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

夜色凝重,午門外一片寂靜。

劉健和李東陽等大臣還在跪諫中,隨着時間推移,他們不可避免感到一陣疲倦,但以他們內心之堅定,沒有絲毫離開的意思……莫說跪諫一兩日,大明自開國以來,臣子跪諫幾天的情況常有,這些個大臣只是把今天晚上當作一個開始。

不吃不喝,也是跪諫的必然後果。

就在幾人感覺疲憊不堪時,遠處有人打着燈籠過來,等走近才知道原來是蕭敬帶着幾名太監出來。

劉健和李東陽等人算是在爲蕭敬“伸冤”,蕭敬心中對在場大臣帶着感激,但他過來後卻是滿臉爲難之色,道:

“諸位大人,你們請回吧!太后娘娘說了,明日會找陛下言及此事,諸位大人年事已高,經不起這深秋的風霜。天很涼了,據說張家口外已經下了大雪,若是諸位大人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那就不好了。”

劉健道:“多謝太后娘娘體諒……我等一心爲朝廷明辨是非,勸諫陛下遠奸佞、近賢臣。請蕭公公回去跟太后娘娘通稟,臣等繼續在這裡跪諫,一直到陛下回心轉意爲止。”

如今張太后派蕭敬出來勸說,在劉健等人看來,算得上是階段性勝利,下一步就要乘勝追擊,讓皇帝出來跟他們賠禮認錯,並且表示不再撤換蕭敬,再遵照朝臣的意見,將劉瑾等奸宦誅殺,就算最後免其一死也要趕出宮門,永遠不允許這些人回京。

蕭敬眉頭皺得緊緊的:“這……這不是讓太后爲難嗎?太后不希望諸位大人跟陛下關係鬧得太僵,如今先皇剛故去不久,陛下年少無知,需要諸位大人輔佐……請諸位大人體諒一下太后娘娘的苦心……”

李東陽態度堅決:“蕭公公只管回稟便是,我等在這裡跪諫,純粹是爲大明江山社稷考慮,並非爲私人得失,一切要看陛下意願。”

蕭敬見勸說不動,只能尋思回去後該如何向張太后稟告,最後帶着遺憾的心情離開。

待蕭敬的身影消失在午門後面,李東陽自言自語道:“看來陛下快要回心轉意了。”

李東陽的聲音雖然很小,但參與跪諫的所有臣子都聽到了,劉健“嗯”了一聲,沒說什麼,顯然對此有一定預判。

現在太后派蕭敬前來勸說無用,那下一步就會跟皇帝施壓。皇帝衆叛親離,必然不會爲了保幾個太監而令君臣不睦,只能被動妥協,甚至前來認錯……

設想是好的,但究竟能否達成,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

……

正如李東陽預見的那樣,蕭敬回去見過張太后,張太后馬上前往乾清宮見兒子。

朱厚照對提拔劉瑾爲司禮監掌印太監一事態度堅決,別人勸說不動,張太后作爲母親,覺得自己有必要讓兒子迷途知返,她準備跟朱厚照闡明大臣對大明江山的重要性,讓兒子去跟劉健等人認錯。

張太后抵達乾清宮時,朱厚照還坐在桌前發呆,等張太后走到他面前,他才反應過來。

“母后?您怎麼來了?爲何沒人通報?”朱厚照顯得很驚詫。

張太后沒有帶蕭敬前來,身邊只是跟了幾名宮女,她柔聲道:“皇兒,母后過來是想跟你說幾句知心話,不想別人打擾……無關人等都退下吧!”

“是,太后娘娘。”

所有太監和宮女都退出殿外。

等大殿內只剩下張太后和朱厚照,朱厚照情不自禁地低下頭,眼睛發紅……就算平時他再任性胡鬧,可始終還是個半大的孩子,遇到困難,自然會對母親產生一種依賴和傾訴的願望。

朱厚照問道:“母后,你覺得……朕在這件事上,做錯了嗎?”

張太后搖頭:“你沒錯,你父皇也沒錯,那些大臣和劉公公、蕭公公他們,也都沒錯,唯一錯誤的就是君臣間的利益出現了衝突。”

“其實就算生在農家,也會有爭奪財產等情況發生,兄弟鬩牆勾心鬥角之事實屬尋常,而且一旦被朝中權貴盯上,動輒家破人亡。身在皇室,至少沒有人敢欺辱,但利益糾葛同樣存在……”

“你身爲皇帝,坐擁天下,一言一行都被大臣們盯着,一旦行差踏錯就會引來指責,從根本上說這並非是你的錯,只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臣子不希望你完全脫離他們的掌控,給大明江山社稷帶來不確定性!”

張太后是個注重親情的女人,她對兒子說出這番話,讓朱厚照感受到一種認同,他鼻子一酸,險些流下淚來。

朱厚照道:“母后,既然朕沒有錯,現在這種情況下朕該怎麼辦?那些大臣把持朝政,覺得兒子沒用,什麼事都由他們決斷,不跟朕商議……可朕纔是大明真正的主人!”

“現在朕想當一個稱職的皇帝,將來還想勵精圖治,成爲一個世人稱道的好皇帝……可大臣們卻想一直控制朕,讓朕成爲傀儡,朕……實在受不了!”

張太后嘆道:“皇兒,你不能這麼想,其實……劉少傅他們的本心是好的,他們也希望大明蒸蒸日上,能完成你父皇的囑託。”

“朕不覺得如此,朕覺得他們是故意跟朕唱反調,把持朝政不願放權。”朱厚照態度無比堅決,“朕不想再忍氣吞聲!”

張太后無奈苦笑:“皇兒,你以爲當皇帝就一定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你父皇當太子時,朝中有人要害他,他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活在恐懼中,一直到賊人死去,他依然不能安心,因爲朝中大臣都不聽他的。”

“後來你父皇登基親政,任用徐太傅和劉少傅等人,權力才逐漸轉移到他手上,即便如此,你父皇想爲你外公封侯,朝中還是有那麼多聲音反對……你多跟你父皇學一下,他也是在不斷隱忍中成長起來的。”

朱厚照站起身,揮舞着拳頭道:“朕纔不要跟父皇一樣窩囊……朕要執掌江山,朕要平定四海,讓萬民臣服,八方來朝。朕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這江山是朕一個人的,而不是那些朝臣的!”

張太后看着兒子激憤的樣子,問道:“你現在有這能力嗎?”

一句話就把朱厚照問焉了,他重新坐下來,委屈地道:“母后,您爲何總打擊孩兒的積極性?”

張太后道:“我沒有打擊你,你自己看看形勢如何……既然你沒能力執掌朝政,爲什麼不哄着那些大臣?劉少傅年事已高,用不了一兩年就會退下來,李大學士雖然年歲小一些,但他現在無心朝政,致仕也是遲早的事情。”

“朝中諸如馬尚書、劉尚書等人,也都是六七十歲的老臣,你跟他們置什麼氣?”

朱厚照想了想,儘管他不想承認,但還是點點頭表示同意。

張太后繼續道:“以母后看來,你去跟劉少傅他們和解,讓他們繼續幫你打理朝政,至於劉瑾等人,你也別殺了,留他們在宮裡當個閒散的差事,甚至送到皇陵守靈,或者調到地方當個守備。總之你不會虧待他們,你也算是盡到了一個主子的心。”

朱厚照咬着牙,不想答應這件事。

張太后最後苦口婆心地道:“時候差不多了,本宮能跟你說的都已說了,剩下的就看你如何跟大臣們交待,現在劉少傅和李大學士都在午門,如果你能處置好這件事,乃是你登基後做的最用心最有能耐的一件事,若處置不好……母后不知該怎麼形容,一切都看你自己。”

朱厚照起身道:“朕送母后離開。”

張太后道:“本宮寄希望於你,希望你能處置好這件事。”

說完,張太后便離開乾清宮。

朱厚照佇立良久,這才一擺手:“戴義,你給朕過來,朕有事讓你去辦!”

……

……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二更,夜深人靜,除了午門外有大臣跪諫,皇宮各處已陷入沉寂。

便在此時,戴義匆忙而來,代表皇帝來跟參與午門跪諫的大臣商議事情。

“劉少傅,李閣老,諸位大人,陛下讓老奴過來……是想請諸位大人到乾清宮敘話。”戴義說道。

李東陽看了劉健一眼,見劉健不動聲色,立即板起臉,用堅決的口吻道:“陛下未回心轉意,臣等就不過去打攪陛下休息了……”他所說的“回心轉意”,其實是讓朱厚照親自來午門賠禮道歉。

這個時候劉健才問道:“陛下是何意見?”

戴義道:“太后之前去見過陛下,閉門協商良久。待太后離開,陛下想跟諸位大人商議司禮監掌印人選之事。”

李東陽忍不住又看了劉健一眼,劉健點頭:“既如此,那便去見過聖上,看看聖上如何說。若陛下執意不肯,那臣等還是迴歸此處……”

戴義抹了把冷汗,心裡發怵,不知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

李東陽等人以劉健馬首是瞻,劉健說要往乾清宮,衆人都站起身,因爲長時間跪地而腿腳麻木,此時還需彼此相扶才能站穩,在一聲聲吆喝和呻吟中,相互整理好朝服,這才準備前往乾清宮。

衆人拔足欲走,劉健突然擡手:“請韓尚書等大臣進宮,一起面聖。”

“這……”

戴義不知該如何作答,因爲之前朱厚照可沒吩咐說要請韓文等人一同前去。

劉健不悅地問道:“怎麼,陛下既然要跟我們談,就不能加上韓尚書他們?”

戴義趕緊解釋:“陛下絕無此意,老奴這就去請示,讓陛下下旨,開宮禁,宣韓尚書等大臣入宮……”

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舉(第四更)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