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

“劉瑾會辦事,還會收買人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禮賢下士,懂得招攬人才的重要性!”

“劉瑾雖殘害忠良,但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此人在性格上具備堅毅和狠辣的特性,在皇帝面前逐步培養起自己的小圈子!”

“劉瑾招攬之人中,有許多真才實幹者,但更多地卻是任人唯親,此人納賄自肥,貪贓枉法,爲文官集團嫉恨!”

“劉瑾大權獨攬,在於新皇登基身邊需要有信任之人執掌朝政,即便非劉瑾得勢,也會有他人出來替代。但劉瑾乃是京師所有宦官中能力數一數二者,此人善於鑽營,投皇帝所好,懂得如何利用手頭的權力讓自己做大……”

……正在趕回武昌府途中的沈溪,夜宿驛站時,閒來無事,整理關於劉瑾的資料,爲將來直面這個對手做準備。

沈溪不確定自己是否會跟劉瑾正面對敵,因爲現在朝中尚無調他回京的消息,但難保朱厚照不會臨時起意。朱厚照這個人性格捉摸不定,很多時候都喜歡瞎胡鬧,徵調人手也是隨心所欲不講規矩,沈溪很怕自己隨時會被朱厚照調回京。

但這一切有個前提,那就是朱厚照完全掌權,據沈溪觀察,朱厚照正一步步朝這個目標努力。

“……大人,已經調查清楚了,劉公公在朝中獲得司禮監太監和御馬監太監雙重權限,他以秉筆太監身份進入司禮監,但據說只是平日跟隨陛下出入宮門,未參與到司禮監實際事務中去!”

雲柳陪着沈溪,不過卻非牀第間,而是在燈影綽綽的書房裡,爲沈溪研墨,紅袖添香。

沈溪整理出來的文稿之詳盡,恐怕連劉瑾自己都未必這般瞭解自己,沈溪卻對他的性格做出非常完善的解讀。

“看來距離劉瑾得勢之日已爲期不遠,進入司禮監後,他便可以進一步打壓蕭敬,只要蕭敬下臺,那皇宮中將沒有人能跟他抗衡,戴義、張苑等人跟他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而谷大用、馬永成、張永這些太監跟劉瑾有利益糾葛,只要這些人無法得到皇帝支持,劉瑾就會一個個將這些人扳倒,或者收歸己用!”

沈溪將皇宮中那些有名望,有能力,在歷史上有一定名氣的太監串聯在了一起。

人很多,既包括歷史上的八虎,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也包括李興、戴義、張苑等太監,這些人全都進入沈溪整理的書冊中,拿來對比研究。

雲柳問道:“大人,您認爲劉公公將來會得勢,權擅天下?”

沈溪打量雲柳一眼,道:“有些事跟你無法說明白,你只需知道,即便劉瑾得勢,也不過是暫時的,因爲他的成功全建立在皇帝寵信上,一旦他大權獨攬,會得罪很多人,這些人便會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甚至加以攻訐。”

“正所謂三人成虎,一旦劉瑾做事引起皇帝猜忌,距離他倒臺之日就不遠了。不過,劉瑾是否能掌權,掌權多久,一切都還是未知數,畢竟現在朝中尚有劉健、李東陽等名臣,不會讓劉瑾恣意妄爲!”

雲柳凝眉思索,點頭道:“以卑職所知,朝中這些閣老、部堂都不是易與之輩,先皇留下的朝廷班底非常穩定,怎會讓劉公公擅權呢?”

“誰知道呢?”

沈溪輕嘆一句,“有時候就算是歷史也回答不了你這問題……現在朝廷上下看似一團和睦,但衆大臣廉頗老矣,許多人心思已不在朝堂上,功成名就後,他們想的是如何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雲柳不知沈溪說的人是誰,不敢隨便發表意見。

沈溪道:“按照歷史走向,差不多新皇登基九個月後,朝廷就會出事……真正出問題的環節,不在六部,而是內閣,若歷史走向不變,那朝廷一場動盪在所難免!”

……

……

沈溪彷彿杞人憂天,遠在湖廣,卻爲京城的事煩憂。

雲柳沒有沈溪的境界,所以不會過多評價這件事,她只是按照沈溪的吩咐行事,儘可能多地獲取情報,讓沈溪自行歸納分析。

隨着秋天到來,長江汛情已基本過去,此時即便在大江上行船也不會有什麼麻煩,但沈溪還是儘量走陸路,主要還是爲安全考慮,不想因冒險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總督府的隊伍沿着長江南岸的官道走,就算一些地區路不好,需要繞道,甚至用到渡船,沈溪也未覺得有多疲累。

沈溪這次出來,還帶有視察地方新作物推廣之目的,每到一處,都會跟地方官府接洽,但他從不收受賄賂,只問及地方民生狀況以及新作物的推廣進度。

沈溪進入湖廣境內,蘇敬楊得知情況,親自帶兵前來迎接。

八月初六,沈溪一行抵達大冶城南,距離武昌府已不到四日行程,蘇敬楊跟在沈溪身後,笑盈盈說道:

“大人,要不了多久就要返回武昌府城,恰好趕上中秋佳節。想來湖廣地方士紳已爲迎接您做好準備,回去後終於可以安心休息……”

沈溪笑了笑,什麼都沒說,突然看到遠處似乎有官府迎接隊伍到來,蘇敬楊指了指道:“大人,應是大冶縣衙派來迎接之人!”

地方衙門對沈溪出巡的態度各不相同,有的地方根本不知沈溪到來,見到沈溪後疲於應付,生怕接待不周影響前程;有的辦事周到,派人查探以便獲悉情況,然後高規格招待。

衆生百相不一而足。

沈溪一看這架勢,便知道大冶縣衙興師動衆,光是派出來迎接的人員就有上百。

雖然大冶知縣並未親自前來,卻派出主薄、典史和六房屬吏,爲沈溪送來慰問品。

沈溪在簇擁中上了車駕,用了半個時辰,天黑前順利抵達大冶縣城,城門口成千上萬百姓夾道歡迎。

蘇敬楊騎在高頭大馬上,護送沈溪車駕,高興地說:“大人,您看看,百姓們對您多愛戴?您到任湖廣以來,地方上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尤其是您帶兵平息叛亂,黎民百姓不用因戰火失去家園,顛沛流離,對地方百姓不啻有再生之德!”

沈溪掀開車簾,往外面看了一眼,沒有說什麼,侍候一旁的雲柳雖然察覺沈溪不悅,但不敢多言。

一直到城內驛站門口,沈溪終於見到大冶知縣張俞。

張俞對沈溪畢恭畢敬,恭維一番後便邀請沈溪到縣衙飲宴,一再強調地方士紳早已恭候多時。

沈溪卻顯得不近人情,以旅途勞頓爲由謝絕邀請,直接進到官驛內,匆匆對付一頓填飽肚子便派人去廚房燒熱水,準備沐浴後休息。雲柳和熙兒親自幫忙擡水,這一路上基本都是她們照顧沈溪起居。

“……大人似乎對城中迎接之舉不滿?”雲柳幫沈溪兌好溫水後,問了一句。

沈溪道:“地方百姓多目不識丁,對於官場的事情更是一無所知,怎會出現今日闔城百姓盡皆出迎的情況?地方上迎接我越是隆重,擾民越甚,出現贓官的可能性也更大……”

雲柳驚訝地問道:“大人的意思是……那張知縣是贓官?”

沈溪搖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焉敢輕易作此判斷?況且別人以高規格接待,若據此便輕易做出結論,始終不仁不義!”

“之前我準備四日內趕至武昌府城,現在看來非得延後一兩日不可,能在中秋前回去就算不錯了,先看看地方民生,若百姓安居樂業,我就不跟張俞計較,若民不聊生,那我絕不會坐視不理!”

雲柳道:“是,大人,卑職之後便派人去調查!”

沈溪打了個哈欠,突然想起武昌府城的高牀軟枕,想到身邊的如花美眷。

“出來轉眼又是兩個月,不知不覺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回到家裡後是該好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沈溪一邊接受雲柳的服侍,一邊感慨地說道,“到了秋天,不知京城那邊會發生什麼事情,別是一場波瀾後,京城的秩序便重新改寫……”

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二四〇三章 人來瘋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六六三章 歷史軌跡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一八八五章 改變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