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

一頓午飯過去,焦芳就改變了主意,因爲劉瑾召見他並作出指示。

在焦芳看來,幫劉瑾查京城周邊土地欠稅一事因波及面不廣,問題不大,於是便按照劉瑾吩咐,擅自更改與謝遷商議好的結果,按照劉瑾的意思擬寫票擬,然後將票擬遞交司禮監,最終這件事朱厚照沒過目便由劉瑾直接硃批通過。

正德元年,大年初二。

謝遷正在府中享受天倫之樂,王鏊氣喘吁吁地前來登門拜訪。

王鏊在內閣輪值時聽說朝廷要追查京城周邊地主欠稅一事,覺得事關重大,必須跟謝遷商議。

謝遷在自己的書房會見王鏊,聽到這消息,顯得很驚訝,因爲年前他跟焦芳商定的票擬結果並非如此。

謝遷道:“劉瑾這廝,居然揹着內閣擅自更改票擬,難怪兵部突然對京畿之地的田稅重視起來,感情是劉瑾在背後搗鬼。”

王鏊不解地問道:“謝少傅,在你看來,司禮監掌印跟兵部尚書合謀,究竟在圖謀什麼?”

這問題把謝遷難住了,琢磨一下,覺得這事兒有些不太合符邏輯,兵部奏請清查京城周邊土地欠稅情況,怎麼會跟劉瑾扯上關係?若是劉瑾主導,這麼做除了得罪官紳,沒什麼好處。

這個時代皇權不下鄉,朝廷僅能管轄到縣一級,鄉村基本爲士紳控制,可以說士紳控制了輿論,一旦跟士紳鬧翻,問題很嚴重,這也是謝遷想不通的地方。

“管他作甚,多半是藉機斂財吧。”

謝遷隨口道,“不過這件事不能任其蔓延,若事態擴大,京畿之地怕是不得安寧。順天府之穩定乃大明國祚穩定基石,不可疏忽大意。”

王鏊點了點頭,心中帶着幾分擔憂,與謝遷一起進宮面聖。結果二人在乾清宮外等候一個多時辰,愣是沒見到朱厚照的面,反倒是把劉瑾招惹來了。

劉瑾似乎早就知道二人會來面聖,一現身便用陰陽怪氣的腔調問道:“喲,兩位閣老,這大過年的宮裡沒有賜宴,什麼風將你們刮來的?”

謝遷對劉瑾沒有好臉色,冷冰冰地道:“老夫是來覲見陛下……敢問陛下現在何處?”

劉瑾笑了笑,道:“如此朝中各衙門多數官員已休沐,九邊也平安無事,陛下有什麼理由留在乾清宮裡等着你們上門?若什麼事都需要面見陛下解決的話,那要吾等臣子作何?”

謝遷恨恨地道:“劉公公,老夫不想跟你計較,但之前關於清查京畿周邊田畝稅賦之事,內閣所擬票擬乃不宜處置,爲何到了你這兒,卻成了即刻處置?你可是想要令京畿周邊不得安寧?”

劉瑾道:“此乃陛下親自做的決定,若謝閣老有異議,等見到陛下後問詢陛下爲何如此做吧!”

說完,劉瑾昂着頭,得意洋洋離去。

劉瑾走後,王鏊帶着幾分爲難看向謝遷:“謝少傅,你看當如何處置,繼續等下去嗎?”

謝遷搖頭:“看來今日想見陛下已不可能,甚至陛下是否在宮內都是個未知數,守在這兒也是徒勞,不如回去後再行商議,看看此事如何處置。”

王鏊道:“謝少傅,我看這件事先放着不理會,就算朝廷清查京畿周邊田畝稅賦又能如何?這京畿之地的主人非富即貴,交稅的田地少得可憐,還不如趁機梳理一番,清理出部分土地來爲朝廷增加收入。”

謝遷思量一下,嘀咕道:“若只是如此,倒也說得過去,就怕劉瑾那廝背地裡幹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既然今日見不到陛下,那來日再求見,我就不信到上元節前,見不到陛下一面。”

二人商議後,決定先回去等待,也就是暫時把事情放下。

……

……

就在京城周邊開始一場大規模的田稅覈算,導致許多人傾家蕩產時,西北之地同樣面臨一場清查。

進入正月後,沈溪終於知道朝廷派來的欽差是一個老朋友,跟他有過不少交集的兵部郎中王守仁。

劉健、李東陽在位時,王守仁如魚得水,因爲他父親王華差一點做到內閣大學士,他自己又是進士出身,因而早早便憑藉強硬的背景晉升兵部郎中。一切順利的話,再過個幾年便可出任六部侍郎,跟沈溪相比也不遑多讓。

但在劉健、李東陽失勢後,處處被劉瑾針對的王華也在年前致仕返鄉,王守仁的官路一下子變得艱難起來。

這次奉命到西北清查錢糧虧空,本來不幹兵部的事情,但謝遷念着老友情義,有意予以提拔,再加上王守仁跟沈溪是同年進士,之前關係也不錯,謝遷便做主派王守仁前來西北。

謝遷覺得王守仁很有能力,能夠幫上沈溪的忙。

王守仁於臘月中旬出發,算日子,要到正月中旬才能抵達榆林衛城,這還是路途順利的情況。

畢竟西北連續大雪,很多路段已封閉,難以通行,就算沈溪對王守仁再有信心,也估計其抵達的時間最早也是在正月初十前後。

以沈溪對王守仁的瞭解,這是個做事一絲不苟之人,明德致遠篤行務實,就算王守仁是他的同年,也不會偏幫偏信。

沈溪對王守仁有着足夠的瞭解,而三邊這幫文官武將,乍一聽朝廷派來的欽差只是兵部郎中,都不由長長地鬆了口氣,覺得朝廷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視,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或許可以渾水摸魚。

榆林衛城裡的文武官員對於王守仁的情況知之甚少,瞭解到的消息無非是此人乃前禮部侍郎、翰林學士王華之子,且跟沈溪是同年,之前一直在六部供職,學問不錯。

當然,就算如此,這些文武官員也不認爲可以通過賄賂、威脅或者是別的方式將王守仁打發走,於是籌劃如何跟沈溪打好關係,因爲他們想明白了,此番既然是內閣首輔謝遷主導徹查錢糧虧空,派來的又是沈溪同年,跟着沈溪走必然沒錯。

……

……

年初這兩天到總督府送禮的人比比皆是,作爲三邊最高軍政長官,沈溪原本就地位超然,再加上很多人要靠沈溪化解災難,趁着新春佳節,很多人想通過孝敬來拉關係,大箱小箱的禮物送來,甚至很多不經沈溪同意便已送入庫房。

總督府衙門許多屬官都是歷經幾任總督的舊人,他們覺得當官收受禮物天經地義,禮物送來就該送進庫房。

馬九帶着擔心,把情況告知沈溪。

“……大人,這幾日前來送禮的人實在是多,之前您讓人趕走一批,但他們不屈不撓,轉而藉助您手底下那些個屬官之手將禮物送進來,堂而皇之送進庫房……”

馬九對於官場陋習瞭解不多,沈溪一向不貪,他便覺得官員都應該清正廉明。

沈溪道:“朝廷審查錢糧積欠的欽差即將到來,這樣送禮不是明擺着害人嗎?連同年前送來的那批禮物,明日一早悉數送還各家,就說他們的心意本官心領了,目前局勢危急,他們想通過送禮方式獲得我庇護,想法很好,但沒用,還是早早爭取向我坦白,換取寬赦的機會!”

馬九抱拳:“是,大人,小的這就去安排。”

待馬九離開,沈溪撫着下巴沉思,這時雲柳匆忙而來,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

沈溪皺眉:“來得真夠快的,果然是個做實事的人才,可惜啊……”

雲柳問道:“大人,該如何接待?”

沈溪道:“該怎麼接待就怎麼接待,就算他跟我是同年,也不是說每件事都要由着他來,公事公辦,安排他住進驛館,回頭我會親自前往拜會。”

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一五八三章 有忠有奸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二五四九章 進退維谷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