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

張永罵再多都是徒勞,他只是監軍,沒有直接調動兵馬的權力,就算他想調派,連沈溪這個主帥都指使不動京營這些大爺兵,何況他一個宮裡的太監?

張永倒是可以湊出銀子來,當作犒賞發下去,讓官兵收到錢後聽從他的,但一個不出宮的太監平日可沒多少外快,僅僅靠俸祿能有多少存款?出來後他也沒能從沈溪這裡得到好處,還想貪點兒銀子當棺材本,此時讓他出血,難上加難。

“張公公稍安勿躁,在下已派人將消息分送到朝廷和九邊各鎮,點明韃靼人主攻方向很可能是宣府,讓各路人馬隨時前往宣府策應。”

“至於韃靼人近來突然在戰場上失蹤,以在下想來,他們應該是沿着草原外長城一線,從大青山往宣府鎮挺進,準備跟混進關內的韃靼兵馬來個裡應外合,直接攻破宣府鎮各處關口,以此作爲突破口,從而進犯我京師之地!”沈溪分析道。

張永怒不可遏:“沈大人說是就是?現在你又沒得到韃靼人的具體動向,只是用腦子隨便猜想,就敢如此言之鑿鑿?”

沈溪笑道:“如果猜得不對,那就說明韃靼人主攻方向不在宣府鎮,豈不正合張公公之意?”

張永被說的一怔,仔細思量,覺得沈溪說的有理。

韃靼人不來,確實正合他意,應該發愁的反倒是韃靼人正好如同沈溪預想的那樣,直接殺到宣府,那現在大軍的處境就危險了。

韃靼人並不是不懂兵法,在明知大明有援兵的情況下,不圍城打援會做什麼?何況沈溪這路人馬數量不多,對外號稱五萬兵馬,騙騙大明百姓還可以,韃靼人可不吃虛張聲勢這一套。

就算沈溪真帶五萬兵馬又如何?

韃靼人只需要派出萬人左右的騎兵隊伍,就足以應對,甚至可以戰而勝之。沈溪絕對不會傻到帶着兵馬在原野上跟韃靼人展開正面交鋒。

“那沈大人,你可說明白了,你去信往何處?咱家怎不知曉?”

張永現在不再關心韃靼人來不來的問題,他希望韃靼人別來,但他知道沈溪是皇帝器重的大臣,有真本事,絕非只會紙上談兵的毛頭小子,他現在很想知道援兵的情況。

張永心裡嘀咕:“明明我們纔是援兵,現在卻又說我們是誘餌,用來吸引北寇的注意力,需要其他兵馬前來救援,這不是自找麻煩嗎?還不如一口作氣進入宣府城,以宣府城以及周邊衛所關隘作爲屏障,跟北寇交戰……哪裡用得着這麼多複雜手段,別最後把自己小命葬送了。”

沈溪解釋道:“京城、大同鎮、太原鎮,甚至是三邊的固原鎮,都已派人前往送信。爲了避免路上遇到韃靼遊騎,太原鎮和固原鎮那邊我特地讓人走固關和潼關,雖然時間長了些,但勝在路途安全。”

張永聽了更加着急:“這些地方……怎麼可能會有援軍到來?京師光顧着戒嚴,絕對不會派出援軍,至於居庸關,沈大人出塞的時候便見到了,居庸關守軍責任重大,不可能輕移一步。”

“至於大同鎮和太原鎮等地,他們自顧不暇,哪裡會有援軍……我們是否只有等待宣府鎮援兵一途?不對不對,若北寇用的是圍城打援的策略,宣府鎮屆時將會被韃靼兵馬重重包圍,那我們不就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對此,沈溪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點點頭道:“如果朝廷對本官不信任,或者是各路人馬都只顧着自保,或許真有可能出現張公公所說的情況!”

“沈大人,這就是你的不是了,無論如何你都不該拿我們的生命犯險,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快速進兵宣府,到宣府後駐兵,無論北寇是否到來,我們安守城中,北寇要破城始終不是容易的事情,那豈不是更好?”張永質問道。

沈溪搖頭:“此番韃靼人裡應外合,宣府以北的長城關隘,很多都是景泰年間構築,年久失修,城牆外高內低,對內近乎不設防,若韃靼人全線進攻,長城防線淪陷只是時間問題,如今唯一無法確定的便是宣府城能夠堅持多久。”

張永罵道:“沈大人分明是長北寇志氣,滅我大明威風!”

沈溪嘆道:“在下曾去過西北,沿途觀察邊塞情況,宣府段長城本就在各鎮中不起眼,以前之所以宣府受襲較少,概因犯我大明的瓦剌在草原西部,距離寧夏鎮和延綏鎮相對較近,就連前幾年屢屢扣邊的韃靼火篩部,也是在靠西的方向,很少會繞道進犯宣府之地。”

“總的說來,宣府段長城外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宣府作爲溝通京師與三邊的樞紐,更多是作爲九邊重鎮糧草儲存、中轉和供應地,防守方面側重對外不對內,這對韃靼人來說是一個可趁之機。”

“如今統領韃靼各部的是以察哈爾八部爲主的達延汗部,其汗部所在,恰好距離宣府較近。一旦奪得宣府鎮儲存的糧草,則韃靼人過冬的糧食便可無虞,無論是撤回草原還是南下我京師,都可遊刃有餘。”

張永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只知道草原上多爲蒙元餘孽,稱呼爲蠻子或者是北夷、北寇,在他看來,所有韃子都一個模樣,根本分不清有什麼區別,更別說是韃靼內部的權力變化,還有他們的汗部和王旗所在。

“沈大人是如何得悉這些?”張永問道。

沈溪道:“可能跟在下平日就調查過北方草原人動向有關,還有很多是臨出發前,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所給予的案牘資料!”

沈溪當然不能說他所知道的這些是從後世的歷史書上看來的,其實明廷對於草原上的動向知悉甚少,主要跟草原遊牧部落的權力核心總是變化有關,之前是瓦剌稱雄,轉眼韃靼人又強盛起來。就連韃靼人的大汗,也不是一成不變。

大明沒那麼多斥候去草原上刺探情報,很多情報的更新相對滯後,根本沒法做到沈溪這樣博古通今,對草原部落的興衰瞭若指掌。

張永聽說沈溪是從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得知的情況,當下就信了,他讀書不多,對於三元及第的沈溪,沒有質疑的資格。

“如今宣府危在旦夕,若各部兵馬能及時回撤,可將韃靼人的陰謀扼殺在搖籃中,否則在韃靼人攻陷宣府各處城塞後,韃靼人入侵中原將會更加方便。韃靼人很可能從之前的騎兵劫掠,變成穩紮穩打的攻城略地,到那時,京畿周邊恐不能抵擋韃靼人入侵,京師將會全面告急!”沈溪道。

張永急得瞪大了眼睛:“沈大人就會出言恐嚇,京師告急,你上報朝廷,跟咱家說有什麼用?”

“罷了罷了,沈大人,您當誘餌也好,引蛇出洞也罷,咱家求求您,讓咱家這把老骨頭別葬送在西北之地可好?咱家下輩子都會記得您的大恩大德,您就饒了咱家這一回,等回去後在朝堂咱家絕不給您找半點兒麻煩……”

可惜的是,無論張永說什麼都是徒勞的。

沈溪既然看清楚西北局勢,知道宣府鎮即將成爲韃靼人進攻的重點,眼下計劃又是以自己所部來吸引韃靼人的注意力,之後在探知韃靼人具體動向之後,沈溪打算立即撤兵退回居庸關,利用內長城一線關隘,將各路人馬調集過來,設好包圍圈,跟韃靼人決戰。

到那個時候,就算韃靼人攻陷宣府城北面的張家口和興寧口,後續兵馬可以從草原上源源不斷涌入長城,但大明畢竟在內外長城之間關隘不少,又有京畿和整個大明的兵員和糧草供應,這一戰最後的勝利者,一定是能打持久戰和消耗戰的大明。

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人佔盡優勢卻無法威脅大明統治就足以證明一點,瓦剌雖然在土木堡之戰大獲全勝,但瓦剌人是侵略者,在大明施行堅壁清野的戰術後,瓦剌人後勤補給跟不上,又不斷遭到義軍和各路州府兵馬襲擊,跟大明在持久戰中落入下風,最後瓦剌人不得不北撤,甚至連英宗都放還。

現在沈溪正是採用當初土木堡之變後的戰術,既然是在西北兵敗中開啓的這一戰,韃靼人又佔據主動,宣府就會成爲一個關鍵的節點。此時進宣府,意味着會被韃靼人包圍,還不如把着眼點放在宣府鎮之東的城塞。

沈溪最後說道:“張公公不必太過焦慮,就算別人不會往援,但陛下、劉尚書和幾位閣臣、部堂見到在下所提觀點,定然會贊同,到那時,援助兵馬就會到來,我們的任務不是跟韃靼人死拼到底,只是把韃靼人吸引到居庸關前,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視。到時候,就算有人馬撤不回來,也絕對不會是張公公的車駕!”

沈溪現在倚重的不是皇帝和朝中首輔、七卿、勳貴這些人相信他,他需要得到謝遷和劉大夏兩個人的信任就可以了。

謝遷可以在皇帝面前進言,幫忙說動朝廷出兵,避免居庸關失守,把戰事放在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帶。

而劉大夏那邊,則可以以三邊總督的身份,將西北兵馬整合起來,回援宣府鎮。只要這兩人能相信他,那他的計劃就能夠勝利實施,否則……只能是孤軍奮戰的局面,跟送死沒區別。

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一五八三章 有忠有奸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八八五章 改變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九三五章 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