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棋逢對手

第553章 棋逢對手

延和殿。

王珪如老僧入定般,站在御座最前的位置,始終一聲不出。章越若不是看着對方眼睛還睜着幾乎以爲對方乃木雕一座。

章越覺得王珪比自己還似人肉背景牆。

至於王珪身後的司馬光,王安石則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

大臣廷辯是很正常的事,但二人若沒有什麼大矛盾,差不多是一兩句話點到爲止,讓官家最後有個裁斷就好了。

而王安石,司馬光二人初時還是一兩句正常的爭論着,但爭論着爭論着竟多了火氣。

司馬光因立儲之功最大,從仁宗朝到今日一直是牛逼哄哄的,從先帝到當今天子都是要讓他三分的。

當初濮議,其他反對的官員都被貶出京了,比如範鎮,呂誨等也是建儲有功的官員都趕出京去了,唯獨司馬光不能趕走,必須挽留在京裡修書。

在濮議之事上,滿朝官員都支持司馬光。

如今新官家登基,爲了曹太后的支持,徹底否定濮議之事,韓琦,歐陽修灰頭土臉地下馬了。司馬光又一次贏了,他從始至終都站在了政治正確的一方。

人可以贏一次,難的是次次都贏。

如今司馬光完全可以利用這聲勢聚集黨羽,但他偏偏又不結黨。司馬光遠比范仲淹當年面對的呂夷簡更可怕!

如今則是又一次,當今天子要爲一個有爲之君,司馬光再度反對,他是否能再度站在政治正確的一方。

而此番挑戰司馬光的,不是官家,卻是他最好的朋友王安石。

南郊之禮是重要典禮,大禮泛階,大禮蔭補都是一回事

皇帝掛了可以官升一級,到了皇帝生日時,官員可以爲子弟求官蔭補。

嘉祐元年時,官家取消了聖節蔭補的規矩,這也是減少冗官的舉措。

但南郊大禮時,官員們仍可以奏請恩蔭,這是官員本分合得的恩澤,所謂的既得利益,至於兩府官員的賞賜也是情理之中。

司馬光與王安石最開始爭論的時候,還是十分平靜的。

此刻官家還未瀏覽二人奏疏,對司馬光問道:“學士院對於宰執請辭郊賜的奏疏,爲何不早報上來?”

司馬光道:“有人請假。”

王安石聞言看了司馬光一眼。

官家又問道:“王卿怎麼看?”

王安石直直道了一句:“臣所寫的都在奏疏裡。請陛下廣泛諮詢臣下意見,再作聖裁。”

官家聽了王安石這話裡異,擡頭問道:“難道有誰不同意嗎?”

王安石道:“除了臣外,都不同意。”

聽到這一句,官家震驚了,他不由看向司馬光。

他剛纔問學士院關於宰執辭賞賜的批覆,司馬光說除了他與王安石上疏外,其他人都請假故而沒有上疏。

但王安石回答的則是除了王安石外,其餘的翰林學士如王珪,呂公著,韓維都不同意。

章越心想,按照王安石所說的,這是嘉祐四友第二次站在他一邊了。

不過事實確實是學士院裡上奏疏的只有王安石與司馬光,其他人則沒有表態。

王珪依然如老僧入定,他是翰林學士之首,他也不同意嗎?

官家道:“兩位卿家與朕議一議。”

依王安石所言,司馬光似第一次站在了大家的對立面。

但司馬光鎮定如若,第一個發言道:“陛下,如今國用不足,災害又多,理應當節約冗費,兩府大臣可以作個表率。”

王安石反駁道:“如今國家富有四海,郊賜不過是九牛一毛。節約不過幾個錢罷了,反而有損國體。昔唐相常袞當政,宰相飯食由內廚供給,可用十幾人,常袞向天子辭之。然當時旁人紛議,宰相主國政,若不能,需辭位,而非辭祿。兩府辭賞賜,不正是如此。”

“如今國用不足,不必從節儉來下功夫,此非當務之急。”

司馬光則道:“常袞辭祿是知廉恥,難道不如那些不知廉恥,還拿着高官厚祿的人嗎?自真宗皇帝以來,國用一直不足,如何不是當務之急?”

王安石道:“國用不足是因爲國家沒有善於理財的人。”

司馬光道:“何爲善於理財,按照古代理財者,恨不得人人盡徵其稅,如此百姓窮困,流離爲盜,豈是國家之利?”

王安石道:“這是橫徵暴斂,而非理財。善於理財的人,可使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說到這裡,二人雖你一言我一語,大致都是正常的辯論。

但聽了王安石這一句,司馬光卻突然變色道:“民不加賦國用饒,這是桑弘羊欺騙漢武帝之言。司馬遷曾因此諷刺過漢武帝。天地所生,財貨百物,都有定數,不在官即在民。”

“桑弘羊所言民不加賦國用饒,不取於民,取於何者?君不見,漢武帝末年,羣盜蜂起,以繡衣使者捕之。此事有史可察,不見前車之鑑嗎?”

司馬光色動,顯然是有些上了火氣了,辯出了幾分真火來。

聽了司馬光,章越深切體會自己與曾布說的話,爲什麼要經史嫺熟?

至於以史爲鑑,不是說說而已。

正如當初踩過的坑,都成了自己人生智慧。

歷史從不會忘記,但會不會矯枉過正就不知道了。

再說經,王安石與司馬光爭論的是,國家有錢沒錢嗎?

不是,他們之間是意識形態之爭,也就是經義之爭,圍繞着開源還是節流爭論。

開源就是大政府,節流就是小政府。

儒家確實一直是主張藏富於民,只要百姓有錢,國家也會有錢了,這就是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戰國時,苛政猛於虎,很多諸侯橫徵暴斂,故而儒家規勸國君們,一定要藏富於民啊,這是沒錯的。

但司馬光還用這個說法,就將問題給簡單二元化了。

王安石面對司馬光長篇大論,沉着地反擊道:“我聽聞欲富其家者資之國,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取財可以於天地,何來不在民即在官之說。”

“朝廷爲何要鼓勵農桑,修堰築壩,此非取於民,亦非取於官,而是取自天地,官民皆得其利。”

章越聽了頻頻點頭,一個家庭要想富裕,必須取財於社會,社會要想富裕,必須取財於自然資源。

歸根到底,除了分蛋糕還有作蛋糕嘛,發展生產力就是作蛋糕,也是財富增長的唯一手段。

司馬光的想法,就是分蛋糕,零和遊戲的思維。

比如股票市場,如果沒有上市公司的分紅,就是零和遊戲。零和遊戲無論怎麼玩,最後都是割韭菜。

王安石又道:“我與君實之見不合,非僅所操異術也,而在名實之辯。君實所言徵利之說,當我看來不過是闔門而與其子市,而門之外莫入焉。我之所爲不是徵利於民,而爲國家理財。如今國用不足,不僅在於無節之費,更是失於理財之道。自真宗皇帝以來理財無法,故而國家雖儉約而不富。”

闔門而與其子市,而門之外莫入焉。就是把門關起來,父親與兒子買賣作生意,外財不入。這樣一個家庭如何能富裕?一個家庭要富裕必須取財於社會。

王安石用這句話徹底反擊了,司馬光之說不在官就在民的零和遊戲思維。

司馬光則道:“介甫,何爲名?孔子曰‘必正名’。正名當以周禮爲本。周禮除了徵利,難道還有理財之說?這理財是何名?”

王安石道:“先有其實再有其名。周禮雖未有理財之名,但未必沒有理財之實。管仲爲國理財,摘山煮海坑冶,取財貨於天地之間,未見孔子責也。孔子熟知周禮,反道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管仲之舉又豈見周禮所載?”

司馬光與王安石此番辯論是名實之辯。

司馬光說得是儒家經典周禮,作爲行爲準則,讀書人修身治國要看一切行爲是否符合周禮,以實符合於名,就是正名。所以孔子說‘必也正名’,說白了理論指導實踐。

王安石說不對,先有了事物,我們發現了,纔給他命名,這就是先有其實後有其名。你沒有看見他,不等於他沒有啊。

司馬光則道:“介甫所爲,乃堯舜所未嘗爲之事而爲之,並非是先王之道。”

章越感嘆司馬光厲害啊,不愧是高手中的高手,一句並非先王之道,就把王安石所言定性了,他方纔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何爲先王之道?堯舜之時又豈有先王之道,難道就不治理天下了?”

眼見王安石駁斥,一直不吭聲的王珪出面道:“陛下,司馬光言省費從貴近始,所言極是,王安石言所費不多,亦是極是。惟陛下聖裁。”

王珪這話是廢而不廢的廢話。

唯一的作用就是結束了王安石,司馬光這場廷辯。

見王珪將皮球踢給了自己,官家非常高興,他對這場辯論十分滿意,兩邊意見得到了充分討論,朕有所得。

至於裁斷嘛,但見官家道:“朕的看法與司馬光相同,今日學士院故而以不允答之宰執的奏疏。”

王珪聽了一蒙,官家這是什麼操作,朕與司馬光看法相同,但朕選擇王安石的作法。

正當這時一人言道:“啓稟陛下,臣以爲不妥!”

此話一出,衆人皆驚掉了下巴,作爲人肉背景牆的章越居然說話了!

Ps:延和殿論辯是宋史裡很重要的一章,這與漢朝鹽鐵之議一樣,代表了國家經濟制度,國策的轉變。

但史書記載的辯論部分被史官拉偏架,只保留司馬光說了什麼,王安石說什麼被刪了許多,所以看得是司馬光勝了。

但王安石那麼會狡辯的人,豈會輕易敗下陣來,故而本章王安石部分是筆者補完,皆有根據。

(本章完)

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759章 登門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176章 階級第327章 奏對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133章 託付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852章 面君第565章 朕不允第770章 玉帶第14章 餅子第180章 撞見第409章 貪婪第40章 糖霜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929章 拉攏第419章 變革第865章 會食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215章 夏雨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288章 賜對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895章 鬥爭第646章 閒居第296章 期集二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761章 談判第816章 銘記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882章 政事堂第449章 小人哉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58章 真話第1042章 論孟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請假第657章 西北行第385章 說辭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173章 傳頌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911章 故鄉第289章 殿上詩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575章 臣附議第263章 真相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576章 加擔子第8章 三字經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1014章 章三諫君第478章 岳父回京明日更新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104章 醉漢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178章 韓相公第639章 功勞第249章 關撲第235章 結識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明日更新第249章 關撲第488章 澤國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865章 會食第180章 撞見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694章 首戰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333章 人情第691章 鹽井第173章 傳頌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807章 平河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