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

郭少恆在沈溪面前耍橫,估計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他即便想不起沈溪現如今的身份,也該想到以前沈溪是幹什麼的。

土木堡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物,豈是他一兩句話,或者是依靠一羣狐假虎威的衙差就能嚇回去的?

“郭參政,你這是要造反哪!”

沈溪臉上涌現一抹嘲諷的冷笑,他帶進布政使司衙門的親衛雖然只有不到二十人,但毫不示弱,通通拿着兵器與差役對峙起來。

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言不合隨時開戰的傾向!

沈溪站在那兒,屹立不動,大有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氣概!郭少恆見沈溪氣定神閒,不免心慌意亂,但在情不得已之下,他也只能硬着頭皮跟沈溪硬槓上了,力求沈溪不把馬中錫帶走。

郭少恆道:“沈中丞,您乃兩省總督,位高權重,該您管的事情,下官絕對不敢幹涉。但眼下馬藩臺重疾在身,此乃我藩司衙門內部的事情,您這邊要把人帶走,按照規矩來說,不太合適!再則,如果馬藩臺在總督衙門出事,這責任算誰的?”

沈溪冷笑道:“你找這麼多理由出來,是不是沒得商量,必須要動武咯?”

郭少恆一陣發怵,他把布政使司衙門的差役給叫出來,又出言恐嚇,僅僅只是想阻止沈溪把人帶走。

若是布政使司衙門的差役跟沈溪帶來的官兵兵戎相見,發生死傷的話,朝廷那邊肯定會追究責任。

而且還有個問題,沈溪身旁除了親衛外,尚帶有武昌左衛的官兵,跟布政使司衙門只會欺負老百姓的衙差區別還是很大的,兩邊真打起來,指不定誰佔優勢。

但此時郭少恆仗着在湖廣任職多年,與地方官員和士紳關係深厚,再加上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想用氣勢把沈溪嚇退,厲聲喝道:“沈中丞,若您仗勢欺人,強行自布政使司衙門帶走馬藩臺,下官定會跟朝廷參您一本,說你罔顧下屬身患惡疾亟待靜養的現狀,強行擄掠致人死命,朝廷必會追究……”

沈溪聞言不由冷笑:“你當本官是嚇大的麼?在宣府的時候即便面對韃靼人的千軍萬馬本官也不變色,手下亡魂何止萬數?區區幾個衙役就想嚇住本官,也太小瞧人了!還有,你說要跟朝廷奏稟,也不看看朝廷會聽誰的!來人,動手!”

郭少恆一時間懵了,不是自己在威脅沈溪嗎?怎麼這傢伙是那種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主,居然主動出手?

隨着沈溪一聲令下,馬九和衆親衛聞風而動,壓根兒就不給布政使司衙門的差役反應的機會,揮舞刀槍衝殺過去,手下毫不留情,兵刃的鋒芒直指要害。

這已經超出打架鬥毆的範疇,看樣子必然是要留下幾具屍體才行了。

那些衙差,平日耀武揚威的對象都是些小老百姓,現在跟正規軍對上,氣勢頓時弱了,馬九懂得把握分寸,一刀下去將面前那名領頭的衙差手臂砍傷,隨即將刀架在其脖子上,後面的衙差一看動真格了,嚇得一鬨而散。

馬九帶着人把孤零零站在那兒的郭少恆給拿下,郭少恆一邊用力掙扎,一邊出言喝斥:“你們這些狗東西,也不看看本官是誰,竟敢對本官無禮?”

沈溪笑了笑,道:“郭參政,今天本官只是應邀來布政使司衙門探訪馬老中丞的病情,不想跟你一般見識,但如果你再敢無端生事,本官立即將你先斬後奏,本官手上可有陛下欽賜的王命旗牌,不信的話,儘管放馬過來試試!”

聽到“王命旗牌”,郭少恆頓感頭皮發麻,他如果殺掉沈溪,必然要對朝廷遮掩,想方設法把死因掩蓋。但若沈溪殺他,只需要一道奏本跟朝廷解釋一下,對方手握王命旗牌,乃浴血沙場的功臣,未必便要以儒官的作風行事。

郭少恆心說:“沈溪分明是三元及第的翰林出身,但今日看他怎麼一身匪氣?”

шωш●тTk an●¢ ○

沈溪喝道:“馬老中丞還有什麼家人,一併請過來,本官要帶上返回總督衙門!”

聞訊而來卻被沈溪氣勢所懾的布政使司官員灰溜溜地離開,不多時便護送幾名家僕模樣的人前來。

馬中錫或許是意識到這次湖廣之行未必順利,所以只帶了幾名家僕在身邊照顧起居,親眷都留在老家。結果到了地方,因其馬上着手完成朝廷交待的任務,觸及地方官紳利益,險些死於非命。

“帶走!”

沈溪一聲令下,將郭少恆扣押爲人質,一行人往布政使司衙門正門方向而去。

到了門口,武昌左衛衛指揮使崔涯已經帶着兩百官兵前來接應,見到沈溪,崔涯趕緊從馬背上跳下來,上前見禮。

沈溪看了一眼街道兩側圍觀的百姓,也不想把事鬧得太大,招呼道:“放人吧,咱們現在就回總督衙門!”

馬九聞聲將郭少恆放開,簇擁着沈溪的官轎往督撫衙門而去,沿途路上有不少百姓探頭圍觀。

百姓們尚且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在他們眼中,官府的衙門口都是神聖的地方,更何況是高高在上的布政使司衙門?如今居然被衛所官兵包圍,當官的似乎發生了內鬥,至於緣何內鬥,可不是他們的身份能夠了解的。

大多數百姓圍觀,其實只是湊個熱鬧。

……

……

沈溪帶着人回到總督衙門,令人將大門關好,內外都委派重兵把守。

到如今,沈溪跟布政使司方面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這次跟他面對面發生碰撞的,並不是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只是下面的參政,這是沈溪在履任地方前沒有預料到的。

馬九問道:“老爺,爲什麼不把姓郭的給抓起來?現在武昌府城中,我們在明,他們在暗,不好應付啊!”

到了湖廣後,馬九的主見相對多了起來。

沈溪一心想把馬九培養成獨當一面的人物,以前馬九雖然做事有能力,但在指揮和調度方面有所欠缺,這跟他學問低、見識淺有關,現在他正在逐步彌補自身的缺陷,越發受到沈溪器重。

沈溪讓人把馬中錫擡到後院,請來大夫診治病情,然後帶着馬九進了書房,他準備立即寫信給湖廣都指揮使司指揮使蘇敬楊,讓蘇敬楊連夜調兵進城。

沈溪一邊寫調令,一邊向馬九解釋:“這次事情的幕後主謀,其實是地方上那些世家大族,這些地頭蛇手頭有人有錢,勢力盤根錯節,有許許多多人爲他們賣命。”

“我原本不想跟這些地方官紳計較,但現在他們居然敢謀害一省布政使,簡直是無法無天。我把人放了,令其麻痹大意,今夜再調動兵馬,爭取一日內將地方之事平息。我還不信了,有人敢跟我耍橫!?”

讓沈溪受不能的是,他到地方後沒尋釁跟地頭蛇相鬥,本想相安無事,結果這些官紳膽大妄爲,敢對馬中錫下毒。

沈溪身爲兩省總督,自然不能坐視朝廷派來的左布政使死於非命,他上門要人,地方官紳推出來的代表居然敢跟他刀兵相向,若是不果斷進行反擊,豈不是顯得他這個兩省總督無能?

是可忍孰不可忍,沈溪只能果斷出手了!

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九一五章 倉促變招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六章 爭奪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三四六章 沒見過世面(第三更)第八章 啓程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八章 啓程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