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

韃靼人鳴金收兵,此時人爲製造正陽門大火,並且帶兵殺退韃靼人進攻的兵部郎中王守仁,帶領幾名將領出現在朱厚照面前,此時王守仁在朱厚照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許多。

王守仁行禮:“太子,韃靼兵馬已退,我大明將士正將正陽門城牆上殘餘的韃子悉數斬殺!”

朱厚照滿意點頭:“做得好,本宮沒有錯看你……王郎中,既然韃子撤了,你快些領兵追擊,務求斬殺更多韃子,不令其再有攻城的機會!”

戰勝就要追擊,這是朱厚照從兵法韜略中獲得的啓發,王守仁卻道:“太子,如今正陽門滿目狼藉,官兵疲憊,如何追擊?”

一句話,就讓朱厚照皺起眉頭。

熊孩子嚷嚷道:“滿目狼藉怎麼了,官兵疲憊就不追擊了嗎?你們累,韃子更累……城外韃子已潰不成軍,如不趁機擴大戰果,難道等他們捲土重來?你是在正陽門放了一把火,阻止韃子攻城,請問下一次是哪座城門?我看乾脆把京城燒了,這樣就不用擔心韃子攻進來了,是吧?”

王守仁從來沒見過如此胡攪蠻纏的上司,還是東宮太子,未來的皇帝,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

謝遷看出王守仁的窘況,上前解圍:“太子殿下,此時發動追擊,必要將正陽門打開,若韃子假撤退,趁我軍出城時殺個回馬槍,那當如何?”

朱厚照雖然不講理,但有人跟他商談戰術,他馬上變得熱衷起來,分析道:“謝先生所提,倒有幾分道理,韃子說撤就撤,指不定是詐敗……但是,這只是一個可能,如果不發起追擊,豈非憑白放棄大好機會?”

謝遷看了王守仁一眼,繼續說道:“殿下,您莫非忘了,城外尚有沈溪小兒的兵馬?沈溪小兒麾下人數雖不多,卻擁有大明最精銳的騎兵,韃靼多爲騎兵,以騎兵追騎兵,方有擴大戰果的可能!”

朱厚照小眼睛眯成一條線,眉開眼笑:“這話有理,沈先生在城外,我擔心個鳥啊,這次韃子可算是倒了血黴,沈先生之前被他們圍着打,現在沈先生終於緩過氣來,非把這些韃子殺得片甲不留!”

王守仁請示道:“那太子……出兵之事?”

“不必了,趕緊派人打掃戰場,如果城外有變,再言出兵。謝先生,你趕緊派人回皇宮跟父皇知會一聲,告訴父皇這邊的情況……嘿嘿,我又指揮了一場大勝仗!”朱厚照滿臉得意。

張苑趕緊在旁幫腔:“太子英明神武,正陽門有太子坐鎮,誰人能殺得進來?”

朱厚照學會了謙虛,一擺手:“張公公,你可不能這麼說,還是多虧有沈先生,哦,還有王郎中,嗯嗯,還有謝先生和張老公爺相助,本宮才能完成正陽門防守戰的勝利。”

“剩下的事情,就看沈先生髮揮了,希望沈先生能將韃靼兵馬全數殲滅,哈,讓他們有來無回!”

……

……

正陽門城頭這邊,戰事確實暫告一段落,但城外沈溪的步兵方陣跟韃靼騎兵間的交戰,卻是越發激烈,遠沒有太子朱厚照說的那般輕鬆。

“第三排,準備……射!”

從中軍分出的五個步兵方陣中,最靠前的方陣是由朱烈率領,這個方陣,類似於尖刀營,火銃和弓弩手最多,韃靼騎兵幾次靠近,都被火銃和弓弩的組合給擊退。

當前線鳴金收兵,韃子步兵搖身一變,成爲了騎兵,沈溪所部面臨的壓力成倍增大。城內沒有援軍出來,韃子注意力全放在如何攻破沈溪五個步兵方陣上,由達延汗部派遣的精銳騎兵,開始成羣結隊對朱烈的第一方陣展開攻擊。

韃靼人動用大量重裝騎兵,人員和馬匹都着重甲,冒着槍林彈雨殺到明軍步兵方陣前。而在後方,數以千計韃靼輕騎兵使用複合反曲弓,遠遠地射擊。

在重裝騎兵衝擊下,盾牌陣被直接沖垮,長槍的槍頭刺中鎖甲發出“噼啪”的聲響,卻沒有刺進人體。

朱烈統率的步兵方陣迅速被韃子的重裝騎兵衝開一個大口子,包括朱烈在內,沒一個明軍將士能相信韃靼騎兵擁有如此兇悍的戰力。

經歷過土木堡大戰的京營兵,論單兵素質遠不及邊軍,更不及生在馬背上的韃靼人,但自從跟隨沈溪出戰,這些士兵就沒經歷過失敗,每戰必捷,讓大多數人都生出輕慢之心,以爲韃靼人不過如此。

連續的勝利雖然提高沈溪麾下官兵的士氣,還有面對一切艱難挑戰的自信,但士兵也因此變得輕浮高傲,對於執行戰術紀律變得鬆懈,以至於被困獸之鬥的韃靼人猛烈反撲,一擊得手。

“穩住,穩住!”

朱烈有些心慌,不停地吆喝。

前排盾兵陣型被破,等於是將火銃手和弓弩手暴露在韃子的視野內,幸好散亂倒地的明軍將韃子重騎兵阻滯,然後又有許多長槍兵跟進補位,火銃兵也及時反應過來,不顧一切向韃子重騎兵射擊。

轟射而至的散彈破開韃子重騎兵的重甲,連人帶馬掀翻在地,否則韃子騎兵隊很可能就此殺進軍陣中,將一千步兵全數斬殺。

即便如此,那些沒有太多近身作戰經驗的明軍士兵,此時慌了手腳,根本不知該如何面對,遠處的韃靼輕騎兵抓緊時間放箭,一輪箭雨過後,倒地的明軍又有四五十人。

如此犧牲在一場大型會戰中或許不算什麼,但對一個要求嚴整陣型的步兵方陣而言,這樣的損失已經足以出現一個大口子,韃靼方面只需要向這個缺口持續施壓,足以令方陣崩潰。

朱烈被一羣人簇擁着,險些從馬上摔下去,此時士兵爲保持陣型嚴整,只能拼命壓縮陣型,讓其他方向的盾兵能增補過來。

“沈大人,老朱那邊的情況不太對勁!”位於中軍的胡嵩躍發現前面朱烈方陣陣型變化,趕緊向沈溪奏稟。

此時已經重新站上重重盾牌保護中的望樓頂部的沈溪,早已將這一幕收入眼底,他揮舞令旗,嘴裡連續下達命令:

“吩咐五個軍陣向中軍靠攏……炮兵用火炮對韃子集結地展開密集轟炸,迫使其散開,爲我軍官兵爭取更多時間,重整陣型!”

隨着命令傳出,五個方陣開始有意識向中軍收縮。

此時中軍陣中央的一百門佛郎機炮,分成十個小隊,在沈溪培養出的指揮官報出射擊諸元后,炮手調轉炮口,分別向一個個準備發起衝鋒的韃靼重騎兵集團炮擊。

“轟轟——”

隨着密集的炮彈落下,原本想乘勝追擊的韃子重騎兵一排排倒下。其餘遊弋在四周抽空騎射的韃子輕騎兵,受到驚嚇,趕緊逃得遠遠的。

在連續不斷的火炮聲中,五個步兵方陣穩步往中軍陣聚攏。

沈溪的想法很非常明確,如果一個方陣被瓦解,士兵潰散,其餘方陣的官兵的士氣必然會受到極大打擊,與其冒險戰鬥,還不如重整兵馬,先結成一個大陣防守,再圖謀新的進攻。

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一四七章 何至如此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