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

乾清宮寢殿,朱厚照睡得正香,被人叫醒很是着惱,起來便呼喝那些服侍的太監和宮女。

就算知道是沈溪求見,朱厚照也沒有好脾氣,嘴裡罵罵咧咧。劉瑾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故意讓沈溪來碰硬釘子,讓皇帝對沈溪增添幾分厭憎。這種負面情緒積累下去,久而久之,師生之情便會慢慢耗光。

“……陛下,沈大人不知是出了什麼事,非要進宮面聖,怕是有什麼要緊事,老奴也不知具體發生什麼,一路上問他的話,他也不肯回,要不您親自問問?”劉瑾面對朱厚照的詰責顯得很無辜,好像這件事跟他半點關係都沒有。

朱厚照怒道:“就算沈先生來,不能等朕睡醒以後嗎?剛纔進去叫醒朕的幾個奴才,朕都打了板子,你劉瑾是不是也想捱揍?”

劉瑾一聽,趕緊解釋:“陛下,叫醒您可不是老奴的主意,應該是沈大人在宮裡認識什麼人,陛下要好好查一查,或許可以發現端倪……”

任何時候,劉瑾都不遺餘力中傷沈溪,他知道這是打壓沈溪的最佳時機,過了這村兒就沒那店兒,趁着朱厚照心情不好的時候攻擊沈溪最爲有效。

朱厚照來到鏡子前整理了一下剛穿戴好的龍袍,皺着眉頭道:“請沈先生到前面大殿面聖吧!”

劉瑾見朱厚照沒邀請沈溪到寢宮,說明非常不滿,對自己陰謀得逞無比得意,出去跟沈溪一說,沈溪默默跟在他身後進入乾清宮大殿。

朱厚照一臉困頓地到了龍案後坐下,君臣相見,全無之前那種融洽的感覺。

沈溪走上前行禮:“臣參見陛下。”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然後不耐煩地對沈溪道:“沈先生,朕知道你勞苦功高,對大明做出不少事情,但你不能另外挑個時候來見朕嗎?朕正在休息……嗯,昨日休息得不好,正在午休,沈先生是否可以體諒一下朕的辛苦?”

沈溪擡頭打量朱厚照一眼,心想:“你可真能豁上這張臉,體諒你辛苦?有什麼辛苦可言?是去吃喝玩樂,還是夜夜笙歌?”

沈溪平靜地道:“臣有要事奏稟。”

朱厚照聽沈溪公事公辦,更加不滿了:“朕說的話,看來沈先生沒聽進去,有什麼要緊事不能等明日?”

“沈先生,之前朕安排你主持國策推行,可結果呢?銀子劃撥給了兵部,沒聽見個聲響……你根本什麼都沒做!這些日子朕很想得到好消息,現在你卻說有事來奏,早幹什麼去了?”

劉瑾見朱厚照如此態度,內心竊喜,因爲這意味着沈溪跟皇帝間出現嫌隙,他得意地幫腔:“是啊,沈大人,陛下一直等候您的好消息。”

沈溪正色道:“臣今日正是爲此而來。”

劉瑾突然有些緊張了,開口問道:“沈大人,您有了什麼準備?還是說有什麼好建議,要上呈給陛下?”

“朝中之事,素來都是有了結果後再上呈,陛下給了您一些權力,您大可先把事情辦好,再來奏稟。”

沈溪道:“臣今日前來奏稟,軍事學堂已籌備完畢,請陛下前往視察。”

饒是劉瑾已有所準備,內心還是“咯噔”一下,心想:“果然不能小覷沈溪這小子,短短半個月時間,甚至沒聽到他那邊有什麼動靜,突然間就把學堂給辦好了?不用說他是暗中行事……派去盯着沈溪的那些人真是該死,對此居然沒有絲毫察覺!”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一擺手:“建好就建好吧,朕有時間過去看看!沒別的事的話,朕先回去休息了,沈先生請回吧!”

因爲睏倦至極的緣故,朱厚照對軍事學堂的興趣減低不少,這個時間點沒什麼事能吸引他的注意。

劉瑾看到朱厚照如此反應,徹底放下心來。

就在朱厚照準備起身離開時,沈溪突然道:“陛下,臣剛得到情報,說是韃靼人兵犯宣府,臣希望陛下對此能高度關注!”

“什麼?”

就算朱厚照昏昏欲睡,聽到這消息後,也忍不住打了一個激靈,霍然站起,好像瞬間有了精神,“沈先生,您沒開玩笑吧?韃子竟現身宣府?”

劉瑾知道皇帝好戰的性格,見朱厚照如此強烈的反應,馬上緊張起來,道:“沈大人,您最好別信口開河,如今國泰民安,九邊未曾有戰報傳來,您這消息怕是假的吧?”

沈溪眨了眨眼睛,側頭問道:“劉公公的意思是,本官在陛下面前假傳西北戰報?那可是欺君之罪!”

朱厚照小眼睛瞪得圓圓的,怒視劉瑾:“對啊,劉公公,你不知道情況別插嘴,讓沈先生繼續說下去!”

劉瑾支支吾吾:“陛下,這……”

被朱厚照又瞪了一眼,劉瑾剩下的話只能先嚥進肚子裡。

朱厚照對別的事情或許不那麼上心,聽說自己的地盤被韃靼人侵犯,心中那口氣絕對不能忍。

當他知道如今韃靼人犯邊時,小眼睛銳利如鷹眸,劉瑾看了也要膽寒幾分。

朱厚照道:“沈先生,您先把事情說清楚,韃靼人果真到宣府來撒野?”

沈溪正色道:“千真萬確。”

“氣煞朕也!”

朱厚照一拍桌子,將旁邊劉瑾嚇了一大跳,就聽朱厚照嚷嚷道,“大明江山社稷,可不能毀在朕手裡,朕要親自領兵打退韃子!”

劉瑾心裡琢磨:“事情哪裡有那麼湊巧,韃子說來就來,就好像跟姓沈的小子配合無間似的,這可能嗎?我就不信這邪,定是沈溪故意虛張聲勢……他掌握陛下軟肋,知道陛下聽到有戰事就會激怒的公牛一樣,精神百倍,我該如何阻止?”

劉瑾道:“陛下萬萬不可,如今韃子犯邊之事尚未得到證實……老奴並未懷疑過沈大人,只是韃靼人動向需要詳細調查,如此才能確定是否合適陛下御駕親征!”

朱厚照厲聲喝問:“怎麼,劉公公認爲朕不該御駕親征?朕以爲,韃子犯邊乃是對朕的極大挑釁,如今乃正德元年,國喪剛過,他們分明以爲朕好欺負,沈先生,您馬上去安排兵馬,朕準備跟您一起……往宣府去!”

沈溪尚未應允,劉瑾已跪下叩請:“陛下,您的安危繫着大明社稷安穩,在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況下,切不可貿然領兵出京,就算真要前往,請由老奴代勞,絕對不能讓您出事!”

朱厚照一腳踢在劉瑾身上,但劉瑾不依不撓,仍舊執意跪諫。

沈溪此時卻出面說情:“陛下,劉公公所言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朱厚照原本打算繼續對劉瑾飽以拳腳,聽到這話,擡頭看着沈溪,問道:“沈先生想幫劉公公說話?這狗奴才,每天都在朕身邊嘮嘮叨叨,就跟晚上的蚊子似的嗡嗡嗡吵個不停,說話做事很不得朕心意!”

劉瑾哭訴:“陛下,老奴一心爲主,絕對不是出自私心,嗚嗚嗚……”

沈溪看出來了,劉瑾演技浮誇,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他的忠心,爲此甚至不惜忍受皇帝的怒火。

關鍵在於劉瑾牢牢地把握住了朱厚照的心態,就算皇帝一時惱恨他的勸阻,卻不會將其怎麼樣,反而會覺得他很有責任心。

朱厚照性格極爲複雜,內心情感不是普通人能夠明白的,劉瑾算是把握住了朱厚照行爲習慣非常到位的一個人。

沈溪道:“陛下,韃靼人犯境宣府雖然已得到證實,但如今韃靼人只是在正北和西北一線犯邊,並未影響宣府腹地,未對各城塞發生實質性威脅。依臣之見,如今當以大批斥候前去刺探,若韃靼人有進一步出兵跡象,陛下御駕親征爲上,否則此去就沒有必要,或許行軍途中韃靼人便已撤走,只能無功而返。”

“是這樣嗎?”

朱厚照稍微琢磨了一下,點頭道,“沈先生在應對韃靼事務上,經驗最爲豐富,朕相信先生判斷,這樣吧,由先生統籌調查情報,同時負責準備朕御駕親征事宜,最遲明日……算了,給三天期限吧,調查清楚後,朕再決定是否御駕親征,屆時朕會在朝會上公之於衆,若非朕御駕親征不可,沈先生不能在朝會上唱反調!”

或許是知道自己親自領兵得不到大多數朝臣的贊同,朱厚照只能讓沈溪出面支持。

朱厚照對自己有幾斤幾兩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沒有實戰經驗,只能依靠沈溪幫忙,所以不會自負到直接領兵,而是要依賴沈溪,這樣他可以當個名義上的主帥,過一把領兵征討的癮。

沈溪領命:“臣遵旨。”

劉瑾還在那兒哭訴:“陛下,您御駕親征的事情……怕是跟大婚有衝突,這件事先得跟太后商議。”

朱厚照不以爲然,道:“大婚的事情很着緊嗎?朕可不這麼認爲。大明江山安穩才最重要,列祖列宗知道外族犯邊,也一定會跟朕一個心思……對了,劉瑾,這事你不得告知太后,在有結果之前,朕不希望被太后阻撓,誰泄露出去我懲罰誰!”

沈溪自然俯首領命,劉瑾則叫苦不迭。

劉瑾很清楚這會兒朱厚照不能隨便離開京城,若沈溪真把朱厚照帶走,看起來京城一切都是劉瑾做主,但其實失去皇帝爲靠山,很多事情劉瑾都玩不轉,因爲硃批的權力也會跟着朱厚照鑾駕轉移西北。

……

……

朱厚照出來見沈溪的時候哈欠連天,就像個垂暮的老人,回去時已經是個精神抖擻的小夥。

沈溪見目的達成,目送朱厚照消失在側門後面,這才離開乾清宮大殿,他人剛出乾清宮門,後面劉瑾小快步追上,行路間氣喘吁吁。

“站住!”劉瑾喝斥一聲。

但這一聲,並未讓沈溪的步伐出現一絲停頓。

沈溪能猜出劉瑾心中惱恨,根本沒把對方的話當回事。

劉瑾在後面喊了幾聲,不見作用,直接小快跑超過沈溪,伸手攔住沈溪去路,臉上憋得通紅,顯然心中滿是火氣。

沈溪停下腳步,好整以暇地問道:“劉公公是什麼意思?爲何要阻攔本官去路?”

“明知故問!”

劉瑾面容猙獰,喝問,“姓沈的,你要打擊報復,只管朝咱家來,何必讓陛下御駕親征犯險?你可知你一手將大明江山社稷置於險地?如今陛下尚未大婚,更沒有子嗣留下,若是他有個三長兩短,那大明江山由誰來繼承?”

沈溪眯着眼打量劉瑾一會兒,最後竟然點了點頭:“劉公公忠君體國,本官佩服!”

劉瑾憤怒地一擺手:“少拿這些話來搪塞咱家,咱家現在就想問你,你可知如此做的後果?”

沈溪道:“劉公公好像指責錯人了,本官不過是將所知情況告知陛下,屬份內之責,至於帶本官去面聖之人,還是劉公公你,難道這就忘了?”

“嗯?”

劉瑾這才意識到,自己大意之下讓沈溪給利用了。

沈溪再道:“至於御駕親征之事,系由陛下親自提出,本官並未作任何指引,甚至本官還幫劉公公你勸阻,你不會忘了吧?”

劉瑾怒道:“這種話你也說得出口……你明知陛下脾性,知道有這種事,自然會提出御駕親征,你沒有全力阻攔,那就是你的過錯。”

沈溪攤攤手:“是否有錯,不是由你劉公公來界定!劉公公若認爲本官做事不妥,大可去有司衙門告狀,或者直接跟太后說及,看看太后怎麼認定此事!”

“你!”

劉瑾怒從心頭起,之前朱厚照嚴令不得告知張太后,而現在知道這件事的只有三人,一旦泄露出去,必然是沈溪和他之間有人泄露,調查面實在太窄,他可不敢隨隨便便說什麼。

指望把這件事栽贓沈溪很困難,因爲張太后長居深宮中,說是沈溪透露給張太后知曉,朱厚照定然不會相信。

甚至劉瑾還要防備沈溪趁機把這件事告知張太后,若張太后找朱厚照問責,朱厚照肯定會怪罪到他頭上。

不管劉瑾怎麼想,這件事的主動權都在沈溪身上,他感覺自己非常被動,想繼續說什麼,沈溪卻懶得理會,徑直往奉天門去了。

劉瑾沒有死心,一路追着沈溪罵,就好像潑婦罵街,劉瑾心裡有小算盤:“我就這麼罵,說不定路上有大臣聽到,把消息傳出去,那時只能說是我跟姓沈的小子交談時不小心被人聽到,那就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沈溪好像知道劉瑾的心思,加快腳步沒有跟劉瑾多作糾纏,劉瑾一路從乾清門罵到午門,說來奇怪,一路上一個大臣都沒遇到。

劉瑾這纔想起,當天沒有午朝,大臣中只有六科、詹事府和內閣大學士有可能在宮中,但這會兒是下午不着飯點時,沒到散工時,皇宮內怎可能會有大臣來回走動?

罵得累了,劉瑾又“呼哧”“呼哧”喘着粗氣。

沈溪用體諒的口吻道:“劉公公可真是好耐性,居然一路都在言語,放本官身上,本官可做不到。”

劉瑾罵道:“你個猴崽子,生兒子**兒……咱家罵你個沒娘養的東西,在咱家面前裝什麼孫子?”

沈溪聽到這些罵人的言語,不由笑了笑,無奈嘆息:“宮人始終是宮人,想生兒子都沒辦法。就算飛上枝頭,還是麻雀,始終成不了鳳凰!”這話說出來,帶有極大的挑釁意味。

劉瑾怔了怔,隨即怒從心頭起,忍不住撲上前,要跟沈溪掐架。

不過正好是過宮門,那些御林軍侍衛見到如今皇帝面前最得寵的兩人要動手,趕緊上前勸阻。

在侍衛勸架下,劉瑾總算沒能把沈溪怎麼樣。

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七十八章 開張見喜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