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

沒有任何意外,西北又有緊急軍情傳來。

韃靼人不甘心南下商路被大明堵住,又開始派兵叩關威脅大明,試圖讓大明朝廷重啓西北邊貿。

但大明從未有過非戰而屈服之先例,韃靼人來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準確地說,就是官兵躲在城塞裡不出來,管你在外面怎麼叫陣,管你騎兵如何強橫,我就是安守城塞,反正城外沒多少百姓和牲口,你愛怎麼搶怎麼搶,搶完我們再收復失地。

有本事你就把三邊那些主要關口、城塞攻打下來,挾勝與大明朝廷和談,強迫大明開通商口岸。

朱厚照以前不懂這些,只知道西北邊軍將士戰功累累,大明九邊壁壘森嚴,韃子聞風遠遁。直到親歷弘治十六年京師大戰,他才知道大明邊陲如此不堪一擊。

這次朱厚照面對的情況,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棘手……韃靼人叩關之際,執掌大明朝政十七年的劉健和李東陽都已致仕,屢次平息邊患的“弘治三君子”之一的吏部尚書馬文升也已辭職,恰好此時韃靼人送來一份大禮,讓朱厚照頭疼不已。

與劉大夏、熊繡等人商議過後,朱厚照拿出個“加強邊備”的結論,至於如何個加強法,那就不是他需要思考的問題,主要責任落在三邊總督沈溪頭上。

此時沈溪剛到居庸關,得知京城發生變故。

劉健、李東陽和馬文升乞老歸田,劉瑾如願以償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而張苑等人各有任用……

聽到這消息,既在沈溪意料之中,也讓他稍微有些感慨,因爲這一切都是按照歷史進程發展,甚至爲以防萬一保住親二叔沈明有也就是張苑一命,他還留下錦囊充當了幫兇。錦囊裡的字,乃是他用左手書寫而成,提防張苑保管不慎泄密後有個狡辯的機會。

隆慶衛指揮使李頻爲沈溪接風,特意在居庸關關城內設下酒宴。

如今沈溪已是朝中大紅人,劉健和李東陽請辭後謝遷順理成章成爲內閣首輔。而謝遷跟沈溪關係如何,天下人都知曉。

李頻知道沈溪次日一早就要離關北上,於是親自到官驛邀請沈溪赴宴,順道恭賀。

“……如今劉少傅和李少保同時致仕,謝少傅擔任內閣首輔,看來沈大人入朝爲閣臣之日已爲時不遠!”

朱厚照登基後,謝遷以輔導太子之功與李東陽同升少傅仍兼太子太傅,但由於劉健早前幾年便已經是少傅,爲示尊敬,朝臣多半尊稱劉健爲少傅,而謝遷和李東陽依然稱大學士或閣老,現在劉健引退,謝遷立即被朝臣冠上少傅的尊稱。

沈溪打量李頻一眼,道:“李將軍難道不關心邊關軍情?聽聞這次達延部寇邊,出動兵馬近萬,聲勢不小啊!”

李頻笑呵呵道:“若是以前末將聽聞此等消息,必然緊張萬分,但現在情況卻不同,沈大人往西北接替保國公爲三邊總制,大人以往率數千老弱殘兵,便將數十萬韃靼鐵騎擊敗,現在您手下雄兵猛將無數,難道還怕區區幾個毛賊?”

聽李頻把話說得這般滿,沈溪面紅耳赤一陣赧然,搖頭道:“本官自己都未覺得可戰無不勝,你如此說法若被人聽去,必然要嘲笑本官……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戰場上局勢千變萬化,焉能用以前戰績進行推論?還是要隨時關注邊關急報,以免事到臨頭手忙腳亂!”

李頻恭維地道:“大人說的是,末將回去後便悉心研究邊關之事,若沈大人有何調遣,可隨時將末將徵調西北,末將願鞍前馬後效命,聽從大人驅馳……”

沈溪不想跟李頻胡扯,一擺手:“如果沒別的事情,李將軍請回吧。本官不過是途徑居庸關,非宣大總督,跟隆慶衛挨不上邊,彼此相安無事爲宜。”

李頻聽沈溪言語中有見外之意,連忙道:“大人說得哪裡話?若西北爆發戰事,不管是三邊還是宣大地區,所有官兵都是要聽從大人節制,這是大明曆來的規矩。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您就是末將的頂頭上司。”

“另外,沈大人在西南平息民亂時,便已是兵部尚書,若在西北再次建功,怕是您回朝之日便會執掌兵部……末將聽聞,吏部馬尚書請辭歸田,兵部劉尚書可很有機會接任吏部尚書……如此一來,您依然是末將的上司……”

沈溪微微搖頭:“你想多了,朝廷之事,非外臣應該關心。”

“是,是。”

李頻陪笑道,“沈大人說的是,末將已在城中酒樓爲沈大人設下接風宴,關城內主要文武官員均已到齊,等大人到了就可開席。”

沈溪皺眉:“李將軍果然是有備而來……這宴席本官就不出席了,事情若傳到朝中,大臣們會如何非議本官?西北戰亂正當時,本官不思社稷,在途徑地方時擾民飲宴……恐怕連你都要惹麻煩!”

李頻怔了怔,連聲分辨:“大人,事情沒您說的這般嚴重吧?這設接風宴純粹是禮數問題……再者說了,就算不出席宴會,大人不照樣要在居庸關內歇宿一夜?”

旁邊傳來一個聲音:“你這都沒聽明白?沈大人的意思,這接風宴別擺了,出了事大家都麻煩。如果你執意如此,就算沈大人通融,回頭咱家也會在陛下面前參你一本!”

說話之人走了過來,李頻看過去,發現是熟人。

來者正是之前陪同劉大夏往西北擔任監軍,如今在朝中素有名望的太監谷大用。

歷史上谷大用作爲八虎之一,被劉健等人彈劾,乃劉瑾身邊主要幫兇。

但此番谷大用因被朱厚照派遣跟隨沈溪往西北擔任監軍,避免遭遇政治風波。

谷大用的性格要比張永和劉瑾等人沉穩許多,加之不擅工於心計,行事相對踏實,而之前幾次往外地公幹,都做得很好,以至於得到朱佑樘和朱厚照這前後兩任皇帝信任。

李頻見到谷大用,趕緊上前見禮:“原來是谷公公,恕末將之前不知此番西北監軍乃是您老,因而未曾前往拜見。”

谷大用道:“你不知曉就對了,咱家從未想過你知曉,你只需知道西北三邊總制乃沈大人便可。沈大人重任在身,不能赴宴,這宴席是你們自己吃掉還是就此撤除,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

李頻陪笑道:“谷公公說的是,末將這就告辭。”

……

……

李頻離開,沈溪繼續伏首看案牘。

谷大用走到案桌邊,附身道:“大人,您該歇息了,明日一早就要動身,如今西北局勢不甚明朗,希望到宣府後多調遣一批人馬,跟隨沈大人往西北。”

沈溪擡頭看向谷大用,微笑着說道:“谷公公過慮了,本官之前從湖廣調撥一批兵馬北上,現正由紫荊關西進。明日我們出居庸關後折道西南,走保安州、蔚州一線跟這批兵馬匯合。”

“啊!?”

谷大用對沈溪的安排非常驚訝,問道,“大人,您這……有些不合規矩啊……恐怕沒跟朝廷打過招呼吧?”

沈溪道:“放心吧,此事本官向兵部提請並獲得準允,而且這批兵馬數量不多,系以輜重兵的方式調撥西北,若是谷公公有所疑慮,何不密奏京城,問問陛下?”

谷大用趕緊賠笑:“大人言笑了,陛下對您可說言聽計從。此番您從湖廣調撥兵馬,顯然是因爲這些兵用起來順手……不過大人可有想過,西北那些兵崽子未必會如此認同,若他們覺得大人對他們有所輕視,怕是對大人接下來徵調兵馬有所阻滯……”

沈溪點頭:“還是谷公公想得周到,怪不得陛下會派你到本官身邊來當監軍。”

“大人過譽了。”谷大用恭謹地說道。

沈溪道:“西北之事本官會好好考慮,至於如何緩和西北將士意見,本官自有定計,谷公公不必擔心。另外……本官履任後準備在西北練就一支精兵。”

谷大用聽得雲裡霧裡,但他老成持重,道:“大人作何安排,咱家不敢多過問,只是大人到西北後,應以安定人心爲主。韃靼人經歷兩年前的潰敗,怕是已難再掀起大的波瀾,大人此番去,只是爲加強軍備,而非與韃靼人開戰……”

沈溪聽到這話,立即明白過來,以谷大用的身份和立場,不主張開戰。

沈溪道:“此事毋須谷公公提醒,本官其實對這次行程已有計劃,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開啓戰端,這也是本官對谷公公和西北將士的承諾。”

谷大用聽到這話,稍微放心了。

但他還是有些擔心,以他對沈溪的瞭解,這個年輕人就是個戰爭狂人,走到哪裡都會惹是生非,現在嘴上說得好好的不開戰,指不定到西北後,一看形勢不錯,就帶着兵馬殺進草原了。

大草原對大明來說,是個有去無回的地方。

就算是太宗皇帝,當年也沒在西北戰事中落得什麼好,正是在他第五次征討蒙古途中於榆木川病逝,自那以後,大明便由攻轉守,逐漸丟失長城外的土地。

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七六章 你安心去吧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九一五章 選拔考試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掛帥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七三〇章 當官人的生意經(第三更)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七二章 負心人(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