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

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

章越對自己被調回京師倒是挺通達。

皇權的權力運作到宋朝,雖沒有明清時的登峰造極,但已經是日漸成熟。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商人,宦官,後宮,外戚,世家,武將,文官都曾經挑戰過他的權力地位。

到了宋朝爲止,皇權已經幹掉了前六個挑戰者。

唐朝的政治近似於貴族共和,到了宋朝的政治則如文彥博對官家所言的那樣,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

皇帝依舊是哪個皇帝,可參與者卻變了。

世家貴族和科舉出身的士大夫孰強?唐朝皇帝與宋朝皇帝權力誰大?

如今官家要自己回京,章越二話不說立即接旨。

不過章越心底仍有顧慮,他並非戀棧於經略使的權位,經略使固然是位高權重,說是土皇帝也不爲過,但哪有自己汴京的安樂窩好,老婆孩子熱炕頭纔是王道中的王道。

所謂一系列的名頭之下,自己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丈夫和父親而已。

章越是很想回汴京,但他更不放心自己走後,在熙河的這一攤子的事。

他生怕的心血會辜負,甚至功虧一簣。

章越看去王韶,高遵裕,張詵,蔡延慶,自己可以託付誰?

想來想去,哪一個都靠不住。自己本該可以完全託付王韶,但王韶這人居然完全看不清楚形勢,居然還以爲自己走人以後,他便能獨掌熙河路軍政大權。

與其如此,倒不如留一個讓他們相互制衡的局面。

可是這是萬不得已選擇,這可能讓熙河路的局面就此敗壞。

如果李憲仍爲秦鳳路走馬承受就好了。

次日章越,王韶,景思立一衆大將與蔡延慶,張詵返回熙州。

蔡延慶,張詵要一路送章越至秦州,甚至鳳翔府,這在古代稱爲郊迎。

作爲立下邊功的大將返京,身爲當地長官必須一路相送,甚至章越攻下了西夏,連官家都要親出京師三十里迎接章越。

章越抵至熙州時,文及甫,呂升卿,邢恕三人也是親迎,以及新到任不久的蘇轍,程頤,遊師雄,种師道也是在一旁。

作爲章越幕下最早的三人組,他們屬於文官系統沒辦法跟章越進京受賞,所以文及甫,呂升卿,邢恕三人也是加官晉爵。

章越保奏文及甫爲河州知州。

保奏呂升卿爲熙州通判。

保奏邢恕爲熙州節度使軍事判官。

三人這一次在高遵裕是否出兵的問題,作了堅決的鬥爭,所以不僅官職任了,連本官都升任一階。

而景思立章越則打算將他留在河州,駐守踏白城,章越保奏他爲東上合門使,河州刺史。

同時景思立母親仍在,章越上奏接他的母親至秦州奉養,又奏讓其弟景思誼爲秦州成紀縣司戶參軍,就近照看他的母親。

景思立本可隨章越進京受賞,但章越考慮到了熙河局勢,還是留他在此。

如今章越從前線歸來,三人組都是喜氣洋洋。

當初他們來到章越幕下,圖的就是加官進山,這還不過半年就差遣和本官都升了。

這等抱大腿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他們深爲跟隨章越的這決定深感正確。

眼見章越歸來,三人都是上前參拜。

文及甫是衙內兼章越的姻親,態度尚且可以,反正其妻一直在京城,籠絡的工作一直在進行。

他知道十七娘在章越那分量,只要十七娘給章越說幾句好話,這條線就算住。

所以文及甫對章越保持着一個不卑不亢的態度。

呂升卿也不用他開口,守制已滿正在回京路上的呂惠卿已是寫信感謝了章越。

呂惠卿對章越‘愛屋及烏’地照顧自是表示感謝,表示欠了他一樁人情。

三人唯獨邢恕見了章越那等神態,不可以簡單用諂媚二字來形容。

呂升卿道:“宴會已是準備好,正等候經略相公大駕。”

章越點點頭,從城門返回經略府士卒百姓皆列道相迎。

而經略府中正是張燈結綵,爲賀河州之勝,熙州城中犒賞三軍。

除了跟隨章越進京受賞的,大小將領功勞分作三等,第一等功轉一官,第二等功轉兩資,第三等功轉一資。

章越本着有功要賞的原則,將隨他出徵的一萬八千將士及張守約後來的五千援軍,扣除了死傷的將士一共記功達三千五百餘人上報樞密院。

原先對邊功賞賜一向摳摳索索的文彥博,這一次居然大筆一揮全部都準了還對官家說,朝廷千萬不能寒了南征北戰將士們的心啊。

官家當時聽了心道,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除了升官之外,熙河軍的士卒無論有沒有出征,正兵每人皆賞錢三千,輔兵每人賞錢兩千,每月俸祿增兩百錢。

章越策馬行於熙州的街頭,左右的隨他西征的將士,他們皆知章越回京述職的消息,都是列道左右向章越叉手致意,而隨軍家屬們也是對章越感恩戴德。

章越在馬頭不住抱拳對跟隨他數年的將士們致意,此刻分別心底倍感不捨。

一名小校攔住章越馬頭道:“節帥,都說你此去進京是官家拜你爲相公去了,但俺不信,節帥帶領我們百戰成功,好容易纔有了今日,怎麼能一走了之。”

章越聽到這話不由熱血上涌,這兩年戎馬生涯怎能說忘就忘了,戰場上的情誼是每個男人一輩子不可忘記的。

這一刻章越將小家也拋之腦後了,他跳下馬來扶起這位小校道:“馬革裹屍方是我好男兒的歸宿,好,我答允你,不踏破賀蘭山,吾不拜宰相!”

小校大喜對左右士卒道:“節帥答允了,帶領我們活抓木徵,董氈!”

左右士卒紛紛言是,然後紛紛舉起手道:“活抓木徵,董氈!踏破賀蘭山!”

“活抓木徵,董氈!踏破賀蘭山!”

“踏破賀蘭山!”

而一旁蔡延慶,張詵等人都是瞠目結舌,章越這話是啥意思?

但見整條街的士卒皆紛紛道:“踏破賀蘭山!”

“踏破賀蘭山!”

張詵見此一幕嚇了一跳,章越一介文人,居然也如此得軍心。

看來朝廷的擔心的對的,是要將他召還回京。

至於王韶看着這一幕卻有些吃味。

高遵裕則騎着馬上冷笑,似在嘲笑章越這話說大了吧。

至於跟在章越身後一個名叫种師道的官員一臉地神望,同時他默默地在心底說到,大丈夫當如是也!

(本章完)

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258章 真話第187章 攻心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237章 團圓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427章 化解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202章 給他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2章 押司上門第236章 如何辦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單章第1014章 章三諫君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40章 糖霜第390章 圈套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74章 飯錢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345章 韓絳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376章 好朋友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130章 齋長第30章 用六第696章 出戰第565章 朕不允第926章 起復二蘇請假第242章 玉簪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240章 吳充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350章 大婚第775章 入岷州第515章 聽宣第125章 改專業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113章 入汴京第498章 離開第911章 故鄉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35章 真傳第752章 人性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708章 成事第252章 風雪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732章 師兄弟第752章 人性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565章 朕不允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234章 蔡襄請假第565章 朕不允第522章 入直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184章 好事第283章 平邊策第591章 薦人第894章 分化第184章 好事第74章 飯錢第914章 安排第90章 策問第748章 補償第218章 解試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164章 俯視第165章 信約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93章 入京否第490章 罪己詔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156章 客人第455章 人才第328章 授等第34章 進益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291章 催婚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81章 初會第124章 打車第47章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