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坐而論道

臥房內,王安石心底雖想看看章越此書到底寫得什麼,但他還是道了一句:“莫怕又是縱橫之學吧!”

王安石出言素來直言不諱,縱橫之學是王安石批評蘇軾,蘇轍的那一套。

說他們兄弟二人的文章,就一事論一事,通篇無其要。

就事實而論,王安石批評是有點道理的。二蘇的策論文采斐然,稱得上字字珠璣。不過他所有策論都看完後,你會對二蘇的策論有個很模糊的印象。

那就是二蘇的政見到底是什麼?

每一篇策論都在論事,就一事一事,篇篇都只能拿來當作考場上的應試文章來看,當然縱然如此也是滿分作文那等,可是總結在一起就是有術無道。

不過二蘇那時候那麼年輕,寫出這樣文章已不容易,王安石這話未免有些文人相輕。

但文章一定有個‘要’在其中,可以總領全篇的,就是論語而言就是一個‘仁’字,理解了這個字去讀,就篇篇破也!

而中庸呢?

王安石迫不及待地讀起,他拿着食指在嘴中沾了沾,便動手翻書頁。

他看書極快,稱得上一目十行隨口問道:“中庸之要是什麼?”

章越道:“中庸實稱中用,中用的中便是允執厥中的中。”

王安石擡起眼皮飛快地看了章越一眼,允執厥中被韓愈推崇列入道統說,成爲儒家十六字心傳。

“中庸之要是中?”

章越道:“中不過是果而已,論語主仁,孟子主性,中庸主在於一個誠字。”

王安石微微點頭,如果章越說中庸之要在於一個‘中’字,他就直接將書給丟了。

後人讀中庸視作‘庸常’和‘保守’之意,甚至望文生義爲‘折衷主義’。其實庸就是用的意思,中庸不是又中又庸,而是中用,或者說是用之中。

中就是不偏不倚,什麼叫不偏不倚?就是主觀與客觀要符合。以末爲本,纔是折衷主義和調和主義。

中庸的本是什麼?就在‘誠’之一字。

王安石對此深以爲然道:“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正如孟子所言‘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頓了頓王安石一面看書一面問道:“故中庸有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中庸主張性善之說,孟子也主張性善,然而荀子卻言性惡,而楊子(楊雄)主張人性善惡混,你怎麼看?”

中庸主張誠,誠即率性而爲,那麼人性的根本呢?

於是人性善良之論就來了。

章越知道王安石在三經新義裡主張的是揚子之說,他認爲人性善惡混同,也是說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

王安石可謂講得很貼切,但還是有問題的。

因爲不考慮客觀,只講主觀。

章越道:“在下之見與丞相相同,不過又略有不同。人有窮時也有達時,窮時易向惡,達時易向善。江洋大盜也可孝之父母,李世民有違人倫,卻也功蓋天下。”

章越的話說白了,人的善惡是看條件,也看對象的。

人在資源短缺時便羣體陷入內鬥,資源富足時就友愛互助。

比如末日文有句經典名言,亂世先殺聖母。

人都快吃不飽肚子,禮義廉恥的標準就很容易放低,人與人之間相互爭搶。但是一旦衣食無憂,別說人了,連小貓小狗都照顧得很好。大部分人的善惡與客觀的資源多少密切相關。這也是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意義。

同時也看對象,無惡不作的壞人對母親卻是極孝,這並不矛盾,對於大多數人他是惡的,對於母親他卻是善的。

同樣李世民對兄長和弟弟就是惡的,但他卻對天下人卻是善的。

所以李世民不是一個好兒子,好弟弟,好哥哥,但卻是一個好皇帝,這就是對象不同,善惡也不同。

王安石見章越對他的性善惡混同進行了進一步的闡發,也是認同地點點頭,他在文中的註疏處,也正好看了這一段話。

王安石道:“窮則益堅,不食嗟來之食,似顏回那樣安貧樂道的,怎能言之?而爲富不仁的也大有人在。”

“若依你這麼說,由誠字而發,矇昧於性,那麼道德二字何在?”

章越道:“這便是知善知惡是良知。世儒所教的善惡道德,不少實逆人情而爲之。所倡的其中都藏着一個大患於己,而其所不許的,其實都爲違背道德者提供了好處。”

說白了有些道德提倡你乾的,都藏着個坑等着你,反而有些道德不許,其實是裡面有個好處卻偏偏不分給你。

這恰恰不是中庸。

王安石道:“那麼中庸,便是依時依物麼?”

章越道:“不僅於此,歐陽公曾言自誠明,不勉中,不思而得,如此再依時依物,簡而言之便是順勢而爲!”

比如內卷和躺平,比如雞湯裡說通過996達到人生巔峰,所以瘋狂地卷,沒有方向努力。

或者就是直接躺平,放棄治療。

要麼就是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一會兒卷一會兒躺,最後在卷和躺之間做仰臥起坐,弄得苦不堪言。

說到這裡都是一把淚,章越也是過來人。

治國也是如此,無論是桑弘羊還是王安石說的‘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其本質都是從民間壓榨資源至朝廷,最後完成鞭撻四夷的目的。變法說白了就是卷。

但國家和人一樣,哪能一直996呢?

而司馬光,富弼幾十年不言兵事,被動地等敵人上門抄家。這就是吃不了變法的苦,就要吃捱打的苦。

躺平後果更不可取。

而躺和卷其實還有一條路,這條路稱爲長期主義。

什麼是長期主義?

不爲眼前的利益所驅動,也不要憑空定一個大目標,杜絕一日曬三日寒,也不要朝秦暮楚,走一條自己適合的路,雖短暫看來會失去很多,但長遠而言絕對划算。

很多人看見所謂成功人士,整日向對方取經。

其實成功人士並無什麼秘密,無非是將一件事長期堅持,並做到極致,最後量變到質變。

治國也是這般,治大國者如烹小鮮,無須大刀闊斧,大動干戈,只要順應規律便可。

沒有人是單純靠996成功的,選擇要大過努力。

如何選擇?唯有自誠而已。

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314章 六論第242章 玉簪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449章 小人哉第455章 人才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33章 篆書請假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179章 買房第40章 糖霜第349章 學到了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31章 暖秋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565章 朕不允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146章 學詩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1035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645章 奪三職第366章 先生第895章 鬥爭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418章 董事會第28章 借書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674章 渡河第369章 路線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101章 熟人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180章 撞見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180章 撞見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490章 罪己詔第162章 除夕第31章 暖秋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351章 迎親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687章 廣銳軍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756章 數其罪第40章 糖霜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243章 心意第58章 考取第211章 同窗第94章 書樓第694章 首戰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761章 談判第522章 入直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867章 補鍋第934章 臺諫第297章 期集三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500章 山居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58章 考取第586章 籌碼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440章 未雨綢繆明日更新第453章 撕破臉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235章 結識第224章 表白第912章 返程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921章 賢相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