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特旨升遷

第518章 特旨升遷

王安石對於官家而言名字不陌生。

韓維在爲王府的記室參軍時,最常提及的兩個人便是王安石,章越。

官家道:“我記得王安石當初給仁宗皇帝所呈的言事疏中所言‘天下之財日益困窘,而風俗日漸敗壞。’”

“如今近十年過去了,王安石當初所言果真一語言中了。”

官家於殿中踱步,章越與韓維皆沉默不語。

“章卿,朕自幼長在民間,還不是皇子時,便知民間之疾苦。如今國家困窘至如此,朕要立法度,易風俗,一掃這因循之弊,既韓卿,章卿皆薦王安石,那麼一定不會錯的。”

章越看了韓維一眼,果真對方在自己之前便推舉了王安石。

不過說實話,自己推薦王安石,並非是圖對方報答的意思。

從歷史上看來王安石與官家這一對君臣可謂相得益彰,更要緊是王安石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沒錯,章越對王安石很多腹非心謗。

但正如一面在本章說裡吐糟作者,一面作者一更新就迫不及待訂閱的讀者的心情是一樣。

什麼是一個好作者?不爛尾不太監不斷更是最要緊的。

同樣的作爲政治家,最要緊的就是堅持到底,絕不動搖,能扛得住任何的打擊和非議。

當然還需要一個對他始終堅信不疑的君主。

從這一點來說,王安石貫徹了官家的主張,爲了變法甚至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

哪怕你是他老朋友,之前對他有恩,或是他的老領導什麼的都不管用,沒有人可以阻擾他。

這樣的人實在是可怕可敬可畏。

而急於求治的官家,他第一個選擇肯定不是王安石,但用諸如司馬光時,他們都是顯得顧慮重重,而在這麼多大臣中,唯有王安石是如此的頭鐵。

官家說完後看向了章越道:“章卿,朕特旨升你爲右正言,天章閣侍講!可比直龍圖,預內殿起居,官在本班之上。”

章越吃了一驚,這是特旨升遷啊!

官員升遷如選人要經過流內銓,京官經過審官院,這都是吏部的衙門。

再高一級是政事堂堂除,人事關係就到了中書。

二者在循資,改官,磨勘上都有嚴格的程序要走,流內銓,審官院相對較嚴,政事堂則相對較寬。

但還有一等是特旨升遷。

你的升遷全部由皇帝的決定,可以不次晉升。

這右正言與司諫都是作爲兩省官。右正言屬於門下省,屬於諫官的範疇,但卻只作爲官階的升遷之事,根本不屬於言官的系統。

下一階可遷至司諫或起居舍人。

而差遣則是天章閣侍講。

這意味着章越又重新回到了經筵講官的序列之中。

天章閣侍講位序不僅比崇政殿說書高,而且依官制與修起居注,集賢史館修撰,三司副使,皆是進用兩制之門。

也就是下一步便可升舍人或知制誥了。

至於最要緊的還是後一句。

可比直龍圖,預內殿起居,官在本班之上。直龍圖,就是堪比龍圖閣直閣。

官在本班之上,就是同階官員之中你參加早朝的班序最高。最關鍵是預內殿起居,就是可以參加大起居。

所謂朝官就是參與朝會的意思,但其實上也就是在外面聽個響,殿內君臣商議什麼都不知道。

而大起居不是早朝那樣形式大於意義的活動,而是真正能參與到國家大事來。

不過侍講還是隻能參與聽聞,不能發表意見,必須等皇帝事後或者在經筵上找你諮詢才能回答問題。若是當場要與皇帝宰相一起商量國事大事,還是要加一個待制銜,也就是要龍圖閣待制,天章閣待制起步才行。

但是能作到這一步,已是從外臣變爲了內臣,也就是天子扈從。

章越的升遷路線,是典型的經術名臣的路線,就是沒有經過外任,一直爲京朝官升遷。

章越聞旨後則道:“臣才疏學淺不敢拜領,懇請陛下放臣至江湖之中,以讀書耕種爲業,免受案牘勞形之苦。”

這也是慣例,與天章閣侍講同階的同修起居注,司馬光拒絕了五次,王安石更牛推辭了十四次……

反正沒有當面一開口就接受的,必須走個流程。

官家也不意外,這個時候章越肯定會拒絕啊。

官家道:“朕看的出來,章卿你是有經世之志,並非甘老於林下之人,朕不許。”

章越再辭了一番。

官家則板起臉道:“章卿,朕聽聞君子以道進退,你退居林下,莫非是覺得朕不值得你輔佐嗎?”

章越聞言露出‘惶恐’之色,立即道:“陛下之聖德,普天臣民之皆知,士大夫無不願報效於朝廷,臣不敢存此年頭!”

官家笑了笑,溫言道:“既是如此,章卿就受此差遣吧!”

章越道:“臣……臣領旨。”

其實嘛升不升官無所謂,最要緊的是能爲國家盡份力,皇帝你既然這麼說,我就勉爲其難地答應了吧。

章越三辭後,接受了新的差遣。

午後的陽光正是明媚,殿上無數鳥兒正在撲騰鳴唱,春風吹拂着宮中的大樹,綠蔭好似官員出行的黃羅大傘遮蔽着殿前。

這一幕正襯托着章越升官的喜悅。

天章閣侍講自己終於走到了這一步,離實現自己的抱負又進了一步。

侍講的下一步就是兩制官,兩制下一步就是四入頭,四入頭下一步就是執政,執政下一步就是相公。

自己再也不是卑官,終於走到了中級官員的一步。

章越與韓維共同出殿,但覺此刻步履輕快,躊躇滿志之情溢於言表。

韓維笑着向章越道:“恭喜度之了。不過二十餘歲便至右正言,以後定是烏髮執政啊!”

官員們升任執政時多是白頭髮了,但以章越至執政時,一頭黑髮也是可期的。

章越聽了會心一笑:“官至執政非我本意,但求四海昇平之世早日到來。”

說到這裡章越則向韓維道:“還要多謝持國的舉薦之恩!”

韓維失笑道:“哦,我還未說,你怎知道是我向國家舉薦的你。”

章越笑道:“不用猜也知道了。”

韓維大笑道:“其實是你章度之簡在帝心,我不過正好道出吧,只是我今日沒料到你今日舉薦了介甫?”

(本章完)

第105章 離別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808章 書信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36章 不學有術第865章 會食第101章 熟人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177章 賺錢第663章 底氣第676章 不退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18章 女同學第37章 二哥下落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885章 報復第649章 辭君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33章 篆書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10章 幕下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733章 獨樂園第183章 二三事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196章 村夫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505章 安排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779章 宕昌城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219章 入場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687章 廣銳軍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228章 秋夜第523章 言事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563章 蹀躞帶明日更新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90章 策問第125章 改專業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91章 釋懷第774章 喂餅請假下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797章 受賀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865章 會食第745章 嫉妒第196章 村夫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934章 臺諫第828章 叛亂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53章 挑戰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846章 還有機會嗎?第864章 上日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156章 客人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929章 拉攏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224章 表白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921章 賢相否第311章 進卷排名