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安排

這間茶肆乃呂惠卿常來之處。

呂惠卿有一個愛好,平日閒暇時喜歡微服至民間,既是喝茶,也是聽一聽老百姓們對新政的意見。

即便以往政務再忙的時候,也是隔三差五地來一趟。

如果有人批評新政,呂惠卿還會換上馬甲,以一名熱心羣衆的身份來爲新政不惜餘力地辯護。

如今聽得有百姓說朝中有奸臣之語,呂惠卿的臉上掛不住了,這幾乎是在指着自己罵了,

換了以往呂惠卿必然站出來抨擊一番,或者事後讓開封府將這些刁民全部拿住起來,但眼下他已是沒有這個心力了。

“這些人知得什麼?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焉知朝廷大政?”

呂惠卿憤而起身,一旁茶博士知對方是熟客,又見他時常談論大政,當即給他掛在賬上問都不敢問一句。

呂惠卿心想,陝西鹽鈔的事,王安石有增發之心,而章越則主張不增發鹽鈔,而是增發交子以易交子。

這些年交子在民間信譽掃地,朝廷曾在市易司短暫回購後,如今又只值原先三四成的價格。

王安石打算增發鹽鈔,來緩解民間的錢荒問題,這恰恰是章越反對的,鹽鈔以鹽爲本,一旦增發動搖甚大。

這事呂惠卿本來也是贊成支持章越的,但如今索性就沒說,給章越與王安石二人之間的關係埋一個坑。

經過七年變法,天下依舊多事,呂惠卿爲代表的新黨們認爲正是新法推行得不徹底,所以才導致民間怨言日增。而以司馬光爲首的西京保守派,則認爲正是新法搞亂了這個天下。

同時新黨內部也有一個聲音認爲,必須聽一聽舊黨的意見,對新法不足進行適當的調整。

王安石這一次回京,變法之意便稍稍退卻,似與保守派有所妥協的意思。在呂惠卿眼底,王安石此爲畏懼世情,從於流俗,不知是不是聽了章越言語,論變法的氣魄似已大不如當初喊出‘三不足’那個執相公了。

呂惠卿認爲此乃大謬,與王安石分歧漸深。

呂惠卿走出茶樓後,一旁隨從問他的意思。呂惠卿看了一眼燈火輝煌的汴京城,便道了一句回府。

以往還未拜翰林學士時,呂惠卿閒暇之餘都要去王府上坐一坐,當時還有曾布等人,但如今呂惠卿已經是很久不去王府。

此刻對呂惠卿而言也是樂得逍遙。

而在政事堂中,呂惠卿與王安石也少了話語,除了政事基本不講話,不說和原先與王安石一起堪稱‘焦不離孟’,連明眼人都看出他們不和。

此刻呂惠卿後悔,早知王安石要回朝,自己又何必如此得罪章越,迫使他出外。若是如今章越還在朝中,他們二人攜起手,倒是可以與王安石抗衡一二啊。

可如今這世上便沒有後悔藥可言了。

呂惠卿到了府上聽聞章惇前來拜訪,臉上露出喜色,自王安石回朝後,新黨之中似鄧綰,蔡承禧之流,對他的態度就冷淡許多。

倒是章惇靠得住。

呂惠卿心想,章惇是個有性格的人,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的明顯,這也註定了他的朋友和敵人都非常的多。沒有有力的人給他撐腰,怕是早被人給趕出京師了。

而這一次三司大火之案,元絳,章越都吃了掛落,章惇得到了官家的賞識。

呂惠卿明白官家自變法以後,雖拜王安石爲宰相,列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同時官家又一直在物色和考察宰執預備班子的人選,以便日後接替王安石。

似他呂惠卿和章越都是很早便納入了官家的考覈之中,本來他呂惠卿和章越先後入翰林學士是不分伯仲,但呂惠卿全力支持新法,章越對新法的態度有些出入。

因此最後官家選擇了呂惠卿入相。

如今隨着章惇的脫穎而出,顯然這個名單中又多了他一人。這不需要猜測,從宦跡上便能夠猜出。

最後的目的,這些人在官家心底都是遲早要取代王安石的。

其實他呂惠卿與王安石矛盾已深,但王安石與官家的矛盾又何嘗不深呢?

皇權和相權,宰相中的一把手與二把手,此間的權力矛盾乃天然的。

如今他呂惠卿需要忍耐,看看是天子先對王安石失去耐心,還是王安石對他呂惠卿先失去耐心。

在此前提下,呂惠卿若能與章惇聯合,也是可以剋制王安石。

呂惠卿不僅對章惇有恩,而且是同鄉,同時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有着高度的默契。

當即呂惠卿在書房見了章惇,不在客廳而是在書房,這本身就是一等信任,說明我拿你章惇當心腹來看。

章惇對呂惠卿說了來意,他打算推舉歐陽修第四子歐陽辯爲進士出身。

歐陽修曾有恩於章惇,他推薦他入館職,所以章惇想要報答歐陽修。

呂惠卿不介意賣章惇這個順水人情,當即答允瞭然後對章惇道:“子厚以爲手實法和募田給役法如何?”

章惇是聰明人,呂惠卿問他此二法如何?實際是問在王安石與他呂惠卿之間,你準備選哪邊站?

章惇道:“之前官家問王相公歐陽公所修的五代史如何?王相公言文辭多不合義理,其每篇首必嗚呼,豈是五代事事可嘆?惇以爲王相公這些年之見不如當年多矣。”

呂惠卿聽章惇這話雖說得模棱兩可,但支持自己的意思已顯然。

半晌後章惇離開,呂惠卿迅即又想到另一人。

此人正是蔡確。

蔡確出自韓絳,王安石的提拔,但是在熙寧六年,王安石入宮乘馬被錘之事上,公然上疏說了對王安石不利的言辭。

當時在此案中,不少官員認爲是天子對王安石不滿,所以利用此事要罷他的宰相。

當時新黨官員多有維護王安石之辭,唯獨蔡確站出來彈劾了王安石,義無反顧地支持了天子。

呂惠卿看了清楚,蔡確的能力和魄力註定了此人日後要麼爲千夫所指,要麼是宣麻拜相。

若是給他一個機會,此人日後前途無量。

正好呂惠卿清楚蔡確的親弟弟正因一件事吃了一個官司。所以呂惠卿打算在這件官司上對蔡確示以恩惠。

呂惠卿的用意很顯然,既是拉攏章惇,蔡確對付王安石,同時也給章越埋下了兩個競爭對手,以阻他日後入宰執之路。

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731章 佈置第509章 皇太子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357章 回門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320章 相交第874章 抱負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852章 面君第278章 王者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694章 首戰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21章 師兄弟第397章 三衙第689章 營田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369章 路線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852章 面君第150章 相贈第254章 賦題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276章 殿試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317章 考後第224章 表白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58章 考取第1051章 王半山第60章 上架感言請假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199章 尋覓第159章 上奏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488章 澤國第526章 光耀門楣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728章 推恩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540章 見皇帝(兩更合一更)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317章 考後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224章 表白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895章 鬥爭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355章 夫妻第502章 勢第736章 章質夫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190章 再辭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378章 消息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184章 好事第414章 入股第705章 姐妹第911章 故鄉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156章 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