兩位文武大臣之首,背後蘊含的風險實在太大。

沈溪喝道:“奸賊劉閹,貪贓枉法,欺瞞聖聽,更意圖篡奪皇位,實乃十惡不赦,陛下欽命將奸賊拿下,附逆者格殺勿論!”

沈溪的話可比劉瑾管用多了,隨着他話音落下,馬上大批官兵朝劉瑾衝了過去。由於涉及皇命,劉府那些爪牙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劉瑾怒不可遏,大聲喝斥,但那些士兵有沈溪做主,不管眼前之人身份如何,上去便把劉瑾雙手反剪到背後,人被按在地上臉龐着地,動彈不得。

“沈之厚,你敢對咱家無禮?咱家要你不得好死……哎呀,放開咱家!咱家乃陛下跟前最信任之人,定要將爾等誅滅九族……”

劉瑾明顯失去方寸,就算咆哮如雷也無任何用處,手下爪牙被官兵一一擒獲,他原本指望謝遷和張懋幫忙說和一下,但他掙扎着看過去,發現二人熟視無睹,而牆頭草一般的張鶴齡更是冷笑連連。

“……沈之厚,咱家要見陛下,御前說理……”

最後,劉瑾所能想到救自己的人,只剩下朱厚照。

沈溪卻根本不理會他的話,喝令道:“拿張抹布來堵住他的嘴,送到刑部衙門關押,另外派人去捉拿逆黨頭目,包括吏部尚書張彩、前兵部尚書曹元……”

此時的沈溪,行事根本不管後果,完全是趕盡殺絕的做派,等劉瑾被五花大綁,甚至連嘴都被堵上後,纔有空喘一口氣。

“沈同僚……”

張懋招呼一聲,卻不知該如何跟沈溪搭話,因爲眼前的沈溪太過陌生,跟以前謙和溫馴的態度截然不同。當然他也明白,只有如此強勢才能把場面鎮住,否則受劉瑾淫威影響,事情肯定會出現變故,故此他也不能拿一種長輩的姿態跟沈溪說事。

謝遷攔到張懋身前,向老友使了一個眼色,目光好似在勸告……你跟他說什麼,讓他安心辦事去。

張鶴齡倒沒那麼多顧忌,走到沈溪跟前,拱手道:“沈尚書下一步,是要將逆黨中人全數捉拿歸案?不知陛下除了定下幾個首惡之徒外,還有哪些人需要下獄問罪,本侯可以施加援手。”

之前一段時間,張鶴齡跟劉瑾過從甚密,不過雙方畢竟有根本利益衝突,外戚黨在跟劉瑾相鬥中節節敗退才被迫向閹黨妥協,現在沈溪撥亂反正,他自然也就改弦易轍,站到勝利一方摘取果實。

沈溪笑道:“壽寧侯有心了,若侯爺肯施加援手的話,最好嚴密掌控京師各大營,若有人趁亂出城竊奪軍權,引兵作亂,就算將劉瑾捉拿,影響也會非常惡劣……此時壽寧侯不應把注意力放到捉拿閹黨上,而是要穩定軍心。”

張鶴齡稍一思考,便認定這是立功和竊奪勝利果實的大好機會。

現在京師內外亂成一團,控制軍權就等於掌控一切,外戚黨比任何人都怕奸黨篡位,因爲他們所有的利益都來自於皇帝,皇帝寶座易位對他們而言影響最大。

“那本侯先告辭了!”

張鶴齡行禮後便帶着人馬離開,他這一走,讓劉瑾府上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此解除。

因爲劉瑾擁有的軍權只流於表面,需要將領配合,而張鶴齡纔是直接領兵之人,他若強硬起來,就算沈溪手頭有聖旨也不好使。

沈溪再次下令:“劉府除賊首劉瑾外,其餘之人盡皆捉拿下獄,陛下會親自審問案情!”

這話,沈溪看似對衆人說的,告訴他們這案子將會以怎樣的過程和結果,但其實是安定人心,尤其是劉瑾。

果不其然,本來劉瑾還在極力掙扎,但聽說這案子會由朱厚照親審後,明顯看到活下去甚至報仇雪恨的希望,也就放棄了做無用功。

“進去捉人……”

官兵在得到沈溪授權後,再也不需要有顧忌,開始衝進劉府各個院子和房間抓人、抄家。

就在這個時候,王陵之、朱起等人聞訊帶領沈溪親衛前來助陣,有了這些人,沈溪手頭終於有一股完全忠於自己的力量,做起事來越發得心應手。

沈溪吩咐道:“先將劉瑾押送到刑部大牢,查抄到的劉府物品,一律不得運出府……通知陛下,請陛下前來,親自審案!”

劉瑾雖然被押送出府,但他感覺自己還是有希望翻盤的,尤其是在聽到沈溪後面幾句話後,更是自信滿滿地暗忖:

“你沈之厚想誣陷咱家謀逆,以爲陛下會受到矇蔽?哼,只要見到陛下的面,以咱家跟陛下的良好關係,最後肯定會無罪釋放,甚至官復原職……你小子太天真了,到時候咱家定要報今日之仇!”

……

……

京師內一片兵荒馬亂。

劉瑾被捕的消息,迅速在城內傳開,京師內文臣武將以及勳貴之家均得到消息。

所有人都心驚膽寒。

不但閹黨中人人人自危,就連那些正直的文臣也擔心不已,他們很怕沈溪這次主導的誅除劉瑾的行動以失敗告終,那結果必然會以劉瑾反攻倒算導致很多無辜人士死於非命而收場。

這基本上算是閹黨跟文官集團的決戰,大多數人因爲沒有參與這場政治大事件而喪失發言權,只能在家裡惶恐不安等候消息。

作爲事件當事人,沈溪沒有馬上領兵去捉拿其他閹黨要員,而是留在劉府,等候一個關鍵人物的到來,那就是朱厚照。

跟歷史上朱厚照第二天親自帶隊去查抄劉府不同,沈溪這次因爲以血書促成皇帝出宮,使得經歷“危險”且對劉瑾謀逆充滿疑問的朱厚照在沒弄清楚事情真相前不可能回宮,沈溪也趁機讓朱厚照來做個“見證”。

“之厚,你爲何不帶人將那些附逆閹黨的要犯府宅查抄?你不怕這些人暗中攜手造反?”謝遷擔心地問道。

謝遷作爲事件參與者,對於很多情況不甚瞭解。

他不像張懋等人那樣完全被矇在鼓裡,知道一些內情,因此對劉瑾謀反持一定的懷疑態度。

沈溪道:“現在要做的,是等陛下親臨,其他事情可以暫時拋到一邊,或者交給旁人來做……謝閣老若認爲閹黨不肅清於大局不利,可與英國公一起帶兵去查抄,或者是保護皇宮安全,至於這裡,還是交給我吧!”

謝遷深深地吸了口氣,道:“希望這件事能順利結束,唉,到了現在老夫還覺得……跟做夢一般!”

謝遷猜測了許多種把劉瑾扳倒的辦法,但絕對沒料到會以眼前這種方式收場。

沈溪雷霆萬鈞一擊必殺的行事手段雖然獲得朱厚照支持,卻沒有完全得到謝遷這個盟友的認可,謝遷擔心沈溪“胡作非爲”,在他的心目中,沈溪是以一種非正常的方式結束劉瑾的政治生涯。

謝遷沒有選擇留下,主要是他不想在這個場合見朱厚照。

以前他很希望面聖,但現在寧可躲開,因爲他怕因爲自己的懷疑和猶豫不決而給劉瑾帶來一線生機,反倒不如幫沈溪一把,讓沈溪留在這裡等候朱厚照駕臨,而他自己則帶人去穩定大局。

“於喬,你……”

張懋跟謝遷一起出了劉府,此時劉瑾府宅內亂作一團,城內兵荒馬亂,處處可見的火把讓張懋這樣城府頗深的老將也心懷忐忑。

“走!回各自崗位坐鎮,張老公爺回五軍都督府,我則去內閣……”

謝遷這話,頗有點頤指氣使的意味,張懋聽了不由搖頭苦笑。

論朝中地位,身爲首輔的謝遷是在張懋之上,但張懋作爲武將之首,被人如此指派始終面子上過不去。

“同行……?”

張懋問道。

謝遷點頭,二人回各自衙門,謝遷只能走大明門那邊的小門,恰好五軍都督府也在那邊,二人正好同行,順帶商議今日之事。

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二一二章 首戰告捷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七六章 你安心去吧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