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

王禾見到沈溪,來不及行禮,也沒去理會大堂一角還有個年輕人跪着,徑直道:

“大人,湖廣南部的戰事又出了新變故……聽聞桂省北邊幾個寨子,鼓動六百多土司兵造反,一舉殺進懷遠縣城,影響極爲惡劣!目前桂省北部的桂林府、柳州府和慶遠府已全線告急。”

“由於受到南邊戰事的鼓舞,叛軍聲勢大振,加快了向寶慶府進兵的步伐,目前寶慶府南部的新寧縣城已宣告失守,武岡州被叛軍團團圍困,叛軍已發展至四五千人,地方衛所兵馬無法抵擋,寶慶府府城已全面戒嚴,周邊的永州府、衡州府和長沙府同時告急……”

沈溪沒有回話,倒是跪在一旁的年輕人聽得目瞪口呆。

這高大魁梧的漢子一來,說了一通嘰裡呱啦的話,因爲口音不同,王禾又是在情急之下說出來的,年輕人沒太聽明白。

沈溪道:“就算如此,本官也可在後方運籌帷幄,何需親自領兵去湖廣南部前線?那地界窮山惡水,自然環境險惡,許多山巒丘壑瘴氣叢生,實非人力可以抗拒。只需要打勝仗即可,朝廷可沒規定誰來領兵!”

王禾哀嘆一聲:“大人還是親自領兵爲好,有您在,別說區區幾千叛軍,就算是千軍萬馬,在大人面前不也是灰飛煙滅?”

沈溪想了想,道:“這些個縣城、府城往常年便時常被賊寇圍困,但由於賊寇缺乏起碼的攻城器械,即便城池被圍,只要軍民一心,料想不至於被賊人奪了去。多半是官府有內鬼,這幾年湖廣和江贛水患嚴重,地方糧食歉收,連漢人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何況其他民族的百姓?”

“那些個土府、土州、土縣的土官主管一切,災荒年依然加稅,我們卻沒有辦法制止,因爲以‘土官治土民’這是開國初的國策,沒辦法輕易更改,導致民不聊生。對此,我會想辦法改革,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

“之後本官會去信,對軍所衙門進行一番指導……對了,王將軍,本官之前跟你寄信,讓你挑選出一批人手到總督府,這事情你操辦得如何了?”

王禾趕緊道:“回大人的話,您需要的兩千兵馬差不多已備齊,都是從南昌周遭千戶所精挑細選出來的,您何時檢閱?”

沈溪想了想,道:“過兩天吧,這次湖廣南部叛亂升級,本官就算不親自去前線一趟,也要回武昌府坐鎮指揮,暫且先看看事態進展如何。王將軍,這兩千人馬不出意外的話我會帶走,沒問題吧?”

王禾有些爲難:“若大人是領兵平叛,帶走自然沒什麼問題,但若是……一般的徵調,江贛兵帶往湖廣,總需要個由頭纔是……”

沈溪道:“這兩千兵馬,本督便以平叛名義徵調,另外王將軍再幫忙挑選兩個副千戶,暫時升任千戶,充當本官標下參將,再徵調幾名百戶,暫時充遊擊……”

“本督若要親自領兵平叛,這路兵馬勢必同行,讓他們先跟家裡交待好,若有不想出遠門的,或是家中獨子有高堂需要贍養,可以調離部隊!”

按照大明規矩,一般戰時出任參將的,都是都指揮同知這一級,再差些的便是衛指揮使,極少有千戶出任參將的例子,更別說是臨時徵調副千戶擔當了。

但沈溪麾下兵馬人數不多,江贛這邊徵調到他身邊的人馬只有兩千,清一色的步兵,由於這年頭太平地方的軍戶素質普遍不高,這支部隊基本跟地方巡檢司的民團戰鬥力相仿。沈溪讓誰當一個相當於空銜的參將,無關緊要。

王禾道:“大人擔憂過甚,這羣兔崽子能跟着大人建功立業,就算是媳婦剛娶回家,娃娃正在孃胎裡,他們不眼巴巴跟着?大人只管放心,末將這就去傳話,若誰不想跟大人去,將人補上便是,實在不行末將親自上陣!”

沈溪看出王禾有濃郁的參戰慾望,笑着說道:“王將軍拳拳精忠報國之心,日月可鑑,本官甚是欣賞,但江贛之地的軍隊還得有人統領,不可能鬧一個空城計,若爲他人所乘反倒不美,所以還是留下來最爲合適。”

“不過你儘管放心,若此戰有什麼建樹,本官絕不會忘記在功勞簿上重重地提上你一筆,你能安心鎮守江贛,便爲本官做了最大貢獻,是本官的心腹愛將!”

王禾感覺顏面有光,行禮道:“大人儘可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這就去下發通知,預計這一兩日內,所有兵馬便會集結完畢,供大人驅策……”

“咦,這堂上哪兒來的兔崽子?定是做錯事惹惱了大人,拉出去重重打上幾十軍棍,死了都不冤枉……”

……

……

王禾鐵了心跟沈溪做事,這也是當今大明軍伍之人普遍的心思……要麼混吃等死,若遇到機會,削尖了腦袋也要往上鑽。

沈溪走到哪兒都是武將的福星,如果他單純只是個翰林官,不會受到將領們如此推崇,關鍵是沈溪在軍中的名望實在太高。不但九邊將士,就連地方上的軍隊也一樣,軍中流傳着,誰跟沈溪誰祖墳冒青煙,一個小兵也能成長爲將軍,更別說原本就是將軍的,出路會更好。

別人或許會覺得傳言未免把沈溪捧得太高,可王禾親身體會過,他打從心眼兒裡相信沈溪能讓他加官進爵更進一步。

王禾一走,正堂內只剩下沈溪和那年輕人。

這下那年輕人不敢隨便說話了,繼續跪着,低着頭,不敢跟沈溪對視。

沈溪道:“怎麼稱呼?”

年輕人囁嚅着,無比緊張地說道:“小人……小人袁堂,今年二十一,在南昌府看管個茶寮,若是小人的東家有哪裡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您可別跟小人撒氣!”

沈溪點頭:“你自己說過,對江贛之地,尤其是南昌府上下非常瞭解,可是如此?”

袁堂喉嚨乾澀,忍不住嚥了口唾沫,道:“那些官老爺的事情,小人不怎麼清楚,但市井中的事,基本都瞭解……”

沈溪道:“那就好,從現在開始,你便是這巡撫衙門一員,你記得,以後走到哪兒,若有人欺負你,便說是我沈溪的人,這樣別人就不敢欺辱你了。”

“八錢銀子的俸祿,這只是第一個月,以後做得好還可以漲工錢,但若做得不好就會被本官趕走,永不錄用……”

袁堂犯起了嘀咕,他到現在都不知道沈溪是什麼人,至於永不錄用什麼的,他倒不是很擔心,因爲他知道自己一輩子就是個平頭老百姓的命,從未想過會做官。袁堂緊張地問道:“不知大人怎麼稱呼?”

沈溪道:“之前你說的那貪財好色的總督,便是本官。本官名聲如何,不用你爲本官辯解,你有什麼想法,那是你的事情,但現在你就一門心思爲本官做事,當好本官的顧問,有什麼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便可。”

“若學着跟別人那般耍心眼兒,知情不報,就好像之前的王將軍所說,把你拖出去打死也不冤枉!”

袁堂身體一震,把頭伏低,跪得更矮了些,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一三三九章 不省心的太子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四十章 天花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九一五章 選拔考試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訂閱)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一五四章 幾時出兵?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