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

等張永憤憤然離開,寬大的指揮所內只剩下沈溪和雲柳、熙兒三人,雲柳這才收起太監的做派,恭恭敬敬地給沈溪道萬福。

沈溪從帥案之後站起,來到二人面前,盯着雲柳的如花嬌顏,關切問道:“京城的情況究竟如何了?”

雲柳原本想讓熙兒趕緊過來給沈溪行禮,但聽到沈溪直接發問,她先是有些不太適應,隨即用正式的口吻道:“回沈大人,這是乾孃給您的信函,請您親自一觀!”

“哦。”

沈溪這才知道原來玉娘給他寫了信。

接過來拆開信封,取出信紙,沈溪仔細閱讀起來。

信是玉孃親筆所寫,在一些稱呼上顯得含混其詞,稱呼沈溪爲“君”,自稱爲“妾”,至於對雲柳和熙兒則是“小女”,就好似一個寡婦給熟識的男人寫信一樣,沈溪看起來覺得挺彆扭。

玉娘將京城情況大致進行說明。

沈溪很快便知道,劉大夏在三邊進兵一切順利,節節勝利,順利收復國土,眼看就要與“韃靼主力”進行最後決戰。

朝廷堅信劉大夏在經歷之前的連續慘敗後,可以憑藉豐富的帶兵經驗,爲大明力挽狂瀾,對於沈溪卻不太信任……玉娘提到,就連“謝公”也對宣府之事心存疑慮,以至於朝廷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未曾有兵馬方面的調動。

京師尚在戒嚴中,玉娘特意提到一點,就是沈家上下已回到京城,就連沈溪的父母沈明鈞夫婦也於日前平安抵京。

玉娘畢竟不是朝中高層,所知情況不多,信中交待的已經是她瞭解的全部,沈溪無法從信中獲悉更多的內容。

但沈溪看過信後,顯得極爲感慨,畢竟這是他出徵以來,得到的最爲全面的來自京城的消息,他之前牽掛的其實還是謝韻兒等家眷的安危,他擔心因爲京城的戒嚴而阻礙家人回京,尤其是謝恆奴懷有身孕的情況下。

這會兒家眷都平安無事,他的心終於安定了些,但卻怕之後戰局的變化會給他以及沈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出征在外的將領,家眷留在京城,等於是被朝廷扣爲人質。

雲柳道:“沈大人,您有何安排,民女必當將消息帶回京城!”

一句話,讓沈溪六神歸位。

沈溪擡頭看了雲柳一眼,搖搖頭道:“暫且留在土木堡吧,別想回京師的事了,土木堡被韃靼人重重包圍,進來容易出去難啊!”

雲柳用堅定的語氣道:“沈大人有何信函需要送回京城,民女拼死也當完成囑託。”說完,雲柳恭敬行禮,做出隨時領命的狀態,旁邊熙兒半晌後才反應過來,跟着低下頭,但她沒說那麼多感性的話。

熙兒本就是性情中人,不懂得人情世故,更不會去揣摩別人的心理。

沈溪一擺手,道:“我說不用就不用,現在回居庸關的道路非常危險,我之前派出大量信使,但能平安回京的沒幾個,我不能眼睜睜看着你們出事。既來之則安之,我已經在指揮所內給你們安排好住所,好好休息,有什麼事情,等你們休息完本官再詢問!”

雲柳和熙兒昨天傍晚從懷來衛出發,一路急行軍,期間神經一直高度緊繃,此時已疲憊不堪。沈溪體諒她們是女兒身,讓她們暫且去休息。

此時沈溪自己也有些熬不住,在得知家人安好之後,沈溪精神好了些,他最想做的便是回房躺下來好好睡一覺。

雲柳道:“沈大人爲國事操勞,宿夜未眠,民女姐妹願意侍奉沈大人左右。”

沈溪回到帥案後,雙手撐着桌子,半晌沒坐下去,聞言只是擡起頭,語氣平和:“這土木堡可不比京師,能照顧好自己便可,本官尚未到需別人侍候的地步!”

雲柳臉上全都是失望之色,她原本以爲拼死帶援軍入土木堡,會得到沈溪憐惜,但此刻看來,沈溪仍舊是“鐵石心腸”,對她們姐妹二人的表現無動於衷。她卻不知道,沈溪心中的確充滿感動和欣慰,只是暫時還沒想到用怎樣的方式去回報這對姐妹花。

……

……

就在沈溪送雲柳到後面的廂房,然後回到臥室躺下休息的時候,距離土木堡只有幾十裡的保安衛城,在韃靼兵馬的強攻下,於日出前失守。

幾乎是一種平推式的教科書式攻城,韃靼主力有六萬之衆,在國師亦思馬因以及另一位部族首領亦不剌的率領下,分兵兩路,從保安衛城城北和城西兩個方向發動攻城。

城中守軍雖然拼命抵抗,但韃子軍隊驅使投降的明軍攻城,很快便填平了護城河,然後用木幔、轒轀車、雲梯等發起攻城,在反覆爭奪城牆後,韃靼人出動了臨沖和撞車,終於在凌晨時分攻破城門。

此後就沒有懸念了,韃靼兵馬衝進城中,恣意屠戮軍戶和百姓,戰事僅僅持續不到十二個時辰,便基本宣告結束,衛城內外屍橫遍地。

國師亦思馬因對於拿下保安衛城沒有任何意外,但對於達延可汗巴圖蒙克做出的讓亦不剌跟他一起東征的決定不是很贊同,因爲他敏銳地發現,達延部有意在這次對大明的交戰中,驅使別的部族打頭陣,有意消減競爭對手的力量。

亦思馬因原本想讓巴圖蒙克派出察哈爾主力東進,一舉拿下居庸關,但巴圖蒙克卻按兵不動,親率達延部主力留守宣府,對外宣傳的是負責全軍後衛,截斷大明大同鎮、太原鎮的勤王兵馬,但其實質卻是保存實力。

亦思馬因不得已之下,只能親率本部落的三萬大軍,向東進發,直驅居庸關。

眼下保安衛城已經拿下,居庸關前面尚有幾座城池需要拿下,其中最讓亦思馬因在意的是令他不得不分出一萬多鐵騎駐防,在前兩次交鋒中已經累計折損超過七千之數兵馬的土木堡。

土木堡裡領兵的明朝將領正是令韃靼人恨之入骨的沈溪。

在亦思馬因原本的計劃中,根本就不準備在宣府到居庸關之間的路上過多停頓,哪怕是進行攻城作戰,每一戰的時間也絕不會超過一天一晚,但亦思馬因發現沈溪將這條進兵之路擋死後,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要求亦不剌部跟他合兵一處,沿路攻城拔寨。

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六一六章 不可理喻的皇家(第三更)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