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

馬中錫爲北直隸故城人士,成化十年鄉試解元,次年中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歷任滇省按察僉事、陝西僉事和督學副使等職,弘治五年任大理寺右少卿,弘治六年起任正三品左副都御史、巡撫宣府,後因病辭歸故里,在家鄉隱居不出。

馬中錫才學卓著,前七子中的李夢陽、康海、王九思等人都是他的弟子,而他在治學上也有建樹,畢竟李夢陽、王九思等人跟沈溪都有一定關係,雖然馬中錫一直在故城,距離京師不遠,但沈溪從未前往拜訪。

沒想到馬中錫這樣的老臣,突然被朝廷起用,還成爲了他的部下,跟他一起前往湖廣上任。

想到馬中錫,沈溪多少有些感慨。

歷史上的馬中錫,最終的下場是入詔獄蒙冤而死,如此有才學的老臣,卻因“同情農民起義”爲朝中大臣不容,謂其“以家故縱賊”,朝廷以“縱賊”罪名將其下獄,慘死詔獄之中。雖後來昭雪,但卻成爲正德朝著名的冤案之一。

面對謝遷的囑咐,沈溪恭聲領命。因此番弘治皇帝給他出發的時間定得很寬鬆,等到年後上元節過了再走,沈溪不會着急整理行裝,大可留在家中,安心陪家人一段時間。

謝遷對沈溪好一番耳提面命,相當於是對皇帝交待外的補充。

謝遷所說相對就要務實多了,讓沈溪到了地方後不要忙着去動軍政事務,先完成平穩過渡後再慢慢抓權不遲。

這主要是爲防止沈溪在地方上鬧出的動靜太大,讓他在朝中不好收拾。

說完事情,沈溪邀請謝遷前往後院見謝恆奴一面,但謝遷卻表示“禮儀不可廢”不願前往,無奈之下,沈溪只好親自送謝遷出府。

周氏聽聞謝遷離開,厚着臉皮出來相送,讓謝遷又是一陣尷尬。

等謝遷乘坐馬車走遠,周氏打量沈溪,問道:“憨娃兒,君兒待產,你怎的出門去了?之前府中怎麼都尋不到你!”

沈溪解釋道:“娘,我剛進宮去了,陛下給我委派了新差事!”

周氏頓時瞪大眼睛,興沖沖地說道:“我聽說你是這次跟韃子交戰的大功臣,皇帝一定是又給你升官了吧?幾品?你原來就是正二品,再升的話……不會是一品大員了吧?”

沈溪微微搖頭,道:“還是正二品,右都御史,不過此番是督撫湖廣和江贛!”

周氏聽得一陣迷糊,問道:“去年你就不是咱閩粵桂三省之地的督撫了麼?怎麼現在還當督撫?還是從仨省變成兩省,你這官是降了啊!”

“不行不行,我看做這個督撫,還不如當什麼藩臺、臬臺呢,你在這位置上只是領兵打仗,就跟武夫一樣,太不體面了!”

“憨娃兒,你去跟皇上說說,咱不去什麼湖廣、江贛了,咱就留在京城,跟着皇帝做大事,你看行否?”

沈溪知道,自己這個老孃又在想好事。

皇帝安排的差事不願幹,還要講條件,如果是別人那就罷了,可他現在身份和處境非常敏感,他去請辭的話,遭受到的攻訐可不是一般大臣可比,這純粹是拿自己的政治前途開玩笑。

沈溪道:“娘,這樣吧,孩兒暫且不帶您和爹去,你們留在京城,等我在地方安頓好之後,再看看接你們過去享福,可好?”

周氏一擺手,道:“別跟我說這些,你想去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當官,那是你的事,我們就不跟你攙和了,跟你去了也不能風光。”

“這兩天,你把文招和五郎好好安排一下,自打回京你甚至沒見過他們,還說讓他們跟你做大事呢。”

“你去地方,一定把他們帶上,別忘了這是當初你在廣州府時做出的承諾,怎麼都得履行了!至於我那侄兒周羨,暫時留在我身邊幫忙,等你穩定下來再說吧。”

沈溪的同宗五哥沈永祺以及姑姑家的小表弟楊文招,還有周氏本家侄子周羨,此番跟着周氏一起到的京城。

楊文招跟沈溪自小是死黨,在桃花村老宅的事情就不說了,當初在汀州府城時楊文招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找他小表哥和小表嫂玩,每次被林黛和陸曦兒欺負得滿臉污漬,還樂呵呵傻笑,楊文招是那種沒有心機的人,雖然看起來木訥,但若是能將楊文招用好,他這性格其實可以在官場上如魚得水。

至於沈永祺,因他父親沈明有失蹤,其後母親跟着出走,在沈家地位尷尬,到了婚配年歲連婚都沒結成。後來隨着沈溪當官沈家地位驟然提升,沈永祺才娶到童生家的閨女,隨後兩口子跟着沈明鈞夫婦一起到了京城。

沈溪幫助沈永祺,算是完成沈明有的交託,之前沈明有曾提過,希望他好好栽培一下沈永祺,沈溪當時可是應承了的。

至於周羨,沈溪就不熟悉了,但既然周氏說要把侄兒留在身邊聽用,沈溪也就順水推舟,等以後再安排。

既然周氏提到這兩個沈溪的同輩人,沈溪便答應下來,準備前往湖廣的時候帶上二人。

沈溪栽培過很多不成器的武將,他覺得只要不是像唐寅那樣桀驁不馴自以爲是的讀書人,別的什麼人,但凡有一點上進心,他都能帶出點兒名堂來,就算楊文招和沈永祺混不出頭,在督撫衙門裡當一個吏員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當天,沈溪在慶賀自己多了個女兒時,見了一下楊文招和沈永祺。

二人到京城後尚是第一次見沈溪,當他們見沈溪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身着二品大員的常服出現在面前,眼中都帶着羨慕,但因爲他們對禮數不是很明白,見到沈溪後並沒那麼多拘禮。

“表哥,真的是你嗎?嘿,幾年不見,模樣有些不同,但還是能感覺出來,你就是我的小表哥!”

楊文招笑呵呵說道。

沈溪擡手示意一下,道:“坐下說話!”

沈永祺和楊文招都不懂尊卑,雖然知道沈溪現在當官,也沒有對沈溪有多害怕,按照沈溪吩咐坐了下來。

沈溪坐在主座上,因沈永祺比沈溪年長,顯得沈溪有幾分稚氣,沈溪無法老氣橫秋對楊文招和沈永祺說什麼。

沈溪道:“過了年,我要往湖廣上任,你們隨同前往,至於餉銀方面,一律按照隨軍將士標準給予,每人每月六錢銀子!平時吃喝用度都由督撫衙門負責,你們到了地方後,一律以督撫標下自稱便可!”

楊文招和沈永祺對視一眼,沈溪說的這番話,他們根本就聽不懂是什麼意思。

沈溪更爲詳盡解釋一番,二人才大概明白,自己算是沈溪的親兵,一個月能領六錢銀子的俸祿,一年也就是近八兩銀子,這在衙差中算是相當不錯了。

現如今雖然沈溪身在京城未到地方赴任,但沈溪已經可以組建自己的督撫衙門,朝廷之後會派官兵護送他南下武昌府,他手頭擁有兵權,等到了地方便可以開衙辦事。

武昌府可比梧州府繁華多了,畢竟是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所在地,相當於後世的省會城市,擁有六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隨着兩宋和明初的大開發,已經有“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的美譽。

沈溪又說道:“你二人在內外事務上,不可打着我的名義囂張跋扈,做事多用心,踏踏實實,我會盡可能幫你們在衙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年半載之後,爭取爲你們獲得實缺,甚至補上官品。如此即便不在我手底下做事,你們也算是官府中人!”

楊文招站起身,感激地說道:“表哥說怎樣便怎樣,我先在這裡謝過表哥!”

說着,楊文招恭敬行禮,一下子便體現出有父母和沒父母的區別。

楊文招有父母教誨,自然知道怎麼巴結舅舅和舅媽家的人,雖然從道理上來說,沈永祺跟沈溪的關係更爲親近,畢竟是同宗子弟,但因沈永祺內向和膽怯,令他在人情世故上落後於楊文招。

沈溪沒有對二人說太多,因爲他還未上任,具體督撫衙門情況如何,湖廣和江贛有什麼棘手的事情,要等他到了地方後才知曉,現在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也就無從指點沈永祺和楊文招行事。

*************

ps:明天會小爆發一波,凌晨會連續更新兩章,表示一下天子對大家不離不棄支持的感激之情!

另外,4月1日~4月7日期間,本書在qq閱讀客戶端和起點讀書客戶端限時免費7天,一點小福利,算是回報這麼多年來衆多書迷對天子的主持,喜歡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載客戶端看起來~

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八章 啓程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