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

河州城。

城牆被重新修築。

白塔寺也重新修葺。

寺廟以土牆堆砌,透着幾分滄桑的味道,可如此在河州已是上等的建築了。

從汴京來的高僧智緣正在講經說法,引得無數信衆前往旁聽。

智緣穿着一席天子御賜紫袍僧衣,高坐壇上,他的面前是上百名僧衆,而僧衆之後則是善男信女。

殿裡殿外坐的是滿滿當當,每個人都是雙手合十,露出虔誠的神情來。

汴京的高僧坐在獅子上說法,不過在河湟的僧人卻無需如此,依舊是信衆無數。

智緣這一次隨着章越進京受賞,本已爲右街首座,他的年事已高,又兼回京路途中病了一場,本來應該在汴京好生休養的。

但這一次章越返回熙河路,智緣卻是義無反顧地帶着門下十幾名弟子千里跟隨而來。

章越出城迎王中正,擺出了十足的誠意。

而王中正接到聖命後,從秦州城出發至河州也是甚爲躊躇,但是王命不可違,所以還是星夜兼程地趕到。

“如今木徵,鬼章已困守踏白城,或許章龍圖想要等兵馬完備再攻,可是兵法有云,用衆不如用寡,兵多則與糧競,兵少則與敵競啊。”

讀史至此,實令人扼腕嘆息。

也有人則說似秦州以西的土地,必須全部讓給蕃部。

章越想到了另一個時空的歷史,歷史一直到了宣和元年,童貫率軍西進,宋朝才完全奪取橫山,青唐。

王中正看着輿圖,夏國在河南原先拒有蘭州,會州,但在熙寧三年時會州丟了,蘭州也丟了一半。

章越打量智緣,對方的臉色有些蒼白顯然是病體未愈。

智緣淡適地笑了笑道:“這有何難處?貧僧往踏白城一趟說服木徵便是。”

至於生羌就是不服王化的。

智緣還頗通醫理,對害了病的信衆們進行診治,其弟子亦對迷茫困惑的蕃人普說佛法,並超度亡者。

王中正恍然。

……

好比自古守長江者必須先守淮河的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南山諸羌,說的就是岷州,洮州,疊州,宕州四州的羌人,首領就是雞樸冷和鬼章。

……

哪知次日章越就接到邊報西夏重新在蘭州,天都山點集,並屯駐重兵,甚至傳聞夏國國相樑乙埋已抵天都山下的瓦當會,隨時可以南下熙州,威脅會州,張詵則主動請纓要率部分兵馬返回熙州,防止西夏攔截後路。

智緣亦是合十道:“言重了,貧僧還望經略相公取得了河州後,能善待百姓,視蕃漢一家,將太平還於熙河這片土地,如此貧僧便感激不盡了。”

章越與張詵和蔡延慶二人商量,張詵很是憤慨,但蔡延慶不說話,他是秦鳳路轉運使自是自己知道自家事,秦鳳路如今爲了供給大軍軍糧確實非常艱難。

不過也不是沒有,眼前的王中正以及李憲,甚至後來的童貫都是宦官掌軍的代表。而且平心而論,這幾人打得都還不錯(畢竟打敗就會被文官大肆渲染)。

而章越用了一個月攻下了河州城,又用一個月多與敵人在踏白城對峙。

河州的軍糧要從秦州轉輸,宋軍也只是夠吃而已,還要拿來接濟這些流離失所的蕃民信衆?

章越卻沒有拒絕言道:“既是大師開金口,我便在白塔寺裡設一個粥廠接濟。”

“而要取山南四州,或攻打西山,收河湟之全勢,盡服青唐諸部,都必須立足於河州!所以此戰只許勝不許敗。”

智緣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只要能令河州百姓免去兵災,貧僧走一趟又有什麼,大不了將這把老骨頭都葬在異鄉便是。”

章越點頭道:“那就依從坊使的意思。”

所以官家在催促章越進兵的同時着重強調了‘相機’二字。

“至於南山和西山(接近第一層階梯了)之西,卻不適合農耕,以羈縻之策治之即可。”

似趙忠,包順,奚起等人便是熟羌,與漢人長久打交道,並且跟隨宋軍出征。

但位於第二道階梯上則當應取盡取了。

知道王中正到此,章越就知道官家是又着急了。

智緣講經完畢後,走到信衆之中言談說話,滿臉都是慈悲。不少蕃人感動於智緣的善心都是虔誠而聽。

弟子們都爲之感動,紛紛表示願意同去。

一旁弟子都是紛紛道:“師父,鬼章,木徵如今與我們敵對,此去兇險至極啊!”

淺攻之策,最大的好處就是解決了宋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問題,但這樣的戰法看起來就很慫,而且對國力消耗很大。

同時歷史上最堅決執行淺攻進築的就是章楶本人。章楶用兵每次進攻只准備六七天軍糧,極少搞大縱深穿插攻擊,打下地盤後就停下來築城。

章越沒有走正門,只是帶着唐九等幾人便裝簡從而來,在寺後廂房二人相見。

“似山內有湟水谷地,黃河谷地,洮河谷地都是可以適合我軍屯墾的。”

蔡延慶便向章越說回秦州督糧,章越聽了就覺得蔡延慶很是雞賊。

因此能否說服王中正在接下來,二人的相處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露骨山以西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而露骨山以東則只有兩千多米。

西夏要攻宋必須收復南山生羌,反而過來宋朝收復青唐,收復南山生羌也是至關重要。

“如今只要等待一個良好的時機。”

智緣頓了頓道:“當初貧僧在古渭時,王子純不容貧僧,怪貧僧在蕃人之中的信望比他還高。”

旁人聽半天講不清道不明的話,章越一說就明白。

章越欲言語,突覺得有些哽咽最後道:“大師放心,章某答允你的事必是做到。”

“可憐這一次攻伐河州,不少蕃民流離失所,貧僧懇請章龍圖能收容這些百姓,接濟衣食無着之人。”

王中正道:“章龍圖之運籌帷幄,咱家自是明白,這一次咱家西行,官家御前授策給咱家言‘圖大於細,爲難於易’,如今木徵勢弱,董氈勢強,當取木徵,青唐勢弱,夏國勢強,當先取青唐。”

但更厲害的卻是王韶,而王韶在熙寧元年似乎就預料到今天戰局。

智緣感慨道:“王子純不能容人,但經略相公能容人,這便是他不如經略相公的地方。故而王子純能威服一時,但要使熙河長治久安還是要靠經略相公。”

不過智緣卻沒有答允弟子們的請求,只願意自己一個人冒險。

宣和七年,女真第一次南下打汴京,而西夏死而復生,全面反推。

而岷州,洮州,疊州,宕州在露骨山以東,也就是第一道與第二道階梯交界之間。

比如一下子深入六十里進築羅兀城,還有永樂城之戰,都遭到了失敗。

他來之前反覆打聽京中情況,對於天子的御旨也是仔細揣摩,他很清楚地看到對於前方戰事決策,其實御前也是非常的反覆。

章越所言就是淺攻進築,這是范仲淹提出的。

山內熙河,河州地勢較低,且四通八達,易於受攻擊,所以要守熙河必須山河完固才行。

智緣至白塔寺說法以來,每日都有成千上萬的河州信衆來聽這位汴京來的高僧講經。

章越又道:“坊使再看這河南之地,咱們用南山和西山分河南之地,南山則指岷洮二州和熙河分界,西山則指積石山。”

智緣合十道:“果真什麼都瞞不過經略相公,熙河的蕃人雖是莽直,但天性更近於淳樸,在向佛之心上比之咱們宋人更切。”

章越道:“坊使明鑑,正是如此。熙州河州地廣人衆,可以自成一國,我若不取遲早爲夏國所取,岷州,洮州,疊州,宕州則爲外勢,若不能守,則熙河沒有一日安寢,這一點當初王子純在平戎策上早已說過了。”

“或又稱西山、南山其外的岷、洮、疊、宕地區爲山外,熙州、河州爲山內。”

“現在河州蕃部十停中有七停以上歸附本朝,我令他們不許向踏白城下供糧,一旦番軍糧盡,鬼章木徵必不戰自亂。”

智緣已是大喜,合十道:“貧僧多謝經略相公了。”

這兩等說法都是太絕對的,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農耕民族受限制於補給線的問題,推進到第一道與第二道階梯之間就差不多,下面的地方在國力不夠的情況下,暫以羈縻之策治之就是。

王中正一聽章越所言就明白,簡直是反掌觀紋有沒有。

而王中正已是隱隱把握到章越的全盤方略。

對內線實行積極防禦,對外線執行‘淺攻’一次只推進一點,就立足於防守。

章越言道:“坊使請看,這條是黃河,河北是夏國之地,而河南便是我們的腳下,似河州、岷州、洮州、積石軍、廓州等都在河南。”

對這二人毫無‘義氣’的行爲,章越心底大罵,明明集重兵於河州城的方案是三人一致的決定,但聽說官家的派人督戰,結果一溜煙全跑了。

與千年後的‘結硬寨,打呆戰’其實是有異曲同工的。

王中正對於王韶的平戎策倒背如流,顯然也是頗爲知兵。

智緣見了章越雙手合十,深深一禮。

當然此舉不妥,而且隱患不小,因爲唐朝的緣故以及天生利益排斥,文官一直以來都反對宦官掌軍。

章越所言一般當時的人會有些糊塗。

智緣的弟子不少都是青唐蕃部裡的貴人,因仰慕佛法,敬仰他的爲人而拜入智緣的門下。

章越道:“坊使所言極是,這平戎策上的‘盡服南山生羌’,就是董氈手下雞樸冷和青宜結鬼章二人統帥……”

不久智緣聽得稟告說經略使章越到了,立即率弟子迎接。

七日之後,智緣死於踏白城蕃營。

有人說大宋國土雖大,但卻沒有一寸可以丟的,必須寸土必爭。

但是就是差那麼一點,若早十年平夏,歷史會不會不一樣?

想到這裡,章越突然有些恍惚。

王中正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大師?”

但換了穿越者一聽就懂,露骨山又稱太子山,傳說當年扶蘇在此戍邊。

智緣說的是實情,他入青唐來自董氈,木徵以下對他無不敬重。

露骨山是崑崙山餘脈,也就是中國第一道階梯與第二道階梯分界。

當即章越走到大營與王中正在輿圖之前講解如今的形勢,王中正雖是宦官,但可是代表官家來的。

章越道:“誠如坊使所言,可是當初范文正公經略西北時,推崇淺攻之略,章某不才亦是如此。”

這對王中正而言就非常爲難了,他不願意得罪章越,但更怕得罪官家,而且這樣關乎國運的戰略決戰,勝了如何他不敢期望,但要是敗了,章越是文臣尚好,而自己肯定是性命不保。

章越遲疑了片刻言道:“大師此話不敢當,只是我聽聞不僅蕃人服大師,連木徵亦服大師,如今他不肯降便是大患。我殺木徵容易,但殺了他後要使熙河蕃部歸心則不易。”

章越道:“鬼章是山南首領溫巴溪的部將,後逐走溫巴溪自立爲首領,如今山南蕃部皆多聽他調遣。”

一條不起眼的消息,就可以推翻御前昨日下定全部的決斷,王中正對此也是意料之中。

章越失笑道:“木徵,鬼章二人同牀異夢,就算沒有智緣此行,亦遲早內訌。”

章越當然不會懷疑聖旨有假,不過還是將細節看過,他也看到了聖旨裡的‘相機’二字。

王中正當即誦至:“夏人比年攻青唐,不能克,萬一克之,必並兵南向……斷古渭之境,盡服南山生羌,西築武勝(熙州),遣兵時掠洮,河,則隴,蜀諸郡當盡驚擾……”

章越亦合十道:“大師要保重身體,切勿太過操勞了。”

王中正問道:“章龍圖所言的時機,是等智緣大師使木徵鬼章反目嗎?若是不成,豈非還要空耗軍糧?”

官家已是容不得自己拖延下去了。

而以熙河的形勢而論,熙州河州在山內,也就是第二道階梯範圍。

相對而言,還是張詵比較講義氣。

這十幾名弟子都是智緣當初在青唐時所招募的蕃人,這一次隨他進京,而且都受了度牒。

經過一番長談,王中正被章越說服了。

王中正見到章越面上表情也是繃得很緊,他將手持的聖旨給章越看過了。

若是能在靖康,甚至宣和之前平定西夏,這樣也使宋至少可以全力對契丹,女真。

章越聞言沉默片刻,最後雙手合十道:“大師有此大智大勇,章某便在此謝過了。”

其實歷史上宋朝對西夏的進攻的戰果都在范仲淹當初所提的‘淺攻進築’上,但凡推進的遠一點,深入的多一些就經常遭到失敗。

頓了頓智緣道:“經略相公,老僧有一個不情之請。”

換句話說,第一道階梯與第二道階梯大致爲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界,以當時宋朝的國力而言,要跨越這裡非常困難。

這說明官家對自己沒有失去信任,否則官家只要下一道詔令‘沿邊諸將皆聽王中正之命’,章越經略使的軍權就被架空了,除非他要造反。

“所以熙州河州必須取!而山外的岷州,洮州,疊州,宕州則當能取盡取。”王中正輕易得出這個結論。

王中正道:“經略使不必客氣,咱家是奉皇命來的,事情沒有着落前,咱家是一口也吃不下啊!”

章越問道:“大師的不情之請,是爲了這裡的蕃民吧?”

岷州,洮州,疊州,宕州扼守來往孔道,就是類似長江淮河的作用。

智緣言語裡透着悲天憫人之情。

張詵,蔡延慶先後離開,只剩下章越一人面對王中正。

宋朝將羌人分爲生羌和熟羌。

智緣得到章越的答允後,次日便是孤身啓程了,他只帶了忠實信衆,沒讓任何一名弟子相隨。

如今河南大部分爲宋軍與青唐各蕃部所共有。

他此刻已是站在了歷史的風頭浪尖上,國家道路亦因他的抉擇,走上兩個截然不同的道路。

章越道:“見過坊使,城中已設下酒宴爲你接風。”

他用這個方式避開了邊臣與王中正間的矛盾。

可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爆發,童貫被調回平叛。

智緣道:“貧僧此生所修的便是徹底斬斷煩惱,具備一切功德,超脫一切輪迴,入不生不滅。區區軀體之苦算的什麼。”

鬼章疑心木徵與他勾結,故一日趁木徵出巡,鬼章率人突然闖入木徵營中殺了智緣。

而在智緣前往踏白城之際,章越得知新上任的熙河路走馬承受王中正已是從秦州抵至熙州,而且正在從熙州趕往河州的路上。

王中正對熙寧元年時王韶所上的平戎策,自是耳熟能詳。

章越續道:“我之前駐寧河寨,派种師道,王君萬等人掃蕩河州蕃部,兵至南川寨和懷羌城一線,就是要斷鬼章所率山南蕃部的歸路,如今不少蕃部已是拔寨而去。”

當夜他立即給天子寫信言大將在外領兵,唯有平日不侵奪其職,則日後方可責以有成。

而章越繼續派大將抄掠北至黃河,南至南山,滿地都是宋軍騎兵抄掠。

熙寧六年三月。

傳聞木徵與鬼章二人內訌失和。

而在河州城駐紮了近兩月宋軍終於有了動靜。

第511章 新君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165章 信約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377章 宮中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884章 讒言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第156章 客人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217章 拜訪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676章 不退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814章 閱兵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520章 重聚第262章 官家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343章 下聘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168章 易否第505章 安排第695章 軍歌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345章 韓絳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310章 青松第520章 重聚第40章 糖霜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349章 學到了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168章 易否第405章 鈔法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823章 得加錢第852章 面君第689章 營田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350章 大婚第244章 王安石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391章 仁君第483章 翁婿第231章 鹿鳴宴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30章 用六第455章 人才第320章 相交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23章 回家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248章 展望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288章 賜對第228章 秋夜第921章 賢相否第868章 事先第230章 交情第76章 飯堂第987章 盜書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269章 媒人第355章 夫妻第488章 澤國第419章 變革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89章 看榜第934章 臺諫第445章 霸道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691章 鹽井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240章 吳充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374章 執經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710章 幕下第224章 表白第180章 撞見第277章 崇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