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廣銳軍

第687章 廣銳軍

夜幕之下的渭源堡。

一碗碗滾燙的熱粥被端了出來,熱粥還撒着吃剩下的羊肉。

羊肉被切碎倒入粥中,再舀一小勺鹽,再攪拌好。然後一碗碗的羊肉粥端至廣銳軍的將士面前。

廣銳軍士卒們拿着木勺吃了一口,便不顧滾燙大口大口倒進了肚子裡,有的人拿出隨身的乾糧,就這麼就着粥咀嚼着,生怕吃得太快,囫圇了這美食。

大雨嘩嘩地落下,砸在渭源堡的城牆上,地磚裡。

士卒們蹲在泥地裡,就這麼舉着碗唏唏地吃着,一碗碗滾燙的羊肉粥遞至他們手中,瞬間溫暖了因猜忌冷落,顛沛流離而寒涼的心。

廣銳軍士卒們貪婪地吃羊肉粥,還有數人捧着碗,口中含着粥,卻吞不進去,反是不住落淚。

大風捲來,篝火晃動,一陣忽明忽暗地後,章越深深地吸了口冰涼的空氣。

章越這熙州知州,只是有其名無實,所控制的也只有渭源堡這一塊地。熙州的中心是臨洮城,如今爲木徵所據。

從渭源堡至臨洮城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越鳥鼠山經慶平堡,循東峪溝到臨洮城,另一條路是經竹牛嶺,循抹邦山過會川城至臨洮。

只要攻下臨洮城,章越方可名副其實,以此輻射整個熙州。

如今在智緣的勸說下,結吳叱臘已是歸化宋朝,只要章越提兵北上,便可與結吳叱臘南北夾擊於木徵於臨洮城下,一戰而定熙州。

章越之所以現在不出兵,是因補給線的問題。

從古渭(通遠軍)至臨洮近兩百里,就算出兵打下了也守不住,最後便宜他人。故而必須從渭源或慶平堡出兵方可,這樣打下了才能納入大宋治理範圍,將我朝版圖正式擴大至熙州。

這也是章越修渭源,慶平二堡的緣故。

這慶平堡原名乞神平堡,爲依附木徵的蒙羅角,抹耳水巴部所據,王韶率軍已是擊破了二部,改名爲慶平堡。

慶平堡章越去視察過,城牆是現成的,只要略微修葺即可。

但慶平堡只有三百餘步,實容納不了太多兵馬,章越打算等渭源堡修成後,再率軍移駐慶平堡,再誇築出一個五百步堡。

只要這二堡築成,便可在此屯田駐兵,糧草也可以從古渭寨源源不斷送入這兩堡中,如此方可攻打臨洮城,討伐木徵了。

說實在的木徵也着實可憐,他對宋朝一向恭順,還是官家冊封的河州刺史,名義上是大宋的朝臣,與章越也是無冤無仇,可是這些放在朝廷戰略的大計卻不值一提。

因爲吃鹽困難,章越還很不厚道地佔據了渭源堡邊的幾個鹽井。

木徵知道後很生氣,派使者來質問章越說我與王韶二人約誓,宋軍不取渭源城一帶地,不在此屯田及取鹽井,汝爲何背信棄義?

章越很無奈地雙手一攤表示,這是你木徵與王韶發的誓,與我又有什麼干係?

使者一臉鬱悶回去稟告,還教木徵學會了章越帶給他的一句諺語‘新官不理舊賬’。

次日三千餘從慶州出發的廣銳軍抵達渭源,最後所剩不足兩千五百人。

他們抵達渭源堡時,人人是衣衫襤褸,彷彿是一羣叫花子,哪裡是曾經驕傲的禁軍。

章越詢問情況,原來知道他們曾是叛軍,故而沿途州縣都十分提防,讓他們遠遠駐紮在城外,不許他們進入城中軍營,至於給養也沒有給足,只給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這般。

不少人在路上餓死了。

至於他們的家眷還在從慶州至秦州路途上,爲何不安排一起走?因爲要作爲人質。

章越站在城頭打量着他們,朗聲言道:“我知爾等從慶州跋涉而來,一路辛苦了,不過這個只是開始,以後會更辛苦。”

細雨打在軍卒的頭上,衆人一聲不吭。

“你們的事我都聽說了,你們曾在大順城下與黨項精兵血戰,硬撼不過步跋子,哪怕鐵鷂子也不能逼迫爾等半步,還射傷僞主李諒詐,打得十萬党項大軍落荒而逃!”

“可是王文諒卻貪爾等之功爲己有,將敗軍之失盡數推至伱們身上,令虞候吳逵委屈被囚,而爾等則淪爲了叛軍。”

“啓稟郡守,我們不是叛軍!”一名廣銳軍士卒出聲道。

“不是叛軍?那爾等又如何證得你們忠誠呢?”

全場鴉雀無聲。

章越道:“爾等至渭源此來戍邊。戍邊二字本朝視爲賤役,乃刺配亡命之徒所歸。詩裡有云,你們去戍邊時是里正給你們裹頭,如今頭髮白了還要去戍邊,最後客死他鄉。”

“戍邊苦嗎?苦矣,一眼望不到頭的日子,唯有苦挨。然而這正是我等忠誠所在,我等戍邊絕非賤役,也不是那些刺配充軍之徒,而是在此爲國家守護邊疆。”

“倘若若無我等之奉獻,關中百姓又哪有一口安樂茶飯?”

聽章越說完廣銳軍士卒漸漸擡起了頭,神色裡有了生氣。

章越道:“今日我與爾等約定兩年之期,兩年之後,諸位可以去留自便,我絕不強求,並給諸位脫罪,願回慶州或其他地方皆可!”

“但如今爾等必須在此向我證明,爾等之忠誠,這忠誠並非對我而言,而是對國家而言之忠誠!爾等可願洗脫身上的罪名?可敢將這一腔熱血灑地?可否隨我爲國守疆?”

無數手臂舉向蒼天,迴應而來的是如浪濤般的怒吼。

“願追隨郡守爲國守疆!”

不僅是廣銳軍,連追隨章越已久的宋軍也是這般。

‘我等不是賊配軍,而是爲國守疆,沒錯,是章郡守說的’。

這樣的話在軍中傳開。

當即廣銳軍的士卒都換上了新裝,重新裹好了頭,戴上范陽笠。

衆軍卒們接過飯食飽餐了一頓。

無一人言語,但沉默平靜之中,卻蘊含着可怕的力量。

此刻天已黑了,蒼穹好似一個大大的帳幕籠罩在渭源這片土地上。

而溫暖燈火從渭源堡城頭的上,延續至河牀上,無數在風中搖曳的燈火,在河谷延綿開來。

仔細數去,燈火和帳幕比以前更多更多了。

羌笛幽怨地在河谷裡響起,伴隨着激流的浪濤聲,遠遠地傳揚出去。

隨着廣銳軍的加入,在這渭水的源頭宋軍勢力更強了。

(本章完)

第490章 罪己詔第999章 熙寧十年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632章 呂公弼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82章 雪景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213章 行卷第213章 行卷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14章 入股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157章 識人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36章 不學有術第482章 大腿第84章 招攬人才第249章 關撲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578章 齊道德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278章 王者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874章 抱負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23章 回家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365章 拜師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第167章 相談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281章 等次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770章 玉帶第240章 吳充第925章 問政第864章 上日第868章 事先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818章 便商貿第885章 報復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0章 上架感言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747章 人選第636章 知制誥第505章 安排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第2章 押司上門第351章 迎親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256章 審卷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請假請假第726章 道賀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105章 離別第335章 選房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586章 籌碼第181章 楊氏第631章 不易第353章 卻扇第339章 信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188章 詩集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1052章 山頭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551章 分歧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307章 月影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436章 擊石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