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

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

熙寧四年的正月。

會州。

這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

自王韶擊敗禹藏花麻後,即是出兵大舉掃蕩會州,蘭州。

王韶收攏蕃部的方法,非常簡單粗暴,就是大軍往你家門前一擺,再讓使者手拿着一大疊的鹽鈔到你帳裡去。

先是武力脅迫,再用鹽鈔收買。

經過王韶六七年來在古渭的推廣,青唐蕃部對於宋朝的鹽鈔都是有了極高的認可度。

六七年來使用鹽鈔的蕃人嚐到了鹽鈔的甜頭。

青唐蕃人不會製造銅錢鐵錢之物,所以他們與宋朝人交易就是以物易物,用五穀,乳香,硇砂、罽毯、馬牛與宋朝人交換。

後來宋朝在邊境有了穩定的榷場,也漸漸使用起了錢帛。

可鹽鈔一個比金銀,銅錢鐵錢攜帶方便,第二個就是鹽鈔比起交子不貶值,而且居然還升值。

因此在不少蕃部人眼底,鹽鈔甚至成爲了大宋的象徵。

而王韶在古渭蕃部中有如許聲望,鹽鈔給了他很大的加成,難怪他動了心思居然要把頭像印在鹽鈔上。

鹽鈔在蕃部之間就是硬通貨,而且在古渭的市易所,只認鹽鈔一物。

有見鈔即兌的效應,任何商家都不許不收鹽鈔交易。

當初李師中,竇舜欽聽說王韶在古渭寨設市易所與官家說,這裡遠離秦州,永寧等腹地,容易遭到西人劫掠,陳昇之也道,這麼多財貨會遭到羣羌的窺覬之心。

官家派使者卻詰問,王韶將市易所的數萬貫鹽鈔全部放在一個箱子裡,然後點了一個火把對使者說,你看到這箱子了嗎?

若是蕃人若敢來搶,我便將這箱子一把火給燒了。

使者看得是瞠目結舌,李師中,竇舜卿也是無詞以對。

其實李師中,竇舜卿反對開邊,因爲置市易所於古渭,使得秦州無法與蕃人交易,導致不少秦州大族與蕃部無法走私。

王韶這麼一卡,這些人便賺不到錢了。

如今王韶使得是胡蘿蔔加大棒,蘭州,會州蕃部陸續而降,其中有會州的汪家家,遇四族,蘭州的巴令謁三族,皆望風歸順。

巴令謁新附後,王韶令他們所部攻撒逋宗城。巴令謁三族趁着西夏軍不備,突襲此城,最後大獲全勝斬首一千級,俘獲西夏軍官十三人。

同時知道宋軍在蘭州會州大勝的消息,蕃僧結吳叱蠟率臨洮附近的蕃部歸附宋朝,帶來了一萬多帳。

而一心打算抄襲宋軍後路,攻打渭源堡的木徵聞之時罵罵咧咧了一番,最後無可奈何。

身在青唐城的董氈知道宋軍大勝後,也是非常吃驚,遣使書信向王韶道賀,同時請求官職。

王韶忙着攻城略地,拉攏蕃部,章越則安撫後方。

其中最高興的要屬劉希奭,他身爲走馬承守,雖說是當着監軍的差事,但戰打得漂亮,他也是有功勞的。

他如今接到宮裡的來信,說官家已是知道他劉希奭這個人,名字已是上達天聽了。

讓劉希奭好好輔佐章越,王韶建功。

劉希奭心底那個高興,實在是難以形容,一出宮便碰到了好差事,還有章越,王韶這兩個大牛人。

這功勞簡直是來得不費吹灰之力啊。

劉希奭興奮地想着,他這一次冒險來蘭州真是來對了。

這時韓同和呂廣卻一直提醒章越必須北渡黃河,配合宋軍主力攻取囉兀城了。

章越明白這是既定目標,他也找王韶商量過,但在這個事上,二人發生了分歧。

按照王韶的意思,會州蘭州新定,很多蕃部新附,根基還是不穩,與其渡河北上,倒不如將肉吃到嘴裡。

如今仁多保忠據守蘭州城,禹臧花麻還守着定西城,只要定西城與蘭州城沒打下,宋軍就不算真正佔據了蘭州會州,驟然渡河不僅風險大,而且會把手中的勝果全部丟掉。

章越知道王韶說得有道理,這一戰打到現在對二人已經是非常有利了。

在沒有董氈配合下,除了定西城與蘭州城還是西夏手中,宋軍幾乎是盡收蘭州會州兩州。

之前種諤出兵綏德城,幾乎花了朝廷幾百萬貫。

但論到收復土地,遠不如章越,王韶這一次出兵。

宋朝多少年來,沒有如此大規模了的開邊了,而且這也是官家登基後的一個大勝戰。

萬一不知足繼續渡過黃河朝北進攻,那麼碰到西夏主力的概率是很大的。一旦敗北,就是全盤皆輸了。

作爲從河湟側擊戰略的提議者,章越此刻也與王韶一般充滿了患得患失的心情。

章越找王韶談了幾次,王韶都是拒絕了渡過黃河的打算。

韓同,呂廣便建議章越強制剝奪王韶的指揮權,改由高遵裕領兵。

章越則沒有同意,讓王韶繼續進攻會州一帶,並策反禹臧花麻的部衆。而禹臧花麻出城與宋軍打了幾戰是敗北,之後便龜縮在定西城裡不出了。

到了一月下旬這一天,該來的還是來的。

章越接到天子的聖旨後,立即召集高遵裕,俞龍珂,王韶,王厚,劉希奭軍議。

首先是給俞龍珂等蕃部首領的封賞是都下來了,章越兌現了事先給蕃部首領的全部承諾。

除了官職以外,同時也獲得了與宋朝的交易權。

是我們的大宋的官員,就有了去古渭寨榷場的交易權,伱可以買我們的茶磚綢緞,我們也會買你的馬匹牛羊。

青唐蕃部嗜茶如命,因爲當地沒有蔬菜水果,而是以肉類爲主食,所以必須有茶來肉味解膩,青稞之熱,同時補充些微量元素。

同時青唐蕃部的貴人不是穿皮衣,也都是穿絲綢的。

但是茶葉綢緞不是要多少給多少,是有配額的,比如你一個部落能買多少能賣多少,主要視你官位高低而定。

似董氈這樣洮州刺使,即便是宋朝知道此人有些左右搖擺,但仍封個高官來拉攏對方,他可以獲得大量交易權,這也是他統治穩固的基礎。

所以爲什麼要有朝貢體系,不允許邊民私下貿易,朝廷要用貿易這個大殺器來區分蠻夷,定親疏遠近。

章越封官許願一兌現,蕃部首領們一個個都是高興,覺得章越這人靠譜,言而有信。

至於新歸附的幾個蕃部首領,章越還沒給他們提請,臉上都有些怪怪。章越向他們許諾封賞是一定會下來的後,這些人當即臉上就有了笑容。

將他們送走後,王韶,高遵裕的臉上都不好看了。

因爲蕃部的獎賞都兌現了,但他們呢?

章越道:“聖旨上說,待我軍渡過黃河,直逼興靈後,再議封賞!”

此話一出,王韶當即老大的不快了。

自己三千里外覓封侯是爲什麼?在青唐經營六七年了,苦心謀劃又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有一朝封侯拜相,名留千古嗎?

不過王韶懂得分寸忍着沒說,不過高遵裕卻沒忍住,直接道:“當初太宗皇帝平北漢,本來說是打下北漢後便給將士們封賞,結果呢?北漢是打下了,又說要打契丹,揣着打北漢的封賞沒下來,最後……嘿嘿嘿!”

章越聽了心底好笑。

王韶見高遵裕這衙內都開口,自己還怕啥,於是他道:“是啊,我軍遙擊數百里,如今都是疲憊不堪,若是繼續進兵,怕是後繼乏力,重蹈高粱……”

王韶這一句話是剎住了,這事屬於揭傷疤不太好提。

章越聽了咳了一聲,高遵裕有資格說,你王韶有嗎?

高遵裕他爺爺高瓊,在高梁河之戰大敗時是第一個衝上去護駕的,人家有資格說,你王韶有什麼資格。

衆人都看了劉希奭一眼,劉希奭非常機敏地道:“諸位繼續說,咱傢什麼都沒聽到。”

王韶,高遵裕都是一肚子的嘀咕。

宋太宗高梁河之敗後,連討伐北漢的封賞也賴掉了。他侄兒說了幾句公道話,結果還被逼着自殺。

如今他們也擔心萬一北渡黃河進擊失敗,那麼平蘭州會州的功勞也保不住。

至於王韶堅決反對渡過黃河已不言而喻,甚至面對官家要出兵黃河的聖旨,喊出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

弄得劉希奭想要裝作沒聽到,也沒辦法敷衍下去,只好坐在那乾笑。

散帳後,章越找王韶聊天道:“子純啊!還記得你我第一次見面嗎?”

王韶道:“當然記得,王某一輩子不忘舍人舉薦之恩。”

章越笑道:“我不是與子純說這些的,我在想那時候的子純是英雄困頓之時,龍遊淺灘之際,幾個潑皮尚且敢在家門前叫陣。”

“再想想如今子純坐擁數萬雄兵,青唐各蕃部的首領在子純面前,謹小慎微,連大氣都不敢出,此番境遇可謂天差地別。”

王韶聽了笑了笑。

章越道:“再說我吧,數個月前,我還出入於廟堂之上,看盡汴京之繁華。而如今……卻到了這個苦寒偏僻,人煙稀少之地。”

“子純,我是兩制大臣,當今文官中官位在我之上也不出四五十人,但我爲了朝廷之大計,跋涉千里至此,此戰若敗,官家第一個問罪的便是我章越。“

“但我明知如此,尚且敢到這裡冒險,而子純你爲何反不如我呢?當初那個說效仿霍衛的奇男子,今日怎麼畏首畏尾呢?”

王韶聽章越這麼說,頓時大怒。

(本章完)

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868章 事先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673章 大戰第179章 買房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929章 拉攏第871章 提攜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911章 故鄉第13章 求學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468章 同年宴第987章 盜書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421章 故交第737章 面君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161章 手段第192章 賠罪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1章 暖秋第146章 學詩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646章 閒居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210章 暢談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84章 招攬人才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813章 問題第797章 受賀第353章 卻扇第390章 圈套第235章 結識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242章 玉簪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91章 釋懷第153章 茶香第335章 選房第427章 化解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645章 奪三職第636章 知制誥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691章 鹽井第409章 貪婪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1014章 章三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